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足足厥阴肝经的腧穴,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主治肝胆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眼科疾病和本经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以下详解足厥阴肝经穴位图的位置、作用、主治功效等。




太冲穴 【位置】:在足背,当第一、二蹠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作用】:疏肝利胆,熄风宁神,通经活络。 【主治】:①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口眼歪斜。②郁证,胁痛,腹胀,呃逆。③下肢痿痹,行路困难。④月经不调,崩漏,疝气,遗尿。⑤癫痫,小儿惊风。 【归经】:足厥阴肝经穴 【类别】:输穴原穴

蠡沟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中央 
【作用】:疏泄肝胆,调经利湿。 【主治】:①外阴搔痒,阳强。②月经不调,带下。③小便不利,疝气,足肿疼痛。 【归经】:足厥阴肝经穴 【类别】:络穴


曲泉穴 【位置】:在膝内侧,屈膝,当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凹陷中,股骨向上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凹陷处 【作用】:散寒除湿,舒筋活络。 【主治】:①小腹痛,小便不利。②遗精,阴挺,阴痒,外阴疼痛。③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④膝股内侧痛。 【归经】:足厥阴肝经穴 【类别】:合穴

足五里穴 【位置】: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作用】:疏肝理气,清利下焦。 【主治】:①小腹胀痛,小便不利。②阴挺,睾丸肿痛。③瘰疬。 【归经】:足厥阴肝经穴 【国际代码】:Zú wǔ lǐ(LR10) 阴廉穴 【位置】: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穴直下2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作用】:疏肝调经,通经止痛。 【主治】:①月经不调,带下。②小腹胀痛。 【归经】:足厥阴肝经穴 急脉穴 【位置】:在耻骨结节的外侧,当气冲穴外下方,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前正中线旁开2.5寸 
【作用】:疏肝理气,通络止痛。 【主治】:①疝气,腹痛。②外阴肿痛,阴茎痛,阴挺,阴痒。 【归经】:足厥阴肝经穴

期门穴 【位置】: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作用】: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主治】:①郁证。②胸肋胀痛。③腹胀,呃逆,吞酸。 【归经】:足厥阴肝经穴 【类别】:肝募穴,足厥阴、太阴与阴维脉交会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