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资治通鉴·周纪四》 (四)

 liuhuirong 2019-02-18

读《资治通鉴·周纪四》

(四)

齐人果大乱失度(章法),湣王出走。乐毅入临淄,取宝物、祭器,输之于燕。燕王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为昌国君,遂使留徇齐城之未下者。

半民:夺取人家的宝物、祭器,这是结仇的节奏,这也就是说燕昭王和乐毅不打算留后路,义无反顾,这不就是项羽的做法吗,破釜沉舟,总之,照着乐毅君臣的计划,灭齐是完全可能的。

齐王出亡之(到)卫,卫君辟宫舍(音射,让出自己的宫殿供他居住)之,称臣而共具(供应物资)。齐王不逊(出言不逊),卫人侵(攻击)之。齐王去奔邹、鲁,有骄色(面色骄傲),邹、鲁弗内(音那,接受),遂走莒。

半民:这个齐闵王真是不识时务,混到了要饭还要摆谱。还有一种可能,身在夹缝中的卫、鲁、邹真的敢于得罪如日中天的乐毅大军吗?真的是因为齐闵王的傲慢无礼吗?历史其实在这里留下了很多供我们后人“遐想”之处。

楚使淖(音闹)齿将兵救齐,因为(趁机,做了)齐相。淖齿欲与燕分齐地,乃执(抓住)湣王而数(历数)之曰:“千乘、博昌之间,方数百里,雨(音域,落下)血沾衣,王知之乎?”曰:“知之。”“赢、博之间,地坼(音彻,裂开)及泉,王知之乎?”曰:“知之。”“有人当(对着)阙而哭者,求之不得,去则闻其声,王知之乎?”曰:“知之。”淖齿曰:“天雨血沾衣者,天以告也;地坼及泉者,地以告也;有人当阙而哭者,人以告也。天、地、人皆告矣,而王不知诫焉,何得无诛!”遂弑王于鼓里(里巷名)

半民:淖齿是来趁火打劫的还是来替天行道的。我想绝对是前者,要不然,为而不恃,功而不居,怎么会“因为齐相”,更不会瓜分齐地。

《战国策·齐策六》也有淖齿和齐王这段对话,不过齐闵王的回答是“不知”。不知道是司马光有意改之,还是所见史料有出入。这里,用“知之”,好像是在规劝历代帝王要相信“天命”,不要像齐闵王那样“逆天行事”,明知道天怒人怨还要悖逆妄为。这是司马光强调,我写的是“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的“帝王教科书”。不过这倒是给了淖齿这样的人贴了金,仿佛淖齿是在“替天行道”了。所以,我更相信《战国策》所言,齐闵王回答了实话,确实是“不知”,因为齐闵王这时候无论回答“知之”还是“不知”,他离死还有什么远近之别吗?

荀子论之曰:国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音及,终点,即国家灭亡)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齐湣、宋献是也。故用国者义立(礼义立国)而王,信立(信义立国)而霸,权谋(权谋立国)立而亡。

半民:《荀子·王霸篇》“國者,天下之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埶也。”司马光对此句子略加改动,显得语气不通了。加上这后半句,后面的句子,“得道”的主语“人主”就有了出处,语气就通了。荀子这句话是说,“国家”一定要得道之人掌握才好,否则,昏庸之人有了它,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水是鱼儿游的,倘若让鸟去游,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这话当然有一定的道理,当年明朝讲亡,崇祯仗剑对着自己女儿时说:为何生于帝王家?是的,他们想做平民百姓都不可能了。但是,古今帝王多了,有几个有道之君,而国之将破时的帝王也未必无道,他们的灭亡,很大原因是前边几代君主种下的恶果,不过由他们承受罢了。比如崇祯和正德皇帝,哪个更无道?

(带领)国以呼礼义也,而无以害之。行一不义(做一件不义之事),杀一无罪(杀一个无罪之人),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擽然扶持心国,且若是其固也。之所与为之者之人,则举义士也;之所以为布陈于国家刑法者,则举义法也;主之所极然,帅群臣而首向之者,则举义志也。如是,则下仰上以义矣,是綦(基础)定也。綦定而国定,国定而天下定。故曰:以国济(贯彻)义,一日而白(扬名),汤、武是也。是所谓义立而王也。

半民:这段是解释“立义而王”的道理。

德虽未至(至善)也,义虽未济(至美)也,然而天下之理略奏(大略达到)矣,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臣下晓然皆知其可要也。政令已陈,虽睹利败,不欺其民;约结已定,虽睹利败,不欺其与。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国一綦明,与国信之。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伯是也。是所谓信立而而霸也。

半民:这段是解释“立信而霸”的道理。

挈国以呼功利,不务张其义,齐其信,唯利之求;内则不惮诈其民而求小利焉,外则不惮诈其与而求大利焉。内不修正其所以有,然常欲人之有,如是,则臣下百姓莫不以诈心待其上矣。上诈其下,下诈其上,则是上下析也。如是,则敌国轻之,与国疑之,权谋日行而国不免危削,綦之而亡,齐湣、薛公是也。故用强齐,非以修礼义也,非以本政教也,非以一天下也,绵绵常以结引驰外为务。故强,南足以破楚,西足以诎秦,北足以败燕,中足以举宋。及以燕、赵起而攻之,若振槁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戮,后世言恶则必稽焉。是无他故焉,唯其不由礼义而由权谋也。

半民:这段是解释“权谋而亡”的道理。

三者,明主之所谨择(谨慎的选择)也,仁人之所务白(务必分辨)也。善择者制人,不善择者人制之。

半民:荀子的这套“喋喋不休”,不外乎“礼”“信”的那一套,别说是在攻伐征战的战国时代,就是纵观古今中外,这一套也是好听不好用。何况汤武之流哪一个真的是靠荀子所言的仁义道德称王天下,五霸的德义水准真的比齐闵、宋献要高,不过是“成王败寇”的翻版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