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医都是试出来的,而不是学出来的!

 跟我学中医 2020-08-17

中医和西医不一样,西医把病因单调地归于局部的细胞,用外力杀死病变细胞就是治疗方法,因此,它定位准确,治疗方法严谨规范,作为一个西医,只需要死记硬背,操作熟练,按照规范来做就行了。而中医则把病因归于不平衡引起的整体管理失控,治疗方法就是恢复整体的平衡,它不仅方法丰富多样,而且只要能够恢复人体的平衡,它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只是见效的快慢不同罢了,因此,中医治病很难规范。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知道了,如果你是寒性体质,治疗方法就是用热药来平衡它。而热药至少有几百种,用哪一种对身体都有好的作用,你用大热药附子可以,用中热药肉桂、桂枝也未尝不可,用生姜、干姜也行,甚至多吃些温阳的食物也行。一句话,只要能够恢复人体的平衡,它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不同的是,如果你的热药正好能够恢复这种平衡,效果就会立竿见影,如果你的热药量不够,长时间的累积也会达到治病的效果。这就是中医的特点。

当然,中医的核心就是最快最好地达到治病的效果,但是,这颇为不易,原因就是中医诊断难精确,药性的寒热温凉的量难精确。中医把一切疾病都归于主不明,或者说偏心,更确切地说就是血液对各组织的不对称供应,血液供应多了,对应的组织细胞就会功能亢进,血液供应少了,对应的组织细胞就会功能低下,当这种偏性达到一定程度,即某些组织细胞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到一定程度,疾病就产生了。中医诊断就是要判断各组织是功能亢进还是功能低下,这可能还容易些,更重要的是,还要判断各组织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的程度,这就难了!毕竟,中医是通过以外揣内的办法来进行诊断的,即使能够直接观察到细胞,你也很难判断它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的程度,因此,中医诊断的经验是至关重要的,需要你多种诊断方法共同参商,以确定它的量,只有你判断更准确了,治疗的效果才有保证。

不仅仅是诊断,中药的药性也是很模糊的,它不仅和产地、种植、炮制等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这个寒热温凉的量无法测定。比如,附子是大热药,它热的程度有多少,你根本就没有一个准数,医生心理只有一个范围。中医的效果来源于以等量偏性的药来平衡身体之偏,如果量不对等,疗效就慢多了。现在人们都说中医效果慢,其实并不正确,如果诊断精确,用药精准,中药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只是中医难以实现精确诊断和精确用药罢了。大医与普通中医的区别就在于能够通过大量临床,更加精准地把握某些药的药性。如果你没有丰富的临床,靠学习是学不到的。

也正是这种中医的特点,注定了中医是不可能用西医方法来管理的。首先,中医不是学出来的,而是通过临床悟出来的,没有大量的临床实验,你是很难成为大医的。因此,中医的经验都是拿人试出来的,而不是学出来的,它不可能象西医那样,学好了套路就可以发证上岗。

有人可能会说了,中医这种尝试是对人的不负责任。确实,有那么一点,可问题是,你即使学了一大堆中医知识,治病还是一种尝试,照样是不负责任。如果说只有达到了精准的地步才可以行医,那么所有中医都可以竭业了。中医的特点就是允许尝试,因为中药的药性比较缓和,西方世界都把它当成食物来应用,副作用相对较小,所以,即使用错了,也有弥补的机会。

中医治病最重要的是,治疗的大方向不能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只要大方向正确,治疗一般都是没有问题的。你用这种方法可以,用那种方法也可以,根本没有标准。不过,如果你连寒热都辩证错了,治疗的大方向就错了,这样的治疗就会给病人带来副作用。

现在中国对中医的管理采用管理西医的方法,已经给中医带来了灭顶之灾。最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那些有证的执业中医水平不见得比那些没证的民间中医强,有证的中医都是学出来的,而没证的民间中医多是临床经验来的。通过临床学习中医肯定要比那些只靠死记硬背的学生水平要高,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可笑的是,中国竟然规定能够通过那个西医式考试的人就是好中医,而考不过的人就是非法行医,这不是劣胜优汰吗?如此的管理,中医不衰败才怪呢?

中医要振兴,最关键的就是要优胜劣汰,即把高水平的中医优选上来,把那些差水平的中医淘汰下去。什么是优?不是考试分数高就是优,而是治病疗效好才是优!什么是劣?不是考试分数低就是劣,而是治疗疗效差才是劣!因此,要制定管理中医的制度,应该抛弃那个西医式的中医考试,而改以临床考试,唯有这样,才能够提高中医的疗效,重获国民的信任,打开中医的市场。

推荐公众号主人旧书:《哲学家眼中的人体科学》

《哲学家眼中的人体科学》是第一本从系统科学角度来认识中医、气功以及特异功能的专著。此系统科学非西方的系统科学,而是在中国气一元论基础上重建的系统科学,用它不仅能够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也可以使中医走向科学化,如果你想学好中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此书就是你最好的选择之一。


如果谁有意购买,可以在下面赞赏30元(含快递费),右下留言收件人、地址、手机就可以三四日内送书上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