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属于中医的“鼻窒”范畴。其病是因脏腑虚弱,邪滞鼻窍所致,临床上以长期鼻塞、流涕为特征,为常见病和多发病。 一、诊断 1.以长期持续鼻塞,或间歇性、交替性鼻塞,鼻涕量多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头昏、记忆力下降、失眠、耳鸣、耳闭塞感等症。 2.病程较长,疲劳、感寒后症状加重。易并发耳胀、耳闭。 3.鼻腔检查见鼻黏膜充血呈红色或暗红色,鼻黏膜肿胀以下鼻甲为主。 4.应与鼻孰、鼻渊相鉴别。 二、治疗 1.肺虚邪滞 主证:鼻塞多为间歇性,时轻时重,鼻涕白粘、量多,遇寒加重,鼻黏膜肿胀,色淡红,或伴气短乏力、大便溏薄等症。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肺散邪。 用方1、温肺止流丹加味:党参、诃子、桔梗、荆芥、鱼脑石、白术、黄芪各10克,北细辛3克,五味子、甘草各6克。每日1剂,水煎服。 用方2、碧云散:每日3~4次,吹鼻。 2.气滞血瘀 主证:鼻塞多为持续性,鼻涕粘稠,不易擦出,嗅觉迟钝,鼻黏膜充血,呈暗红或深红色,鼻甲肿大,表面不平滑,如桑葚样,触之较硬,缺乏弹性,对一般滴鼻剂收缩反应较差,伴头昏、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症。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 治法:行气活血。 用方1、当归芍药汤加减:当归、赤芍、川芎、泽泻、茯苓、辛美、白菊花、薄荷、黄芩、地龙各10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 用方2、复方丹参片:每日3次,每次3片,温开水送服。 用方3、丹参注射液作下鼻甲注射,每3~4日注射1次,每次注射2毫升,3次为一疗程。 三、防护 1.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以免伤风鼻塞。 2.积极防治鼻、咽、喉的各种慢性疾病,以防分泌物潴留而妨碍鼻窍的引流与通气。 3.戒除烟酒,防御有毒或刺激性气体及粉尘等对鼻腔的长期刺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