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标准做法×通病防治,双效联合保障地下结构施工质量

 iqx2004 2019-02-20

来源 建筑技术杂志社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报道,上千业主联名举报因山东省济南市某小区部分车库坍塌,经委托第三方机构检测发现其他部分住宅楼主体也存在相关质量问题。针对此类事故教训,施工单位若想建造0投诉,0维权的地下工程,施工时应做好哪些工作?


防水问题防治

(1)内墙。地下室连在一起的内外墙必须一起浇筑,外墙自防水混凝土,全部采用二次振捣工艺。

(2)地下室墙面水平施工缝。1)墙面水平施工缝加止水条。2)新旧混凝土的接缝处理。混凝土浇筑前24h,施工缝用高压清水冲洗,并多次湿润混凝土接槎面,使新旧混凝土有良好的接槎。

(3)地下室管道穿墙部位。穿墙管应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埋套管,穿墙管与内墙角,凹凸部位距离应大于250mm,管与管的间距应大于300mm当穿墙管线较多时,可采用穿墙盒的封口钢板与墙上预埋角钢焊严,并从钢板上的预留浇筑孔注入改性沥青柔性密封材料或细石混凝土。


裂缝问题防治

地下室工程建设中,或因混凝土水化热高、与环境气温温差大、养护不当,或因受到收缩应力和沉降、温度应力的影响,都会使地下室工程出现裂缝。

(1)地下室底板裂缝。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掺加高效减水剂,以减少用水量掺加粉煤灰,以减少水泥用量掺加UEA微膨胀剂,以补偿收缩分层分段浇筑混凝土,并加强养护,严格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中心与表面,表面与外界)在±25℃以内。

(2)地下室外挡土墙裂缝。调整混凝土配合比,通过加外加剂(减水剂、高效泵送剂、UEA微膨胀剂、粉煤灰等),力求减水、减少水泥用量来防止裂缝,注意加强养护、及时覆盖、淋水或喷洒养护剂,墙体模板尽可能晚拆一些。

(3)地下室阴角裂缝。从设计方面尽量少用凹凸的平面形式,并且在阴角处采用附加钢筋等构造措施外,在施工方面还必须保证阴角部位的混凝土施工质量,及时覆盖、淋水,或喷洒养护剂进行养护,控制拆模时间不宜过早。


变形问题防治

导墙变形。(1)对已破坏的导墙,应将其拆除,采用通过优质土进行回填夯实,并在此基础上重建导墙;

(2)施工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对导墙进行施工,并在导墙内侧设置支撑,且在导墙内采用钢筋连接;

(3)施工时应使施工荷载分散,并适当地加大导墙的深度,加固地质。


坍塌问题防治

1、坍塌处理

当槽壁严重坍塌,且工期没有要求时,可采取填土固结法施工个,将全槽段回填粘性土,待回填土沉积密实后,重新开挖槽段;当槽段坍塌较严重,且工期要求较紧时,可采取填土固化法,将槽段下部未坍塌部分回填粘性土,上部塌方区的泥浆作固化处理,待固化泥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重新开挖槽段。其中,若槽壁坍塌不严重或坍塌现象已被控制,且土体较稳定的情况下,可先进行后续施工,将坍塌问题留待后期工程进行处理。

2、施工要点

(1)在造孔施工时应根据钻进情况随时调整液面标高及泥浆密度,为保证泥浆液压及地下水压差稳定,应使槽坑液面至少高于地下水位500mm,从而保证槽壁的稳定;

(2)施工时应防止泥浆漏失并及时补浆,使液位高度维持在槽段所必须的稳定液位高度,并定期检查泥浆质量,发现问题时及时调整泥浆指标;

(3)将导墙设置比地面高出200mm,同时敷设地面排水沟与集水井的方法,以此来防止暴雨对泥浆所产生的影响,若遇雨水天气,应及时加大泥浆比重和粘度,较严重时可采取暂停成槽措施,并封盖槽口。


为了避免地下结构出现上述问题,应在施工过程中达到哪些要求?


支护

(1)采用构架支撑时,无论采用哪种支撑形式,每排支撑均要保持在同一平面上,保证有足够的整体性,接头牢固可靠,并用剪刀撑、水平撑等连接。支撑和围岩之间需用板、楔等背材塞紧。对支撑还要进行监测和定期检查,必要时进行加固。

(2)锚喷支护所采用的锚杆根数、深度、间距,喷层的厚度以及金属网和肋形支撑的尺寸等,均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为搞好支护还需要进行围岩变位和变形等现场量测工作。锚喷支护常紧跟开挖掘进,平行作业,特别是在隧洞或地下厂房施工中采用分部开挖的方式时,可随着开挖断面的扩大,边挖边喷,直至全断面完成。


抗浮

1、施工阶段的抗浮措施   

地下建筑物若处于透水系数比较大的粉质粘土、粉土、砂土中,由于正值施工期间,地下建筑的顶板和覆土尚未完成,此时底板和外墙已施工完成。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形成了水浮力,当浮力不大时,可以利用排水明沟、集水井进行排水,以减少水浮力;当土质的渗透系数大,应在地下建筑底板中设置后浇带,利用板下的垫石作为倒滤层,排除水后,直到地下建筑底板的水排干净后,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

2、永久性抗浮措施   

利用配重法、抗浮桩法、抗浮锚杆等来平衡地下水浮力,工程中常用的永久性抗浮措施:抗浮锚杆,由于粘质粉土、硬塑状粘土或风化基岩适宜钻孔注浆,若地下建筑底板下是这些土层,可以利用注浆锚杆法。抗浮锚杆具有良好的底层适应性,易于施工,锚杆布置非常灵活,锚固效率高。由于其单向受力特点,抗拔力及预应力易于控制,有利于建筑构件的应力与变形协调,降低结构造价,在许多条件下,优于配重法和抗浮桩法。

3、地下建筑上浮后处理措施   

(1)加载。设法迅速增加地下建筑的重量,以克服水浮力及地下建筑侧墙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使卡在土层中的地下建筑沉回原位。

(2)抽水。可以在现场重新启动原有的抽水井或另行打设抽水井以降低水压。

(3)解压。在地下室底板上钻孔,以排除地下水,此外如果地下建筑外侧有足够的场地,可以考虑将周边塌方部分挖除,可以使地下建筑较易于下沉。


浇筑

(1)地下室剪力墙高度通常超过4m,架立又大又重的内模板,是架空的,难于保证位置准确及其稳定;浇筑的预拌混凝土坍落度接近180mm,无法保持振捣时拌合物站立不下坠;太多、太长的混凝土部件浇筑,无法达到先浇的与后浇的在初凝前结合,易形成多处无规则的施工缝,不可能用多台泵车、多台振捣器等方式进行;施工组织设计预计避免上述的多种弊病才安排墙先只浇筑300mm高,留下整齐的一圈预设止水带的施工缝,便于达到地下室不渗漏的效果。

(2)整体浇筑可以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使其更加稳固,增强抗震性等。然而需注意在浇筑过程中应避免狗洞、蜂窝、麻面等现象,易对刚度有影响。此外,如果不采用整体浇筑的方式,施工缝处易出现防处理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