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一时气愤说的话,却被弟子收录,后世因此抨击此帝王

 昵称413468 2019-02-20

孔子,这位古代的大圣贤家,他的名声在如今乃至整个世界上都是非常大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对于这位大家留下的语言是非常推崇的。一部《论语》成为了历经千年还不朽的存在,即便是到了如今,国外的朋友也在学习他,可以说,这是我们独特的文化传播。但孔子曾因为一时的气愤,说了一句话,被自己的弟子收录,反而害的一位春秋君主一直被骂。

孔子说的那句话就是“谓卫灵公之无道”。要知道,孔子为何说这句话,真的不是因为这位卫灵公真的是个昏君,而是因为,当时孔子前往卫国,却等了很久,都没有被当时的卫国君主卫灵公重用。在一时的气愤的情况下,他才说出了这句话。但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弟子收录了这句话,而正是因为这句话,很长时间都有人都觉得卫灵公是一位昏庸的君主。

其实,单单凭借这个话来评价卫灵公是不公平的。要知道,在《左传》中,对于卫灵公,可谓是大大夸赞的,在这本书的表达中,卫灵公是一代军侯中的佼佼者。而且,就是在《论语》中的其他部分中,关于这位君主的描述又不一样,在他们的眼中,卫灵公也确实不是一个昏君的。更何况在《孔子家语》中,鲁哀公问孔子谁最贤的时候,孔子更是直言不讳,表示是卫灵公。可以说,卫灵公在历史上被黑,是完全不应该的。

卫灵公是春秋时卫国的国君,他是在六岁即位的,这个年龄可以说是非常小了,但卫灵公却必须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护住自己的国家。他执政之后,先是平定了国内百姓的心,更舒适与当年的晋、鲁、宋等诸侯国会盟,给自己的国家留下了发展的机会。而且,卫灵公不仅不是一个昏君,还是一个懂得任用贤能的君主。

在卫灵公即位之后,更是一手提拔了三位大臣,孔圉、祝鮀、王孙贾。正是在这三位大臣的通力合作下,卫国才可以平稳的发展。而他们的存在,更是可以证明卫灵公的才能。我想,最开始的孔子,也是看到了卫灵公的这些行为,才会坚持要到卫国等待重用。只不过,他没有想到,即便是到了最后,卫灵公也始终没有启用他。在这种怀才不遇的时候,孔子才会说出这样的话,但他一定也没有想到,这之后,竟然有人认为他的这句话是在抨击卫灵公,以至于卫灵公被历史黑了很久。

其实,孔子也是一个人,他有人最简单的情绪,有些事情他可以想的很明白,但怀才不遇也实在是让人难受的现实了。所以,以后我们再听到卫灵公这个人,可不能简单的以一句“昏君”就概括了,不是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