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酮减肥原理(下)

 哎咦吐司 2019-02-18

目录导读:

一、控制食欲

二、脂肪易分解

三、糖异生热量损耗

四、尿液和呼吸

五、食物选择变少

六、身体水分


生酮饮食靠极低的碳水化合物的特点,模仿了绝食的生理变化。同时,因为高脂肪的摄入,能让你的胃吃的饱饱的,不需要忍受饥饿的痛苦

老规矩,先复习下昨天的内容

①刚开始挨饿,葡萄糖充足

②挨饿一段时间后葡萄糖少了,胰岛素不需要降血糖,就去“休息”了。胰高血糖素在“提升血糖”的本能下,发现身体缺少葡萄糖,就创建了肝脏工厂,把体内的乳酸甘油等转化为葡萄糖(糖异生),葡萄糖需求量大,所以把参与“三羧酸循环”的“草酰乙酸”也给转化成了葡萄糖

③当糖异生的原料快消耗尽时,胰高血糖素终于想起来脂肪

④肝脏原本想让脂肪氧化合成“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再进入三羧酸循环,产生能量分子ATP进行供能。但三羧酸循环中的“草酰乙酸”已经被转化成了葡萄糖,所以三羧酸循环被迫中断,大量脂肪氧化成的“乙酰辅酶A”堆积在肝脏,肝脏无法吸收,于是酮体出现

⑤酮体出现后,大脑的和肌肉的“燃料”也发生改变,酮体被大脑消耗,脂肪酸被肌肉消耗,所以人体的供能方式由之前的“燃烧碳水”转为现在的“燃烧脂肪”

以上描述的五个阶段是人体极度挨饿或者绝食的情况的代谢变化。生酮饮食靠极低的碳水化合物的特点,模仿了绝食的生理变化。同时,因为高脂肪的摄入,能让你的胃吃的饱饱的,不需要忍受饥饿的痛苦

今天来介绍下生酮减肥背后的机理

一、控制食欲

1.生酮饮食降低Ghrelin(胃饥饿素,升高食欲的)

2.生酮饮食升高Leptin(瘦素,降低食欲的)

3.生酮饮食升高Amylin(胰淀素,降低食欲的)

传统的减肥方法一般都需要限制卡路里,使人尝尝处在“饿”的状态下,光凭意志力很难坚持下去。而且在高碳水饮食的状态下,血糖和胰岛素总是处在大起大落的循环中,容易导致食欲的大起大落,造成饮食紊乱

生酮饮食(低碳水、适量蛋白质、高脂肪)模仿绝食的生理变化,同时还能让你吃的饱饱的,不需要忍受饥饿的痛苦。血糖和胰岛素也相对稳定,从而达到维持食欲稳定的作用。

食欲降低了,吃的就少了。吃的少了,当然就瘦了!

二、脂肪易分解

胰岛素的功能之一就是促进脂肪生成和抑制脂肪的燃烧。换句话说就是拼命的把油脂在脂肪细胞里“锁”起来

而生酮饮食其中一个好处,就是降低血液胰岛素水平

吃传统饮食的时候,身体最优先使用葡萄糖,然后把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而这些脂肪则被牢牢“锁在”你脂肪细胞的“牢笼”里,很难“逃”出来

相反,人在生酮状态时,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相对较低,脂肪很容易从脂肪细胞“逃”出来,减脂就相对容易了!

三、糖异生热量损耗

糖异生作用中,氨基酸转化成葡萄糖的化学反应极其“不划算”,效率很低,大概会导致20-33%的热量损失

也就是说,糖异生大概会导致每天400~600大卡的能量损失

换句话说,你每天因为糖异生而额外多消耗了400~600大卡,相当于一个麦当劳巨无霸那么多的热量

四、尿液和呼吸

人体在进入生酮状态后,虽然大部分酮体被身体利用当做燃料了,而小部分酮体是会通过尿液、呼吸、和汗液被排出体外的

有些文献认为,排出的量也算是一个代谢的损失,帮助身体消耗了一小部分卡路里

但通常生酮饮食几个月、身体完全适应后,人体利用酮体的效率会变高,从尿液和汗液排出的酮体就会大大减少

五、食物选择变少

生酮饮食会有此体会:在很多以前会不经意吃东西的场合下,现在由于生酮饮食的限制,变得不再方便吃了

六、身体水分   

生酮饮食还有一个“副作用”,就是减少人体水分的储存

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人刚开始进行生酮饮食的时候都会快速减重几斤的原因

一是胰岛素降低,会导致肾脏排泄更多的钠离子,自然而然就带走了一些水,同时还会使血压降低

二是身体储存的糖原变少,而糖原通常是和水分绑在一起储藏的。所以当糖原减少,水分也会随着流失

虽然减少水分并不代表我们身体真正意义上的“减肥”或减脂,但谁想整天在身上多挂几斤水呢

至此,生酮减肥的原理上中下三篇已完结,写文字之前阅读4小时+,写文章(纯手打)2小时,排版分篇1小时,共计6000字,生酮减肥真的是一大减脂利器,不同于以往的各种减肥法,我当初接触生酮减肥法时也是极为震惊,如果有缘人看了这三篇文章,希望能帮你们打开减肥路上一扇新的大门!但切记,一定要找个身边的生酮成功的“前辈”带你一起,单独无经验尝试,成功率很低

【免责声明】该账号发表的所有文章仅作为科普知识分享,目的是让大家了解不同类型的饮食方式和健康观点,填补相关中文资源空缺。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疾病状况不同,本账号的内容不能取代专业的医疗建议,请大家为自己的健康做出明智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