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锋每天一篇文章的第385天! 刘锋写作目标:帮助更多人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萧伯纳说过:自我控制是强者的本能。 无论是学业、职场,还是个人生活,自律都是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 那些不放任,不沉沦,拥有强悍自我主宰能力的人们,一定都有铁一般的自律精神。 极致自律的体验一开始肯定痛苦,也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只要把自律融入血液,变成习惯,每个人都将受益终生。 然而,很多人在走向自律的过程中屡屡受挫,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忽略了一件事: 要养成好习惯、戒掉坏习惯,关键是专注于想做的事,而不是要戒掉的坏习惯。深到骨子里的自律,就是重复地坚持做正确的事。 每天坚持做哪些事,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自律? 1、注意思想及言行 思想和语言是形成所有好习惯、改掉所有坏习惯的出发点。 我们必须学会说出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感觉到什么。 如果你优柔寡断,就不要老说“我做决定很痛苦”,而是说“我行事果断”; 如果你想减肥,就不要一遍又一遍地说“我管不住自己的嘴,一旦吃上就停不下来”,坚持说自己现在怎样,那就会永远这样。 因为语言是行为的先导,人们所想所说的,尤其是经常想、经常说的事,会在心中留下印记。 打个比方,计算机只能提供我们预先输入进去的信息,人们的心灵也只能按其记忆来提供信息。 如果不喜欢计算机提供的结果,人们会毫不犹豫地更换一个新的程序。 如果你不喜欢坏习惯带来的结果,就应该打破旧有的模式,重新书写已经输入心灵的东西。 2、做出决断,并在实践中检验 有人曾做过一个调查:将2500位遭受失败的男女加以分析,结果发现:“犹豫不决”在失败的31项重大因素中,名列前茅。 可见,培养决断的习惯对一个人有多重要。 许多人无法决断的重要原因就是害怕犯错。所以他们永远试图去决定,但从不行动。 然而,检验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的唯一途径就是,迈开脚步、勇敢行动,在实践中接受检验。 想永远正确就是高估了自己。失误不过是暂时打击了我们的骄傲,而犹豫不决将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更加无法估量。 罗斯福曾说:“在任何一个决定的时刻,你能做得最好的事情是对的事情,其次是错的事情,最差的是什么都不做。” 3.、追求卓越,但不被“完美”束缚 卓越和完美不一样,绝大多数拖延症患者都是完美主义者,因为被迫达到完美,但又害怕达不到,因此屡屡拖延耽误。 但是,人无完人,我们不能事事尽善尽美。 在做任何事的时候,我们应该抱着追求卓越的态度和愿望来尽可能做到最好,然后相信,余下的自有办法。 埃德温·布利斯说过:“追求卓越让人满足,促人健康。追求完美却让人饱受挫折、神经过敏,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所谓卓越,就是将平凡之事以不凡之法完成。 意大利提琴制作师安东尼奥,在小提琴制作上一直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在作品没有达到人类技艺和努力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之前,他店铺里生产的任何一件乐器都不可以对外出售。 对卓越的执着追求,使安东尼奥得到了这样的回报:迄今为止,他的琴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小提琴。 深到骨子里的自律,莫过于每天坚持做这3件小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