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光烈:自拟治痛经好方】

 昊晟堂 2019-02-20
1989年5月~1993年5月运用自拟通经汤治疗痛经120例,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中,20岁以下35例,20岁~29岁50例,30岁35岁20例,35岁以上15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45岁;未婚95人,已婚25人;病程最短半年,最长10年。

根据行经腹痛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将痛经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经行小腹疼痛明显,但能坚持工作无全身症状,有时需要止痛药。

中度:经行小腹疼痛难忍伴有腰部酸痛、恶心呕吐、四肢不温,难以坚持工作,必需服止痛药。

重度经行小腹疼痛难忍,坐卧不安伴有腰部酸痛、面色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呕吐腹泻,服大量止痛药也无明显缓解。本组病例均为中、重度痛经,排除子宫器质性病变,月经周期基本正常全部采用中药治疗。

二、治疗方法

通经汤组成:

柴胡9克、香附9克、陈皮6克、郁金9克、当归9克、赤芍12克、元胡9克、小茴香6克、乌药7克、益母草15克、丹参9克、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服下。

于经前5天开始服药6剂为1疗程。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

加减法:小腹剧痛难忍者,加五灵脂、蒲黄以理气活血止痛;小腹冷痛者加附子艾叶以温经散寒止痛:经质粘稠者,加丹皮、黄芩、败酱草以清热凉血化瘀;经色紫暗有血块者,加三棱、牛膝以活血化瘀止痛腰骶酸胀者加菟丝子、川断、杜仲以益肾强腰;经前乳房胀痛甚者加橘核、瓜蒌实以疏肝理气通络;恶心呕吐者,加吴茱萸、半夏生姜以和胃降逆止呕。

三、治疗结果

痊愈(经行腹痛及伴随症状消失,停药后连续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者)65例;好转(经行腹痛及伴随症状减轻连续3个月经周期未腹痛者)51例;无效(经服药3个疗程,痛经未见改善者)4例。总有效率为96.7%。其中服药1个疗程获效者50例2个疗程获效者46例,3个疗程获效者20例

四、病案举例

洪某,女,25岁,教师,未婚。1992年11月23日初诊。有痛经史8年。14岁月经初潮,每次月经来潮前小腹胀痛,时轻时重,剧痛时不能站立卧床翻滚、冷汗淋漓,肢厥冷,恶心呕吐,不欲进食月经量或多或少,色紫暗,有血块胸胁及两乳房作胀,烦躁,舌质紫暗边有瘀点,苔薄白脉沉弦。屡服西药治疗不效。现月经来潮,二症复现,而求诊于吴老。

吴老审证求因辨证为气滞血瘀痛经。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用自拟通经汤加蒲黄、五灵脂各9克,附子、艾叶各6克,橘核12克。服药3剂诸证减轻下次月经前守方服药5剂,疼痛痊愈,诸症消失。经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讨论

痛经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原因,吴老认为主要是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以致子宫瘀血,胞脉不通而产生痛经。根据祖国医学“不通则痛”之理论,吴老在治疗上着重以“通”为主,同时注意到理气。方中以柴胡陈皮、香附郁金疏肝解郁,调经理气;当归、赤芍、元胡、丹参、益母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小茴香、乌药行气散寒;甘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又能调和诸药。诸药合用,相得益彰,使肝舒气调,血脉通畅,痛经自消。

本方主要适用于气滞血瘀寒凝之痛经,现代医学之膜样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等所致痛经均可在本方基础上加减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