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古英哲非常君命世天纵得鼎盛之千古诏书《元世祖即位建元诏》

 sos天外飞仙 2019-02-20

自古英哲非常君命世天纵得鼎盛之千古诏书《元世祖即位建元诏》

忽必烈接见马可波罗

《元世祖皇帝登宝位诏》

(元世祖忽必烈 公元1260年5月5日)

朕惟祖宗肇造区宇,奄有四方,武功迭兴,文治多缺,五十余年于此矣。盖时有先后,事有缓急,天下大业,非一圣一朝所能兼备也。先皇帝即位之初,风飞雷厉,将大有为。忧国爱民之心虽切于己,尊贤使能之道未得其人。方董夔门之师,遽遗鼎湖之泣。岂期遗恨,竟勿克终。

肆予冲人,渡江之后,盖将深入焉,乃闻国中重以佥军之扰,黎民惊骇,若不能一朝居者。予为此惧,驿骑驰归。目前之急虽纾,境外之兵未戢。乃会群议,以集良规。不意宗盟,辄先推戴。左右万里,名王巨臣,不召而来者有之,不谋而同者皆是,咸谓国家之大统不可久旷,神人之重寄不可暂虚。求之今日,太祖嫡孙之中,先皇母弟之列,以贤以长,止予一人。虽在征伐之间,每存仁爱之念,博施济众,实可为天下主。天骣道助顺,人谟与能。祖训传国大典,于是乎在,孰敢不从。朕峻辞固让,至于再三,祈恳益坚,誓以死请。于是俯徇舆情,勉登大宝。自惟寡昧,属时多艰,若涉渊冰,罔知攸济。爰当临御之始,宜新弘远之规。祖述变通,正在今日。务施实德,不尚虚文。虽承平未易遽臻,而饥渴所当先务。呜呼!历数攸归,钦应上天之命;勋亲斯托,敢忘烈祖之规?建极体元,与民更始。朕所不逮,更赖我远近宗族、中外文武,同心协力,献可替否之助也。诞告多方,体予至意!

自古英哲非常君命世天纵得鼎盛之千古诏书《元世祖即位建元诏》

蒙古军队

《元世祖中统建元诏》

(元世祖忽必烈 公元1260年6月29日)

五月丙戌,建元中统,诏曰:

祖宗以神武定四方,淳德御群下。朝廷草创,未遑润色之文;政事变通,渐有纲维之目。朕获缵旧服,载扩丕图,稽列圣之洪规,讲前代之定制。建元表岁,示人君万世之传;纪时书王,见天下一家之义。法《春秋》之正始,体大《易》之乾元。炳焕皇猷,权舆治道。可自庚申年五月十九日,建元为中统元年。惟即位体元之始,必立经陈纪为先。故内立都省,以总宏纲;外设总司,以平庶政。仍以兴利除害之事、补偏救弊之方,随诏以颂。於戏!秉箓握枢,必因时而建号;施仁发政,期与物以更新。敷宣恳恻之辞,表著忧劳之意。凡在臣庶,体予至怀!

自古英哲非常君命世天纵得鼎盛之千古诏书《元世祖即位建元诏》

忽必烈接见外国使节

白话文:

《元世祖皇帝登宝位诏》

我的祖先梦们过浴血奋战,开创了今天的天下,我大蒙古国才能够拥有四海。我大蒙古国军事力量空前强大,文化却是非常欠缺,自开国大现在五十多年都是这样,这是因为凡事都有轻重缓急,天下大业不是一代君主一个朝代就能全部完成的。先皇帝蒙哥即位初期,行事雷厉风行,必将会大有作为。先皇忧国爱民之心溢于言表,但是尊重贤士重视治国之道且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来帮助他。先皇帝蒙哥亲率征讨宋朝的大军越过三峡夔门,谁料到竟然受重伤中道崩逝,留下未完成的心愿,抱憾终生。

我率领勇猛无敌的将士,渡过长江之后,正要深入宋地,忽然接到国中传来的先皇帝蒙哥驾崩的噩耗,天下黎民百姓都觉得十分惊恐害怕,担心天下没有君主统领必将大乱。我也同样担忧,因此放下大军不顾,率领亲随连夜轻骑赶回。如今看来,眼前国家的危机暂时解除了,国境外也不会有外敌敢来骚扰。决定召开库里台大会,与我大蒙古国诸位宗王亲勋商议,汇集众人的意见,拿出一个好的处理方案。不曾想到,各位宗王亲勋都推举我继承大蒙古国可汗之位。我大蒙古国纵横万里之内,分封到各地的宗王,有的是没有召见就来的,有的是没有事先商量就意见一致,都说我大蒙古国不可一日没有人来统辖,长生天的重托不可以长期空虚无人。诸位宗王亲勋恳求到今天,遍察太祖成吉思汗的嫡系子孙之中,先皇帝蒙哥的同母兄弟之中,论贤德论年长,只有我忽必烈一个人合适。

我忽必烈在征战期间,经常存有仁爱万民之心,扶危济困,完全可以成为一国之君。上天也帮助我成功,天下万民都赞颂我的贤能。祖宗传承下来的传国即位大典,谁敢不遵从。对我大蒙古国诸位宗王亲勋的劝进,我再三推辞,诸位宗王亲勋越发的坚定,甚至以死进谏。于是我顺应天命人心,勉强即大蒙古国可汗位。我自己知道见识浅薄,国家现在世事艰难,我在可汗之位上如履薄冰,茫然无措。自从登上可汗之位,就应该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做出规划,将我大蒙古国祖先留下的制度律令加以改变,以适应如今的天下形势。国家的政事必须要有实际意义,不能做那些没有用处的虚文。虽然国内算是太平了,但天下远远没有到盛世,天下第一要紧的就是让黎民百姓解决温饱。

哎呀!天命所归,只能上应天命;诸位宗王亲勋将国家托付给我,怎敢忘记我大蒙古国历代祖先创业的艰难?建立国家体制,让天下百姓有一个好生活。

我一个人力量有限,做不好,这就要依靠我大蒙古国诸位宗王亲勋、各位公卿大臣、文武百官以及天下百姓,一起同心协力,共同帮助我治理好国家。

将此文告昭告天下,望天下臣民能够体会我的意思。

自古英哲非常君命世天纵得鼎盛之千古诏书《元世祖即位建元诏》

忽必烈

《元世祖中统建元诏》

五月丙戌日,建年号为中统,发布诏书:

我大蒙古国历代祖先以强大的军队平定四方,以诚恳的德行统御群臣。如今,大蒙古国朝廷刚刚建立,没有词藻华丽的文章来装饰门面;朝廷政事适应天下大事做了改变,国家有了新气象。

我继承了祖先旧有的制度法令,要将之发扬光大,还要参照中原历代贤明君主的惯例,仿照中原历代王朝的制度。建立年号表示岁月,意味着我大蒙古国将会千秋万世传承下去;效法中原历代王朝记载历史,是为了表明我大蒙古国必将一统天下的决心。

依照中原史籍《春秋》所载的合乎礼仪、法则的开始,参照中原古籍《易经》中天道伊始的意思。用鲜明华丽的帝王谋略和教化,实行治国平天下的大道。

自庚申年即今年五月十九日,建立年号为中统元年。一个国家在建国开始,必须要仿照前朝建立纲纪法度。所以在我大蒙古国朝廷内部设立三省六部,以此来总管国家政事;在天下各地设立宣慰司管理百姓政务。国家仍然要大力推行兴利除害的政务,补缺漏,纠正错误,这些都会随着此诏书颁布。

啊!我接受天命执掌大蒙古国,必须要依照旧例建立年号;向天下推行仁政,发布政令,必须要适应天下形势的变化,因此在诏书中发出恳切的言辞,表达我忧劳国事心系天下百姓的意思,凡天下臣民百姓,希望都可以体察我的这种心情!

自古英哲非常君命世天纵得鼎盛之千古诏书《元世祖即位建元诏》

忽必烈接见外国使节

《元世祖即位诏》发布人介绍

孛儿只斤·忽必烈,即元朝的开国皇帝元世祖,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成吉思汗第四子托雷之四子,元宪宗蒙哥弟,蒙古尊号“薛禅汗”。

忽必烈生于金贞祐三年(公元1215年),忽必烈还在潜邸时,就已结识中原文士,熟悉中原汉地的情况。在他的王府中,聚集了一大批以汉族为主的知识分子,成为忽必烈的幕僚

早在窝阔台大汗时期就已投靠蒙古贵族的汉族知识分子窦默和姚枢等,先后被忽必烈招聘重用。窦默为忽必烈讲解三纲五常、正心诚意之说;姚枢为忽必烈讲解儒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忽必烈在和林结识的僧人子聪(后赐名刘秉忠),是一个于书无所不读、论天下事如指掌的人,由于他博学多能,善于出谋划策,深受忽必烈重视。

南宋淳佑十年(公元1250年),刘秉忠向忽必烈上万言策,主张改革当时的弊政,减赋税差役,劝农桑,兴学校等

南宋淳祐二年(公元1242年),西京怀仁人赵璧也应召到忽必烈左右。赵璧学习蒙古语,为忽必烈译讲《大学衍义》。

南宋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赵璧荐引金朝状元王鹗到忽必烈王府,为忽必烈讲《孝经》、《尚书》、《易经》及儒家的政治学和历史,每夜分,乃罢。

南宋淳祐七年(公元1247年),张文廉被子聪推荐到忽必烈王府,被任为王府书记,日见信任。同年,史天泽的幕僚张德辉被忽必烈召见时,推荐了名士元好问等二十余人 。

蒙古宪宗元年(南宋淳祐十一年、公元1251年)七月一日,忽必烈长兄蒙哥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即蒙古帝国大汗,是为元宪宗,因为忽必烈在蒙哥的同母弟中“最长且贤”,蒙哥即位后不久即任命忽必烈负责总领漠南汉地事务。

自古英哲非常君命世天纵得鼎盛之千古诏书《元世祖即位建元诏》

忽必烈

忽必烈在这段时间内任用了大批汉族幕僚和儒士,如刘秉忠、许衡、姚枢、郝经、张文谦、窦默、赵璧等等,并提出了“行汉法”的主张。儒士元好问和张德辉还请求忽必烈接受“儒教大宗师”的称号,忽必烈悦而受之。

蒙古宪宗二年(南宋淳祐十二年、公元1252年),宋军攻打河南边地。忽必烈请准蒙哥在河南设经略司,蒙哥任命史天泽、杨惟中、赵璧为经略使。6月,忽必烈前往草原觐见蒙哥,奉命率军征云南。

蒙古宪宗三年(南宋宝佑元年、公元1253年),蒙哥分赏诸王,忽必烈得到京兆封地。忽必烈建立京兆宣抚司。

忽必烈率领大军在六盘山度夏。秋天,大军经过临洮进入藏族地区,到达忒刺(今四川松潘)地方。8月,忽必烈率军从陕西出发,进攻位于今云南等地的大理国。

蒙古宪宗四年(南宋宝祐二年、大理天定三年、公元1254年)一月二日,忽必烈攻克大理城,大理国末代君主段兴智投降,忽必烈灭大理国,云南地区并入大蒙古国版图。

蒙古宪宗六年(南宋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忽必烈又增受怀孟州(位于今河南焦作)封地。同年夏天,以南宋扣押蒙古使者为理由,蒙哥正式宣布了攻击南宋的意向。

蒙古宪宗七年(南宋宝祐五年、公元1257年),蒙哥命阿蓝答儿等在关中设钩考局,查核京兆、河南财赋。阿蓝答儿等从河南经略司、京兆宣抚司的官员中,罗织一百余条罪状,旨在除灭忽必烈所信用的官员,削弱他的势力。十二月,又亲自去朝见蒙哥。

蒙古宪宗八年(南宋宝祐六年、公元1258年)农历七月,蒙哥率大军攻入四川北部,一路所向披靡,攻克四川北部大部分地区。

蒙古宪宗八年(南宋宝祐六年、公元1258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根据蒙哥的旨意,忽必烈在开平东北行祭旗礼,正式出兵启行南下攻宋。

自古英哲非常君命世天纵得鼎盛之千古诏书《元世祖即位建元诏》

忽必烈

蒙古宪宗九年(南宋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初,蒙哥汗在合州城下攻势受阻。

8月2日,忽必烈率军抵达河南汝南,继续向南宋进发,并派命杨惟中、郝经宣抚江淮。蒙

古宪宗九年(南宋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九月三日,忽必烈统领中路军渡过淮河,攻入南宋境内,随后一路向南,在湖北开辟新的战场,进攻长江中游的鄂州。

蒙古宪宗九年(南宋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八月十一日,蒙哥在四川合州钓鱼山受重伤病逝。

蒙古宪宗九年(南宋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九月十九日,在四川的忽必烈异母弟末哥派来的使者向忽必烈宣布这个消息,并请忽必烈北归继承帝位。后来,忽必烈的正妻察必派使者密报,和林众臣谋立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而且阿里不哥已经派阿蓝答儿在开平附近调兵,脱里赤在燕京附近征集民兵,使者催促忽必烈早日北还。南宋丞相贾似道派使者请和,约定南宋割地,并且送岁币,忽必烈于是在当日撤兵北返。

中统元年(南宋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一月四日,忽必烈率军抵达燕京,解散了脱里赤征集的民兵,并积极和诸王联络,准备在中统元年(南宋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春天召开库里台大会,举行登基大典。

中统元年(南宋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五月五日,忽必烈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即蒙古帝国大汗。

忽必烈发布称帝的即位诏书《皇帝登宝位诏》,在诏书中,他自称为“朕”,称他的哥哥元宪宗蒙哥为“先皇”。

中统元年(南宋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六月二十九日,忽必烈发布《中统建元诏》,正式建年号“中统”。

中统四年(南宋景定四年、公元1263年)五月,忽必烈升开平为上都,作为驻夏的纳钵。

至元元年(南宋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八月,又下诏燕京仍改名为中都,作建都的准备。

至元元年(南宋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九月七日,忽必烈发布《至元改元诏》,取《易经》“至哉坤元”之义,改“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

自古英哲非常君命世天纵得鼎盛之千古诏书《元世祖即位建元诏》

蒙古军队

至元八年(南宋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十二月十八日,忽必烈将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从大蒙古国皇帝变为大元皇帝,“大元”国号正式出现,忽必烈成为元朝首任皇帝。

至元九年(南宋咸淳八年、公元1272年)二月,采刘秉忠议,改中都为大都,宣布在此建都。

至元十年(南宋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大都宫殿建成。

次年元旦,忽必烈在正殿接受朝贺。元朝从此即定都在大都(今北京市)。

大都代替和林,成为元朝多民族国家的政治中心。至此以后,明、清两代,北京一直是国家的首都。

至元十一年(南宋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忽必烈命令征讨日本,不久,因台风将大部分战船毁坏,加上已兵疲箭尽,元军只得仓促撤回。

至元十二年(南宋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二月,忽必烈派礼部侍郎杜世忠等出使日本。杜世忠等一到日本,就被镰仓幕府处死。这一消息直到1280年才传到元朝。于是,忽必烈决心再次征讨日本。是年下半年,元朝征调军队(包括结集南宋新附军),成立征东行省(亦称日本行省)主持征伐大计。

至元十三年(南宋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二月四日,元军攻入临安,宋恭帝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南宋灭亡,元朝掌握全国性政权。

至元十六年(南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三月十九日,南宋海上流亡政权残余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被消灭。

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正月,忽必烈命令元军兵分两路远征日本,但仍然失败。

忽必烈的妻子察必于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先他去世。五年之后他亲自选定的皇位继承人真金早逝。与此同时,忽必烈的一些政策也遭到了失败,至元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二日(公元1294年2月18日),忽必烈病逝,享年八十岁。

自古英哲非常君命世天纵得鼎盛之千古诏书《元世祖即位建元诏》

忽必烈

忽必烈恢复的行政机构治愈了一个世纪之久的战争创伤。

宋朝灭亡后,元朝保留了宋朝的机构和全部行政官员,而且还尽一切努力得到了当时任职官员们的个人的效忠。

在位期间,忽必烈注意选用人才,重用汉臣,如董文炳(忽必烈称其为董大)、刘秉忠、张弘范等,任命色目大臣阿合马掌管国家财政。

采用汉法,建立各项政治制度。

在地方上建立行省,中央设中书省,开创我国行省制度的开端。

忽必烈设立“司农司”、“劝农司”等专管农业的机构,以劝农成绩作为考核官吏的主要标准,并令人编辑《农桑辑要》于至元二十三年颁行全国。

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管理,开辟中外交通,在各地建立驿站,巩固了对全国各地的统治。

忽必烈发明了“钞”即纸币。他把钞票引入流通领域,并使它成为财政的基础。

为了备荒,忽必烈恢复了王安石之后被取消的国家控粮的政策,在丰年,国家收购余粮,贮藏于国仓。

当荒年谷价上涨时,开仓免费分发谷物。忽必烈还组织了公众救济,将稻米和玉米定期分发给急需的家庭。1260年法令要求地方长官对老学者、孤儿、病弱者提供救济。

忽必烈力图与儒家保持良好关系。

在开始建设大都的公元1267年,忽必烈下令建造太庙并且制作祭奠祖先所需的祖宗牌位,而且他选定了国家的历法,这是农业社会统治者必不可少的工作。

忽必烈的王朝名称的选择对于儒士将是一个最重要的信号。

采纳富有汉地象征的汉语名称将表示忽必烈希望和中国某些传统融为一体。

公元1271年,在刘秉忠的建议下忽必烈从《易经》中选择了“大元”作为国名。

元的涵义是“乾元——天地万物的起源”或者“原始力”,但最重要的是,新朝代的名号直接出自汉族传统经典著作之一。

自古英哲非常君命世天纵得鼎盛之千古诏书《元世祖即位建元诏》

蒙古军队

忽必烈赞同用传统的中国方式记载元朝历史的建议,这也使他得到儒士的称赞。忽必烈还建议朝廷在翰林院下建立翰林兼国史院以搜集记录并且撰写辽史和金史。

允许回回人组成实际上自治的社团以回回宗师作为领导,由哈的为他们解释穆斯林法律。回回居民区有他们自己的集市、医院和清真寺,不禁止他们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也不禁止他们遵循伊斯兰教意旨。事实上,忽必烈任命回回人在财政机构担任重要职位并给予他们特权。

公元1264年,忽必烈建立总制院管理吐蕃并监督政府和佛教僧徒的关系,八思巴成为总制院的第一位行政长官。

公元1258年,忽必烈在佛道辩论中对佛教的支持使他不为道教所喜爱。然而他为道教驰名的法术所吸引,并承认他们对较低阶层群众有吸引力。一些道教领袖意识到需要与佛教和蒙古人相容共处,并且首先寻求儒、佛、道三家的和解。

忽必烈甚至还寻求获得中国数量不多的基督教徒和外国基督教徒的支持和协助。

忽必烈作为一个征服者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浩劫,但在历史上仍能获得不错的评价。

忽必烈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新秩序建立者。

忽必烈是少数能够重视汉文化,推崇儒术的蒙古统治者之一。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华大地自古以来各民族共同努力奋斗的历程,经过从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之后的三百多年的分裂割据,中华大地在元朝迎来了的空前的大一统,而且这种统一的坚实基础,经过明朝、清朝、中华民国直到今天,七百多年从未动摇过,中华民族才有了今天的国际地位,才有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基本的条件,就凭借这一点,元朝和其开国之君忽必烈所建立的彪炳史册的历史功勋,永远不能被任何人抹杀、歪曲和遗忘。

自古英哲非常君命世天纵得鼎盛之千古诏书《元世祖即位建元诏》

蒙古军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