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暗影血路!中医之药。…

 sarazyn 2019-02-16

本文作者:中医兔子


        悬壶需恒久,

        济世却此生;

        一方研白首,

        寻药百岁穷。


        中医之理,向来以用药为末法之成,既可以不需药石就能医好的病症尽可能的不用药石,是因一旦用了药石,那便是“不成功,便成仁”了。所以,传统中医之道中药石之力不轻易用之,只是这么多年传下来,绝大多数的医者都愿以药石建功,而忽略了药石之未入之前的千道万法。当然,这里不就医理而论,仅言何以今日之药石非昔日之药石这一个问题。


        以药石而就医,乃是调和为上,既祛除病灶的同时调养整个身体的循环,所以中医用药向来以君臣佐辅阴阳和济,而非西医以功求功急于祛病。但中医药理为何今时今日如许没落?一者为方,二者为药,方药所失,药方所佚,致使中医之药日月消衰。可知晓,中医的药方,无一不是历经百转千回艰难调配才成,看似一钱一分之量,可每一味药的增减与分量,都需要反复尝试。


        每一剂药方的成形过程,都是一本浩瀚博大的医书,而即便是同一剂方子,春夏秋冬、四时交替、南北西东,各有不同之用法。时不同,地不同,所用亦不同。同样医治寒热,于岭南和漠北,同一方却尽显不同效,春秋季亦有不同显。譬如岭南,春时润,秋时媚,这同样的方子里面的一些药量就要有所增减,以适天时所需。而在漠北,岭南之方亦可用,但同样要在入药选择和药品之间有所抉选,方能对症下药。


        医者用方,切忌照本宣科,不能因时因地因人因药不同而易方者,是不足为医的。同理,药方之难,百中无一可深浸其道,今为医者恨不得三月出师,经日授徒,殊不知医道一脉,非十年之功不得奠基,可于财利面前,它们哪里有心思蹉跎岁月静心研习呢?方说至此,继而言药,药方难甚,但总归有章可循,拜得名师肯下功夫早晚可以学有所成,但药方之本还在于药,这最大问题便着落在药上。


        先不论今时今日中药培育种植之难,但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许多产地不同、时节不同的药材其药理亦是南辕北辙。尝有段子戏谑中药之药理非多少日月方可用,言甚同样是药材,早上三五七天,晚上十天半月这又有何妨?彼药非药耶?然而事实却是,彼药确非所药。药材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时间与其药理药性有着极大的关联,早几日采摘和晚几日采摘,效果都未必可得,极少类别的药材甚至药效亦会截然相反。


        此仅为药,罔论研药之法,错误和不恰当对药材的处理方法,更将使得药效尽失。简单的讲,一个是因中医没落而致使中药材没落,再一个是因功利之心使得中药材成为牟利工具,还一个是懂得正确分辨使用中药材的当代中医愈加稀少,最后一个是会处理加工完美利用药效的医者更少…药方与药,相辅相成,而今两者皆已落寞,何论中医之能?虽言药石是为末法,可当末法无功之时,患者何苦,医者何伤?


        中医之药,千变万化,方药之间,博大精深。我辈所能及者不过先辈万中一二,以此微末之技却成欺世之名,何其哀哉?惟仰先贤“一方研白首,寻药百岁穷”之治医圣道,方可恒久悬壶,以此生而济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