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阴底霍乱

 昼三夜二205 2019-02-19


第6节  太阴底霍乱VS理中加人参栝蒌根汤VS附子理中汤(桂林本12-10、12-11条)

 

【12.10】霍乱吐、利,口渴,汗出,短气,脉弱而濡者,理中加人参栝蒌根汤主之。

 

理中加人参栝蒌根汤方

 

人参四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栝蒌根二两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那接下来呢,又是一个太阴底的,但是这个太阴底的病人呢,他太虚了,也太干了,他并没有能量够到可以像前面那一条,可以有一点阳明调调的发烧,他没有力量发烧了。可是,那么虚那么干的人,用药又要如何加减呢?

 

他这个症状是吐利哦,但是他是口渴哦,这个人已经很干了。而他有汗出短气的问题,那出大汗我们知道这种情况下出汗是阳气很虚啦,对不对。然后脉又很,然后短气,就人很呼吸的时候已经发喘了哦,就是很虚的状态又口渴,脉还是弱而软,那么用理中汤来加味呢,那这个时候理中汤怎么加味啊?理中汤原来的三两人参给他加到四两,而再加栝蒌根一些些。

 

那我们说栝蒌根是润的,润中焦的是不是,所以我们就讲说,刚刚讲说有发热用石膏,那只是渴,就用人参跟栝蒌根来补气补津液哦。那这样的一个开药法我们也了解一下,基本上我们把它当作是理中汤证有一些多的症状,我们就多加一些药物进去哦。

 

所以,同学如果这一条呢,我们如果遇不到霍乱的话,我们要把这些东西回馈到《太阴篇》,同学能够明白吗?现在人感冒呢,感冒一两个礼拜以后,病到太阴病,在家里自己吐起来拉起来,那还是很多对不对。所以治不到霍乱的时候,这些东西包括前面那个用吴茱萸的方子,都可以回馈到太阴病的治疗哦,并不会说学了变白学了。

 

【12.11】饮水即吐,食谷则利,脉迟而弱者,理中加附子汤主之。

 

理中加附子汤方

 

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附子一枚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然后,接下来这个哦,是附子理中汤。其实我们附子理中汤讲了那么多,真的在条文上还没遇到过呢,所以这一条我们认识一下附子理中汤。而附子理中汤证的这个状况,你可以说是霍乱,也可以说太阴病很严重的时候会有这个问题。

 

那么,他的身体呢,是虚寒到完全消化不动了,所以呢,理中汤里头要再加一枚生附子来破阴实。那这个人的证状是怎么样啊?是“饮水即吐,食谷则利”,喝了水立刻就吐出来,吃了饭立刻就拉肚子。那么,脉呢是又慢又弱啊,那这个又寒又没力的脉,虚寒到底的用附子理中汤。

 

那我们反过来说,我们之前在讲太阴病的时候有提到理中加黄芪汤,那么,理中加黄芪汤也是一个中焦虚到底的病啊,是不是,可是理中加黄芪汤是有虚无寒。所以理中黄芪汤的病的症状是怎样?一是遗矢无度,对不对,就是完全没有什么肚子痛什么,就是啪嗒啪嗒一直在拉。

 

那么,另外一个状况是什么?就是肠胃不会动,所以拉不出来,大便没有便意,就是明明好几天没有大便,可是他大便没出来。这两者都是肠子虚,但是没有寒,用理中加黄芪汤。

 

可是如果是一旦以寒为主了,那这个症状是怎么样?喝水会吐,吃东西会拉,对不对,调调就不一样了,那这个时候就是附子理中汤。所以在学《伤寒论》的时候,如果你单看一个方的主证,我想是会让人觉得说很混乱,因为你不太确定什么时候可以用它,但是如果你把其他的方拿来做一个排比的话,这个主证就会显得相当的鲜明哦,那学起来就会比较舒服。

 

所以呢,从桂林本的这个12-8到12-11条,从一个发烧,到发烧又发冷,到一个又虚又渴,到一个虚寒到肠胃完全不会动了哦,这样的状况,那一路看下来的话,做对比的话就会比较好抓主证。

 


第7节  霍乱VS理中汤VS葛根黄芩黄连甘草汤(桂林本12-12、12-13条)

 

【12.12】腹中胀满而痛,时时上下,痛气上则吐,痛气下则利,脉濡而涩者,理中汤主之。

 

那么接下来呢,他是在以张仲景认为的霍乱在说话,怎么讲?就是这个扯上扯下的这种霍乱的病机,比较是张仲景这本书里头他个人的一种想法,那是不是能够套用在真正的霍乱病,那倒是不一定哦。就张仲景他揣想人体有这个阴阳交错扯住的病机。那这个扯住的病机要怎么样把它分开啊?合不起来的是泻心汤,对不对,拆不开的是理中汤。

 

这个,他这个12-12条他讲说,“腹中胀满而痛”,我们说看汉朝的文字,有个“中”字的不一定是中间,对不对,有个“中”字在古文法是整块,就是整个肚子呢,都又胀又痛。而这个胀痛的感觉呢,有时候往上扯,有时候往下扯,那往上扯,越痛越上来就吐了,往下扯,越痛越下去就拉了。

 

那脉还是濡而涩哦,软软的,而且是不通畅的脉,那这种不通畅的脉,你必须要把中焦补强了,这个人才能够清浊分开,所以又回到理中汤的状态。那这一条也是,即使不遇到霍乱也可以当作是太阴病的一个状况,因为这个状况他说痛上来了才吐,痛下来了才拉,所以说起来呢,也不是真霍乱,真霍乱不会给你这么温和地来的。所以就是当作是学习太阴病的处理。

 

【12.13】霍乱证,有虚实,因其人本有虚实,证随本变故也。虚者脉濡而弱,宜理中汤;实者脉急而促,宜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

 

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方

 

葛根半斤 黄连三两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那么接下来这一条哦,12-13条,它呢,是以张仲景的讲法是有虚有实,但是我们如果以一般病机来看的话,其实这个东西不是虚实的象度,而是寒热的象度。一个理中汤,一个葛根芩连汤,那你说这两个真的有可能是霍乱吗?其实不是哦,这个状况我觉得只能说汉朝的人不能够分辨出哪一种细菌,所以只好这样分了。

 

那我们先将就张仲景本人的逻辑来看这个条文好了,那张仲景说呀,这个又吐又拉的病呢,有虚有实,但是有虚有实是因为这个人啊,本身有虚实,也就是这个人的体质比较是热的,那感染了病比较会往热走,那体质是寒的,染了病比较往寒走。他就说,症状会随着这个人本身的体质而有变化,他就说,虚的人呢,得了这个霍乱病啊,脉通常是又软又没力,于是呢,这一路都是接近太阴病,都是适合理中汤的。

 

那另外一路呢,脉是跳的又急又快的哦,特别有力特别快的,他说这种呢是葛根芩连汤。那葛根芩连汤治疗的是这个也有一部分的食物中毒,有一部分的感冒,有一部分的沙门杆菌造成的急性肠胃炎啦。那可不可以肚子痛啊?也可以啦,虽然肚子痛我们常会用黄芩汤,但是也可以有肚子痛的症状。

 

所以,那你说,葛根剂能不能治到又吐又利啊?可以,热化的就可以。因为,我们说,这个人的肠子不吸水,对不对,葛根可以把水调上来嘛,是不是,我们说葛根是抽水的药,那调上来就能够让这个人不要拉肚子,这是一个面向。那你说葛根止不止吐啊?当然止吐啦,这个干葛这味药就是治疗卒呕吐,也就是胃热而吐的药。

 

所以葛根本身就是,如果他是一个热的吐又利的话,那葛根黄芩黄连汤整个方剂是对的。只是这种肚子会痛的热吐利啊,根据看过真霍乱的症状的人的报导是,没有在真霍乱里头发生过。在真霍乱的状态下呢,有这个四逆汤证,有吴茱萸汤证,有当归四逆汤证,就是寒化的证很多。

 

那至于说理中汤五苓散呢,就是你锲而不舍地喝着,就有救回来的机会,这也是有。但是呢,真霍乱几乎没有热化的症状啊,所以,这一条张仲景这样的对比就会让人觉得,可能他搞混掉了,就是这个葛根芩连汤的那个感染的是别种的病菌哦,大概这样子来认识吧。

 

【12.14】霍乱,转筋,必先其时已有寒邪留于筋间,伤其荣气,随证而发,脉当濡弱,反见弦急厥逆者,理中加附子汤主之。

 

那接下来这个12-14条呢,又是附子理中汤。这个地方,附子理中汤在这个地方哦,好用是一回事,但是,这条主要的疑点是“我们到底要用哪一个角度来看待霍乱会抽筋”这件事情。因为我们现代医学已经很清楚的知道霍乱病人抽筋而死是脱水造成的,对不对,可是张仲景这边却偏偏给了它一个多余的病机,他说什么呀?

 

他说霍乱会抽筋,一定是之前这个人呢,就已经有寒邪留在这个经里头,伤到了他的营气哦,荣气,这个,那这个于是呢,等到你发霍乱的时候呢,这个人就开始抽起筋来了,那这样子的话要用理中加附子汤。那这个说法哦,整个来讲啊不是那么的有说服力,呃,除非这个人他抽筋是归抽筋哦,不是霍乱弧菌引起的,不然的话很难这样说。

 

那我姑且将就张仲景的说法好了,就是,你说抽筋有没有可能是因为这个人有湿气造成的啊?那当然有啦对不对,像有些人平常不抽筋,游泳就抽筋,对不对,这是有湿气留在筋里头的。

 

那他说霍乱呢,得了霍乱的人,可能他的这个荣气被伤,因为霍乱病任何一种普通的下利病都会让人干掉嘛,那干掉了血会虚啊,所以,这个人就原来会有湿气的这个经络,它就会被引发到抽筋。那这种情况之下,他说“反见弦急厥逆”,就是这个脉哦,反而绷紧起来,这个人手脚冰冷,他就觉得要用附子理中汤加附子呢,来先镇住这个霍乱。

 

也就是如果你不能镇住这个中焦啊,这个人的这个津液的虚损,血的虚不能够停止的话,这个人终究是要抽筋的哦,这样子的一个说法。那么,那如果你单说这个寒邪留于经间的这种抽筋的话,其实我们前面讲的鸡屎白散,那也是治疗有湿气什么的留在身体里面的哦,就可以把它抽拔掉。

 

那这个,也就是杂病,不牵涉霍乱的抽筋,你用鸡屎白散或者其他特效药那都是有意义的,但是在霍乱的脉络来说的话,你要用附子理中汤先稳住他的中焦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