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马

 天马行空3zpfuv 2019-02-20

简介:

马步作为传统武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咏春拳中同样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笔者经过学习总结出咏春拳中的马步可分为三类:不动、转动、移动。

不动中有:独立马、二字钳羊马、前后马

转动中有:单脚转马、脚尖转马、脚掌转马与脚跟转马

移动中有:进马、退马、45度进马、45度退马



其中转动的转马作为咏春拳核心技巧之一,从基础套路小念头一直贯穿到综合练习的木人桩与武器八斩刀中,如果转马练不好,咏春所有的手法都无法发挥其作用。

早前看到一篇文章,说初学者在练习转马时,应该以脚尖为轴还是用脚跟为轴,在这个问题上,首先大家要了解一下转马是什么,它到底有什么用?那么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转马。



脚跟转马


转马可以说是咏春拳特有的马步,有了转马才能将咏春拳的长处发挥到极致。

初学的朋友可能不太了解咏春拳的特点,在这里给大家简单的说下。

咏春拳属于近身拳,距离越近越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没有侧闪或者摇闪一类的闪避动作。

利用正面朝向对手,双手同样长的特点,在防御对手的攻击的同时,控制住对方然后攻击对方。

这些特点都基于转马的基础上,如果没有转马的配合,这些特点就毫无意义了。

基于上面的特点,转马是在转动中处于卸力与发力的一个过程


转马摊手冲拳


图中摊手冲拳中的摊手在遇到对方攻击时,借助身体的转动向后卸力,于此同时冲拳直接攻击对手。

在这个动作中我方无需闪避,并且在接手时需要双手长度一样,利用杠杆原理借助人体的转动完成了防御同时的攻击的动作。

当双方贴近后,我方不用距离惯性已然可以打出力量的原因就是利用是身体的旋转力,这也是距离越近越能更好的发挥咏春拳的原因。




练习方法

单脚转马

大家在学习二字钳羊马时,老师都会要求双脚脚尖内扣,膝盖微屈。

初时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站,其实二字钳羊马、转马、进马或退马是一整套动作。

在二字钳羊马状态下转马时只需要旋转一只脚。


脚尖转马


脚跟转马


如图所示当面朝右边转马,将重心落到右腿后,只需要旋转右脚,无论以脚尖,还是脚跟为轴都会变成前后马。

这时无论是进马还是退马都可以快速移动。

单脚转马在实际运用中更适合小动作卸力发力。

如在双黐手中的内门拦手冲拳,双脚转马会给对方更长的反映时间,错过进攻机会,单脚转马对方枕手或者伏手接手后,衔接分手冲拳或摊手冲拳,再者膀手抹打时都会更加迅捷。

脚尖转马:

使用脚尖转马相比脚跟更具有灵活性,让身体更附有弹性,其原理类似现代搏击预备抱架。

在咏春拳的实际运用中,为了利用好对方的力向,做到顺力与借力,灵活与弹性是不可或缺的。还可以快速调整身体朝向,保持追面朝型。

脚尖转马还能起到位移的作用,类似于闪避



如图位移后转马膀手接拉佛手,可让我方更快的反击对手,让对方避无可避

脚跟转马:

较之脚尖转马,脚跟转马更具稳定性,马步更加牢固,配合双手攻防同时的原理,可更好的做到卸力的同时发力。

旋转后大部分重心放到后腿,让后腿拥有巨大的蹬地力,配合髋、脊、肘底力,此时发力出拳,将整个身体扔到对方身上,这也是整身发力的用法之一。

几种错误的转马:

脚尖转马时身体起伏太大

身体左右晃,脚不动

身体僵直脚跟转马时脚尖乱晃

以上错误首先是对双腿重心轮换与分配不太了解,其次重心过高,双腿膝盖过直,对自己双腿肌肉控制能力较差,想利用惯性达到旋转的目的。

更正方法:

首先站好二字钳羊马,双脚脚尖内扣,膝盖微屈,挺髋,重心平均分配于双腿。

旋转时,双脚先不动,先缓慢旋转身体与髋部,将重心落到后腿,当后腿明显感觉到压力后,以脚跟为轴缓慢旋转前脚,此时上身保持直立,脊椎不能弯曲,面朝方向为旋转脚尖方向,旋转到位后,停住10秒,感觉双腿重心比例。

然后缓慢旋转返回二字钳羊马,如此反复

练习过程中动作尽量缓慢,如果借助惯性,无法增加自己对双腿与身体重心的控制力,后期转马时无法做到快速且连贯。

在此笔者建议初学者练习顺序为先脚跟单脚,再脚跟双脚,然后脚尖单脚,最后脚尖双脚。

区别在于用脚尖为轴,双脚的距离会变短,与脚跟为轴相比前脚更灵活,进马的速度与回转的速度更快,用脚跟为轴,前后马更稳固,更方便发力

PS:以上都为笔者自身体会与建议,咏春拳系别众多,在练习过程中,还请尊师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