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一

 木香草堂 2019-02-16

曲水园

上海古典园林不多,著名的园林屈指可数,除南市的豫园外,还有嘉定的秋霞圃,南翔的古漪园,松江的醉白池和青浦的曲水园,这五个园林因其历史悠久且保存完好而称为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一

 

曲水园南大门

这些园林都曾游览过,有的去过不止一次,但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记忆中最近的一次是游秋霞圃,曲指算来也已时隔六、七年了,因此有了重游这些园林的念头。光阴荏苒,人的生命其实是很短暂的,一生中想做而又可以做到的事情不多,从这个角度来看,从退休到走不动之前倒是人生一段美好的时光,可以做许多自己想做的事。

曲水园位于青浦镇的公园路上,东濒大盈浦,西接城隍庙,面积约三十余亩。从家里出发,走沪青平高速,下赵巷匝道,转沪青平公路,到青浦后沿公园路一直前行到曲水园,全程不到一小时。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一

 

曲水园南长廊

曲水园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据《青浦县志》记载,乾隆十年至十一年间,在青浦城隍庙的东面建迎晖阁、得月轩、歌熏楼、有觉堂等建筑,并有花径小溪,景色甚佳,然规模不大。以后逐渐添建亭、台、楼、阁,并挖池植莲、叠山种树。至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园林初具规模,取名灵园,当时的知县王希伊在《灵园记》中有详细描写。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一

 

俏梅劲松月洞门

嘉庆三年(1798年),江苏学使刘云房与青浦知县杨东屏游园饮吟,取王羲之兰亭“曲水流觞”之意,以曲水名园。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占领青浦,清军与华尔洋枪队攻城时曲水园毁于炮火。光绪九年(1883年)曲水园开始修复,工程历时27年,除完成原有景点的复建,还增建了放生池和园墙。宣统三年(1911年)曲水园改由县公款公产处管辖,从此曲水园成为独立公园。民国十六年(192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中山公园,1980年复名曲水园。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一

 

古邑靈蹟仪门

曲水园原为青浦城隍庙的邑庙林苑,故初名“灵园”。当时城隍庙按习俗每年向每个青浦百姓募捐一文钱,或于地丁项下加纳制钱一文,称“文愿”,用作庙宇维修,结余用于辟园,以供香客小憩,故青浦民间又称此园为一文园,

园子以假山为中心,前有荷花塘,后有睡莲池,园子四周被河道、清渠所围,园中有亭、台、楼、阁缀于其间,以长廊、曲桥与水榭、山房相衔,又有古树名木、繁花芳草,自古以月动风来、秋红冷香、老人峰、小桃源等二十四景著称。

曲水园大门位于园子的西南面,大门面阔三间,飞檐歇山顶,左右两厢为门房,前置檐廊,廊枋上悬黑底金字“曲水园”匾额。进门是一庭院,前面仪门的门额上有“古邑靈蹟”四字,“一文園址”四字即镌刻在此仪门背面的门额上。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一

 

仪门背面的“一文園址”

就园林的布局而言,曲水园大致可为西、中、东三个区域。西部以建筑为主,楼堂亭阁,庭院松石,幽静而深邃。因起于庙苑,故布局严谨规则,成纵、横两列,这在江南园林中是较为少见的。

经仪门到凝和堂,该堂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处于横列一轴三堂的中心,凝和堂是园内的主要建筑,也是体量最大的建筑。其左为花神堂,右为有觉堂,东面立柱上有 “凝重端庄礼士尊贤顺民意;和谐诚朴崇文尚义正世风”,的楹联,或可为堂名释义。凝和堂的堂匾原来是由清末重臣李鸿章题写的,惜毁于文革,现在悬挂的堂匾是1980年由当代书法家唐传鑫题写,唐传鑫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其书法各体皆工,尤以隶水为最。可惜堂匾用料不堪,拼缝处已开裂。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一

 

唐传鑫题写的凝和堂匾

左侧的花神堂原名花神祠,祠内供十二月令花神像,宣统三年改公产处管理后易名。花神堂四面有围廊,廊角处砌白壁,壁上开窗,歇山顶,檐角飞翘。堂前自辟一院,叠石筑花坛,庭院的中央是海棠形鱼池,院中有银杏、榆树等乔木,花坛植丹桂,白壁依芭蕉。

花神祠供十二月令花神,一月梅花的花神是南朝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二月杏花的花神是杨贵妃;三月桃花的花神是春秋时楚国的息夫人;四月牡丹的花神是诗人李白;五月石榴的花神是钟馗;六月荷花的花神是西施。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一

 

随拍花卉

七月蜀葵的花神是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八月桂花的花神是唐太宗的妃子徐惠;九月菊花的花神是陶渊明;十月木芙蓉的花神是宋真宗时的大学士石曼卿;十一月山茶花的花神是白居易;十二月水仙的花神是尧帝的女儿娥皇和女英。

右侧的有觉堂始建于清乾隆十年,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修,是曲水园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建筑物之一。堂屋四周廻廊环抱,南北为落地长窗,东西是盘纹方窗,堂中可四面观景,俗称四面厅。于厅内仰望,顶上无梁,故又称无梁殿,据说无梁古建筑上海仅存两处,为园内一绝。有觉堂堂匾由著名园林专家,已故同济建筑系教授陈从周先生题写,后院还有一两层小楼,曰“御书楼”,典故不详。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一

 

陈从周题写的有觉堂匾

纵向建筑的前部是一旱舫,名“舟居非水”。旱舫因其不能动,故又称不系舟。旱舫的形式与真船相似,船头部为一敞亭,飞檐歇山顶,亭下设美人靠,立柱上的楹联是“脚下终无狂狼起;眼前却有碧溪迴”。中舱两侧开长窗,以便坐着观赏时可有广阔的视野,尾舱与北部的得月轩相衔。额匾上“舟居非水”四字亦由陈从周先生题写。

舫在中国园林艺术的意境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往往是古代文人隐逸江湖的象征。但在不同场合也会有不同的含意,如苏州的狮子林本是佛寺的后花园,其园中之舫含有普度众生之意,北京颐和园里的石舫则寓意江山之永固,上海豫园假山上的旱舫可作“恍如海上仙境”之解。曲水园原为邑庙园林,其初意应与狮子林同,如单纯从园林的角度来看,则有《庄子·列御寇》中“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的意境。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一

 

“舟居非水”旱舫

“舟居非水”典出《南史》本传,“宋张融尝乞假还,帝问所居。答曰:臣陆居非屋,舟居非水。上未解,问张绪。绪曰:融近东山,未有居止,权牵小船上岸,住在其间”,舟居非水的意思是居住于不在水中的船上。

旱舫东面是碧溪,西面是一鱼池,隔池是一座用太湖石垒起的假山,假山内有盘旋曲折的山洞,假山上建敞楼,南北均有石梯。敞楼依园墙而建,故成半楼,以夕阳红名之,是园中极为幽静之处。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一

 

夕阳红半楼

与“舟居非水”旱舫相衔的得月轩为江南传统风格的二层楼阁式建筑,它坐西朝东,南北长度达60余米。下层临溪是一长廊,楼上正对园林,一字排列了84扇长窗,在得月轩中边走边赏园中风景,有春风得意之感受。得月轩取意于“近水楼台先得月”,亦是园中最早的建筑之一。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一

碧溪与得月轩

曲水园的中部以山水见长,假山前后有荷花塘和睡莲池,成一山架两水之势,又以荷花塘的一水三亭和睡莲池的一水三房而各自成景,形成高低错落,大景套小景的布局。

园中的假山以黄石叠筑,山势巍峨,奇石耸峙,名“小飞来”。循山道石阶盘旋而上,半山有一飞檐三角攒尖顶小亭,名“佛峪亭”。小亭北临绝壁,亭柱上的楹联是“网开叁面疏而密;石垒壹山假亦真”,网开三面,似疏实密,因势而成,蕴涵禅机。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一

佛峪亭

登山道上再走几十步,山顶上有一座二层重檐楼亭,亭前楼额是书“九峰一览”四字。青浦南面的松江境内有大、小天马山、佘山、薛山等九座高度均不超过百米的山峰,“九峰一览”顾名思义应该是指登楼即可纵览松江的九座山峰。楼为方形,十余平米,底层四面围廊相抱,廊下设美人靠,沿亭内的楼梯登上二楼,推开南面的长窗,只见高楼林立,松江的山峰是一座也看不见了,九峰一览现在只剩下了一个想象空间。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一

小飞来上“九峰一览”

民国十六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曲水园改名为中山公园,在整修小飞来时,青浦富商张景周的长子张绍联捐款1200银元,在原环碧楼旧址修建了这座方形楼亭,初名景周亭,后改为“九峰一览”。楼亭门前有楹联“紫气东来沪渎风云呈眼底;瑞光西映淀湖烟霭敛胸襟”据楹联的内容,当时亭上应该还能看到西面淀山湖上的碧波帆影。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一

“九峰一览”匾额

下山到睡莲池,睡莲池南有竹榭,北面高坡上是清籁山房,东面有镜心庐。也许因为这里是曲水园的最北面,所以游人少,是一个充满禅意的境地。清籁山房是一幢硬山顶的独栋三开间正房,中间两根立柱之间是六扇格扇门,两边齐腰护墙上各有三扇立窗,这样的结构在古建筑中被称为“三关六扇门”。竹榭因其周边遍植幽篁,一面临水而得名,坐在池边石栏上观水中的锦鲤争食也是一件趣事。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一

睡莲池清籁山房 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一

睡莲池竹榭

镜心庐是一座翘檐歇山顶建筑,南北两面砌墙,墙内四面围廊,平面成回字结构。朝东一排格扇门,堂前架紫藤棚,门前的楹联是“野草开花留春几日;苍藤古木着意千秋”,此联若用来应对时事,甚好。西面临水的后廊设美人靠,檐下回纹格垂罩。隔水看镜心庐,印象最深的是倒映于水中的一片白壁,睡莲池的禅意也许正是来自这片白壁。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一

睡莲池镜心庐

荷花塘水面较睡莲池略大,到夏日便是“满塘素红碧,风起玉珠落”的景色了。荷花塘以一水三亭来成就此处景色。三亭之一的迎曦亭位于荷花塘东岸,是一座四角攒尖顶小亭,立柱上的楹联是“朝迎万缕阳光至,暮盼一行仙羽回”。池塘北面的六角小亭,名“小濠梁”。濠,当指濠水,古河名,在今安徽凤阳境内,梁则是指桥,濠梁即为架在濠水上的桥梁。用濠水之桥为水亭起名,是因为一则典故。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一

荷花塘迎曦亭

据《庄子集释》卷六(外篇·秋水)记载: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这则典故的重点在于逻辑思辨,后人用“濠梁观鱼、濠梁之乐”来表示纵情山水,逍遥游乐,或借指游乐之所,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从来就不缺少娱乐精神。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一

荷花塘“小濠梁”

荷塘南岸的第三座方亭名“恍对飞来”。原来这里是一座同名正厅,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日机轰炸青浦时被毁,日伪时期改厅为亭。对面假山小飞来的名字灵感来自杭州的飞来峰,亭子的名字好在“恍对”两字,给人许多想象的空间,人坐亭中,前面恍如是灵隐寺前的美景。亭柱上的楹联是:“盈盈一水山亭恍对;脉脉两情风月频传”,楹联的对仗虽然工整,但诗情却不够挥洒,没能将“恍对”作进一步的发挥,反而压缩了景色的意境。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一

荷花塘“恍对飞来”亭

曲水园的东部草地平旷,花木扶疏,是1949年以后扩展的,与中部和西部相比,其历史相对较短。南面的牡丹园位于花神堂东面,园内种植各色牡丹三百余株。

牡丹原产于中国西部的秦岭和大巴山一带,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是中国特有的木本花卉,有数千年自然生长和1500年人工栽培的历史。据文献记载,牡丹最早进行人工栽培始于隋朝。隋炀帝在洛阳辟地周二百里建西苑,在全国收集各种奇花异草,野生牡丹正是在这个时候进入皇家园林并开始人工培育。历史上吟咏牡丹的诗赋浩如烟海,因其有“国色天香”的美誉而被视为国花。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一

牡丹亭与放生池

园中的牡丹亭建于1969年,是一座单檐六角攒尖顶凉亭,西面以门洞与长廊相连,西北面是白色墙面,上悬牡丹亭匾额,两侧悬挂的楹联是“红尘止步门墙外,野趣现身山水中”,概括了东园的景色特点。

出牡丹园北面是放生池,放生池建于光绪十年(1884年),应该在当时曲水园的园墙以东。1969年园中修防空洞时放生池被填平,2005年整修时恢复,并在放生池四周修筑了石围栏。由放生池过月洞门向北,可见东面一座二层重檐楼阁。此楼建于2006年,因其东濒护城河,和旧时的码头隔河相望,坐在楼内,隔窗能闻咿呀橹声,故名之听橹阁。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一

听橹阁牌匾

由听橹阁继续向北到绿波廊。曲水园东南两面沿河修筑了两条长廊,东面的绿波廊建于1984年,长约150余米,走到尽头有一“三关六扇门”的正屋名“咏真斋”,屋里一老人独自在拉胡琴。这里是曲水园的东北端,西面即是清籁山房。南面的长廊隔河与公园路平行,长约200余米,与公园并不相通,是2004年改造公园路时所修。

东园还有一个曲水园中唯一用人名命名的机云亭,机云是指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公元261—303年)和陆云(公元262—303年),兄弟俩出生于华亭(今松江),西晋时华亭与青浦同属吴郡吴县(今苏州)。中国传世最早的草书真迹平复帖即出自他们兄弟之手,我在前面的博文《游召稼楼》已有叙述,不再赘笔。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一

绿波廊长廊

靠近曲水园的西门,是“石鼓文书艺苑”。石鼓文是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石鼓于唐代初年出土于天兴三畴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三畴原),共十枚,高约二尺,径约三尺,分别刻有大篆四言诗一首,共十首计七百一十八字。自出土后,石鼓被视为国宝而受到精心保护,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清高宗弘历为更好地保护原鼓,曾令人仿刻了十鼓,放置于辟雍(大学)。现仿鼓在北京国子监。其形状与刻字部位和原石鼓有不少差别。 
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一

园内仿制的石鼓

石鼓文的字体上承西周金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下启秦代小篆。字形方正丰厚,用笔起止均为藏锋,圆融浑劲,结体促长伸短,匀称适中,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石鼓文对后世的书法与绘画艺术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不少杰出的书画家如杨沂孙、吴大澄、吴昌硕、朱宣咸、王福庵等都长期研究石鼓文艺术,并将其作为自己书法艺术的重要养分,进而融入进自己的绘画艺术之中。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一

书艺苑内的石鼓亭

“石鼓文书艺苑”建成于2006年11月,从园林艺术的角度来看,它只是一种点缀,不能将其单独视为园林结构的一部分。

曲水园建园至今已有259年,历史上曾几经兴废,在整体上形成了由东向西,从密到疏的格局。园内的建筑多为歇山顶,无论亭、阁、楼、堂多有回廊,平面成回字形结构。

古典园林的保护,有“复园”和“扩园”的区别。所谓“复园”是在研究历史资料、图集的基础上对古典园林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历史原貌。园内古建筑的修葺、山水景物的复原、植物的栽植都要有典籍可依,材质的挑选和营造工艺也要尽可能与原来一致。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一

镜心庐前的紫藤棚

曲水园显然不在“复园”之列,原来的曲水园的布局可以用“一横一纵”和“一山架二水”来概括。现在它的范围已有很大的扩展,园林的功能也有很大的改变。如今的曲水园在修复二十四景(除白云坞、米拜亭、清虚静泰、环碧楼外)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景点,因此再称其为“古典园林”有些名不副实,若以江南古园林称之似乎更为妥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