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N血液分析仪对疟疾诊断的评价

 开心100mm05xkw 2019-02-19

前言

疟疾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遍及全球。近年来,随着外出旅游成为常态,由此带来的输入性疟疾成为我国疟疾发生的主要因素,通常呈散发状态。其中,恶性疟疾发病凶险,大多数患者以发热、头痛、关节肌肉疼痛为主要特征,但也可出现昏迷、胃肠炎、肝脏损伤、贫血、肾功能衰竭等多种临床表现,早期容易误诊、漏诊,甚至导致病例死亡。2016年6月实施的卫生行业标准WS259-2015《疟疾的诊断》【1】中指出,显微镜检查血涂片查见疟原虫、疟原虫抗原检测阳性、疟原虫核酸检测阳性,以上三种方法任意其中一个都可以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症状作出疟疾的诊断,并且血涂片中疟原虫形态及被寄生红细胞形态可以作为疟原虫种类的依据。厚薄血膜显微镜镜检简便,成本低,缺点是检测结果受镜检人员技术水平影响较大,难以标准化,尤其对低密度原虫感染样本和混合感染样本诊断难度更大。而疟原虫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成本较高,难以普及。目前有实验室根据试验指出,任何一位发热病人进行的血常规检测或许可以成为诊断疟疾的一种方式【2】。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看似简单的血常规如何发挥其诊断疟疾的作用的。

实验方法

回顾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法国某家血液病实验室100例疟原虫阳性的XN的血常规结果,以同期100例未感染疟原虫的病人作为对照,评价XN的疟原虫检测能力。疟疾诊断的标准是外周血厚薄血涂片的显微镜镜检以及快检试剂进行的疟原虫抗原的检测。另外虫体密度及疟原虫的种属确认由两位独立的有资质的实验室人员镜检完成。100例感染疟原虫病例相关信息见下表1.

年龄分布

5-81岁

性别分布

男53例,女47例

疟原虫种属

84%恶性疟,7%卵形疟,2%间日疟,3%三日疟,4%恶性疟和三日疟混合感染

虫体发育阶段

可见环状体,裂殖体以及配子体

虫体密度

少于400/ul-745200/ul

表1. 100例疟原虫感染病例信息

试验研究的100例疟原虫感染病例的血常规信息见下图一。

图一100病例血常规信息

文章共给出了受疟原虫感染的血常规变化的三个特点。

特点一

XN可以检测疟原虫感染,尤其是成熟阶段(裂殖体和配子体阶段)有很高的特异度。WDF通道散点图可检测到80%(12/15)的成熟疟原虫阶段的病例,这些病例大部分为非恶性疟。所有经过3天治疗的患者进行第二次血常规复测时,WDF通道特异的疟原虫散点均消失,与正常对照组无异。

特点二

在WDF散点图上疟原虫感染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或嗜酸性粒细胞区域的异常,见下红色箭头所指。

A为正常WDF散点图,B到K为疟原虫感染病例的WDF散点图

特点三

疟原虫感染可以表现为白细胞在WNR通道和WDF通道的差异。

WDF与WNR通道白细胞数差值在正常对照组均值为-0.215(范围:-0.03到0.02),疟原虫感染组的均值是0.115,呈现100%特异性。

另外在这100例感染疟原虫的病例中有14例进行了网织红细胞检测。其中有1例报警“异常网织红细胞散点图”,其位置在低荧光区域(LFR)见下图。

并且感染虫体密度与网织红细胞计数/IRF有一定的相关性。

讨论

如上图所示iRBC(疑有包含物的红细胞)或pRBC(寄生虫感染红细胞)是疟原虫感染红细胞在XN系列仪器WDF和RET散点图中的位置,与该法国实验室疟原虫感染病例异常区域相同。

Sysmex 系列的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计数是以流式细胞技术为基本原理,激光照射待测物质,产生三种信号,分别是前向散射光(FSC),反映细胞的大小,侧向散射光(SSC),反映细胞内容物的复杂程度,以及侧向荧光(SFL),反映细胞内核酸含量。WDF通道是经溶血剂使得细胞膜轻度打孔,被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不会被溶血素破坏。而WNR通道的溶血素能力强,对被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破坏更大,不易被误认为有核细胞,这也是文献中ΔWBC有明显差异的原因。查阅国内相关文献,也有类似的文章指出疟原虫感染导致的血常规散点图的异常【3】【4】【5】

另有文章指出【6】,cell population data( CPD)参数的分析与异常白细胞分类散点图的综合应用可以更好的预警疟原虫感染,其敏感性甚至可达到1,特异性可达0.91。CPD主要是通过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各轴参数来判断的,如NE荧光强度(NE- SFL),单核细胞荧光强度(MO- Y),淋巴细胞的荧光强度(LY- Y),淋巴细胞荧光强度的分布宽度(LY- WY), 淋巴细胞复杂程度的分布宽度(LY- WX) ,进而计算出XN- Malaria Factor【7】

另外,XN系列可以注册pRBC模式,当pRBC超过阈值时,仪器会进行pRBC的报警,并且对WDF白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和网织红细胞进行校正。使用流水线的科室也可以通过设置复检规则中的推片规则,当样本触发规则后,仪器自行推片,科室进行显微镜镜检复核。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疟疾的诊断.[Z].2015-11-16

【2】    Dumas C, et al. Automated Plasmodium detection by the Sysmex XN hematology analyzer[J].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 2018,71:594-599.

【3】    刘玲玲,魏丽晶.等. 间日疟原虫感染导致仪器法血常规散点图异常1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8,22(8):1464-1465

【4】    戴燕,潘志文,张志英.等.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散点图报警筛选疟原虫感染的研究[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08,31(7):763-766

【5】    朱学涛,胡文霞.恶性疟原虫感染一例[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5, 9:564

【6】    S. Buoro, B. Manenti, et al.Abnormal scattergrams and cell population data generated by fully automatedhematological analyzes: New tools for screening malaria infec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Hematology. 2018;40:326–334

【7】    Briggs C, Da Costa A, FreemanL,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automated malaria discriminant factor using VCStechnology. Am J Clin Pathol. 2006;126:691-698

(感谢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