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15年全市中学校长培训班办学特色经验介绍
各位校长:
我是84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刚刚成立的二十八中工作的,担任过语文教师兼任班主任、团委书记、工会主席、教务处副主任、教导处主任、教学副校长、校党总支书记、校长等职,在二十八中工作了整整三十年,作为学校发展壮大的见证者,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体会。
二十八中学创建于1983年, 2009年迁入新址。现在学校有60个教学班,3300多名学生,238名教师。新教学楼的软件和硬件建设上区委区政府加大了投入力度,现在的28中学拥有了全市一流的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班班配备电子白板,区政府投入资金建设艺体中心。今年我们区里给一线教师都配备了电脑笔记本,对教师熟练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为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我校以“三雅文化(学生文雅、教师儒雅、校园高雅)”为突破口,确立了“文化立校”的发展规划,要在五年内把二十八中打造成“文化品味深厚,教育质量一流,办学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教育名校,不断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保持学校高位发展的态势。
德育——学校发展的基石
机制育人:二十八中学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与积累,将德育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新生入学即建立综合素质评价表,由班主任老师量化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此督促学生规范言行。我们深知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因此,我校成立家长培训机制,每学期对家长进行多次培训讲座,邀请家长参与班级、学校管理,培养学生家长的主人翁意识。
活动育人: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开设乒乓球、篮球、足球、器乐、合唱、启航文学社、英语口语交际、航模等22个文体社团,每周有固定时间活动,引导学生在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培养特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航模社团参加省里比赛获得第一名,篮球蝉联全市中学生篮球赛五连冠。我校是乒乓球基点校,乒乓球运动在师生间开展得如火如荼。黄勇老师带领全校学生自编自创的乒乓球操,在全市中学生艺术节上获得最佳表演奖。师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刻苦训练,在全市乒乓球比赛中蝉联冠军,同时达到了全民健身的目的。
环境育人:古有孟母三迁的典故,证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巨大。二十八中学领导班子,利用一学期的时间多方考察,几易其稿精心设计了五层教学楼的校园文化,以“国学精华”为依据,“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为核心,分别将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校训、辉煌的发展历程、教育教学特色等展示出来,师生徜徉其中自豪不已,也坚定了他们奋发有为的信念。
教学——学校发展生命线
二十八中学通过教师队伍建设,形成高起点、高目标、高追求,比质量、比实绩、比贡献、人人向上、个个争先的良性竞争局面,造就了一支能吃苦、肯吃苦、能干事、肯干事、会干事的优秀教师队伍。为了更好地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学校制订了切实可行的“青蓝工程”实施方案,让名师、骨干教师分别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在日常教学、科研备课、教育研究诸多方面,名师骨干率先垂范,相继带出一批业务素质精良、教育教学功底扎实的青年教师骨干。在管理体制上,形成学年组管理与行政处室管理并重,教研组与备课组管理并存的模式。把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放在学年组中,由学年主任全程、全员、全面管理。
为提高教学质量,让每节课都充满活力与智慧,学校每学期都安排“教学活动月”,组织公开课、推门课、抽签课,各学年组,各学科开展互相听课、评课活动,定期举行以新教师汇报课为形式的“新秀杯”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等活动。开展教师钢笔字、粉笔字、口语展评等活动的岗位练兵,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大赛、教学新秀评选、学科基本功比赛、说课比赛、学校推门课、组内听评课、名师引路课等活动层出不穷。力求让每一节课都成为精心策划、制作、精雕细刻的艺术品。
2001年,经国家外专局、省公安厅等有关部门批准,二十八中学成为全市唯一的可以聘请外籍教师授课的初级学校。先后聘请了丹麦、澳大利亚、奥地利、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外籍教师。外教的课堂妙趣横生,学生们领略到了异国文化,激发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展示学生学习外语的成果,学校每两年举办一届外语教学汇演。同学们自创、自编、自演了童话剧《白雪公主》、《灰姑娘》,音乐剧《喜洋洋与灰太狼外传----以和为贵》等丰富多彩的节目。师生同台演出,异彩纷呈,突出了外语教学特色。
“杨玉华英语名师工作室”创设了外语课堂教学的情景,挖掘了初中外语教学资源,形成了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1998年,二十八中学被定为“全国首批外语实验学校”,2001年,被建华区推荐为黑龙江省优秀教研示范单位。2002年被评为全国科研先进单位,2009年我校三个学年的外语备课组均被评为建华区优秀备课组。在第三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研示范学校”评审中,第二十八中学以突出的业绩和极为优秀的表现,与哈三中一起荣获“外语教研工作示范校”的称号,成为全省获此殊荣的两所标兵学校之一。
在近几年的全市“农村教师进名校”的活动中,二十八中学有260名教师先后与农村教师结成帮扶对子,他们的教学水平,师德师风等方面得到参训教师的一致好评。在承担新疆教师来校挂职实习培训的工作,围绕新疆阿勒泰地区中学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的现实需求,整合我校优质培训资源,切实保障了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全面提升了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师训——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作为一校之长,我深知深知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重要性。先后组织和派遣校领导、业务骨干教师远赴美国、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家考察学习;走访了国内在办学及教育教学方面有先进经验的学校。
在北京学习的张桂华老师由衷地赞叹道:首都的同行们,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节出色的语文课,她让我们领略到时代在发展、教育在进步,我们的孩子需要更多、更有效的教育方式。
初三学年杜振平主任带领学校杨志权、关杰、马冬梅四位优秀班主任的上海江湾初级中学和钟山初级中学实地考察,也让他们收获颇丰、感慨良多。两所初级中学的教师们,从导入新课、展示目标、课中研讨、课堂训练、课堂反馈、目标检测与课堂小结等课堂环节进行了精心设计,在参与观课、评课交流中,几位班主任老师不仅结合自身学科进行实地教研,更细心留意学校的班级建设,包括班级文化、学生自主管理等等,从中学到不少知识,受益匪浅。
今年六月,我亲自率领原初三任课教师近70人奔赴汉古尔河中学参观学习,领略了汉中各位执教教师的“五三三”先进课堂理念,鉴赏了同台竞技教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见证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烈场面,从中学到了多种课堂教学经验。校长白晶莹深刻的点评,更使我校观课老师悟出成功的课堂需要老师具备的优良素质。同时,二十八中学与汉古尔河中学签署了“互惠合作协议”。定期聘请汉中教师来到二十八中学进行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介绍“五三三”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二十八中学向汉中提供优良的教学资源,达到互惠互利,双赢进步。
信息时代,网络走进课堂已经是大势所趋。建华区委区政府为全区所有的中小学配置了白板,今年九月教师节期间又给全区的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为建华教育强区做好了物资和精神的支撑。二十八中多年与北大附中、北京四中合作基础上,又主动取得了同东北师大计算机网络学院的合作机会,他们多次派人来校对全体教师进行实地指导培训,我校也先后多次派人去东北师大学习深造。今天五月,在张国成书记和王旭光校长的带领下,选派二十余名学科一线教师奔赴长春实地交流。在短短的四天时间里,教师们如饥似渴地学习,有的放矢地提问,与学院教师进行了热烈的探讨。日后,二十八中学教师将在东北师大计算机学院搭建的云平台上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教研活动:研制课件、编写教案、设计习题等等,与全国的教育工作者零距离交流,真正实现远程通讯、资源共享。
在不断开拓教师视野的同时,我们没有忘记为老师们减减压——健康生活、快乐工作是我校老师的人生信条。学校工会不仅为老师们安排了每天的教师工间操时间,还定时开放学校的乒乓球馆、台球馆;积极响应区教育局的号召,在教师中成立了羽毛球、健身操、读书等多个文体社团。足球社团与二厂二中的教师足球队已经开展了多次友谊赛,老师们的飒爽英姿博得了学生观众的雷鸣掌声。
在今年建华区体育节上,二十八中学教师的检阅队伍和运动员的精彩表现,集中体现了我校教师阳光、健康、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二十八中学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从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目光里,我们看到了人们对优质教育的祈盼和期待,我们必须永远保持问题意识、危机意识,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以积极的心态、进取的精神、踏实的工作和必胜的信心开展学校的各项工作,用我们的理想和汗水,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书写二十八中发展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