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勇于负责的人

 木香草堂 2019-02-16

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勇于负责的人

教育孩子做一个勇于负责的人,就是培养孩子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感。

责任感亦称责任心。是指自觉地把分内的事做好的心情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和因没有做好分内应做好的事而承担过失的勇气和行为。

从内容上分析,责任感包括对自我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集体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和对自然的责任,其核心问题是对自我的责任。“责任”与人的社会角色密不可分的,医生的责任是救死扶伤,军人的责任是保卫国家安宁……中小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要珍爱生命、关注成长、勤奋学习,要正视自身的缺点和问题并勇于改正错误、承担责任,对自身的健康成长负责。在家庭作为孩子和家庭中的一员,要孝敬长辈、勤俭节约、生活自理、承担家务、关爱家庭,尽到作为子女、家庭成员的责任(义务),对家庭的幸福负责;在学校作为学生和班级、学校的一员,就应当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爱护集体、团结同学、维护集体荣誉、参与班级、学校民主管理,尽到作为一名学生和班级、学校一员应尽的责任(义务);在社会作为社区、社会的一员,就应当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承担社会义务、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爱护环境,尽到作为一名社区,乃至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从教育孩子学会做人的角度,可以将这些责任概括为:全面发展、关心集体、服务社会、爱护环境四个教育要点。因此,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家长应当从培养孩子树立全面发展、关心集体、服务社会、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入手,教育孩子做一个富有责任心的人。

一是全面发展。对于孩子而言,关注自身成长,使自身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既是对自身成长负责,也是对家庭、对社会负责;对于家长而言,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有效促进孩子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对孩子、对家庭的负责的需要,也是对社会发展负责的需要。因此,作为家长应当既要关注孩子学业成绩的提高,也要关注孩子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既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特别要注意培养孩子形成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等学习习惯和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等道德习惯。

二是关心集体。对于孩子而言,关心集体就是关爱家庭、关心所在的班级、学校(幼儿园)。因此,家长可以从教育孩子学会孝敬长辈、勤俭节约、生活自理、承担家务做起,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养成关爱家庭的良好习惯;从教育孩子学会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团结同学、维护班(学校)集体荣誉、参与班级、学校民主管理教育等入手,培养孩子的集体责任感,养成关心集体的良好习惯。让孩子在关爱家庭、关心集体的过程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集体的力量,不断增强家庭责任感和集体责任感。

三是服务社会。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承担社会义务,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家长应当从教育孩子树立社会公德的意识,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入手,教育和引导孩子养成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良好习惯。使孩子在参与社会活动、服务社会公益事业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是爱护环境。关注环境、爱护环境,参与美化、绿化环境等公益活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家长应当教育孩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从节省每一度电、每一滴水,爱护每一颗花草树木,积极参与绿化、美化环境等小事做起,养成关注环境、爱护环境的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