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华师资班的教育家们,新教师,我们该为教育准备些什么呢?
一、准备一个影响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观念。 记得前一个阶段在读一本书的时候,读到这么一段文字,当下老年人的生活充满了乐趣,而行色匆匆的学生总是愁眉苦脸。仔细观察这种情况还是说得很有道理。然而,按照客观规律来说,应该是充满朝气的学生笑容可掬,对生活充满了向往之情。现实不是这样的,沉重的书包、家长的唠叨、写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好似套在学生身上的一个罩子,紧紧地把学生圈在一个固定的位置让其拼命地去挣扎。学生没有了亲近自然、体验生活的时间,任凭时间来磨去自己仅有的一点热爱生活的热情。受其社会、学校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作为教育工作者无形中也罩在了应试教育的笼子之中,久而久之,也似乎失去了生活的热爱之情,仅保留着斗志昂扬的应试之战情绪。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换言之,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自然能影响学生的生活。只是这个好校长、好班主任一时还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概念去定义。但我觉得,真正的好班主任必须要准备一个影响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身上的观念。这时,我忽然想到,今天下午我在跟一个特殊学生交流时给她所说的话:“我并不关注你的学习成绩,我首先要关注的是你是否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过好每一天。”不要给孩子们一张嘴就谈学习,他们已经够努力用功了。 二、准备一颗真心爱孩子们的心灵。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许多教育家共同的观点。六七年前,记得一位热爱教育的同事在他的办公桌前贴了这么一句话:“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好一个神圣,应该包含着一个教育者宽容之心、爱惜之情。爱几个孩子容易,难在敞开胸怀爱每一个孩子,不管孩子具有怎样的特点。然而现实中,我们教育者的眼神难道不是以成绩贴标签、论英雄?“一好三好”的观点难道已经不复存在了吗?我似乎觉得因为成绩好,那些不良的习惯飘飘然均升格为优良传统了。可悲可叹呀!我们竟然自欺欺人,竟然为心灵设置了一个又一个弥天大谎。因此,此处所言“准备一颗真心爱孩子们的心灵”并非是真心只爱成绩好的孩子们的心灵,而是要博爱。把爱播及每一个受教育的孩子的身上及心上,不管他们是怎样的出身、怎样的性格、怎样的与规矩不合,甚至怎样的身体残疾行动不便。随着教育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感觉到,教育的过程其实在一步步培养教育者的爱心,最终能够达到时刻能拥有一颗真心爱孩子们的心灵。 三、准备一份能为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睿智。 “人生最难的是认识自己。”当一个人正确地认识了自己的时候,其实就是他懂得了自己应该做什么的时候,而我时常困惑于自己不能帮助自己面前的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自己。学生困惑了,我感觉自己也困惑了,其实就是缺少了那一份学生最需要的睿智。当偶尔因为我的点拨学生茅塞顿开、灵光闪现的时候,那是自己最欣慰、最幸福的时刻。睿智从何而来?带着这个问题,我不停地总结自己、总结工作。毫无疑问,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孩子们,应该是睿智产生的源泉。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职业热爱到了不计报酬的痴迷境地的时候,应该是他离“神”最近的时候。“神”者,我以为除了能给自己带来快乐以外,还能给他人以物质或精神的给予。当然,仅有热爱与爱心还不足以形成教育中的睿智,我们还应该积极去向大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教育经验,感悟他们教育理念,领会他们教育精神。 我们该为教育准备些什么?一个观念、一颗爱心、一份睿智。这是教育实践与成功的三件法宝,拥有了这三件法宝,我们就能够为孩子们的一生着想,不会仅仅纠结于那纷乱的作业、分数和排名,从而让学生带着乐观的情绪上路,为自己的一生提早准备最需要的行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