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吃”,他有一肚子的学问

 有象其中 2019-02-20

“我们的祖先、史前人类都是‘和鬼生活在一起’的……”

“中国人吃粽子至少有3000年历史,名字叫‘角黍’,象征牛的犄角,是献给鬼神的祭品……”

“中国人用筷子的历史有6000年了,筷子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

“青海喇家出土的那碗4000年前的面条,我们称之为‘喇家索面’,它不能叫拉面,因为那是手搓出来的……”

“我基本不喝酒,但是我理解,酒是人类无法拒绝的神秘液体……”

“孔子那时候用的是青铜刀,要做到‘脍不厌细’可不容易啊……”

这位满头银发,年逾古稀的教书匠,正是本期国宝“战国铜餐具”的守护人,亚洲食学论坛主席:赵荣光教授。关于“吃”,他可是有一肚子的学问。(点击下图↓观看精彩视频~)

-食为民天-

赵荣光教授开创的“中国饮食文化”是他所在的大学里数十年来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场场爆满。有学生说,赵老师的课,唯一的不好,就是越听越饿。他设计的中国杭帮菜博物馆,已经成为杭州美食享誉世界的一张名片,坊间谑称为“能吃的博物馆”。他被公认为食学大家,“中华食学的对外代言人”。他的专著《中国饮食文化概论》,将茶文化、酒文化、烹饪文化、食礼文化、筷子文化等等于吃有关的事项进行了既通俗又深入地阐述。

然而,每当问起为何钻研食学,赵荣光即刻神情凝重,谈起他自幼年、少年一直到青年时期的挨饿经历——饥饿的感觉几乎每天相伴,整个青少年时代就是在饥饿常伴而又毫无食欲的状态下度过的。他曾经有过连续两天粒米未进的经历,为了避免活动消耗强化饥饿之苦,他用绳索将自己捆绑在椅子上,好将注意力专注到读书上。那位意外推门见此情形的学生,还将它写进了农村生活的回忆录。

“民以食为天”,从古至今吃饭都是人类最重要的事情。正是因为对饥饿的刻骨铭心的记忆,赵荣光对“吃饭”这件事尤为关注。他常说,《论语》从不谈一己之食,孔子关心的和思考的都是民食,是大众的食生产、食生活。他将“吃饭”看作一门严肃的学问。

人类是一路吃着,走过漫漫文明史来到今天的,社会的千行百业,都与人类的大餐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赵荣光对食学的思考,从家庭小餐桌到社会大餐桌,到全体人类休戚与共的地球大餐桌,用他的话来说:“食学是人类自文明史以来就洋溢着无边大爱的学问,是关乎生死的实用之学、丰富情感的理想之学,食学就在我们每个人每天举箸、持叉、伸手之际。

不过,他个人的饮食其实并没有多少讲究。通常是日食两餐,为的是节省出一顿饭的时间用于食学思考。30多年前,他一个人在自名“囚斋”的书房兼卧室里读书写作,经常是一周不出门,32匝的白皮挂面吃一个月。食学思考带给他的乐趣也是难与外人道。他仍记得30多年前的一个冬夜,当他终于想明白“十饼之曲”意义的时候,兴奋地披上棉袄在深夜的茫茫大雪中踏步许久,还即兴写作了一篇《雪赋》。

-“食礼在鲁”-

赵荣光祖籍山东,他的食学研究在孔子的故乡取得了重大成果。《〈衍圣公府档案〉食事研究》一书让他与孔家后人结下了深厚缘分。最后一任衍圣公、孔子第七十七代嫡传长孙孔德成先生,生前曾在台北寓所接见过他,二人此前也多有书信往来。提到山东,他最常说的就是——“食礼在鲁”。

面对山东博物馆的国宝战国铜餐具,赵荣光说:“试图解读其历史蕴含的意愿油然而生。”这套青铜餐具仅从器型大小上看,不及许多商周时代的青铜重器,在一般人眼里似乎够不上国宝级别。但在赵荣光眼里,它的工艺是独特的,寓意是独到的。60件餐具嵌套得如此精巧、细密,这种完整的、组合套装式的青铜餐具在考古发掘史上是非常罕见的。这套铜餐具“礼藏于器”,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与文明,具有特殊的价值。

“战国铜餐具”1991年出土于山东临淄张家庄墓群,考古发掘报告填写为62个散件。罍盂、罍盖、盖钮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器具——盛酒的罍。其余59件器具密合于一罍,分为饮酒的耳杯、喝汤的羹杯、盛调料的胹(ér)杯、盘、碗等,体现了制作者的巧思。这套铜餐具中部分青铜仍保留着原本的金黄色,制作精良,保存完好。

依据器物坑出土的三个鼎来看,这套器具的主人应当是的阶层。如此精致的组合器,按规制来讲本是不可能为士阶层拥有。但在早已经礼崩乐坏的战国末期,礼在不断地“下行”,这是也是一种社会的进步。青铜器价值在降低,不再只被高等级贵族阶层所垄断;而与青铜器相关的的宴饮礼仪,也随着士阶层影响着更广泛的民间。

《礼记》中记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赵荣光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文明发展,都可以追溯到他们的餐桌。对于今人而言,餐桌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在他看来,中华饮食文化的深厚积淀,不仅在于种类繁多的食物和异彩纷呈的烹饪手法,更在于食器食礼在于口腹之外的礼仪和哲学。以这套将60件餐具精巧细密地组装于一罍的青铜组合餐具的为例,尽管当时所处的时代食物品种并不很丰富,但这套餐具中已然蕴含着对“怎么吃”这个命题的解答,是盛放古人谦敬斯文饮食礼仪的精美道具。“从容优雅的餐桌礼仪文化修养,是长期认真历练的结果。从我们第一次坐在餐桌前起,它的意义就远超餐桌领域。餐桌礼仪影响人的一生。可以说,餐桌上的得体裕如,可以培养未来的绅士淑女,这被称为‘人类餐桌文明公理’”赵荣光如是说。倡导餐桌文明,重构中华餐桌仪礼,是他坚持了30年的理论与行动。

-“神农的事业”-

近40年来,他一边探索华夏祖先的餐桌记忆,一边在国内乃至海外推广中华餐桌上的文化与文明,仪礼与哲学。2011年,赵荣光创办并担任主席的亚洲食学论坛(Asian Food Study Conference),已经成为亚洲范围内最高水平的食物历史研究与饮食文化推广的公益性学术论坛。

亚洲食学论坛所倡导的一系列传承中华饮食礼仪、彰显普世价值与时代文明的饮食理念,如“食品安全是21世纪人权保障的底线”、“三拒——拒烹、拒食、拒售野生动物”、“健康饮食与文明进餐”、“礼之用,和为贵”、“餐桌文明,谦敬斯文:当代中国人进食礼仪修为倡议”等,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与认同。“中国饮食文化有辉煌的历史,我们有责任让她美好的东西为世界所享用。中国又是一个“吃饭的大国”,我们必须管理好自己的餐桌,不应当成为世界的负担,这至少是我们中国食学研究者应尽的国际义务。”赵荣光语重心长地说道,“神农遍尝百草,我在做的就是神农的事业,神农的决心与行动不断激励着我。”

说到发展,赵荣光将视野放到了一个更新、更广阔的层面。他认为,“任何民族的饮食文化遵循的原则,都是不断地从祖先的餐桌记忆中,把美好的东西继承下来为今天服务,顺应大众的需要去推进和发展的。”诚然,中华饮食文化不能只停留在人们对于历史“博大精深”的想象中。目前中餐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并不高,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尚未被世界充分感知。在赵荣光看来,除了反思,更需要努力。“我们的积淀很厚重,可以发掘的东西太多了,但是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这位严肃的学者接着强调说:“我们需要用科学的精神踏踏实实地去做。继承优秀的东西,适应人们今天的需要。要拿出人家喜欢的东西来,适应社会、时代及大众价值观。我对这点是很有信心的,我们这个民族的饮食文化真的会被很好地发扬光大!”

如果说“能吃”是一种生命的本能,那么“会吃”则是一门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学问。赵荣光教授对于这门学问的梳理与阐释,既是对几千年来积淀的思考,也是对当下中华饮食文化发展新的启迪。

撰稿 | 陈倩盼

编辑 | 江菁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