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习武术可以不读书乎?文武合宗才是真的传统武学

 九天凌霄阁 2019-02-17

《师恩》中有言“自古金丹一脉,有‘无师不能成大道’之祖训”,概言真师之难得。然则师在则以师为法,师若不在呢?如何是好?是自性自为,以已心代师心么?不是!是要以师所著之书为法,老师上课授徒之时的言传为法。可惜很多人执迷于心,竟妄言“靠书能修成正果,要师傅干嘛?传承不是这个样子”,此诚是披尊师重道之衣行欺师灭祖之事。

《师真篇》中有言:“古圣者作书,是留传世上的所为,是先范承业之集,实属真言”,“诸宗学识是师传与书卷交会而成之结果。大凡经师承宗风者,圣人知其理,则著书立说,以哲出之”,“参录本抄密籍,一是学人秉师传而操笔,一是师藏专论之真持。其二者不可缺,复为宗流脉传,师生相袭之证作”。以上是吾师李兆生先生所写,把书箱的重要性说得很清楚明了。

 

先生在开班授徒之时,每次都明言要多读书,他所著的每本书至少要读五十遍。读书可修福,读书可明理。先生书中所写的内容都是老师承袭历代高真大德的传承所得,可谓是代祖师弘法之作为,是“师传与书卷交会而成之结果”。犹记得先生所出之《翰墨缘》一书,当年读之觉得空洞无物,而近年来练功小有所得之后,再读则始知其中内涵之深刻。

《翰墨缘》中说:“以右手为例……写字时的字迹笔画向左旋转,正是手三阳经向手三阴经由手臂的外侧由上转入内侧的生理现象。字迹笔画向右旋转时,是手臂内侧由手臂上转向外侧的顺时针方向的循经”,这种内容对于没有内功的人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会觉得玄化,不真实,因为自己没有实质的感受。但是当体内元气开始运化之后,再读之则知真有其事,与此同时会有丹田之气随之而旋转。字迹笔画向右旋转时,丹田的气旋也随之右旋,反之亦然,这是我的粗浅真实体会。

 

当然读书与师言要与时俱进,不可拘泥。因为先生所著之书,所说之话,深浅不同,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指导。比如当年先生在学习班上曾经说过,太乙蟾游显化行功,也就是简称的“游桩”,不可以多练。这是针对初步开出游桩之人,因为此时虽然经络已经初通,由于真元的积累,充实和升华,而出现真气冲腾,内气冲动外形。此时此刻气与力合,外化以全真形,内合循经流注。但是此时习练者并没有真的达到太乙循经的高度,等真气启动完毕,开拓经络之后会自然的重新内敛。如果再次强行开启游桩,则有真气外游之患。

但是等到了功夫升华,已经太乙循经之后呢?按师在《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教程》中所写,循经太极拳的内操之法在全套式子都能自如太乙循经之后,要忘掉功夫所指示的前后顺序,以内在的循经为主体,随体内的真气循行而生成式子,由内脉循行而化生动作,此不是近于游桩之作为乎?

 

当然游桩的出现并不代表着不需要学习其他的功夫了。因为很多功夫和式子是前辈们高屋建瓴,在自我功夫达到了很高的层次之后,再回过头来对功夫进行调整,优化。选择出来的式子和功夫更加合理,修行会更有效率。而自我演示的游桩内容则是需要看个人的心性和所掌握的常识来决定高度,仅以我个人而言,是不敢久练游桩的,因为非常的辛苦。

先生所著之书,内容深浅同真,若要读之,还需同时有内功修行方可。否则只是学习知识,而且学到的知识是很难分辨高低和适用阶段的。没有功夫读之,因为没有自身的体会就很难产生共鸣。就如同世间所传的六字真言咒“唵嘛呢叭咪吽”,世人多以为是念之有菩萨保佑,却不知诵读之时体内有真气往来于胪腔与丹田之间,有壮大真元之效,开启智慧之功。古人云“元气存身真富贵”,身心舒适,智慧超群自然能开创出一般更好的事业来,此才是内外合一之功用。

 

练武的人多听说过“全凭心意练功夫”之语,只是很多人只是听过就算,并没有真的去深思。心意有好的,自然也有坏的。老师在的时候,通过言传身教,使后学之人能诚心正意,发现不对了可以马上指正。但是老师不在的时候呢?就需要你好好的读书,书中所写就是师之所言,不过此时就要自我好好的分辨自己属于哪个阶段了。通过读书可以开启智慧,就如同老师一般时刻的教诲着你,所以修习传统武学不可以不读书。

如喜欢此文,敬请关注,收藏,点赞,评论!

武当太乙铁松派代14代传人

武当先天太极拳代19代传人 凌霄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