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疗前列腺炎临床研究

 金坛区 2019-02-19

作者 / 刘秋杨 

吉林省职业病防治院医务科

编辑 / 赵馨 ⊙ 校对 / 林凤

前列腺炎,尤其是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疾病,是前列腺特异性和非特异感染所致的急慢性炎症引起的全身或局部症状。该病在青壮年男子中的发病率为5%~8%,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可能影响患者的性功能和生育功能,给患者带来极大困扰。近年来,中医在治疗前列腺炎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对其治疗机制的研究也逐渐深入,笔者采用中医治疗前列腺炎,收到了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将来我院收治的前列腺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75例,年龄48~72岁,平均60岁,病程0.5~3年;对照组75例,年龄50~74岁,平均62岁,病程0.5~3.5年。两组病例在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方法(治疗组)

①气滞血瘀型。临床症状:会阴、小腹、睾丸坠胀,有时伴有血尿、血精,舌质紫,有瘀点,舌苔黄或白,脉沉涩。治法:理气止痛,活血化瘀。方用:少腹逐瘀汤;药物组成:红花10g,小茴香6g,乌药10g,泽兰15g,蒲公英30g,赤芍12g,川楝子10g,当归15g,桃仁10g。

②肾阳虚损型。临床症状:头晕,神疲,腰膝酸冷,阳痿早泄,劳累后尿道有白浊溢出,舌质淡胖,舌苔白,脉沉细。治法:温肾固精壮阳。方用:金匮肾气丸合家韭子丸;药物组成:韭子12g,补骨脂20g,山药10g,仙茅10g,益智仁15g,肉桂4g,怀牛膝15g,仙灵脾10g,泽泻10g,山茱萸10g,熟地黄30g,熟附子12g。

③阴虚火旺型。临床症状:头昏脑胀,腰膝酸软,失眠多梦,遗精、血精,排尿或排便时有白浊溢出,舌质红,舌苔白,脉细数。治法:滋补肝肾,祛毒通利。方用:大补阴丸加味;药物组成:熟地30g,知母20g,女贞子10g,半枝莲30g,白英10g,制斑蝥6个,龙葵10g,菊花10g,猪脊髓10g,黄柏20g,龟甲30g。

④湿热蕴结型。临床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摘白浊,腰骶、会阴、睾丸坠痛,舌苔黄腻,脉滑数。治法:利尿通淋,清热解毒。方用:萆薢分清饮合三妙丸加减;药物组成:萆薢10g,车前子10g,黄柏10g,川厚朴10g,石菖蒲10g,甘草3g,滑石20g(先煎),生苡仁10g,苍术10g,丹参10g,茯苓10g。以上中药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西医治疗(对照组)

选择注射用阿奇霉素,将本品用适量注射用水充分溶解,配制成0.1g/mL,再加入至250mL或500mL 的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最终阿奇霉素浓度为1.0~2.0mg/mL,然后静脉滴注。浓度为1.0mg/mL,滴注时间为3h;浓度为2.0mg/mL,滴注时间为1h。本品每次滴注时间不得少于60min,滴注液浓度不得高于2.0mg/mL。

前列腺炎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症状体征消失,前列腺液检查正常,触诊压痛消失,前列腺质地变软;有效:症状体征改善,前列腺液检查好转,触诊前列腺改善;无效:症状及前列腺液检查均没有改善。

3结果

治疗组75例:显效46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33%。

对照组75例:显效31例,有效21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69.33%。

4讨论

前列腺炎是由于前列腺受到微生物等病原体的感染或者某些非感染因素的刺激而产生的炎症反应,以及因此造成的病人前列腺不适或疼痛、尿道分泌物异常、排尿异常等一系列临床表现,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因为引起前列腺炎的病原体或其他病因的性质以及它所引起的病理上的变化、病人自身机体对病原体感染的反应性和生理状态等的不同,前列腺炎病人通常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包括尿急、尿频、尿痛、尿等待、尿不尽,大便后滴白,下腹胀痛,腰骶疼痛,大腿内侧、睾丸、会阴疼痛,失眠健忘等症状。一些患者没有明显的前列腺炎症状,反而表现为机体其他部位的不适。目前,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但已确定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类具有各自独特形式的综合性疾病-前列腺炎综合征。

近年来根据精液、前列腺液或者前列腺按摩后初始10mL的尿液情况,可以将前列腺炎分为四类:①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由急性细菌感染引起,与泌尿系统感染有关,前列腺培养液中可见大量炎性反应性白细胞以及细菌,有明显症状和体征;②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由慢性复发性细菌感染引起;③无症状性炎症前列腺炎:无临床症状,只能依靠前列腺活检或检查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被确诊。④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根据精液、前列腺液或者前列腺按摩后初始10mL的尿液有无白细胞可分为炎症型和非炎症型两种。治疗前列腺炎,多首先选择单用西医西药,虽可缓解部分症状,但随着细菌、病原体、微生物的耐药性的产生,根本无法控制病情,难以求得彻底治愈。西医治疗前列腺炎,采用的是阿奇霉素为氮杂内酯类抗生素,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与敏感微生物的50s核糖体的亚单位结合,从而干扰其蛋白质的合成(不影响核酸的合成),从而解除泌尿生殖系统平滑肌痉挛,缓解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但并不能完全根治前列腺炎,效果不理想。在祖国医学中,前列腺炎属“淋症”,其病机以肾虚为本,气滞血瘀,湿热蕴结为标。

在对中药治疗前列腺炎的研究中,笔者发现中药治疗前列腺炎,重在舒肝理气,清热利湿,补肾固精,活血化瘀。根据其病机,中医采用以下四种方法治疗前列腺炎:①气滞血瘀型。以理气止痛,活血化瘀为主,具有疏肝、理气、活血的作用。②肾阳虚损型。本方治疗原则是扶正祛邪,软坚消结,其中熟附子补火助阳、散寒除湿为君,韭子补肝肾,暖腰膝,壮阳固精为臣,诸药合用,有温肾固精壮阳之功效。③阴虚火旺型。方中熟地益髓填精,龟甲潜阳,二者共为君药,知母黄柏,滋阴凉金,清热泻火,共为臣药,诸药合用,有清热降火,滋阴填精之功效。④湿热蕴结型。方中萆薢为君,有利湿,分清化浊之功效,茯苓益脾和胃,利水渗湿,为臣。诸药合用,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之功效。

综上所述,中医在治疗前列腺炎的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在经方、验方上,但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上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思路过为单一,缺乏同病异治思路;辨证分型缺乏量化指标和临界征候指标;用药剂型单一,多为汤剂,给长期用药患者造成不便等等。因此,应对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做适当改进,如制定全国统一的中医辨证及疗效评定标准,着重总结辨证论治指导下的系统方药,开发新型品种的中药,拓展异病同治思维等等,只有这样,才会提高治疗前列腺炎的疗效,为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1月第10卷第3期第223-224页。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立即删除。I 投稿邮箱:445288908@qq.com咨询合作:微信号:lianshangpuyi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