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贝尔P-39“空中飞蛇”

 aswejian 2019-02-16

原创不易 认可价值 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 以及来自空军之翼

  贝尔公司的 P-39 战斗机,是战争期间一种很有特色的飞机。作为一种尝试,该机将发动机放在座舱后面,通过一根延长轴驱动机头的螺旋桨,座舱布置相应靠前,从而改变了飞机的构造。该机装有 4 挺机枪,在发动机延长轴内还布置了一门 37MM 机炮,在二战中这也算得上数一数二的强火力。该机还采用了前三点起落架,可能又是单座战斗机的第一号。

  不过,结构的革新并不一定受到欢迎。美军对这种飞机评价甚低,比如固然该机结构紧凑,但也造成机内空间狭小紧张,飞行员操作不便;发动机高空功率不足;静稳定性差,不易操纵;侧开的汽车式舱门进出不便,逃生困难;结构复杂,维修困难等等等等。该机在太平洋的几次实战中,被日本人的“零”式和“奥斯卡”打得大败亏输,更让美国陆军航空队对它失去了所有信心。特别是当时美国有多种新式战斗机可供选择,失宠的 P-39 被降格当教练机,在美国国内训练新飞行员。但是如前所说,该机的操纵性能不是很好,需要熟练的飞行员才能发挥性能,新手飞行事故率比较高,所以连飞行学员也不喜欢它。当时航空学员中流行着一首俚歌:

涂有醒目白色条纹的 P-39Q,用于执行轰炸机炮手训练任务——当靶机

  “三十九,三十九,发动机装背后,翻来转去打筋斗,刨出一个大窟窿——嗨,嗨!不要给我三十九。”

  本来 P-39 的故事也就到这里了。除了在偏僻、物资匮乏的南太平洋,少量 P-39 被拉来充数,维持空中实力外,P-39 就会默默地在各辅助战斗机大队作为教练机终其一生。但是突发转机,美国和苏联签署了同盟国之间武器租借的协定。美国当然舍不得把好飞机都给了苏联,好在协定上没规定飞机型号,于是这些碍眼的 P-39 终于找到了出路,就这样把它们作为新型战斗机送给苏联人去打仗了^_^

  苏联人拿到这种飞机之后,简直是如获至宝!苏联人何曾见到过这么先进的战斗机?——全金属结构(苏联当时各种主力战斗机不是钢管蒙布,就是木骨架蒙胶合板。不管什么米格、拉格、雅克莫不如此,雅克-1 整个主翼都是木头的。所以街道小厂,只要有木匠,就能造飞机。苏联人虽然夸称自己东西好,心里对西方航空技术其实是羡慕的。);——完善的通讯设备(苏联人更没有了,苏联二战结束后的很多战斗机还配置信号枪呢!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无线电设备不过关。);——前三点起落架(这个是真的没想到,思路变了嘛!)。于是 P-39 发到各精锐部队,大家一用,皆啧啧称美——P-39 的转机就这么来了。

  在苏联人眼里,P-39的缺点根本不是缺点。静稳定性差?原来飞的伊-16 稳定性更差,飞惯了伊-16 的苏联飞行员根本不在乎 P-39;高空功率不足?米格-3 已经把德国飞机赶到低空了,不需要去高空作战;侧门不好逃生?斯大林的近卫军应该驾驶起火的飞机撞击敌人,逃什么生?维修困难?这可是进口的先进武器,当然要有最好的维修队伍了!既然苏联人这么想得开,那 P-39 就只剩得下优点了。不过在苏联战场上,P-39 也确实争气,捷报频传。同盟军第二号王牌,三次“苏联英雄”称号获得者亚历山大·波克雷什金上校(纪录是 59 架敌机,虽然比头号王牌阔日杜布少 3 架,不过作为指挥官,指挥才能远比阔日杜布优秀)就认为 P-39 是远超过当时其他苏联飞机的现代化战斗机,他所辖的几个大队曾全部装备 P-39,号称“飞蛇大队”。波克雷什金还针对 P-39 的性能特点制定过专门战术。

1944 年,波克雷什金在庆祝他的又一次空战胜利,代表每次胜利的小红星就涂在 P-39 机首左舷

波克雷什金座机

  由于 P-39 装备了大口径机炮,在东线常常担任对地突击任务,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同时 P-39 广泛被使用在空优作战中,它的性能并不象一般人想的那么拙劣,如前所述,它非常适合苏联飞行员。同盟军第四号王牌,两次“苏联英雄”称号获得者格里戈里·列奇卡洛夫大尉取得的 58 架战果中,有 44 架是用 P-39 完成的,他驾驶着 P-39 一直到战争结束(战绩远不如他的驾驶 P-51 出战的美军王牌们真该感到惭愧)。至于 P-39 的大口径火炮,单发命中带来的破坏威力给苏联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也是苏联战后从米格-9 开始的一系列飞机安装 37MM 火炮的原因。

列奇卡洛夫座机

  回头说说美国人,他们对自己当年耍的小聪明心知肚明。二战结束后就是冷战,双方一直没有交流。后来 1959 年,国际航空协会在莫斯科举行年会,第一位突破音障的美国飞行员 C·E·耶格尔作为专机驾驶员来到苏联。苏联人为他举行了盛大宴会,许多高级飞行员和军官参加。在交谈中耶格尔发现原来苏联人很喜欢 P-39(因为耶格尔对学员时代的 P-39 非常喜爱而找到了共同语言),绝对没有认为美国人给的是废物。这时候美国人才放下心来,于是心安理得,大家言谈甚欢^_^

  P-39 国内介绍较少,我这里有两个不完整的性能数据:早期型全长 9.07 米,翼展 10.36 米,总重 3,470 公斤,时速 592 公里,航程 1,287 公里。P-39N 最大时速 642 公里,升限 11,735 米,航程 2,012 公里。

  P-39 发展型号是 P-63“眼镜蛇王”(空中飞蛇实际上是空中的眼镜蛇),与 P-39 相比,主要识别特征是螺旋桨由 3 叶改为 4 叶,垂尾作了修型。

XP-63 Kingcobr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