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感由我及物与由物及我——移情美学

 云淡GT 2019-02-18

移情现象是原始民族的形象思维中的一个突出的现象,在语言、神话、宗教和艺术的起源里到处可见。

“移情说”诞生于19世纪的德国。“审美移情说”的概念是19世纪德国美学家劳伯特·费肖尔首先提出来的,尔后李普斯、谷鲁斯建立了完整而严密的审美移情学说,直到19世纪后半叶“移情说”才在美学领域里占据了主导地位。

《抽象与移情》

20世纪初,德国的心理学家、美学家李普斯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有人把美学中的“移情说”比作生物学中的进化论,把李普斯比作达尔文,他被称为“慕尼黑现象学之父”。

李普斯以移情原理为核心,在他的《美学》一书中,对审美经验做了系统的论述。

李普斯图

李普斯指出,美的价值是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价值感,移情是审美欣赏的基本前提。李普斯把移情区分为4种类型:

一、一般的统觉移情,给普通对象的形式以生命,使线条转化成一种运动或延伸。

元代赵孟頫 《前赤壁赋》 行书

我们说柳公权的字“劲拔”、赵孟頫的字“秀媚”,这都是把墨涂的痕迹看做有生气、有性格的东西,都是把字在心中所引起的意象移到字的本身上面去。

柳公权书法

二、经验的或自然的移情,使自然对象拟人化,如风在咆哮,树叶在低语。再如古松的形象引起高风亮节的类似想象,古松俨然变成一个人,人也俨然变成一棵古松。

林旭中国画作品:寿石三千岁,苍松万古春

真正的美感经验都是如此,都要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在物我合一的境界中,移情作用最容易发生,因为我们根本就不分辨所产生的情感到底是属于我还是属于物。

三、氛围移情,使色彩富于性格特征,使音乐富于表现力。观赏者在审美活动中,总是把自己的情感渗透到审美对象中去,总是被艺术家描绘的情景所感染,这种渗透、感染也就是审美移情。

例如,乐调自身本来只有高低、长短、急缓的分别,而不能有快乐、悲伤的分别,听者心中自起一种节奏和音乐的节奏相平行。

音乐

听一曲高而缓的调子,心理也随之做一种高而缓的活动;听一曲低而急的调子,心理也随之做一种低而急的活动。

这种高而缓或低而急的心力活动,常蔓延浸润到全部心境,使它变成与高而缓或是低而急的活动相同调,于是听者心中遂感觉一种欢欣鼓舞或是抑郁凄恻的情调。

这种情调本来属于听者,在聚精会神之中,他把这种情调外射出去,于是音乐也就有快乐和悲伤的区别了。

花草树木亦有情

四、生物感性表现的移情,把人们的外貌作为他们内心生命的表征,使人的音容笑貌充满意蕴。

李普斯指出,审美的享受不是对于对象的享受,而是自我享受,是在自身之内体验到的直接价值感。这种审美体验是产生于自我的,而与被感知到形象相吻合。

所以,它既不是自我本身,也不是对象本身,而是自我体验的对象形象,形象与自我是互相交融、互相渗透的。

在这里,享受的自我与观赏的对象是同一的,这是移情现象的基础。

沃林格《抽象与移情》

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物的姿态吸收于我。

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性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

“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

秦天柱国画花鸟

这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经验。在自己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这种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外物的心理活动通常叫做“移情作用”。

《庄子·秋水》篇里的一段故事就是典型的移情作用:庄子看到鲦鱼“出游从容”,便觉得它乐,因为他自己对于“出游从容”的滋味是有经验的。

《庄子·秋水》

鱼没有反省的意识,不能够像人一样“乐”,庄子拿“乐”字来形容鱼的心境,其实不过把他自己“乐”的心境外射到鱼的身上罢了。人与人,人与物,都有共同之点,所以他们都有互相感通之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