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北鼓魂——攻鼓子

 安之若素藏书阁 2019-02-18

一直以来,凉州攻鼓子被誉为“中国西北鼓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但攻鼓子的历史积淀不会变,传承的信念不会变。

鼓,自古就和兵家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用来激发战士的士气,鼓声雷动,战旗飘扬,仿佛将人们带进金戈铁马的古战场,一群威武的战士黑衣、黑裤、黑靴、黑幞帽,身背直筒长鼓,手持枣本鼓槌。在一阵惊雷奔电的隆隆鼓声中击鼓起舞,犹如刀枪撞击铁骑奔突,这就是至今流传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的民间鼓乐舞蹈——凉州攻鼓子。



攻鼓子不同与一般的腰鼓和太平鼓,但又融合了腰鼓的灵优和太平鼓的浑厚,更显洒脱和豪迈。舞蹈整体的魂就是攻,所有动作的展开,所有场面的变化都跟攻有关系,表演之出鼓点由轻而重,由缓而急,时而走太极、列八卦,摆花阵,一张一弛,开合自如。舞者时而马步对弓,时而挥臂击鼓,对攻时如龙腾虎跃,背攻时如雄鹰展翅,鼓点节奏阴阳顿挫,给人粗旷豪壮的美感。

凉州攻鼓子是流传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的永昌镇、大柳乡、下双乡等地的民间鼓舞,尤其以当地四坝镇的杨家最富盛名,杨门元就是攻鼓子的第八代传人,攻鼓子艺术团团长,这只鼓舞已经陪他走过了40多个春秋,虽然已是年过五旬,但是打鼓时的那份豪情依然映射着这位西北汉子对攻鼓子的执着与偏爱。



相传,攻鼓子为苗庄王所创,有一次战败后,他和仅有的军士们被围困在城堡里,孤立无援,形势十分危急,苗庄王情急生智,造直简鼓,内藏兵器,和部下乔装打扮成社火队走出城堡,乘敌不备,取出兵器,攻打围敌大获全胜。

为了庆祝这次胜利,苗庄王后裔便将这种鼓舞称作'攻鼓子”以示纪念,苗庄王是哪个朝代的人,他生平事迹是什么,已经无从考证。这样的传说无疑让攻鼓子披上了神秘的面纱,今天的攻鼓子,人们并不关心他的起源,而更愿意从中汲取更多的精神食粮。

春节期间,记者专程前往武威市凉州区探访当下“凉州攻鼓子”的巡回展演。只见杨门元等60多名鼓手走乡串户,为节日里的市民朋友送去欢乐和祝福。舞蹈阵型,忽而如燕翎般展开,忽而旋走太极,进退开合,给人以威武雄壮,粗狂豪放的美感,有如临金戈铁马古战场般的感受。



据介绍,凉州攻鼓子表演时要做到手、眼、神的统一。常见的击鼓法有击鼓心、敲鼓边、打鼓帮、蹭鼓面、抽鼓皮等。鼓队人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十几人、几十人甚至数百人均可。表演套路丰富,节奏明快,动作多种多样,阵容威武壮观,舞步和谐优美,场面宏伟壮观,充分显示了西北人民粗犷、朴实、乐观的精气神。

据了解,凉州攻鼓子表演者都是男性,鼓手装扮很有特色,表演者全身以黑色为主,头上戴着在帽顶两角留孔的黑幞帽,左右两侧各插一根野鸡翎,白色扇形纸花插在勒头带的左、中、右三边,身穿黑色“十三太保衣”,黑色灯笼裤,脚穿黑色快靴。表演者脸上涂着一层厚厚的脂粉,眉毛粗而上翘,他们腰挎攻鼓子,手拿双鼓槌,在当地有“黑旋风”之称。而记者注意到,如今在凉州攻鼓子表演者的队伍中间却发现了许多女性队员。



武威市凉州区攻鼓子传承人杨门元告诉记者,目前“攻鼓子”表演主要还是集中在春节“闹社火”,部分企业开张也看中了攻鼓子的气势。当地人认为,表演能让生意红红火火,根据客户的要求,攻鼓子在传统表演形式与服装搭配上也做出了创新。

杨门元坦言,由于资金有限,“凉州攻鼓子”的发展碰到一些难题,诸如艺术团人员老龄化等问题确实存在。“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攻鼓子’的开发与保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本身就是人类文明进程中遗存,如果能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必然能够带动凉州区经济发展。”因此,杨门元呼吁社会多给予这门艺术一些关注。

对于攻鼓子的传承,武威市凉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主任张学峻透露,政府已把“攻鼓子”艺术带入校园,在凉州区范围内设点,让学生利用锻炼身体的形式,接触传承攻鼓子,目前已先后教了好几所小学,每个学校大概30至40名学生参与其中。



多年前,凉州攻鼓子还参与了《西部之舞》《望长城》《八千里路云和月》《怒剑啸狂沙》等多部西部影视剧的拍摄,一路走来,凉州攻鼓子已成为西部文化一张亮丽的名片,向外界传递着西部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威凉州“攻鼓子”声名大振,被称为西部“鼓魂”。为传承与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州区四坝镇于1993年成立了攻鼓子艺术团。艺术团成立以来,先后获得过全国民间鼓舞比赛铜奖及甘肃省民间艺术比赛金奖等多项大奖。

2008年,武威凉州攻鼓子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鼓声不息,斗志不减,千百年来,打鼓的人换了一代又一代,鼓声中暗含的韵味却始终都未曾改变。如今,攻鼓阵也逐渐被注入了时代的元素,但无论怎么变,攻鼓子的历史积淀不会变,传承的信念不会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