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资治通鉴·周纪一》(七)

 liuhuirong 2019-02-17

(七)

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推脱)”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

半民:平时看他亲近谁;富贵时看他结交谁;显赫时看他推举谁;困难时看他不做什么;贫贱时看他不取什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查其本人不如查其周围更真实。生活中也是,选择“媳妇”,不如选好“丈母娘”,往往不会错。为啥,“媳妇”在当“恋人”的时候,往往很多缺点会刻意的掩盖了,“丈母娘”不会掩盖,反而会因为女儿的缘故,更加真实的“暴露”自己。而今天的“丈母娘”差不多就是“媳妇”的未来,所谓“闺女穿她娘的鞋”。

第二,看人要看他的行为,不要看他会说什么话,人处在“穷”时,能够坚守,不做什么,处在“达”时去做什么,这样两个人生的极端境界,最能够考验人,犹如锻造宝剑,只有反复在热冷两种不同的环境接受锤炼,才会锋利,人不也是这样吗?这种识人之法有见地。

并且李克很高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魏文侯自己选择,教给他方法,很好。

李克出,见翟璜。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选择)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君内以鄴为忧,臣进西门豹;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李克曰:“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结党)以求大官哉?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如是。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

半民:人家魏成子给君王推荐的都成了他的老师,你给君王推荐的不过是君王的臣子。谁高明,不是显而易见吗?

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终生)为弟子。

吴起者,卫人,仕于鲁。齐人伐鲁,鲁人欲以为将,起取齐女为妻,鲁人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大破齐师。

半民:杀妻求将。古人行事有时候不是我们所能理解的。不过,吴起的个性也决定了他大起大落的戏剧人生。

或谮之鲁侯曰:“起始事曾参,母死不奔丧,曾参绝之。今又杀妻以求为君将。起,残忍薄行人也。且以鲁国区区而有胜敌之名,则诸侯图鲁矣。”

半民:那位进谗言的先生,齐国大兵压于鲁境的时候,您在干什么?鲁侯,齐国攻破鲁国,您做了俘虏的时候,是不是正在想“起,残忍薄行人也”?

起恐得罪。闻魏文侯贤,乃往归之。文侯问诸李克,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弗能过也。”于是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小兵)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还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半民: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吴起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不同常人的个性,让我想起了要离。要离为了获得庆忌的信任,让吴王杀死自己的妻儿,斩断自己的手臂。而被要离刺杀的庆忌为了成全这个让他敬佩的勇士,竟然自杀,而且不允许手下人报仇,对于这样的行为,今人是很难理解的。

其实吴起岂止是杀妻、不奔母丧、为士兵吮疽,他自己不也是逃到楚王尸体边,故意让楚国的叛乱者射死自己同时也射中楚王尸身,从而被杀,以此维护了自己的变法成果吗?

我觉得,世上有大义,也有小义,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果黄继光、董存瑞堵枪眼、炸碉堡还想着妻儿老小、个人生命,那么这样赴死的事情谁去做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