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优雅的过冬方式就是读书 寒冬将至,天气骤冷。教你一种最优雅的过冬方式,那就是读书。找一本还未拆封的小说,泡一壶冒着热气的花茶,或者手里抓着kindle阅读神器,躲进暖暖的被窝里,只探出小小的脑袋瓜,开启一场奇妙的阅读之旅。 最近在做投资理财主题阅读,发现这个世上是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原则,投资理财也罢,学习进修也罢,都需要我们有强大的意志力,要着眼未来,保持定力,贵在坚持。世间道理都是一通百通、一脉相承。阅读《邻家的百万富翁》有点颠覆三观,其实百万富翁不是穿名牌住豪宅,他们都是生活简单、节省开支,通过日复一日的财富积累,才能实现财务自由。 另外,百万富翁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坚持凡事都定好目标,拥有一整套经过明确阐释、精准分解到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甚至整个一生的目标。其中一个人说,他甚至连洗澡都有个目标。可见确立目标、制定计划,然后一丝不苟地坚持执行,不管是投资,学习,还是成长,都至关重要。 我从今年8月12日开启第二轮每天阅读一本书100天计划,到11月21日顺利完成每日一书计划,时间跨越102天,阅读了100本书, 完成率达98%。今年上半年,已经完成了第一轮每日一书100天计划,今年共坚持每天阅读一本书200天,目前已经看了230本书,是有生以来读书最多的一年。 我很庆幸,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毛姆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行走世间,有太多的无可奈何。而阅读,可以带给我内心的平静,让我平淡无奇地看待云卷云舒、花开花谢。每天我都在阅读中思考,沉淀,成长。坚持每天阅读一本书200天,我又有怎样的成长感悟,我到底收获了什么?
阅读,给我留下一个时间刻度。就像年轮一样,每一年的阅读量,都刻在自己一圈圈的年华里。你看,在我的30岁,我阅读了500本书。在我的35岁,我居然阅读了1000本书。在这些引以为豪的刻度里,写满了自己努力的痕迹。这就是我坚持阅读,而且读书越多越好的原始动力。那些说阅读不是一件勉强的事情,阅读量不代表什么的人,实在不懂我们这些确立小目标然后实现它,看着自己的阅读量逐年增长的喜悦心情,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瘦子不懂胖子的伤。 我为什么强迫自己每天阅读一本书?因为我发现时间不经用,岁月催人老。年轻时候立下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万张碟”的远大志向,还没有迈出坚实的第一步就已经进入而立之年。三十而立,立的就是志向。今年是自由人生的最后一年,我即将成为一名母亲,然后卷入到生活的一地鸡毛、柴米油盐里,一头扎进孩子啼哭、手忙脚乱的带娃日子里。我的内心仍有诗和远方,我的征程依然是星辰和大海。而阅读、写作、学习、成长这些小事儿,就是让自己内心不慌的大确幸。 ![]() 最优雅的过冬方式就是读书
当我意识到流光把人抛、岁月催人老,我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来丰富自己的人生,滋养自己的心灵。阅读写作,就是一件能够锁住时间的事情。时间是最大的稀缺资源,这是三十岁之后才懂的生活真相。所以,我让自己拼命地读书、学习、成长,弥补过去因年少无知而虚度的时光。通过每天阅读一本书200天,我把自己过去想看的书全部看过一遍,完成了时间管理、知识管理、沟通表达、逻辑思维、写作能力、投资理财、人物传记等主题阅读,这是为过去的少不更事而买单。 图书分为电子书和纸质书。很多热爱阅读的人非纸质书不能读,但是经过一年的实践,我发现阅读电子书,可以充分利用我们宝贵的时间,让我们的时间效益最大化。李笑来《把时间当做朋友》里提到一个观念,时间是无法被掌控的,我们只能学会和时间好好相处。每个人一天24小时,一分都不多,一分也不少。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做到每天一本书、一部电影、一篇文章,而有的人只能刷网追剧、一事无成?因为前者惜时如金,利用所有时间进行阅读学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很多人问我怎样做到每天阅读一本书?因为我把所有下班后时间只用于阅读这一件事。完成第二轮每日一书100天计划特别困难,因为我开始学习深度阅读,每本书都细嚼慢咽,从头到尾细细品读,并且认真做好笔记,既是输出读后心得。而阅读电子书,可以充分利用午休、坐车、排队的时间,基本上可以实现每日一书的目标。另外,阅读电子书做读书笔记非常方便,阅读时产生的灵感记录到有道云笔记,把有感触、有思考、有获得的内容复制黏贴,节省了很多做笔记的时间。
图书大体上分为虚构类图书和非虚构类图书,也就是我经常说的文学小说类和经世致用类。读书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读书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高尚的事情。我在简书平台分享我的阅读清单,有的人会评论说,这些书都是快餐类图书,还是要多读经典作品吧。那么什么才是经典?由谁来定义经典?我觉得读书是一件非常纯粹的事情,只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然后坚持读下去就好。对于当下的我,对于那些长篇大论、高深莫测的鸿篇巨著,还是唯恐避之不及。 曾经我也以为要读经典、要读文学才显高贵,而那些实用类的快餐书、畅销书,只能自己偷偷阅读,默默消化,不敢在微博上打卡晒单。经过这几年的阅读实践,我发现自己非常喜欢阅读实用类图书,这些图书教我快速成长的方法,增加我的知识覆盖面,让我更加理性地看世界。我相信,学识使人坚毅。很多时候,所谓的耐心、沉得住气,其实就是学识,学识决定一切。而多读非虚构类图书,可以增加我们的学识涵养,让我们不断接受新鲜的知识,我们的系统一直处于主动升级的状态。
我们阅读到底是为了什么?我认为阅读是为了理解消化,指导实践,改变人生。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快速阅读的指导书籍,我也会拿过来翻阅,但是我始终觉得阅读是一件急不得的事情。有的人问我每天阅读一本书,会不会读太快不消化?我之所以能做到每日一书,是因为我投入了很多的时间,而且大量的阅读实践,也提高了我的日常阅读速度。但是我还是坚持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读书,除非是自己很熟悉的领域,我会挑选重点来阅读,一般图书我都会坚持读完读透。 有朋友问我怎样才能跟我一样读书又快又好?我一般都会建议按照自己的节奏阅读就好,这个世上没有快速阅读,只有快速理解。与其在阅读速度上纠结、浪费时间,还不如在提高理解能力、获得更好阅读成效上花心思、下功夫。所谓的理解能力,就是理解新概念、新方法的能力,这种能力越强,我们越容易融会贯通,这样更有助于指导实践,加快我们的成长。阅读-理解-实践,就是我们加速成长、改变人生的过程。如果读完一本书可以改变你的行动,这就是一次成功的阅读。 ![]() 最优雅的方式过冬就是读书
阅读方法有很多,比如碎片阅读、快速阅读、深度阅读、主题阅读等,各有千秋。而我在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都会实践这些阅读方法。比如利用一切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熟悉领域的图书快速阅读,大部分图书还是从头到尾深度阅读,而主题阅读百试不爽,是解决人生困惑最有效的阅读方式。阅读方法,就像时间管理能力一样,是不需要刻意练习就可以习得的技能。我们只要学会一种方法,然后在生活中反复使用,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顿悟,成为你自然而然的一部分。 实践各种不同的阅读方法的前提,就是要有把一本书读下去的恒心。读书是一件非常考验毅力的事情。不是所有的图书都幽默风趣到你茶饭不思通宵熬夜也要读完,如果遇到这样的好书,有过这样的阅读体验,那真是一件让人羡慕的事情。相反,很多好书一开始都有点难读,有点难懂,有点枯燥,只要坚持读下去会有意外的收获和惊喜的体会。如果读不懂怎么办呢?没关系啊,硬着头皮读完,然后反复阅读很多遍。重要的知识,都是通过反复学习才能获得的。 翻看自己的豆瓣读书, 目前阅读量已经突破500+。但是真正专注阅读学习、自我成长是在毕业后第三年,时间刻度是2014年8月,我从阅读《记事本圆梦计划》电子版开始,开启自己的精进人生之路,还建立一个豆列来记录阅读历程,四年多时间看了443本书。完成每天阅读一本书200天计划后,下一个目标是完成人生的第一个500本书计划,并继续在微博上打卡阅读。进入孕晚期,体力越来越吃不消,所以也不会勉强自己每日一书,按照自己的节奏,享受阅读就好。 坚持每天阅读一本书200天,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我很幸运自己很早就树立目标、制定计划,然后开始行动。作为一枚无所事事的孕妇,让我孕期每一天都过得无比充实幸福,让我每一天都活在成长和进步之中,我想阅读是抵抗孕傻的最佳途径。 推荐阅读清单:文学小说: 写作能力: 思维能力: 投资理财: 职场励志: |
|
来自: 昵称vB0FcTek > 《读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