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草长莺飞的季节,做些什么才不辜负这春光呢? 学学古人吧,看看他们如何把春天过得丰富多彩,忙碌而充实。 1.赏花 城东早春 春天才刚刚开始,杨柳叶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人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走出家门,要到郊外去赏花。可见,即使保守的古人,也不愿在春天闲着,虚度大好春光。 2.踏青 钱塘湖春行 大地春回,人们纷纷到户外探寻春天,即探春,又叫踏青、踏春。历代文人墨客与踏青结下了不解之缘,吟诗作赋,为春游大抒雅怀。古人踏青,内容丰富多彩,观赏山川风光,游览名胜古迹,进行野炊,采摘百草,狩猎,放风筝等。 3.斗草 四时田园杂兴 盖江南春早,立春草长,儿童互相用草角力,坚韧者胜,折断者败。古人没有手机、没有各种娱乐设施,就地扯根草,就可以玩得起劲,的确叫人羡慕。 4.爬山 春山夜月 在山中赏绿树红花,看小桥流水,一直到夜幕降临仍舍不得归去,捧一把水,月亮映在手心里,拨弄一下花朵,身上便有了淡淡的香味,春天如此美好,所有人都会流连忘返。 5.垂钓 钓鱼湾 岸边杨柳依依,杏花乱舞,在花丛中悠然垂钓,春风拂面,美景当前,偶尔有花瓣飘落在鱼竿上,或者轻轻地拂过面颊,徜徉在无边春色里,即使独坐半天,也丝毫不会觉得寂寞。 6.访友 忆王孙 正是春日好时光,忍不住走出家门,去拜访好友,和知己一起庭院赏花赏月、溪畔饮酒作诗,实在是人生一大趣事。即使好友也和自己一样忙碌,早早出了家门,独自立在友人门前,看看雨打梨花的美景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啊。 7.插柳 清明日舟次吴门 早春,在春风沉醉的大地,春风明媚,绿树成荫。清明时节,古人踏青、扫墓、上坟。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柳在人们心目中有辟邪功用。清明也被民间称为“鬼节”,人们自然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8.扫墓 清明 除杂草,上供品,上:祷祝,燃纸钱,献一束鲜花,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9.放纸鸢 村居 古代平民为了祈求健康,将灾病写在纸鸢上,风筝放高时,剪断风筝线,象征灾病都让风筝带走了。 10.斗茶 一七令·茶 斗茶,即比赛茶的优劣,又名斗茗、茗战。始于唐,盛于宋,是古代有钱有闲人的一种雅玩,具有很强的胜负色彩,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 11.荡秋千 荡秋千 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古代荡秋千是在清明、寒食节前后才有所见。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 ![]() 12.射柳 射柳 古人为祈雨,进行射柳活动,后也成为一种趣味竞技。装有鸽子的葫芦挂于柳树上,弯弓射葫芦,鸽子飞出,以鸽子飞翔高度定胜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