湿气是怎么来的?
湿气的形成与身体一个重要的器官有关,那就是脾。脾主消化水湿,它主要负责将人体代谢、循环造成的废水排泄出去。可如果脾损伤,出现脾虚问题,则水湿不能全部消化,就会在人体内部聚积,久而久之就易伤身体。
人如果体内湿气重,就会导致水湿内阻,常常引起全身的不适,其原因是湿气会侵入五脏六腑:湿在脾,则脾虚,湿在胃,则胃弱,湿在肾,则肾虚,湿在肺,则肺弱。五脏六腑不调和,湿气根本不可能完全祛除。湿气在外导致很多表症,如皮肤油腻,口干口苦,嗓子干痒,长痘,湿疹,腰酸背痛等等。
湿,看不到!摸不到!闻不到!西医检查不到,但它却存在于我们人体的每一个部位!
湿,会让您皮肤发黑、暗沉、无光泽、失去弹性,黑眼圈加重,眼袋变大,色斑、黄褐斑、老年斑丛生,皱纹增多,衰老加快!
湿,会让您吃不香,睡不好,大便稀,身材臃肿,无精打采,浑身乏力,不爱运动,头晕脑胀,心慌胸闷,丧失青春活力!
湿,会让您精力下降、思考力下降、学习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力不从心,不是犯这样的错,就是犯那样的错,事业发展受到限制!
既然湿气的危害那么大,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怎么做呢?
1.《金匮要略》中有记载:白扁豆白芷茶。
【作用】祛风、除湿、消肿、健脾胃。
【组成】白扁豆、白芷各5g,茯苓、薏仁、马齿苋各3g。
【用法】用清水煎,取汤,每日1剂,分2次服。
白扁豆白芷茶能去除体内湿气,而且茶中含有的成分还有健脾和胃、宁心静神的功效。
2. 淡竹叶党参粥
【原料】淡竹叶100克、党参5克、百合5克、粳米200克
【制作】将淡竹叶、百合洗净切碎,与粳米、党参同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至米开粥稠即可。
【用法】早晚餐温热食。本粥味甜易变质,需现煮现吃,不宜多煮久放。
【功效】适用于湿气较重人群,还能健脾和胃。
3.余甘子苦荞茶
有余甘子、苦荞、白果、姜黄等料混合在一起,开水焖泡10分钟,即可饮用。随时可用。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及维生素, 疆场饮用能够去除体内湿气、清热解毒。
4.常揉腹
腹部是六腑的所在部位,其共同生理功能是饮食的受纳、消化、吸收与排泄,做好腹部保健,可以加强消化系统功能,防治肥胖、高血压等。
做法:先搓热双手,然后双手重叠,置于腹部,用掌心绕脐按顺时针方向,由小到大转摩36 周,再逆时针方向由大到小绕脐摩36周,有增加胃肠蠕动、理气消滞、增强消化功能和防治胃肠疾病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