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揭秘:中国历朝历代是如何处置逃兵的?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02-20

“逃兵”这个词汇我想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我们在影视节目中经常出现,它的意思是指没有经过上级批准而擅自逃离队伍的兵士。在我们中国古代战争历史上,士兵大都是被强制参军服役的老百姓,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经济上和身家性命上,都无法得到一个应有的保障。

在此情景下,那么士兵临阵偷逃的现象变的屡见不鲜。因此古代掌权者为了能够驱使士兵为自己奋勇卖命,除了设定了军功奖赏之外,还有严酷的惩罚措施,尤其是在对待“逃兵”问题上,甚是严酷。

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历朝历代是如何处置“逃兵”的问题?

秦朝时期

关于秦朝处置逃兵的问题,我们最早发现在湖北云梦县出土的《军爵律》中存有记载。在《军爵律》中有两条明文。

第一条就是规定士兵每五人编制成一个伍,如果有其中的一个士兵临阵脱逃,其他的四个人都要被罚两年的苦役,如果斩敌立功也可免除苦役,像这样的连带责任使每一个士兵为了出自本身的安全考虑而相互的监视。第二条规定,如果士兵在战场上“失踪”不见了,国家将会上报死亡,并且会对家属进行经济抚恤、官位等;但是如果后来查明他是临阵脱逃的,没有牺牲,不仅要剥夺家属所得,而且还要终身为奴。

历史揭秘:中国历朝历代是如何处置逃兵的?

东汉时期

在东汉末年的战乱之中,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控制当时大半的国家。在曹营之中,曹操将军队里面的士兵普遍划分为“士籍”,又称“士家”。把士兵的他们的家属集中起来,编定户籍,世袭为兵。如果在战场之上有士兵临阵脱逃,叛降通敌,那么家属就会被连带处罚。另外,还规定士家的女子不能外嫁,只能在士家之中通婚。因此,曹操还令人制定一套“士亡法”。

旧东汉末年的律法规定中,凡是士兵临阵脱逃,官府可以抓捕妻儿,严刑拷打,逼问行踪。曹操感觉这样的处罚不能达到一定的威慑作用,而制定的“士亡法”中明确规定,如果士兵临阵脱逃其父母、妻儿、兄弟都是要处死。

历史揭秘:中国历朝历代是如何处置逃兵的?

唐朝时期

在唐朝的律法《捕亡律》中记载,把逃兵的罪名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已出征临战时的逃亡”,士兵逃亡一日徒一年,逃亡时间超出十五日者绞刑处死,畏战逃脱者斩首;第二类就是“镇守驻防时的逃亡”,士兵逃亡一日杖打八十,三日罪加一等,最高可以加到流配三千里,但并没有死罪。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各路军阀战乱不止,当时为了防止士兵畏战逃跑,朱温(后梁太祖)下令在逃兵的脸上用针刺字后再涂上墨汁,在各路关口盘查,如果发现刺字的逃兵就一律处死,后来这个方法也被宋代继承。

历史揭秘:中国历朝历代是如何处置逃兵的?

明朝时期

在明朝律法之中并不是采用按照逃亡日期来定罪量刑,根据大明律《兵律·军政》中规定,士兵出征打仗时逃亡的,初犯杖刑一百,然后继续充军出征;如有再犯者一律绞刑。

历史揭秘:中国历朝历代是如何处置逃兵的?

清朝时期

大清律法之中规定,无论是出征逃亡、驻防逃亡,凡是“在营”的将士畏战逃亡,一律斩立决。如果在战争之前主动自首者,一律发遣到各省驻防为奴,如果战争之后自首者,斩立决。

历史揭秘:中国历朝历代是如何处置逃兵的?

PS:欢迎各位看官在本文下方留言评论,小编会一一解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