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浮动界标一“任性”,检验小哥好“香菇”

 新用户01259739 2020-05-13

前言

浮动界标技术是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的一种技术,与固定界标技术、拟合曲线技术一样属电阻抗法范畴[1]。电阻抗法检测血小板或多或少会受小红细胞、细胞碎片干扰。当存在这种干扰时,所得的血小板结果是不可靠的。目前有更好的方法可避免这种干扰,那就是光学法PLT-O、PLT-F。PLT-O即网织红细胞通道所测PLT、PLT-F即低值血小板通道所测PLT。二者都需借助特异性荧光染料染色后进行计数,而这两种染料价格较贵,并且一般档次的血细胞分析仪没有这两种检测功能。就是有,我们的常规检测模式是电阻抗法,只有出现电阻抗法PLT直方图异常或相关的提示性(怀疑性)报警时,才会去选择光学法模式进行复测,来剔除小红细胞和(或)红细胞碎片干扰。另外还可通过涂片镜检加手工计数来纠正这种干扰。

主角

↓↓↓

SYSMEX-XN-3000血细胞分析仪

检验小哥-小屁哥

产科某女患者血常规样本

对于小屁哥来说,今天除了忙得累,还收获了两样东西,那就是侥幸和后怕。小屁哥在审发血常规结果时,发现的血小板结果差异问题,他感到侥幸,感叹到:幸亏在图群中多看了她(直方图)几眼,才没有将产科某女患者有不可靠血小板结果的血常规发出。后怕的是:至从到了血常规审核岗后,审发出去的结果数以万计,有好多审核发出的血常规结果是没有看过直方图的,会不会有错误结果发出?小屁哥细思后,不能排除“有”。想重新浏览一遍审发出去的结果,一时半会又完成不了。于是,只能将问题向上一级反映,寻求办法。

小屁哥将案例材料转交给我时,表示“香菇”的心情都有。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仪器为什么会这样?先帮小屁哥上两个图(图1、图2)。

图1与图2结果,标本在没有经任何处理、仪器状态未变、检测条件一致情况下,产生的截然不同的结果。为何时间相差不多,2次结果差异明显?从图1和图2的血小板直方图看,高鉴别限的截止点相差较大。将2次的直方图截在一起看很直观(注意绿色标线范围),见图3。

为何会这样?查阅资料,没有找到此种情况的相关报道和可供参考的东西。请教相关技术支持,得到回答是:每次检测,高低鉴别限取值点是随机的。我觉得可能我没表述清楚,又补充道:是同一标本连续2次检测结果,其高鉴别限相差好大。得到的答复还是“随机”。思来想去,还是将这次的情况定名为一次“任性”吧。这一“任性”,差点吓坏小屁哥。连忙用XN-9000血细胞分析仪低值血小板通道+网织红细胞通道检测,再加涂片镜检,结果见图4、图5。

图4 XN-9000血细胞分析仪网织红通道及低值血小板通道检测结果

图5 该标本的血涂片

血涂片见破碎红细胞、泪滴红细胞、口形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红细胞大小不一。血小板极少见。结合低值血小板检测结果,报PLT-F的结果。

原因分析
为什么会出现两次结果相差这么大?

我们先来看看浮动界标技术:

1、利用计算机在5-35fL间寻找直方图最低点,以此定为红细胞与血小板的界限,界限可以随着细胞实际大小向左或向右移动;

2、根据血小板直方图调整界标,一般在血小板拖尾上翘的最低点确定界标;

3、浮动界标重点在软件上,通过算法识别出红细胞和血小板的2个峰,将2个峰的起止点找到并区分开来,分别形成红细胞和血小板直方图。那问题来了,当血小板不能形成峰时(如本例图形),血小板直方图高鉴别限就不容易确定,取值范围随机呈无规律状态(符合技术支持的“随机”),出现了第1次结果高鉴别限与第2次结果高鉴别限截止点相差较大的情况。

本例结果正确发出可喜可贺,同时,发现LIS有需改进的方面,我们向LIS方提出:能否在数据旁将直方图、散点图、仪器报警信息都显示出来?改进前,界面只显示数据,直方图、散点图无显示,需另点击右侧的“图像”按钮才会见到,且不在数据旁,无报警提示栏。如图6。              

图6 改进前界面

图7为改进后LIS界面,直方图、散点图和报警信息都与数据同框,审核结果时比较直观,不用再去查看仪器上的结果,劳动效率提高,降低出错机率。

图7 改进后界面

【参考文献】

[1]鲁家才,陈玉华,黄振.仪器计数血小板方法学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10(27):899-90

来源:检验医学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