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浦游记

 diskuviq 2016-08-25

    青浦与嘉定一样,也有相当深厚的历史文化沉积,甚至更久远些。但青浦现在值得驴友寻觅的古迹和自然景色比较零星分散,比如青龙古寺,隐藏在青纪公路一处偏僻的乡下村道旁;再如淀山湖,你很难找到一处可以看清它全貌的最佳地点(淀山湖畔的景点有大观园、报国寺、东方绿舟等);值得一去的桥乡金泽古镇,又地处偏远;仅朱家角较近。

    古代的青浦城因为处于水网泽国地带,所以城墙外挖掘了又深又宽的护城河。现在,古城墙早已消失,代之以“环城路”,但护城河却因为继续可以发挥航运作用,居然完整地保留下来了。

    曾经的青浦老县城地区已没有什麼像样的古街或古民居之类供人怀旧,护城河圈内仅遗下一座城隍庙和一座曲水园称得上“名胜古迹”。不过这倒也让游人挺省心,到青浦只要直达曲水园,即可大抵了解青浦老城区的旅游价值。还有就是城南的万寿塔可以瞧瞧。

    当然,老城区东面的青浦新城规模宏大,建筑新颖雄奇,一派现代化气象。但驴友可能没兴趣在宽阔长直的大道上跑断腿去欣赏格式几乎千城雷同的现代“水泥森林”。一般说来,新城街区都比较广大,适宜于乘车“遨游”,走马观花。

    去青浦,推荐去成都路延安路立交桥下,大沽路口老成都路绿化带处,乘沪青高速专线(票价10元)。一般来说,该班车在沪渝高速公路21公里路段上只需开20分钟;市中心高架路段上如不堵只消10-15分钟);只需40分钟即可到达青浦。

青浦游记
(商业步行街上的曲水园西门)

青浦游记
(公园路上的曲水园南门)
青浦游记
(在东护城河彼岸看曲水园)

青浦游记

(一进南大门,就见“古邑灵迹”园门,园门背面书“一文园址”。)
青浦游记

    从曲水园南门进去,能取得一份免费的游览指南。读一读这份简介很有必要,游客可以一下子就明白曲水园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

    曲水园位于上海青浦区公园路612号。初建于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原为青浦城隍庙庙园。据说当时为了筹集建庙经费,曾要城中每个居民捐募一文钱,故又有“一文园”之称。乾隆十年起,拓池筑堤垒石,增建楼台,前后历四十余年,建成二十四景,三十余庙的园林,取名“灵园”。园内一石一水,一亭一阁,尽皆成趣。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江苏学使刘云房因园在大盈浦旁,取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曲水流觞”之意,改名曲水园。咸丰年间毁于炮火。光绪年间费时20年相继修复庙、园,增建放生池、花神堂。1927年易名中山公园,增修假山,山上筑九峰一览亭,可登高远眺松郡九峰。

    曲水园距今已有230多年历史,与上海市内的豫园、南翔古漪园、嘉定秋霞圃、松江醉白池齐名,为上海市五大古典园林之一。
青浦游记
(凝和堂)

    凝和堂宏丽轩敞,堂前有小院,筑粉墙,设花坛,载植女贞、金桂、白玉兰、白皮松等树木。堂中匾额初为清代李鸿章所书,堂之东西两壁悬有五尺长大幅字画四条。
青浦游记

青浦游记
(牡丹园)
青浦游记
(奇石)
青浦游记
(名木修竹生机勃勃)

     曲水园起因于寺庙,园在建筑布局上较为规则,坐北朝南。全园景物以凝和堂为中心,有觉堂、花神堂左右并峙,横向一轴三堂,是园林建筑中很少见的。三堂垣墙相隔,曲径相连,景色诱人。纵向也以凝和堂为轴,前堂后房(前:凝和堂,后:清籁山房),中以一山架二池为体(山:大假山小飞来峰,二池:荷花池、睡莲池)。

     园景的布局是以湖区为中心,各个景区皆环湖而营,自然成趣,合理而具匠心,南面为各自成园的花神堂、凝和堂,北侧清籁山房、石板桥。西侧为古建筑群舟居非水、有觉堂、得月轩区,东面牡丹园,绿化为主的植物景观区。园以水见长,园中的弯弯曲水连接着莲池荷塘,岸边的汀堤渚矶变化多姿,环湖而增景,堂堂近水,亭亭靠池,山架二池水,游园必绕池,故有“深深院落重重水,庭院深深深几许”之感。

     (以上摘自有关网文)
青浦游记
(护城河畔听橹阁)
青浦游记
(放生池)
青浦游记
(机云亭)
青浦游记
(听橹阁)
青浦游记
(花神堂)
青浦游记
(紫藤长廊)
青浦游记
(荷花池、喜雨桥、小濠梁。远处殿宇为城隍庙。)
青浦游记
(迎曦亭)
青浦游记
(九峰一览)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邑绅张景周捐款1200元扩建,修假山,并建三层高台,称为“景周亭”,因可登高远眺松郡九峰,后改名九峰一览亭,曲水园亦易名“中山公园”。抗战开始,公园大部分被日机炸毁。
青浦游记
(美石)
青浦游记
(得月轩)
青浦游记
(得月轩和喜雨桥)
青浦游记
(这里面有沈瘦东书房及青浦美术界画廊)
青浦游记
(里面还有一个幽雅的院子)
青浦游记
(得月轩二楼)
青浦游记
青浦游记

 


青浦游记
青浦游记
(推窗下眺荷花池)
青浦游记
(花园小楼——御书楼)
青浦游记
(舟居非水)
青浦游记
(静雅的花园一隅)
青浦游记
(佛谷亭)

    紫气东来沪渎风云呈眼底,瑞光西映 淀湖烟霭敛胸衿。
青浦游记
青浦游记
(园景)
青浦游记
(几个无耻二百五留下的不雅之迹)
青浦游记
(豢鹤轩)
青浦游记
(竹轩)
青浦游记
(莲花池)
青浦游记
(清籁山房)
青浦游记
(曲桥)
青浦游记
(洒翠茶室)
青浦游记
青浦游记

青浦游记

原石鼓(鼓状花岗岩)系春秋战国时秦之刻石,距今二千七、八百年。沉霾累代,唐代初年才在陕西凤翔田野中被发现,计有十座石鼓(亦称“獵碣”等)。其上刻有迄今为止仍是独一无二的、美妙绝伦的文字,计有六、七百字,每鼓刻有一首类似《诗经》的四言诗,歌咏君臣游猎场景和风俗。唐宋以来历代大学者、大艺术家,观石鼓惊叹之余,研究不缀,并著诗文赞颂,称其是“神物”,是“石刻之祖”,是“中国第一古物”,也是“人类独一无二的奇珍异宝”。原石鼓圣物,历经迁徙于大江南北,已渐至毁损,其上石鼓文亦剥泐过半,现仅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内。

青浦游记
青浦游记

     郭沫若先生在1936年撰写的 《石鼓文研究》一书中,详细考证。石鼓文字数约460字,可见417字,可识272字。其内容记载歌颂秦国君臣巡视、狩猎、征战、祭祀和逰宴等情事。石鼓文是小篆之祖,我国文字统一的母体,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精髓。历来为世人所重,对其书法评价很高。康有为论说:“石鼓即为第一文物,亦当为书家第一法则。”

    该石鼓出土后就再未发现类似的刻字石鼓,成为考古史上神秘的孤例,从唐代出土后经历16次大动迁,至上世纪50年代初端坐北京故宫珍宝馆,除研究人员外不对外开放。
青浦游记
青浦游记
青浦游记
青浦游记
青浦游记
青浦游记
青浦游记
青浦游记
青浦游记
青浦游记
    (石鼓文书艺苑)

    我参观完石鼓文书艺苑,深感今番不虚此行,见识了国之瑰宝。尽管这些陈列物都是克隆品,但神韵皆在。遗憾的是无时间细细赞赏,匆匆浏览之余,只能拍摄几张图片留念。

    曲水园经过青浦人多年精心整修,面貌一新,清丽高雅的格调已不输苏州园林。而导入青浦本地文人的纪念展和石鼓书艺苑,更是高招,凸显了曲水园的书香气息。

 

免费导游图上的曲水园重修记全文:  

                                 

                              曲水园重修记

 

    世纪初肇,万象更新。重修后之曲水园,实为绿色青浦之璀璨明珠,确系水乡崧泽之游憩胜地。

    修园之难甚于造园。主其事者殚精竭虑,劳心费力,于宏大处思谋,于细微处着手,务使其形制古朴而功能现代,综观今日之园林,其实效有三。

   一曰“以人为本,游客至上”。园中长廊环绕,足以遮蔽风雨,阻挡骄阳;石径缓坦,宜于髦耆漫步,黄髫雀跃;亭轩敞亮,草坪秀美,游人可歌可舞,可操可坐;赏花观鱼,弈棋品茗,均能各尽其欢,怡然自乐。

   二曰“风格协调,特色鲜靓”,行将塌圮之九峰一览楼,改为雕梁画栋之台阁,全国古建筑有其统率,风格顿显顺谐;镜心佳庐,由三间平屋修成窗棂剔透之廻廊抱厦,与周遭之苍藤古木相得盖彰,平添几多雅趣;竹榭回复原貌,池边翻出新景,依稀问谯楼鼓点响起耳畔,怀旧之思绪油然而生。凝和堂、花神祠庄重祥瑞,得月轩、迎曦亭轻盈秀丽;可谓江南古园林,特色今胜昔。

   三曰“提升品位,尊崇文化”。新辟之石鼓文书艺苑,古碣奥妙,诗碑精湛;听橹水阁,船影掠波,桨声欵乃;矶云石亭,抚今追昔,纪念前贤。增添诸多新景,俱涵文化意蕴,令人情系神往,清思逸飞,嗟嘘历史烟云之翻滚,扼叹时代沧桑之变迁。

   如今之曲水园,古木森森,芳草萋萋。丹桂飘香,绿荷摇曳。池中锦鳞翔游,林内好鸟和鸣,墙头诗文翻刻,桂间楹联新作。长廊外波光潋滟,小楼上余辉映照,实可赞为:曲水钟灵满园馨馥。 

                                               

                                                  钱家桢

                                                                     二〇〇六年秋

 

由曲水园西门出,恰是一处青浦城的商业步行街,人流熙攘,热闹非凡。 

至商业广场口,沿公园路向东,旁边即是青浦城隍庙。 

青浦游记
(桥梓湾步行商业街)
青浦游记
(青浦城隍庙)

    1958年,当地政府将其改建为博物馆。博物馆于1999年搬迁至新城区的崧泽广场。由于用作博物馆期间对内部保护良好,青浦城隍庙稍加修整,2005年12月28日,恢复开放。该庙现占地面积2382平方米,建筑面积2247平方米。西侧紧邻的是百联桥梓湾购物广场,给修葺一新的百年古庙带来了超高的人气。如今庙内香火不断,香客络绎不绝。
青浦游记
(公园路街景)

    在紧邻曲水园的青浦桥下一家沙县小吃店享用了一碗大排面(9元)后,沿护城河岸边的环城东路南行,去找青浦著名的万寿塔。这段路,约莫六、七百米光景,中间要穿过城中东路。
青浦游记
(城中东路街景)
青浦游记
(环城东路河滨)

    青浦的河水,已与上海东部各区县不同,水质已相当清。但河道毕竟治理有限,粗粗看去,仍是黝黝的。
青浦游记
(环城东路上的一家老餐馆)
青浦游记
(环城东路)
青浦游记
(城南塔影)
青浦游记
(城南一座漂亮的大石桥)
青浦游记
青浦游记

(万寿塔倩影)
    万寿塔俗称南门塔。在上海市青浦区南门外大盈浦沙洲上。塔建于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乾隆三十九(公元1774年),由曾任山东布政使的徐恕修茸。塔为砖木结构,平面方形,七层,楼阁式。建塔缘由有二,一说,清乾隆年间,青浦绅士因赋税太重,要求抵减,上奏官府,得到朝廷批准,减赋轻徭,绅士感皇思浩荡,在乾隆八年与里中父老子弟输金造塔为皇帝祝寿,又建塔院供拜佛敬香故名。据周隆谦在塔院记中云:“此塔之建,非以之祟释教,亦非专以凯科名直欲偕园邑之人和功累行以仰副圣天子乐育人材之圣意,不尤务其本而探其源哉。”另一说,青浦人诸嗣《明斋小识》中提出异议说:“南城去水太急,故建(塔)于异方以镇之”。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有人到塔顶熔化塔刹上的焊锡,酿成火灾,塔中木结构,全被烧毁,仅剩砖身。立于沙洲上的万寿塔,原有木桥相通。现已与岸相连,为上海地区塔龄最小的一座古塔。
  万寿塔已于2009年修复。

青浦游记
(2008年,有网友拍下当时的万寿塔)
    隔着大盈浦观赏万寿塔,感觉中国秀丽的宝塔的确称得上世界建筑中的一朵奇葩。
    附近有青浦9路公交车站,却是通往青浦汽车站反方向的。我只得登上近旁的南门大桥“远眺”,除了欣赏城景,还找到了不远处城中南路上的青浦1路车站。
青浦游记
(城中南路)
青浦游记
(青浦1路公交路牌)

    经验告诉我:凡县镇级公交,只要看到1路,基本上都是连接汽车总站和主要商街及名胜古迹的。
    于是,乘1路到青浦汽车站,登上沪青高速专线车返沪。

青浦游记
(庞大的青浦汽车站)
青浦游记
(沪渝高速公路)
青浦游记
(进市中心了)
青浦游记
(回到延安西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