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咬定课堂不放松

 江山携手 2019-02-16

  第三节上完课后,又去听了一位青年教师的数学课。

  拿着凳子进去的时候,上课铃还没有响,她正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是这个班的主任),强调的是一些课堂的常规。

  上课铃响了,三言两语交代了教学目的,指出“要上一节复习课,系统复习一下前面学过的知识”,然后,让学生自己简要回顾知识。3分钟后,提问了“分数乘法的法则”,就进入了主要的教学环节:分别复习分数乘法法则、应用题、倒数。主要的时间用在前两项上,用时大约38分钟。

  复习的主要形式是先让学生到黑板上做题(内容是周末的作业),然后订正,在订正的过程中,结合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最后的时候,布置学生做《配套练习》,小组合作来完成。

  整堂课,学生的积极性挺高,回答问题也比较踊跃,可能与此部分知识比较简单有关吧,教学任务基本上是完成了。

  课后,我在和这位青年教师谈的时候,提了这样两个问题:

  一、所教班级的学生名字都叫上来了吗?

  二、通过批改作业和课堂教学,你觉得这部分知识出错较多的、带有共性的问题是什么?你是怎么突破的?

  她说,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都能叫上名字了,用了一周的时间,可是这个班级的学生还有一部分叫不上来。

  至于出错较多的地方,倒没有,因为这些知识难度并不大,有些问题仅是个别现象,像不会约分、通分,不明白单位等。

  虽然这堂课没有出什么问题,但我还是指出了三点:

  其一,备课不是很充分。因为是复习课,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明显比较粗糙,是以“做题——讲题”这种传统的方式进行的,题目的选择没有细致的考虑,也体现不出趣味性和生活化的特点来。

  其二,对学情不够了解。主体部分的38分钟尽管让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去展示了,但是因为题目较简单,也没有暴露出什么问题。教师并没有在批改作业的基础上,抓住共性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如果换了内容,效果就很难有保证了。即使没有时间去全批全改,也需要让学习小组长在查阅本组学生作业的基础上,将主要问题以小纸条的方式反馈给教师,作为复习时讲课的重点,初一的小组长还不会这些,就要加强培训。

  其三,教师讲的多,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时间少。被动地听,注意力很难保证,尤其是当一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的时候,做无意义的重复其实是效率低下的表现。这时候,能不能分层就显得尤其关键,要让已经掌握的学生适当拓展,让基础差一些的学生有机会查漏补缺。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教师的观念转变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如何让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充分了解学情,用到位的课前准备提高课堂的容量,使学生学得愉快,真正走“轻负担”、“高质量”之路,是摆在面前的迫切的课题。

  所有的问题都能在课堂上出现,因此,要咬定课堂不放松,多听课,多反思,多总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