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圆地方”漫谈

 雨竹小艾 2019-02-17
        很早就想有关“天圆地方”的一些认识和理解,鉴于自己的不足还是放弃了,今次提笔还是想尝试一下,也是对自己认识的一次总结。
        “天圆地方”在百度百科中这样解释天圆地方是阴阳学说的一种体现。阴阳学说乃其核心和精髓。阴阳学说,具有朴素的辩证法色彩,是古代先哲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几千年的社会实践证明了它的正确性,“天圆地方”是这种学说的一种具体体现。对于“天圆地方”的理解,是源于先天八卦的演化中,所推演出的天地运行图,也就是:天圆地方图。其中外部环绕的卦象,代表天的运转规律,而中间方形排列的卦象,则代表地的运转规律。其中,天是主,地是次,天为阳,地为阴。两者相互感应,生成了天地万物,其中人又正好是天地的精华物质所构成,因此被视为天地万物之灵,能够感通万物,最灵者也。
        “天圆地方”究其根源又是《易经》,而《易经》前身又是八卦。对于八卦是伏羲氏为人类认识世界所化的图,帮助人们认识自然。后经文王、孔子等先贤解读才有我们学习的内容,同时也从一部认识自然到指导人生发展的作用转变,成为一部自然哲学,真正达到天人合一。
        对此,“天圆地方”也融合在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中。在中国古代钱币的铸造中除了传统的工艺要求外,外圆内方也成为特点,同时继承了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思维观。在其他生活面也有体现在此不一一列举。这里主要想说透过天圆地方去了解古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去通过自然指导人的处世方式。
       既然“天圆地方”源于《易经》我们在这里就遵循《易经》的观点来理解天圆地方。《易经》作为众经之首,对中华文明及往后经典都有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中国人的处世观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孔子对易经的理解中“德义”为易经核心,当一个人的德行很高时是不需要占卜的,只有在茫然不知所措时占卜来供己参考选择。因此,当我们理解这一点时,孔子儒家核心思想“仁”也就不难理解,他们都继承了先贤的一些思想。这样看来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先辈通过认识世界所形成的思想,个人认为应该是一个“本”。
        对于世界,回归本源,万事万物相生相克和谐发展,顺其自然,遵循自然的本质规律。对于人,处世待人,做事说话也应从人出发,既遵从自己的本心和他人的本心。这和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遵从本心”相近。说这么多只想说明古人思想遵从了人最本真的东西,他是遵循自然规律应运而生的思想结晶。
       结合“天圆地方”说,“天圆”为外部宇宙运行规律,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形式。而“地方”则是大地规则下的相对稳定,孕育大地万物,使其稳定发展和成长。这符合《易经》的乾卦和坤卦,“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又符合孔子所讲《易经》“德义”的本质。当把这些认识世界的思维观放入一个人身上,便是现在网络或者更多人所说的“外圆内方”。一个人在做人做事时,要学会外圆内方,他是符合自然规律的。而现在社会更多的推崇则是“外圆”,却少了“内方”。并且所谓的“外圆”也曲解了其本意,外圆并非圆滑、见风使舵、曲意逢迎等。既然“外圆”符合自然规律,它的出发点则是以人为本,当你出于对对方的善意尊重时,所表现的退让、迎合、谦虚才是“外圆”,而你内心有自己的一杆秤。举个简单例子,好多人在一起谈话,当你认为对方观点有误时,是据理力争还是适当做出让步,在合适时候做出解释呢?据理力争实际是自己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说明自己的正确,并未顾及对方。如果你以对方为本,做出让步,合适时候做出解释则为“外圆”,而自己内心的坚守才是“内方”。
       所以我们在阅读书籍时,不难发现很多的思想都有其本源,作为古人更多思维,当我们在去运用发现时可以去理解其本质,不可断章取义表面理解,更不可以当代社会覆以其意。对于先辈思想,当我们更多从自然认识出发,以人为本便不难理解。
        (注:由于能力有限,内容要求高,文章实难驾驭,仅个人理解,片面不足希望指正,共同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