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转子间、转子下骨折骨折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骨折,虽然常见,但并不简单。医生的手术技巧对治疗预后非常重要,而良好的复位是手术的关键。今天早读就为大家详解股骨转子间、转子下骨折复位技巧和注意事项,值得大家学习参考! 一 骨折复位的基础
二 股骨近端骨折解剖
三 股骨近端影像学 四 转子下骨折
转子下骨折分类
Seinsheimer分类 Russell-Taylor分类: 五 转子间骨折分类
Evans分类 Evans-Jensen分类 六 稳定性的决定因素
七 复位标准
复位技巧
牵引床下闭合复位四步法 1.会阴部采用立柱阻挡后,足靴牵引,纠正向后成角(过牵法) 2.调整足靴,使腿前屈,转子间骨折时屈髋20-30°,转子下骨折时屈髋30-40°,从而维持髋部由后向前的持续牵引力 3.牵引方向与身体同轴以恢复肢体长度,不必内翻 4.旋转远折端,恢复远近折端对线:转子下骨折外旋5-15°,转子间骨折内旋10-15° 复位技巧:
器械复位
器械辅助复位 器械辅助复位——骨剥 器械辅助复位——经皮操作杆、骨钩 复位技巧 粉碎性骨折常见骨折远端后倾:闭合解决方法:顶棒,切开解决方法:髋部垫板垫于骨折下方 复位技巧——切开复位 非解剖复位求稳定
Dimon-Hughston内固定术 非稳定复位
八 注意事项
说明:部分图片引自《奈特简明骨科学彩色图谱》、《坎贝尔骨科手术学》、《威赛尔骨科手术学》、《上下肢手术路径图谱》
致谢:梁培雄教授、刘忠教授、唐新桥教授、朱宝玉教授、陈校明副教授、蒋锐中副教授及其他骨科一区医师及护理部同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