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支气管炎》特效穴位及按摩手法

 妙运连连 2019-02-18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炎症所致,诱因多为细菌、病毒感染,化学或物理性刺激以及过敏,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本病好发于冬季,春暖后症状有所缓解,临床上以咳嗽和咳痰为主要症状,尤以清晨最为严重,痰呈白色泡沫状且黏稠,痰液不易咳出;久病患者常伴有哮喘,并发细菌感染后,痰量增加,痰液黏稠度增加且呈黄色或黄绿色脓样,并伴有血丝。

特效穴位按摩

No.1 按揉中府穴

穴位位置】位于乳头外侧2寸,平第1肋间隙。

【按摩方法】将手指放在中府穴上,适当用力按揉约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No.2 按揉膻中穴

【穴位位置】位于胸部,两乳连线与身体前正中线的交点处。

【按摩方法】将中指指腹端置于胸部膻中穴上,适当用力按揉约1分钟。

No.3 按压天突穴

【穴位位置】位于颈部,身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按摩方法】用食指指腹端按压颈部天突穴,直到有酸痛感为止。

No.4 按揉大椎穴

【穴位位置】位于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食指按揉颈部的大椎穴2分钟。

No.5 按揉定喘穴

【穴位位置】位于身体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处。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揉背部定喘穴,以有酸麻感为宜。

No.6 按揉风门穴

【穴位位置】位于背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按摩方法】用食指指腹端按揉背部的风门穴约1分钟,以有酸麻感为宜。

No.7 揉按尺泽穴

【穴位位置】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

【按摩方法】将拇指指腹端放在对侧尺泽穴上,其余四指环抱肘后,适当用力按揉约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双手交替进行。

No.8 按揉太渊穴

【穴位位置】位于腕部横纹拇指侧,桡动脉搏动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端按揉手腕处的太渊穴约1分钟,以有酸麻感为宜。

No.9 按压足三里穴

【穴位位置】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端揉搓腿部的足三里穴约3分钟。

No.10 揉搓涌泉穴

【穴位位置】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即是。

【按摩方法】将掌根按在足底部的涌泉穴上,反复揉搓约1分钟,以足心发热为佳,左右下肢交替进行。

No.11 按揉丰隆穴

【穴位位置】位于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丰隆穴,约3分钟。

No.12 按揉脾俞穴

【穴位位置】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按摩方法】用手指按揉脾俞穴1分钟,力度适中。

辨证加减按摩

肺气虚型

【病症特点】以咳嗽为主,咳声清朗,多为单咳或间歇咳,白天比夜晚病症重,痰量不多,舌质正常或稍淡,舌苔薄白,伴有易汗、易感冒。

【按摩方法】将中指指肚放在同侧肺俞穴上,适当点揉约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佳。

脾阳虚型

【病症特点】咳声重浊,多为连声咳,夜晚重、白天轻,咳痰呈黏液状,痰量较多,舌质淡或胖,舌苔白或厚腻,伴有食欲不振,饭后腹胀,面容虚肿。

【按摩方法】双手握拳,将拳背第2、第3掌指关节放于脾俞穴上,适当用力揉按约1分钟。

肾阳虚型

【病症特点】多为阵咳,咳量夜晚多于白天,舌质淡且胖,舌苔白,伴有腰酸肢软,咳则遗尿,夜晚尿频,头昏耳鸣,身寒肢冷。

【按摩方法】两手叉腰,将拇指按在同侧肾俞穴,其余四指附在腰部,适当用力揉按约1分钟;或双手握拳,将拳背第2、第3掌指关节放于脾俞穴上,适当用力揉按约1分钟。

肺肾阴虚型

【病症特点】干咳无痰或少痰,痰黏稠似盐粒,不易咳出,动则气短,舌质红,少苔,伴有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盗汗,头晕目眩,腰酸肢软。

【按摩方法】左(右)下肢平放在对侧膝上,用右(左)手掌心按在涌泉穴,反复搓擦约1分钟,以足心发热为佳,左右下肢交替进行。

TIPS 自我保健

·及时补充维生素,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减少呼吸道感染概率。

·每天至少饮水2000毫升,有利于痰液稀释,保持气管畅通。

·忌食生冷、腥发、肥腻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