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的年味

 gudian386 2019-02-16

2018-02-12 23:05

花街镇八字墙村民杨秋莲正在制作“金砖”豆腐 倪国栋摄

永康老人在做馓 舒珊珊摄

记者 吴军勇 舒珊珊

又是一年过年时。

不同年代的人对过年有着不同的记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年方式也在悄悄改变,但无论怎样改变,家人团圆永远不会变。临近春节,本报记者采访了永康四代人,倾听他们的时代故事,以及他们心中的年味记忆。

年味记忆

永康“馓花” 盛开的年味

讲述人:朱春琴

年代:上世纪40年代

一般来说,每年冬至后,村里人就开始准备做馓了。先把米倒进碾米机里磨成粉。再把米粉放蒸笼里蒸,熟后揉匀,擀成薄片,切成小方块,经过折叠、剪结,变成一朵立体的“馓花”。把“馓花”晒干,用油煎酥,香喷喷的馓就做成了。

馓要达到酥、香、脆才好吃。如何把馓做好?一是糯米粉要纯,不然,馓炸不发,不酥不脆,粳米和糯米以3∶7最合适,糯米太少馓会显硬;二是要阴干,不能暴晒也不能受冻,否则会裂、会散;三是要晾干晾透,否则酥脆不均匀。

在永康众多春节传统小吃中,馓是为数不多的制作时得动用剪刀的糕点。怎么剪结是很有讲究的,一般剪8下,有着恭喜发财的含义。如果是婚嫁用,还要在剪成的花朵上点一点红色,以示喜庆。

至于味道,现在的馓比我那时候做的香很多,因为那时候糯米太贵,一般人家都会往里面掺芋头和番薯,煎炸费油,就舍不得炸太久。原料不纯正,炸不透,味道自然就不地道。

除了当过年招待的茶点,旧时,馓还是来年上山下田干农活的干粮,一直要吃到清明。

年味记忆

一碗“猪三腑” 邻里共享年味

讲述人:吕嘉兴

年代:上世纪60年代

好怀念记忆中的浓浓年味!小时候,因为物资匮乏,只有过年才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所以,在我的记忆中,对过年的期待尤为突出。

年味始终是浓浓的。许多村的年味从腊八开始酝酿,在小年发酵,到除夕和正月初一最为浓烈,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过后才淡出。

一般是腊月廿七,妈妈叫我和弟妹拿着玉米、大米、黄豆让人“爆米花”。每当要开爆时,我们就捂着耳朵躲得远远的。终于等到“嘭”的一声响,我们就抢着一边盛放一边先吃为快。等到一锅锅爆好,我们的肚子也撑得不能再撑了。

爸爸妈妈呢,一个在灶台炒“米胖”,一个在灶下烧柴。炒“米胖”大约需要半天,炒好的“米胖”妈妈会一瓶瓶一罐罐装好。余下一半拌上红糖磨成粉正月初二送给外婆。晚上,爸爸妈妈关了前后门开始切糖。我曾经问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关门切糖,他们说不关门“老太公要来捞的”,一捞糖就散了。妈妈还叮咛我们不要乱说话,好让糖切得顺利一些。

腊月廿八。早上,我家要杀年猪。妈妈每年正月抓一头猪仔,精心喂养一年。那时我家年年缺粮,但那头猪被妈妈喂得膘肥体壮。猪的饲料除了糠、剩菜剩饭,还有紫云英、萝卜、番薯等。我们还经常到田里拔嫩嫩的猪草,妈妈总是把我们拔的草洗得干干净净。妈妈指望杀猪过一个欢欢喜喜的年,还指望熬一缸猪油吃上一年半载。

杀猪前,妈妈都要在猪圈前和猪说一番话,叫猪下辈子投胎人身,一边说一边抹眼泪。邻居大汉把猪从猪圈里拖出来的时候,妈妈抹着眼泪躲得远远的。猪杀好后,爸妈会留下猪头和一点肉,其余的卖给食品公司。中饭时分,妈妈煮猪血猪肉猪肺猪肠,煮熟后,爸妈吩咐我们把“猪三腑”一碗一碗分给整个四合院的七八户人家,与整个院子的人共享年味。

年味记忆

接麻酥 尚学的年味

讲述人:成高进

年代:上世纪70年代

大小像馒头,中空,壳薄,内衬红糖,吃起来香甜酥脆。如果有人以此描述让你猜一种永康民间的传统小吃,你能猜出是什么吗?没错,就是麻酥。

自20岁出头从岳丈那里学会制作麻酥的手艺,我已做了30多年麻酥。对很多永康人来说,麻酥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一种味道。

旧时,永康民间有“正月初一到祠堂接麻酥”的习俗,因此,接麻酥也代表着族群给你的名分与认可。有些村子在正月十五迎龙灯时,会按桥灯数分发麻酥当点心。此外,一些人家生孩子、办喜事也会分麻酥庆贺。

麻酥蕴含着不少吉祥的意味,但最受永康人推崇的是它包含着“长辈鼓励年轻人多读书、读好书”的祝愿。很多人领了麻酥后,专门留给家中的小孩。

据说,旧时为奖励子孙读书求取功名,永康各地设置了不少“麻酥田”和“馒头田”给子孙轮种,把收入用于正月初一分麻酥、清明时节分馒头。

麻酥的原材料主要有4样:面粉、糖油、红糖和芝麻。首先将面粉、红糖和糖油揉和一起,做成馅,再像包汤圆一样用面团将馅包好,擀成圆饼,撒上芝麻,之后经过烘烤定形,香喷喷的麻酥就出锅了。原理是高温下红糖膨胀,依靠上下加热迅速定形。麻酥好不好吃,关键看材料比例搭配是否合适。

年味记忆

爆竹声声 有点危险的年味

讲述人:章霄

年代:上世纪90年代

我小时候胆子可大了。就拿鞭炮来说,不爱“仙女棒”和“摔炮”那类简单易上手的,就爱“小钢炮”和“双节棍”这类点完后要赶紧扔出手的。因为贪玩,小时候差点玩出事故。记得在幼儿园时,买了一盒鞭炮和一把打火机,因为拿在手里太冷了,我就把它们放到上衣口袋里。老妈喊我去晒太阳时,我颠颠地跑到太阳底下。阳光长时间聚在打火机上,随着“噼里啪啦”响起,晒太阳的人都看了过来,风声、谈话声,一瞬间都没了,耳边只剩下了从破口袋掉下去的鞭炮还在噼里啪啦响,空气中弥漫着的火药味猛地钻进了眼睛……渐渐地谈话声又清晰起来了,大人扯着我看这看那,问我怎么样,我就只知道哭,除了被吓到,更多的是接下去几天没有新衣服穿的难过。

这之后的春节,鞭炮照玩不误,那件事给我的唯一教训大概就是不把鞭炮放在兜里。“小钢炮”必买,还会摆成各种造型,从一字龙到花瓣形,还会坏心地扔到水塘或者阴沟里。但到了晚上,烟花排好,就是由长辈来点了。我躲得远远的,看着火苗消失在炮筒里,烟悠悠地冒出来,就赶紧捂住耳朵,没一会儿,就有东西冲上天,啪的一下在空中盛开成美丽的花,五彩斑斓地映在人们脸上。

年味记忆

家人团圆才是最美的年味

讲述人:夏莉娜

年代:上世纪90年代

过去,放寒假回家,妈妈会做角干麦饼,买我喜欢吃的小米酥、糯米糕,包大肉馅饺子,临近过年那几天就杀鸡割肉。炸丸子和响铃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因为可以在炉子边等刚炸好的丸子,先尝上几个热腾腾的丸子,感觉过年前后的每一天都很幸福。

除夕那天,大街小巷的红灯笼高高挂,家家户户贴对联。除夕夜,和家人团聚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赵本山的经典小品、主持人董卿、第二天就出破解答案的魔术节目……都有着十足的年味。

物质的富足和社会的发展冲淡了年味。除夕夜不再聚在一起看春晚;拜年的走亲访友越来越走马观花;到了亲戚家,发现大家都是低头族,人人埋头玩手机,不再唠磕家常;群发祝福变成了对方向你抛一个红包……

对我们大学生来说,年味便是亲人朋友的团聚。大学生是离家进入社会前的一个阶段,跋涉到了一个新环境求学,不再像小学中学时那样与家乡的家人朋友朝夕相处,联系紧密。年味虽变淡了,但“团聚”主题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显得更加鲜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