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后天之本——脾胃保健(二)

 handan_26 2019-02-21

二、脾胃的保健法

     卫生保健最早可追溯至远古时期。当时人们为了保护自己免遭风雨和野兽的侵袭,构木为巢,栖身于树上,此即传说中的有巢氏时代。到了距今约四五万年前,人类由“古人”进化为“新人”,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有了显著的提高。这时人类开始建筑房屋,从土窑、地窖渐次发展成有墙壁、屋顶的土屋、木屋以及石屋。例如人们所熟知的西安半坡村就保存着离今六七千年前的圆形和长方形的房基遗迹,并有出入门户的通道,住宅房边还发现有二十多个储藏东西的窑穴。另外;考古学家还发现有两个细木柱围成的圆圈。这些较完整的房屋和雏型的畜圈、储藏仓,对人类的卫生保健都是有益的。人类在变幻莫测的自然界中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学会了用兽皮、羽毛、树皮、树叶、茅草等编制衣服,从而抵御或减少大自然带给人类的灾难,这又大大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界变化的能力。而人类对火的发现,人工取火的成功是人类卫生保健的关键。火不仅可以御寒,防兽,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人们获取食物的方法。当人类因遭遇雷击过后找寻食物时,偶然发现熟食较生食更好吃,从而主动用火烧烤食物,这便大大缩短了人体消化食物的过程,减少了诸多肠胃疾病。上述原始人用以保护自身的简单措施,构成了人类最早的卫生保健。

     而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生活和劳动所处的内外环境不断变化,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越来越严重,人们已不得不寻求各式各样的保健养生之法,以达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调养身心的目的。

     祖国传统养生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着的,并且强调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如空气、水、食物,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人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如春天气候转暖,人们逐渐脱下棉衣:夏季炎热,人们为降温而使用风扇,空调。故而古人日:“人与天地相应也”。

     《内经》说人体诸气乃至天地之气都等同或统之于胃气,得出了“内伤脾胃,百病丛生”的结论。在《灵枢·本神》篇中又说“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的心、肝、肺、肾四大脏器都离不开脾胃之气的充养。在《内经》里有“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以及“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的记载。脾胃养生之道,关键在于健与不健,脾胃保健,其法很多,如通过药膳、针灸、气功、推拿等手段保养脾胃,都可以达到防止衰老,预防疾病,保全形体,益寿延年的目标。

(一)四季养生,重视脾胃

     祖国传统医学中有阴阳五行之说,人体的五脏六腑,自然规律分别与其相应。即肝胆属木与四季中的春相应;心与小肠属火与夏相应;脾胃属土与长夏相应;肺与大肠属金与秋相应;肾与膀胱属水与冬相应。它们之间是相互为用的,如树木可用金器砍伐,火可用水扑灭,土地能被树木疏松,金属可被火熔化,水流能用土遏止等。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有这种相生相克的规律,数不胜数。一年之中的春、夏、长夏、秋、冬季节之气相互转化,相互平衡,这是一切事物盛衰的根本。在懂得养生之道的古人看来,必须顺从自然规律,否则,将会生病。这在《内经》上有详细的记载。

     人体的脾胃与长夏相通。长夏亦称为季夏,其时在夏秋两季之间,农历为六月,在我国北方正值炎热似火,雨水充足,天地间万物生长最旺盛的时候。

1.脾胃与四季相通

     (1)四时一体

     四时是指一年当中的春、夏、长夏、秋、冬季。这五个季节各有其特点,春温春生,夏热夏长,长夏湿长夏化,秋凉秋收,冬寒冬藏。春天气候开始温暖了,一切枯萎的树木又开始萌芽生长,冷冻了的土地和泉水也解冻了,蛰藏着的小生物又开始活动起来了,整个自然界中充满了一片新生的现象;夏天气候比较炎热了,一切植物也都长得越来越茂盛,各种生物活动也都更加活跃,整个自然界充满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长夏暑湿较盛,各种动植物的新陈代谢都很旺盛,人体的气、血、津液互相转化,从而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秋天气候又开始凉了,植物生长的果实都成熟了,可以收取了,茂盛的树叶开始凋落了,许多生物的活动也开始减少了,整个自然界出现了一派收敛现象;冬天气候转为寒冷了,多数植物也枯萎了,河水也冻结了,许多小生物又重新蛰伏躲藏起来,停止活动了,整个自然界中的许多生命现象好像藏伏起来一样。就这样,年复一年,各个生命体遵循着这种自然规律,逐渐成长壮大。否则,将被自然界无情地淘汰。

     同时,也只因有了春温、春生、才有夏热、夏长,才有秋凉、秋收,才有冬寒、冬藏。这种变化是连续的,是在原有基础之上发生发展起来的,不可割断的。没有温热,也无所谓寒冷,没有生长,也无所谓所藏,也就无所谓第二年的再生长。没有春天,万物就不能萌芽生长;没有夏,万物就不能欣欣向荣;没有长夏,万物就得不到正常滋润;没有秋,自然环境会过度潮湿;没有冬,万物就得不到闭藏和安静,就会影响到来年的再度生长。所以我们说“四时”是一体的,它是人体正常发育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2)人与天地相应

     《灵枢·邪客篇》说“人与天地相应”。天地,是指整个自然界而言,相应,则是指自然界中一切变化都可以影响人体并与之相应。这句话有两种解释:其一是指自然界中的一切变化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生理并使之与其相适应,例如天气炎热,穿衣厚则大汗出;天寒地冻,衣薄则汗毛孔紧闭。其二则是以天地间的一些自然现象来解释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等现象,认为人体就是一个小天地,因而把人与天地等同起来,例如天上有日月,人生两目;地上有九州,人有九窍……我们通常所说指前者,即认为人与天地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生长在自然界中就好像鱼生活在水中一样,无时无刻不受到大自然的作用和影响。

     正如《内经》所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其意即为阴阳四时是万物的终始,是盛衰存亡的根本,违逆了它,就会产生灾害,顺从了它,就不会发生重病。故古人说:如果这种正常的自然规律被打破,就会出现日月昏暗,阴霾邪气侵害山川,阳气闭塞不通,大地昏蒙一片,云雾弥漫,日色无光,相应的雨露不能下降,天地之气亦不上下交通,万物的生命就不能绵延,自然界高大的树木也会死亡。一旦恶劣气候发作,风雨无时,雨露当降而不降,草木不得滋润,或暴雨不时而作,天地四时的变化失去了秩序,致使万物生命夭折。比如说只有火没有水,或者只有寒冷,根本没有温热,并超过极限,则根本不会产生生命,即使有了生命也不可能正常发育和成长。

     自然界中一切事物都是运动不息并不断在变化着。季节气候变化,人体生理病理也相应变化。《内经》记述“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症,冬善病痹厥。”(《素问·金匮真言论》)。其意是说:春天风胜,易见鼻塞鼻出血症状,如风热邪气从口鼻侵袭人体。以致鼻塞不通;夏天暑气较胜,多发生胸胁方面的疾患,如心脏病;长夏湿气较胜,易见腹泻等里寒证,如因过食寒凉饮食所致腹痛,泄泻不止;秋天因燥胜,易发生风疟,如因夏季多贪凉,秋天易出现头痛,恶风,先热后寒,自汗症状,此为疟疾一种:冬天因较寒冷,气血痹阻,可见身冷、身痛等症。不难看出,自然界所具备的神奇力量对人类来说是何等重要。

     (3)脾胃为四季养生之本

     脾胃属土,与长夏相应,在五行之中居于中央,与五行之中木、火、金、水四行的关系是:木克制土,火生土,土可生金,土又克制水。因其它四行又与春、夏、秋、冬一一对应,故而我们认为脾胃是与四季相通的。《内经》说:若长夏之时见到春天的气候,或当年春季气候异常恶劣,影响了长夏的正常自然变化,那么与长夏所相应的脾就容易发病。又说若长夏多贪凉吹风,秋季必然会出现先热后寒,头痛,自汗等一系列疟疾症状。如若脾不运化水谷精微物质,则心与肾不得其充养,乃致虚衰不用。故而养脾胃为养生的关键。

2.四季保养脾胃的方法

     从古至今,保养脾胃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饮食,药物,情志,针灸,气功,推拿等。无论选择怎样的保养方法,其目的都是一个,就是维护健康,防治疾病。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的情况都有所不同,因而应该根据本人身体,生活习惯等情况选择一套适合自身的保健养生方法。

     (1)饮食疗法

     这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食物的性能、食物与健康的关系,并利用食物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科学。在具体运用时,应该注意适应四时气候,地理区域,因人制宜。比如,春季气候转温,万物生发,机体以肝主疏泄为特征,饮食应以补肝疏散为主,可选食韭菜炒猪肝一类的菜肴。夏季炎热酷暑,汗出毛发,机体以心喜凉为特征,饮食应消暑生津,可选食绿豆粥、荷叶粥等食物。秋季凉爽干燥,万物肃杀,机体以肺主收敛为特征,饮食应平补润肺,可选食柿饼、银耳羹等。冬季气候寒冷,万物收藏,机体以肾脏阳气内藏为特征,饮食应补肾温阳,常选食羊肉羹、狗肉汤等。

     (2)药物疗法

     这是指在中西医理论指导下,合理使用相关治疗药物来达到祛病强身之目的。此方法一般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这也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特别是在某些长久不愈,重病大病上,病人或看护者不能盲目滥用药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3)情志疗法

     这是通过人们自行调解自己的情绪,即不可过喜、过怒、过忧、过思、过悲、过恐、过惊等,以求得清静安闲,空无杂念,精神内守的养生之道。

     (4)针灸疗法

     这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和艾灸防治疾病的方法。其适应性广泛,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此法历史悠久,在《内经》中即对经络、腧穴、针灸方法以及适应症、禁忌症等都作了详细的论述。如对脾胃虚寒之胃痛,可针脾俞、胃俞、中脘、章门、内关、足三里穴,其效颇佳。或用艾灸中脘、内关、足三里,收效更显。

     (5)推拿疗法

     也可称按摩疗法,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疗法,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如捶背、擦胸、揉腹等。若添加冷热敷、中草药油或药棒等手段,更可收到解除疲劳、振奋精神、增强抗病防病能力的效果。比如每天坚持揉动中腹2~5分钟,则能保健脾胃,对消化不良、腹痛、腹泻、大便秘结等症状可以防治。

     以上五种常见养脾胃法四季适宜。详细方法后面专章介绍。

(二)保养脾胃宜调理情志

1.情志失调致脾胃病的特点

     情志致病一般可分为暴发形成和逐渐形成两大类。暴发形成的诱因一般属于突如其来或意料之外的较大精神打击,或重大获得、难以接受的事物,或难以忍受的伤痛、事变及灾难等。这些较强的突发的刺激皆属恶性精神刺激,能导致某些暴病、急病,甚至夭亡。临床上也经常见到暴怒伤肝,引起中风、暴盲、暴聋等情况。逐渐形成的诱因,一般是指因欲望不遂或实际问题不能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困难难以克服而引起的长时间忧虑或愁闷。如长期找不到住房,生活穷困,家庭不和,蒙受不白之冤等,都会使精神抑郁,思虑过度,忧虑成疾。《素问·汤液醪醴论》说:“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神弛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其意为一个人在生活中若总是抱定无穷的欲望而又力不从心,则其在精神方面总处于忧心忡忡的状态,长久下去则会导致精气毁坏,涣散,营血减少,不能濡养全身,卫气也失去防御功能,人的元气不能回复,疾病就不痊愈。所以,大多数逐渐形成的精神刺激所导致的疾病,病情缓,病程长,治疗慢。

     情志致病的程度不仅与刺激的量、持续的时间长短有关,还与各人反应的差异相关。同样的精神刺激,有的人可致病,有的人则不病,有的人病情较轻,有的人病情较重。比如同样是生气后,有人出现咳嗽不止的症状,有人不想吃东西,有人特别想吃东西。性别及年龄不同,对精神刺激的耐受性和敏感性也不一样。女性往往因忧郁、悲哀、思虑致病,中年人多见因怒、忧致病,老年人易因悲伤、孤独感致病。

     不同体质与性格的人对情志刺激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在《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中,把不同的禀赋归纳成五种不同类型的性格。性格不同,易发的情志病亦不同:火型人易怒,木型人易忧,水型人易抑郁等。不同性格的人心理承受度不同,所受情志变化的影响亦不同。例如:同为高考落榜生,有人闷闷不乐,整日昏昏度日,而有人则表现出坚强的斗志,计划来年再打翻身仗。

     情志导致脾胃病的病机变化是:人体受到情志因素刺激后,使机体气机郁结,损伤脾胃,使脾胃升降失常,气血逆乱。不同的情志刺激影响脾胃气机升降运动的强弱也不一样。

     情志刺激导致的脾胃病是多种多样的,也是复杂多变的,故而通过调节情志的方法来治疗及预防脾胃病是可取的,正确的。

2.情志养脾胃的方法

     情志养脾胃方法以预防和自我调节为主。

     预防不良情志刺激损伤脾胃是十分重要的。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学习、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无暇顾及自己的保健问题。年轻人生机虽然旺盛,但缺乏社会经验,对待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常感束手无策,思想上容易产生急躁、悲观、孤僻等不良倾向。中年人虽然在思想上比较成熟,社会地位也较稳定,但是对养生保健认识不够,忘记了由于数十年的忙碌已对身心造成很大的损伤,另一方面,一旦把保健提上日程,又表现得过于敏感,以致于稍有不适就认为身体出了大问题,疑神疑鬼,加重思想负担,小病养成大病。进入老年期后,由于大脑细胞的退行性变化,脑的重量开始下降,脑血流不足,大脑功能减退,易出现老年性的思维障碍,情感不稳定,自控能力减弱,也易出现抑郁、恐惧的心理状态。特别是那些离退休的老年人,工作生活都发生了变化,加之适应性差,就会有一种“已是黄昏独自愁”的感觉,孤僻、急躁、忧虑等情绪也随之而来。以上这些情形都不利于脾胃的健康,都会使脾胃的受纳、运化、吸收及营养物质的输送功能出现障碍。轻者表现为食不甘味,重者饮食懒进,甚至出现腹胀、腹痛、泛酸、倦怠、进行性消瘦等症状。

     预防不良情志刺激脾胃,首先要保持乐观情绪。人对周围事物在态度上反应的心理活动,叫做情绪。反应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如满意、快乐、喜爱等是积极反应,而不满、痛苦、厌恶等是消极反应。心情愉快时,脾胃气机升降和谐,消化吸收功能正常,新陈代谢旺盛;而情绪消沉、悲伤或焦虑时,脾胃升降失常,抑制了消化吸收功能,机体的生物化学调节失常或减弱,容易产生胃溃疡,胃癌等疾病。中国传统养生思想是强调听其自然,节制欲望的。人的生、长、壮、老是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要树立正确的生活保健观、用积极的乐观精神对待一切,就有益于健康长寿。乐观主义精神在脾胃保健中的作用是任何药物所无法起到的。

     预防不良情志刺激脾胃,还应做到节制欲望,清静虚无。一个人如果能排除一切杂念妄想,元真之气才能保持充沛,精神内守不耗散,病邪就无从侵袭。人在婴孩阶段,心志没有思虑,体气专一,全身高度和谐,外物不能伤害,新陈代谢机能最为旺盛。随着年龄增长,欲望增多,考虑深,为外物所害,新陈代谢机能就会出现失常,各种疾病丛生。忧虑过度,脾胃之气郁结,影响气机升降,导致纳食不香,腹胀腹泻,呕吐,泛酸等。讲清静虚无,并不是什么都不用想,不用考虑,而是适度用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为无为之事,乐恬儋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其意为:圣人做的是无为之事,乐于保持恬澹的情绪,而居守于快乐自如的虚无境界,因此其寿命绵长,可以享尽天年,这就是圣人的养生之道。金元医家刘河间也说:“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悉去。”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自序中就曾谈到:醉心于名利的人,身体衰惫了,要名利还有什么用呢?故而,知足者常乐。老年人更应当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损滋味,除佞妄,去妒忌。此为古人养生之诀窍。

     预防不良情志刺激的发生来保养脾胃的方法着重体现了中医学未病先防的思想,而通过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来养护治疗脾胃,则是中医学既病防变思想的体现。

     自我调节情志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自我转移法

     这是自觉转移自己的思想情绪变化的一种方法。多运动,赏花草,听音乐,下棋,旅游等,都能排解不良情绪,唤起乐观情绪。阳光下的户外活动可以减少人体内一种激发不良情绪的激素——美雷托尼激素的产生,所以适当多晒太阳也可改变坏情绪。

     (2)自我强制法

     用理智来强制异常心理转变,使之得到平复。这种强制是在心理状态允许的情况下采取的主动态度,又称以正压邪法。中医学认为悲可治怒,恐可治喜,怒可治思,喜可治悲,思可治恐。自我克制不良情绪,还可借助情志相克法来调节心理上的平衡。

     (3)自我宽心法

     以他人的不足与自己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等细节上作比较,或将自己的短处与他人忘我工作精神作比较,从而调节自卑情绪,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

     另外,还可通过饮食调节不良情绪。如忧思不解者,可多食辛甘之味以健脾养胃,如鲜姜、萝卜、百合、鱼、肉等,或吃一些平时喜爱的食品都可抑制不良情绪的进一步发展。

     调解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的方法有许多。清代画家高桐轩就有“十乐”:即耕耘之乐、扫帚之乐、教子之乐、知足之乐、安居之乐、畅谈之乐、漫步之乐、沐浴之乐、曝脊之乐等。日常生活中是隐藏着无数乐趣的。

(三)饮食养脾胃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说明了用药的同时辅以食疗的重要性,又说明了各类食物都需摄取。东汉时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大枣、茯苓、藕、莲子等补脾胃的食物。以后又出现很多论著,如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忽思慧的《饮膳正要》等,都对食疗原则,食疗内容作了详尽的叙述。

     因为脾胃是消化食物的直接承担者,所以中医食疗对某些脾胃病有着特殊的显著效果。

1.饮食与脾胃

     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就脾胃病而言,常可碰到因饮食不当而造成脾胃受损,或出现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的例子。也常见脾胃病通过日常饮食物治疗痊愈的例子。故而我们从以下几点来说明饮食与脾胃的相互为用关系。

     (1)饮食的性味与归经

     食物存在性与味的差别。性,指四性,即寒、凉、温、热;味,根据食疗本草学的归纳方法,也和药物一样,具有酸、苦、甘、辛、成五味。这种性味分类主要来自感觉器官对饮食物的感受,但也含有理性的推测。如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的,或能抑制、损害人体阳气的食物,其性是寒凉的,如西瓜、苦瓜、萝卜、梨、马齿苋等。又如具有滋补脾胃作用的羊肉、鲜猪肚、猪肉等,实际上并无甜味,但仍将其标为甘味。饮食物也存在归经问题,食物的归经是指食物主要对人体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产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它经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它是根据食物被食用后反应出来的效果,并结合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特点概括得来的。如生姜、桂枝能增进食欲,萝卜、西瓜能生津止渴,而胃主受纳,又喜润恶燥,食欲减退、津少口渴之症属于胃,故以上四物归属胃经。很多食物对脾胃的消化,吸收及糟粕转送有直接作用,如山楂、山药、莲子、菠菜、芝麻等,故饮食归属脾、胃经的不在少数。

     (2)饮食合理与否对脾胃的影响

     《内经》提到“饮食有节”,“谨和五味”。饮食有节的节,即指节度、节制。其中包括对饮食数量、饮食质量、饮食搭配都须适度平衡。《寿世保元》说:“大饥不大食”。正常饮食也应有节度,一般一日三餐即可。假如整日口不得闲,拖累脾胃,就会造成脾胃虚损,或由于唾液、胃液、十二指肠分泌液的长期刺激腐蚀胃及十二指肠肠壁,形成慢性炎症或溃疡,严重者可致胃肠壁穿孔,出血,死亡。另外,饮食要讲究五味调和,不要挑食。《内经》中说: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素问·生气通天论》)其意为苦味属火,适量则由火生土而助脾,但偏食喜苦,则会使脾气受损,燥而不润。脾虽喜燥,但过则损伤其机能,无法正常地运化胃中津液,致使胃气呆滞而呈胀满。苦性食物有莴苣、白果等。饮食合理还包括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老年人和儿童,一属气血不足,脏腑渐衰,一属生机旺盛,稚阴稚阳。故而老年与儿童的饮食都宜以健脾消食,质软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粥类,汤类,饼类,膏类等。因时制宜则是指根据四时气候的变化,调节饮食物预防治疗疾病。如夏季选食绿豆粥,荷叶粥来消暑生津。因地制宜,是指根据不同区域及气候生活差异来调节饮食以达到预防治疗疾病的功效。如西北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居民易受寒伤燥,宜食温阳散寒食物,如羊肉。

2.养脾胃的食物

     选择养脾胃的食物有以下原则。第一,避免一切可使胃酸分泌增加或有损胃肠黏膜屏障功能的饮食。如不用甜羹、酒酿、八宝饭等过甜食品;不用咸菜、咸鱼、咸肉等腌制食品;慎用柠檬、话梅等过酸食品;忌用辣椒、芥末、咖喱等味重食品;忌饮浓茶、咖啡、烈性酒等刺激性饮料等。相反,可以使用杂粮、芹菜、菜梗、笋、豆芽等含膳食纤维素的食物,促进胃肠蠕动。第二,选低脂、适量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及足量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且含钙、镁、铁等多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类、果汁、瘦肉、乳类等食物,第三,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选择相应的食物与食物配药配膳。例如脾胃虚寒型的呕吐、胃痛病,可以选用羊肉、猪肚、韭菜、生姜等。第四根据现代科学对各种食物的药理作用的研究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食物。如大麦对治疗溃疡有效,鲫鱼对慢性胃炎有效。第五,根据脾胃病患者对饮食的个人喜爱,对饮食的烹调方法的适应性选择食物。

     (1)根据食物的属性选择食物

     人们通常将食物分为温热、寒凉与平性三类。

     ①温热食物适合于虚寒证的脾胃病患者食用。有羊肉、狗肉、牛肉、鸡肉、鱼肉、麻雀、鹌鹑、牛鞭、猪肚等肉制品,韭菜、胡萝卜、刀豆、蚕豆、芥菜、芫荽、葱、大蒜、生姜、薤白、南瓜等蔬菜类,以及荔枝、黑枣、糯米、红糖等.。

     ②寒凉食物适合于实热证的脾胃病患者食用。有海带、紫菜、蘑菇、竹笋、莲藕、白萝卜、苋菜、菠菜、芹菜、绿豆等蔬菜类,大麦、小麦、荞麦、粟米等粮食类,还有苹果、梨、香蕉、橙、柚子、橄榄、菠萝、猕猴桃、李子、甘蔗、枇杷等水果类,以及茶叶等。

     ③平性食物适合于各类型脾胃病患者食用。有猪肉、牛肚、鸭肉、鹅肉、鲫鱼、银鱼、黄花鱼等鱼肉类,莲子、白果、杏、无花果、荸荠、杨梅、桃、石榴等果实类;木耳、银耳、香菇、茼蒿菜等蔬菜类,赤小豆、黑豆、花生、番薯、芋头、马铃薯、玉米等粮食类,以及燕窝、酱、白糖等。

     (2)根据食物的五味选择食物

     五味是指:辛、甘、酸、苦、成,还有一种味道较平淡,称之为淡味。《本草备要》指出:“凡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缓;辛者,能散、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泔。”选择食物时应加之区分。

     ①酸味食物有番茄、苹果、梨、柑橘、橙、柚子、柠檬、石榴、橄榄、猕猴桃、杏等,以水果类居多。

     ②苦味食物有薤白、苦瓜、茶叶等。此类养脾胃食物种类较少。

     ③甘味食物有粳米、糯米、小麦、大麦、荞麦、粟米、玉米、马铃薯、芋头、番薯、花生、高粱、黄豆、黑豆、绿豆、赤小豆、蚕豆等粮食类,芹菜、白菜、菠菜、苋菜、茼蒿菜、胡萝卜、莲藕、竹笋、南瓜、刀豆、蘑菇、木耳、猴头菇等蔬菜类,梨、西瓜、荔枝、柑橘、柚子、石榴、罗汉果、菠萝、李子、桃、杨梅、荸荠、甘蔗、杏、枇杷、无花果、杏仁、白果、莲子等瓜果类,猪肚、牛肉、羊肉、兔肉、鸡肉、鸭肉、泥鳅、鹌鹑肉、草鱼、鲫鱼、银鱼、黄花鱼、鲈鱼、羊奶、牛奶等肉奶类及燕窝、白糖、红糖、饴糖等。

     ④辛味食物有韭菜、芥菜、芫荽、大蒜、葱、生姜、白萝卜、辣椒、金橘、酒、胡椒、桂皮等。

     ⑤成味食物有紫菜、海带、狗肉、酱等。

     在上述食物中,有些食物具备两种以上的味道,那么其对脾胃所产生的功效就更多。

     (3)根据食物在中医学上的作用选择食物

     这类食物分为补益、清导、清热、温中、和解、滋阴几类。

     ①补益类食物,即对脾胃虚弱者适用。有粳米,糯米、小麦、大麦、粟米、花生、黄豆、蚕豆、莲藕等粮豆类,南瓜、芹菜、香菇、蘑菇、猴头菇等蔬菜类,杏仁、白果、无花果、莲子、大枣、山药等果实类,牛肉、猪肚、兔肉、鹌鹑等肉类,以及红糖、饴糖等。

     ②消导类食物,对腹胀满,食滞停积之脾胃病患者适用。有荞麦、玉米、马铃薯、芋头、番薯、高粱、黑豆、赤小豆等粮豆类,菠菜、大蒜、白萝卜、胡萝卜、海带、紫菜等蔬菜类,以及金橘、罗汉果、荸荠等果类。

     ③清热类食物,对有口臭、生疮、便秘者适用。有绿豆、芹菜、白菜、菠菜、苋菜、竹笋、苦瓜、冬瓜、番茄、银耳、木耳、紫菜等菜豆类,梨、西瓜、柑橘、柠檬、橄榄、猕猴桃、荸荠等果实类及茶叶等。

     ④温中类食物,针对脾胃虚寒所致胃痛等症的脾胃病适用。有刀豆、芥菜、芫荽、大蒜、葱、生姜、辣椒、羊肉、狗肉、鸡肉、草鱼、酒、胡椒、桂枝等。

     ⑤和解类食物,对脾胃不和者适用。有韭菜、茼蓠菜、生姜、薤白、莲藕等蔬菜类,柚子、柠檬、猕猴桃、杨梅、枇杷等果实类,以及牛奶、酱等。

     ⑥滋阴类食物,对胃阴不足所致呃逆、呕吐等脾胃病证适用。有香蕉、荔枝、橙、柚子、石榴、菠萝、李子、桃、甘蔗、杏等果实类,以及羊奶、鸭肉、燕窝、白糖等。

     (4)根据食物的现代药理研究结果选择食物

     现代研究证明,鲫鱼、阿胶、柚子等食物或者富含蛋白质、氨基酸,或者含有较丰富的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等,具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可以滋养胃阴。而猪肚为治胃病之要品,现代医学手段,已用猪肚制成“胃膜素”,能滋补和调节人胃的功能,使过高的胃酸受到抑制,消化酶得到补充,用以治疗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能收良效。蜂蜜性味甘平,有润燥解毒、缓急止痛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对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3.养脾胃的药膳

     选择一定的中药与饮食相互配伍,经合理烹调而产生药膳,可以保养脾胃或治疗各种脾胃病。

     以下就几种常见脾胃病介绍较为有效的药膳。

     (1)胃痛证

     指因忧思郁怒、饮食劳倦等引发的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可用下方。

     方一,全肚煨团鱼

     原料:团鱼肉250克,猪肚1个,生姜适量,盐少许。

     制法:将团鱼肉、猪肚分别整治洗净。团鱼肉切成小块,生姜洗净拍破。把团鱼肉块装入猪肚中,肚口用线扎紧,置于沙锅中,加水淹过猪肚为度,入生姜。先用旺火烧开,然后改文火慢慢炖至肉熟烂,加少许盐。

     服法与用量:吃肉喝汤,分数次吃完,连吃7次为1疗程。

     说明:团鱼即鳖,又称甲鱼、脚鱼等。团鱼肉为滋腻之品,多食易伤胃。

     方二,良姜炖鸡

     原料:公鸡1只,良姜、草果各6克,陈皮、胡椒各3克,葱、酱油、盐各适量。

     制法:公鸡治净,切块,入锅,加上述作料及中药,加水适量。用小火煨炖,熟烂即可。

     服法与用量:吃肉喝汤,佐餐适量食之。

     说明:良姜性辛热,有温胃止痛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型胃痛。

     方三,三七豆腐汤

     原料:豆腐2块,三七粉10克,红糖100克。

     制法:豆腐切成小块置于锅中,加水适量,并入三七粉与红糖,煮半小时后即可。

     服法与用量:趁热空腹服,每食适量,每目2次,2个月为1疗程。

     说明:适于瘀血型胃痛病人。

     方四,南瓜粥

     原料:南瓜500克,粳米100克。

     制法:南瓜洗净去皮,切块。粳米淘净。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熬成粥状。

     服法与用量:每曰食用,次数不限。

     说明:南瓜补中益气,健脾益胃,可防止便秘,对食积胃肠型的胃痛有效。

     方五,红枣糯米粥

     原料:糯米、红枣适量。

     制法:二者洗净,加水适量煮成粥。

     服法与用量:每日2次,宜长期服用。

     说明:适用于脾胃虚弱及久病体弱者。

     方六,羊肉桂茴汤

     原料:羊肉500克,肉桂3克,小茴香6克,生姜10克,作料少许。

     制法:将羊肉洗净切块,加入肉桂、茴香、姜、盐,水煮熟后即可。

     服法及用量:喝汤食肉,每日均食少量。

     说明:用于脾胃虚寒所致胃痛隐隐者。

     方七,莲子粥

     原料:莲子50克,粳米(或糯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莲子用开水泡胀,除去皮、心,入锅内,加冷水小火煮半小时,至熟而不烂时盛起。米淘洗干净入锅内,加冷水适量,旺火烧开10分钟后,倒入莲肉及汤,改用小火煮约半小时,加入冰糖调化即可。

     服法与用量:趁温热适量食之,可作早、晚主食。

     说明:莲子粥在清代曹庭栋《粥谱》中被列为“上品三十六粥之首”,备受推崇。本方有健脾胃、补虚损之功效,适用于久病体衰之人。

     方八,麦门冬粥

     原料:麦门冬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先用麦门冬煎汤,去渣取汁备用。将粳米淘洗净,加水适量煮粥,粥将熬成时,加入麦门冬汁和冰糖,调匀稍煮即可。

     服法与用量:温热适量食之,每日2次。

     说明:麦门冬有养胃生津,退热除烦功效。本方适用于胃阴不足的胃痛绵绵,经久不愈的患者。

     (2)呕吐证

     是指由于饮食失节等原因所引发胃及肠内的食物返行其道,上逆而出的病症。可选下列食疗处方。

     方一,羊肉粥

     原料:羊肉100克,小米100克,生姜、盐。

     制法:羊肉切片,小米洗净,加水煮粥,加少许姜、盐,煮烂备用。

     服法与用量:温热适量服用,每日早晚服。

     说明:羊肉、小米共同补脾胃,适用于脾胃阳虚之呕吐。

     方二,蒸香鸭

     原料:老鸭1只,丁香9克,沉香5克,黄酒、葱、姜、酱油、白糖、味精适量。

     制法:鸭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晾干,用酒、酱油、姜片、葱段腌1小时。将丁香、沉香加少许盐用小火炒香后连同剩余调料一起放入鸭膛内,将鸭上笼蒸2小时即成。

     服法与用量:佐餐适量食之。

     说明:适用于脾胃虚寒型呕吐。

     方三,吴茱萸粥

     原料:吴茱萸2克,粳米50克,生姜2片,葱白2节,红糖适量。

     制法:吴茱萸研为细末。粳米淘洗干净,加水适量煮粥,待粥将成时,下吴茱萸及姜、葱、红糖,煮5分钟即可。

     服法与用量:早晚空腹温热食之,每食适量,3~5天为1疗程。

     说明:吴茱萸性热味辛苦,有温中止痛,降逆止呕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吴茱萸有驱除肠胃气体及抑制肠内异常发酵的作用。

     方四,姜枣饮

     原料:生姜5片,红枣5枚,半夏6克。

     制法:三味共入沙锅内煎汤。

     服法与用量:温热饮用,每日2次。

     说明:适用于脾胃不和所引起的呕吐证。

     (3)痞满证

     这是指因饮食不化,气郁痰凝等因素引发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不痛的病症。可选用下方。

     方一,消金饼

     原料:大枣肉250克,白术120克,生鸡内金60克。

     制法:三味焙干研成粉末,用水和匀,作成小饼,烘熟,备用。

     服法与用量:空腹作点心服用。每日1次。

     说明:鸡内金消食导滞。本方适用于饮食积滞所致痞满证。

     方二,豆豉鲫鱼汤

     原料:鲜鲫鱼1条,豆豉10克,胡椒15克,陈皮10克,老姜2片。

     制法:鲫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入沸水锅中稍烫捞出。将胡椒拍破。锅内加清水适量,下豆豉、胡椒、陈皮、姜,旺火烧沸后下鱼,沸后改中火煮约20分钟即成。

     服法与用量:单食或佐餐均可。

     说明:适用于脾胃虚冷之痞满证。

     方三,凉拌芹菜

     原料:净芹菜200克,海带、黑木耳各50克,酱油10克,盐、白糖少许。

     制法:芹菜去根、叶,洗净切成段。海带、木耳用水发涨后择洗净,海带切成丝,木耳用手撕成小块。上三物分别入沸水焯一下,捞出沥干,共放碗中,加酱油、盐、糖拌匀后即可。

     服法与用量:佐餐适量食之。

     说明:适用饮食积滞,胃肠燥热型的痞满证。

     方四,香菜粥

     原料:香菜70克,粳米100克,生姜、橘皮、精盐、味精各少许。

     制法:香菜择洗净,切碎。生姜、橘皮洗净切成碎末。粳米淘洗净,入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烧开,待米煮至开花时加入生姜末与橘皮末,小火煮成粥,再入香莱、盐和味精,再沸即可。

     服法与用量:温热适量食之。

     说明:适用于因感冒风寒后胃纳不香,食滞不化之痞满证。

     方五,芸豆卷

     原料:芸豆500克,红枣250克,红糖150克,糖桂花适量。

     制法:芸豆用清水泡胀,入锅煮烂,凉后包在洁布里搓揉成泥。红枣洗净,煮烂去核,趁热加红糖、桂花,拌压成泥。将芸豆泥摊在案板上,用菜刀平抹成长片,上面摊抹一层枣泥,纵向卷起,垂直方向切成“回”形卷块即可。

     服法与用量:温热适量食之。

     说明:本方健脾益胃,适用于脾胃虚弱型痞满证。

     (4)泄泻证

     这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如水样而言。以夏秋两季较为多见。可用下方。

     方一,莲子鸡蛋

     原料:鸡蛋2个,莲子150克,冰糖适量。

     制法:鸡蛋煮熟去壳。莲子用热水浸过,去皮、心,放在锅内加水煮熟,加入鸡蛋、冰糖,再煮10分钟即可。

     服法与用量:温热空腹食鸡蛋、莲子,喝汤,每日1剂,可连续服用一段时间。

     说明:鸡蛋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本方有健脾胃、止泄泻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之久泻病症。

     方二,荔枝干粥

    原料:荔枝干15克,山药、莲子各10克,粳米30克。

     制法:山药去皮洗净,捣烂。莲子沸水浸泡后去皮、心。粳米淘洗净。先将荔枝干、山药、莲子同放入沙锅内,加水至熟烂,再下粳米,同煮成粥。

     服法与用量:温热空腹食之,每日l剂,连服3日。

     说明:本方健脾止泻,温补脾阳,对老年人的五更泻效果较好。

     方三,理脾糕

     原料:百合、莲肉、山药、薏苡仁、芡实、白蒺藜末各60克,粳米粉500克,糯米粉250克,砂糖250克。

     制法:以上各物拌匀,加水适量,作糕,上笼蒸熟,取出晒干,瓷罐收贮。

     服法与用量:每日常食,每食适量。

     说明:本方具有健脾疏肝、养胃止泻的功效。适用于因恼怒伤肝,肝犯脾胃所致之泄泻。

     方四,糖枣饮

     原料:红糖60克,红枣5个。

     制法:红枣洗净,与红糖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约30分钟即可。

     服法与用量:温热食枣喝汤,分2次服。

     说明:本方有健脾养胃,滋补气血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久泻、久痢不止。

     方五,茉莉花代茶饮

     原料:茉莉花10~20朵。

     制法:代茶沸水泡饮。

     服法与用量:不拘时适量饮之。

     说明:茉莉花香味纯正,古称“人间第一香”。其性温味辛、甘,功能理气解郁和中,用治下痢腹痛有效。本方适用于寒湿损伤脾胃后所引起的大便清利,不能食之证。

     (5)便秘证

     这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虽不延长而排便困难者。尤其对老年人而言,便秘可以诱发心脏病,脑中风的发生或加重,危害很多。可选下列食疗处方。

     方一,郁李仁粥

     原料:郁李仁6~15克,粳米30~60克。

     制法:先将郁李仁捣烂成泥状,水研并绞取药汁,或捣烂后煎取药汁,去渣,加入粳米煮成稀粥,备用。

     服法与用量:温热服适量。早晚各1次。

     说明:本方润肠通便,适用于老年性便秘。

     方二,凉拌萝卜、菠菜

     原料:菠菜100克,白萝卜、100克,麻油等适量。

     制法:菠菜洗净,切断,入沸水中烫5分钟,捞出,拨散晾凉。白萝卜、洗净,切成细丝,与菠菜同入大碗内,加麻油及少许食盐、味精,调拌均匀即可。

     服法与用量:佐餐适量食之,每日2次,连服2~5日。

     说明:菠菜含粗纤维及维生素C等,能促进肠道蠕动,而起到滑肠通便作用。适用于老年习惯性便秘。

     方三,槟榔粥

     原料:槟榔10~15克,粳米30~60克。

     制法:先用槟榔片煎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稀粥。

     服法与用量:每日空腹服1~2次,可常服。

     说明:适用于腹胀气不通,大便秘结之患者,达行气通便之功效。

     方四,五仁粥

     原料:黑芝麻、松子仁、胡桃仁、桃仁、杏仁各10克,粳米200克,白糖适量。

     制法:五仁分别择洗净。桃仁去皮、尖,炒熟。将五仁混合碾碎,放锅中,并入粳米,加水适量,煮成稀粥,加白糖调化即可。

     服法与用量:温热空腹食之,每日早晚各1次。

     说明:五仁皆富油脂,都有益气血,润燥滑肠通便作用。适用于中老年气血亏虚所致的习惯性便秘。孕产妇宜去桃仁用。

     方五,桑葚醪

     原料:鲜桑葚100克,糯米500克,甜酒曲适量。

     制法:将桑葚洗净捣汁(或以干品300克煎汁去渣),再以其汁与糯米共同做成糯米干饭,待稍凉,加酒曲拌匀,发酵成酒酿。

     服法与用量:不拘时适量食之,单食或佐餐均可。

     说明:酒酿又称醪糟、江米酒,性温味甘,合以桑葚养血滋阴,润燥通便,适用于血虚便秘患者。但不宜多饮,过饮易致腹泻。

     方六,紫菜汤

     原料:紫菜100克,香油5克,酱油2克,味精少量。

     制法:将紫菜洗净放入碗内,加香油、酱油、味精拌匀。

     服法与用量:每晚饭前半小时,用开水冲泡约10分钟,温热食菜喝汤。

     说明:适用于老人、小儿等的习惯性便秘。此汤味道鲜美。

     (6)胃癌证

     中医指上腹部不适,有堵胀感或胃脘隐痛为主,以后出现纳差嗳气,心下硬满,胃脘疼痛加重,胀痛或刺痛,或有腹泻,或见便秘,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体质逐渐衰弱之症。如不及时治疗,危及生命。可选下方。

     方一,香菇面汤

     原料:挂面500克,香菇50克,姜丝、葱各3克,黄酒3克,盐1.5克,味精0.5克,酱油10克,香油6克。

     制法:先把姜、葱等调味品混匀分装于4只碗内,再将浸发之香菇去蒂洗净,切成小片,放入沸水中煮数分钟,捞出分别入4个碗中,然后烧沸水,下面煮熟,捞入碗内即可。

     服法与用量:温热食之,主食每日1~2次,每次1~2碗。

     说明:本方滋补强身,祛病防癌。适用于癌症手术后身体虚弱,或癌症化疗、放疗期间的辅助食疗。

     方二,淮山石莲粥

     原料:淮山药60克,粟米90克,石莲子50克,冰糖30克。

     制法:将淮山药刨去细丝,洗净切块。石莲子去心,磨粉。粟米淘洗净。锅内入适量水,将粟米、淮山药共煮半小时,再放入石莲粉与冰糖,煮成胶状稀粥即可。

     服法与用量:温热适量服食,佐餐或主食。每日2次。

     说明:本方有健胃益脾,补养气血之功效。适合胃癌放疗期间食用。

     方三,山药瓤苹果

     原料:新鲜苹果4个,太子参25克,糯米60克,淮山药25克,瓜条150克,蜜樱桃150克,冰糖100克,薏苡仁20克,花粉15克。

     制法:苹果去皮,从蒂部揭盖挖去核。太子参、花粉、山药择洗净,烘干研成细末。薏苡仁、糯米蒸熟。樱桃、瓜条切成细粒。除苹果外,以上各物共拌和均匀,瓤入苹果中,上笼蒸至熟透,取出。将冰糖加水熬化,淋于苹果上即成。

     服法与用量:温热适量食之。

     说明:适用于胃癌各阶段,不易多食。可达益胃生津,补脾益气之功。

(四)药物调理脾胃

1.药物与脾胃

     脾胃功能失常,临床产生各种疾病的时候,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药物调节。若选药正确,用药合理,会使病人很快康复。反之,若药不对症,用药方法不当,则会加重病情,实际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在这里,我们介绍一下药物损伤脾胃的几种情况。

     (1)违背辨证论治的原则,导致脾胃功能受损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所谓辨证论治就是针对疾病的病因、病性、病位,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并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变化。如因过食生冷伤及脾阳.出现腹胀,腹痛,四肢不温,周身浮肿,大便溏稀等脾胃虚寒证候时,本应予以温补脾阳,药选附子、干姜,肉桂之类,但误用黄芩、黄连等苦寒之品,导致脾阳更虚。

     (2)久用峻猛之剂,导致脾胃功能失常

     峻猛之剂多为体内的积滞、热结及水饮等实邪而设,本应中病即止。如果久用则会耗伤正气,损伤脾胃。如治疗胃热炽盛,大便秘结,燥屎不下之症,当予以清热攻下.选用具有清热泻火,泻下攻积作用的大黄、芒硝之类。待大便下,腑气通,当立即停用,不必尽剂。若继续用此类药,反而会伤及脾胃之气,致使病情由实转虚,治疗更为棘手。

     (3)药物固有的特性,对胃粘膜有直接损坏后果

     如激素类药物,通过口服入胃以后能够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抑制胃粘液的分泌,降低胃粘膜的抵抗力,长期或大量服用可诱发溃疡,甚至出血,穿孔。空腹口服红霉素,螺旋霉素,消炎痛,保泰松,阿斯匹林等也可使胃粘膜遭到破坏,导致其功能失调,引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药物对脾胃的影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尽量避免使用对脾胃有损害的药物,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减少到最低

2.调理脾胃的药物

     方从法出,法随证立,对症下药,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就脾胃而言,调理脾胃要针对脾胃的生理与病理特点,本着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加以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1)脾和胃的病理变化

     脾和胃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相互影响,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它们的主要病理特点也不外乎脏腑本身的气血阴阳之不足,以及脏腑生理功能的太过与不及。其主要病理变化如下。

     ①脾胃气虚:多因劳累过度,饮食失调或其它慢性病耗伤脾胃之气所引起。可出现腹胀,纳少,乏力,面色萎黄,大便溏等。

     ②脾胃阳虚:多因过食生冷伤及脾胃,或因肾阳虚弱,脾失温煦所致。可出现腹胀,腹痛,喜温喜按,四肢不温,大便溏,小便清长,白带量多质稀,周身浮肿等。

     ③脾胃湿热:多因平时过食辛辣油腻,饮酒无度,酿生湿热,蕴结脾胃所致。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口粘口苦,身倦困重,或身目发黄,色如鲜桶,身热汗出。

     ④寒湿困脾:多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淋雨涉水,居住地潮湿而引起。出现脘腹冷痛,食少便溏,恶心欲呕,口淡不渴,头身困重,面色晦黄如烟熏,肢体浮肿等。

     ⑤食滞胃脘:多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所致。可出现脘腹胀闷,疼痛,嗳气吞酸,恶心呕吐,吐后痛减,大便臭秽,矢气频作等。

     ⑥胃火上炎:多因平时过食肥甘厚味及辛辣之品.导致胃中积热所致。可出现脘腹胀痛,消谷善饥,口臭牙痛,口腔溃疡等。

     ⑦中气下陷:多因脾气亏虚,升举无力,反而下陷所致。可出现脘腹重坠作胀,食入更甚,肛门坠重,便意频频,久泄不止,甚至脱肛,子宫脱垂等。

     ⑧脾不统血:多因久病脾虚,或过劳伤脾,脾失固摄所致。可出现便血,尿血,鼻衄,齿衄,或妇女月经过多等。

     ⑨胃阴不足:多因胃病曰久迁延不愈,或热病后期,阴液未复,或平素心情抑郁,气郁化火,火伤胃阴所致。可出现胃脘隐痛,咽干口燥,大便干结,干呕打嗝等。

     中医认为人体各脏腑之间,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当某一脏腑发生病变时,可累及其它脏腑,导致其生理功能异常。如肝气郁结,肝失疏泄,横逆乘脾犯胃,可导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形成肝脾不调,肝胃不和之证。若肾阳不足,不能温运脾阳,则表现为脾肾阳气俱虚。另外,肺病日久,也可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而出现纳少,腹胀,水肿,便溏等症,也就是中医五行学说中所讲的“子盗母气”0所以在治疗脾胃病的时候,不仅要顺应脾胃本身的生理与病理,还要兼顾脏腑间的相互影响。

     (2)调理脾胃的药物类型

     药物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之所偏。临床病证,也.有虚实寒热之不同。故在用药上,要先辨明疾病的性质,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不同的方法去治疗。下面针对脾胃的病理特点来介绍一下调理脾胃的药物。

     ①益气健脾药:指能够用以治疗脾胃气虚,运化无力所致的食欲不振,腹胀,面色萎黄,四肢无力,大便溏泄等病症的药物。如党参,太子参,生芪,白术,山药,白扁豆,甘草,大枣等。

     ②温补脾阳药:指用以治疗因阳虚胃寒所致的胃脘疼痛,喜温喜按,恶心呕吐,泄泻等病症的药物。如人参,附子,干姜,蜀椒,吴茱萸,桂枝,生姜等。

     ③清利湿热药:指用以治疗湿热蕴结脾胃所致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口粘,大便不爽,或出现黄疸,色如鲜橘等病症的药物。如茵陈,栀子,大黄,苡仁,滑石,黄芩,黄柏,藿香等。

     ④温化寒湿药:指用以治疗因过食生冷,或外感寒湿,导致脾胃功能失常,而出现食少腹胀,腹痛肠鸣,呕吐清水等病症的药物。如藿香,紫苏,陈皮,半夏,云苓,白术筀。

     ⑤消食导滞药:指用以治疗因暴饮暴食,饮食停滞所致的脘腹痞满,恶心呕吐,大便臭秽,矢气频作等病症的药物。如山楂,神曲,麦芽,谷芽,莱菔子,鸡内金等。

     ⑥补气升提药:指用以治疗脾气不足,中气下陷所致的腹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病症的药物。如黄芪,人参,升麻,柴胡等。

     ⑦养阴益胃药:指用以治疗胃阴亏虚所致的胃痛隐隐,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等病症的药物。如沙参,麦门冬,玉竹,石斛,生地,白芍等。

     ⑧清胃泻火药:指用以治疗胃火上炎所致的脘腹胀痛,消谷善饥,口臭牙痛,口腔溃疡等病症的药物。如石膏,知母,天花粉,栀子,黄芩,黄连,芦根,淡竹叶,犀角等。

     ⑨疏肝健脾和胃药:指用以治疗因肝气郁结,伤及脾胃所致的胸胁胀痛,胃脘痞闷,食少纳呆,恶心呕吐等病症的药物。可选用益气健脾药,酌情加用疏肝解郁药,如柴胡,枳壳,川楝子,郁金,香附,木香等。

     ⑩温补脾肾药:指用以治疗肾阳不足,脾失温煦所致的五更泄泻,食欲不振,腹痛腰酸肢冷,倦怠乏力等病症的药物。如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附子,肉桂等。

3.调理脾胃的成药

     成药的种类很多,在选用的时候,应该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选择与病情相适应的药物服用。不能只看药名,必须认真分析其中的组成,功效,适应证,禁忌证以及注意事项。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调理脾胃的成药。

     (1)补中益气丸

     主要成分:黄芪,党参,白术,陈皮,甘草,柴胡。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6克,每日2~3次。

     (2)香砂养胃丸

     主要成分:木香,砂仁,陈皮,厚朴,白术,六神曲。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行气化滞。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脘腹胀痛,吞酸嘈杂,大便不调。

     用法用量:每次6克,每日2次。忌食生冷油腻。

     (3)参苓白术丸

     主要成分:人参,茯苓,白术,莲子。

     功能主治: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肢倦乏力。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

     (4)胃乃安胶囊

     主要成分:黄芪,三七,合成牛黄,珍珠粉。

     功能主治:补气健脾,宁心安神,行气活血,消炎生肌。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1~3个月为1疗程。

     (5)养胃冲剂

     主要成分:白芍,甘草,元胡,三七。

     功能主治:柔肝和胃,散瘀止痛,止血,去腐生新。用于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出血等。

     用法用量:口服(饭后),每次4粒,每日3次。

     (6)虚寒胃痛冲剂

     主要成分:白芍,干姜,党参,甘草,大枣。

     功能主治:温胃止痛,健脾益气。用于脾虚胃弱,胃痛隐隐,喜温喜按,遇冷或空腹时痛甚。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袋,每日3次。

     (7)阴虚胃痛冲剂

     主要成分:北沙参,麦冬,川楝子,甘草。

     功能主治:养阴益胃,缓中止痛。用于胃阴不足引起胃脘隐痛,口舌干燥,纳呆干呕症。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袋,每日3次。

     (8)养胃舒冲剂

     主要成分:党参,黄精,玄参,乌梅,白术,菟丝子。

     功能主治:扶正固本,滋养胃阴,调理中焦,行气消导。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灼热胀痛,手足心热,口干,口苦,纳差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克,每曰2次。

     (9)温胃舒冲剂

     主要成分:党参,白术,山楂,黄芪,肉苁蓉。

     功能主治: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暖中。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胃脘凉痛,胀气,嗳气,纳差,无力。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克,每日2次。

     (10)加味保和丸

     主要成分:白术,茯苓,陈皮,厚朴。

     功能主治:健胃理气,和湿和中。用于饮食不消,胸膈闷满,嗳气呕恶。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6克,每日2次。

     (11)肠胃康冲剂

     主要成分:牛耳枫、辣蓼等药材提取物,精制而成。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化滞,调节肠胃功能。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食滞,肠胃湿热或消化不良所引起的胃脘痛,腹胀满,恶心呕吐,腹泻等。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袋,每日3次。

     (12)香砂枳术丸

     主要成分:木香,砂仁,枳实,白术。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行气消痞。用于脾虚气滞,脘腹痞满,食欲不振,大便溏软。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克,每曰2次。忌食生冷食物。

     (13)加味逍遥丸

     主要成分:柴胡,当归,白术,丹皮,栀子。

     功能主治:舒肝清热,健脾养血。用于肝郁血虚,肝脾不和,两胁胀痛,头晕目眩,倦怠食少,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6克,每曰2次。切忌气恼劳碌,忌食生冷油腻。

     (14)金佛止痛散

     主要成分:郁金,田七,白芍,元胡。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疏肝和胃,祛瘀生新。用于胃脘气痛,月经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引起的疼痛。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2瓶,每日2~3次。

     (15)胃康胶囊

     主要成分:白芨,海螵蛸,香附,黄芪,白芍,三七,鸡内金,乳香,没药等。

     功能主治:健胃止痛,行瘀止血,制酸。用于胃脘痛的气滞证和血瘀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上消化道出血。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4粒,每日3次。

     (16)健胃愈疡片

     主要成分:柴胡,党参,白芍,延胡索,白芨。

     功能主治:疏肝健脾,解痉止痛,止血生肌。用于肝郁脾虚,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活动期,症见胃脘胀痛,嗳气吞酸,烦躁不食,腹胀。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4~6片,每日3~4次。

     (17)胃肠安丸

     主要成分:沉香,木香,枳壳,厚朴,檀香,川芎,大黄。

     功能主治:芳香化浊,理气止痛,健胃导滞。用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肠炎,菌痢,脘腹胀满,腹痛,食积乳积。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

     (18)疏肝和胃丸

     主要成分:香附,木香,郁金,佛手,白术,焦槟榔。

     功能主治:平肝舒郁,和胃止痛。用于两胁胀痛,食欲减退,打嗝呕吐,胃脘疼痛,大便失调。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曰2次。

     (19)沉香舒气丸

     主要成分:砂仁,沉香,青皮,厚朴,元胡,槟榔。

     功能主治:舒气化郁,和胃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肝胃不和,胃脘胀痛,两胁胀满或刺痛,烦躁易怒,呕吐吞酸,打嗝嗳气,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丸,每曰2~3次。孕妇慎服。

4.调理脾胃的秘方

     (1)胃脘痛

     胃脘痛是指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多因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引起。可见于西医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等。

     方一,乌贼骨,贝母,等分研细末。

     用法:开水送服,每次3克,每日3次。

     主治:胃脘痛,泛酸明显者。

     方二,高良姜4克,香附10克。

     用法:水煎服,日l剂,分2次服用。

     主治:胃痛寒凝症及气滞症。

     方三,柴胡6克,青皮10克,木香6克,白芍10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用。

     主治: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胃痛。

     方四,三七粉3克,白芨粉4.5克,大黄粉1.5克。

     用法:混合均匀,每次服3克,每日2次。

     主治:用于胃痛瘀血证,呕吐,黑便者。

     方五,金铃子、延胡索各3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用。

     主治:气滞胃痛症。

     方六,大麦芽15克,六神曲15克,山楂15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用。

     主治:用于食积,消化不良引起的胃痛。

     方七,生姜3片,橘子皮10克,大枣5枚。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用。

     主治:用于急性胃炎属胃寒型。

     方八,太子参15克,白术15克,苏梗10克,白芍1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用。

     主治: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胃脘疼痛。

     (2)呕吐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引起的病症。多因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引起。可见于西医的急慢性胃肠炎,食物中毒,神经性呕吐等。

     方一,百合50克,鸡子黄1枚。

     用法:用水洗百合浸1夜,当白沫出,去其水,再用清水煎,加鸡子黄,搅匀再煎,温服。

     主治:用于神经性呕吐。

     方二,陈皮10克,丁香3克,大枣5枚。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用。

     主治:用于胃寒呕吐。

     方三,藿香10克,厚朴6克,佩兰10克,荷叶10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用。

     主治:中暑引起的呕吐。

     方四,鲜芦根100克。

     用法:切碎,水煎服。

     主治:用于胃热呕吐。

     方五,生山楂适量。

     用法:将生山楂水煮至熟,连汤服下。

     主治:伤食引起的呕吐。

     方六,鸡内金100克。

     用法:研成细末,每次服2克,每曰2次。

     主治:用于消化不良引起的呕吐。

     方七,绿豆50克,甘草10克,黄连10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主治:用于食物中毒所致的呕吐。

     (3)泄泻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多因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不和,脾胃虚弱等引起。可见于西医的急慢性肠炎,食物中毒,消化不良等。

     方一,马齿苋30克,公英15克,车前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用。

     主治:用于湿热泻。急性肠炎,胃肠型感冒等。

     方二,山楂30克,鸡内金30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用。

     主治:用于食积引起的泄泻,消化不良等。

     方三,山药,苡仁,莲子肉,芡实,白术各300克。

     用法:炒熟研末,不拘时服。

     主治: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泄泻。

     方四,猪肾1个,骨碎补末10克。

     用法:将猪肾剖开,搀入骨碎补末,用湿纸包裹后煨熟食之。

     主治:用于肾阳虚衰引起的泄泻。

     方五,藿香10克,胡椒3克,生姜3片,红糖10克。

     用法:水煎服,日l剂。分2次服用。

     主治:用于外感寒湿所致的泄泻。

     方六,干姜适量。

     用法:干姜炒黑,研碎成末,每服3克,1日3次。

     主治: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泄泻。

     (4)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多因燥热内结,情志失和,劳倦内伤,身体虚弱所引起。

     方一,草决明适量。

     用法:温开水浸泡代茶饮。

     主治:用于习惯性便秘。

     方二,当归10克,肉苁蓉20克,蜂蜜10克。

     用法:开水浸泡代茶饮。

     主治:用于血虚津亏所致的大便燥结,排出不畅及老年性便秘。

     方三,生白术粉适量。

     用法:1次3克,温开水冲服,1日3次。

     主治:用于身体虚弱,大便不下。

     方四,胡桃仁500克。

     用法:每日早晚各服5枚,温开水送下。

     主治:用于习惯性便秘。

     方五,番泻叶2克。

     用法:用温开水浸泡代茶饮。

     主治:用于胃中积热所致的大便秘结。

     方六,当归20克,白芍10克,火麻仁10克,肉苁蓉30克,黑芝麻2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日l剂,分2次服用。

     主治:用于久病体虚所致的便秘。

     方七,莱菔子6克,木香6克,大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主治:用于情志不和,气郁化火而致便秘。

(五)气功、音乐、书法与脾胃保健

     众所周知,练气功能够修真养性,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练书法能增强人的毅力和韧性,使人刚柔相济,内修精神,外练形体。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精神愉快,并能使人们过激的情绪平静下来,使颓废的精神振奋起来。所以说,气功、音乐、书法对于人体祛病保健、延年益寿是大有裨益的。下面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谈谈对脾胃的保健祛病作用。

1.气功与脾胃保健

     气功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气功,我国古代又称之为“吐纳”与“导引”。一说“导引”又包含了气功与自我按摩双重意思。广义理解,这双重意思都属气功范畴。气功是通过自身的调摄,以练意、练气、练形为要素的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气功也是我国特有的健身术,与印度的瑜珈功有某些相通之处。气功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静立、静坐或静卧,使精神集中,并且采用特殊的方式进行呼吸,能促进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功能。另一类是用柔和的运动方式,如运动操、按摩、导引等法,增强体质。

     凡正宗的气功流派,大抵都根源于《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并以《内经》中的“精气学说”、“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几千年来,随着气功的流传、普及和发展创新,目前我国的气功已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和不同的功法。但是,按照传统的分法,仍将目前大家较熟悉的气功功法分为“他导引”和“自导引”两类。“他导引”属于气功师用双手发送外气给患者治病,或者采用语言暗示,心理诱导等疗法来暗示诱导病人缓解临床症状。据报道,气功师能发放外气给人治病。所说的外气可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社会上也可见到一些没有学过几天气功的人,打着气功师的幌子给人“发功治病”。据1999年9月《健康报》转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转发的三部委关于《气功活动要奉公守法》的通知中说:“近年来群众性健身气功活动发展较快,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借气功之名宣扬愚昧迷信;有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非法出版带有愚昧迷信色彩和神化功法创编人的书刊、音像制品等;有的借气功之名非法行医.损害群众身心健康;有的借所谓“会功”、“弘法”,进行非法聚集,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稳定,等等。“通知”中列举的种种做法,作为我们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练功者应坚决予以抵制。

     “自导引”又分为“动功”与“静功”两种。坐禅、站桩、放松、内养属静功类,而大雁功、鹤翔桩、太极拳等以动为主,属于动功的范畴。

     气功是以意念为导引,促使气血在经络中正常运行。能够通过意念,使精津气血,首尾相贯,前后相连,畅行十二经者名为大周天;能打通任督二脉者为小周天。彭祖说:“闭气纳息,从平旦至日中,乃跪坐拭目,摩搦身体,舐唇咽唾,服气数十,乃起行言笑。其偶有疲倦不安,便导引闭气,以攻其患,必存其身,头面九窍,五脏四肢,至于发端,皆令所在。……凡行气欲除百病,随所在坐念之。头痛念头,足痛念足,和气往攻之,从时至时,便自消矣。”这里讲练习气功者要用意念,引导和调动精津气血直达病所,即“气至病所”,以解除病痛。

     虽然气功根源于《内经》,但是,一部分专家学者也认为,它是靠儒道思想发展壮大起来并流传至今的。而儒道学者认为“精”在人体内至关重要,并提出了练功者应“禁欲”的要求。所以,《服气经》中说:“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生。精者,血脉之川流,守骨之灵神也。精夺则骨枯,骨枯则死矣。”古人还说过:“道以精为宝,施之则生人,留之则生身,生身则求度在仙位,生人则功遂而身退……何况妄施而废弃,损不觉多,故疲劳而命堕。”老子说过:“还精补脑,可得不老矣。”

     那么,练功者是否真的需要禁欲呢?这需要辩证地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说,性生活过程是一种强烈的精神刺激,可以影响到大脑高级神经的稳定性。可是,初学气功者,能否达到一定的境界关键在于是否能“入静”,而“入静”的基本要点,就在于去除包括情欲在内的一切杂念。其次,练气功者,要“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为虚。”这里讲的意思是,精是气的物质基础,气是由阴精所化生的,而神又以气作为自己的物质基础。当人身之三宝精、气、神,修练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就能使神的活动,也就是人的意识思维以及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能力等,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而这个境界练功者认为,其具体表现应该是“虚”。“虚”是指练功者能够做到“恬淡虚无”,不被外界事物所累,对于酒、色、财、气毫不动心,也不被权势所扰。并通过调身、调心、调意等特定的修练方法,达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正如俗语所说的:“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有人能够跳出去,不是神仙也命长。”古代高寿士彭祖有“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千裹,不如独卧”的说法。

     但是,强调禁欲,对人体的健康也有不利影响。古人认为:“男不欲无女,无女则意动,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如果男子的精气当泄而不泄,就会出现欲火扰动心神的现象,进而影响到人体的健康。我国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寿命达100多岁的孙思邈认为:“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三十日一泄;六十者,闭精勿泄;若体力强壮者,一月一泄。”主张人们应随体质之强弱,精气的盛衰,年龄的壮老来考虑行房的次数。所以说,练功者既要适当控制性生活次数,还要不被相火所扰,根据自身情况使性生活和谐适度。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男子,也适用于女子。

     节欲,从气功养生学角度讲不单纯是节制性生活的问题。其关键在于养静藏神。《内经》中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还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老老恒言》中也明确指出:“养静为摄生首务。”这里所谓的节欲,是要求人们对一切名利权势,色欲财物均要有所节制。如过分地贪图这些,就可损正折寿。俗话说:“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气是百病之首,财是惹祸根苗。”道家的32字养生保健要诀:“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少思寡欲,知足知止;知和处下,以柔胜刚;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讲的也是这种与世无争,无为而治的养静藏神、节欲保真思想。我们可以有分析地借鉴。

     在修练气功时,还应掌握练功“三要素”,这是气功之所以能够保健防衰的原理所在。所谓“三要素”是指在修练气功过程中的“调神”、“调气”、“调身”而言。这是修练静功的3个步骤和方法。“调神”,就是用意念诱导入静,可以意守一定的穴位,如丹田、气海等穴,也可以意守一些有病的部位而入静。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部位。“调气”,就是调整呼吸,要求吸入的精气能气沉丹田,并且要求均匀、细微、深长,以吐故纳新。“调身”,是指练功时要调整好舒适并能持久的特定姿式,如立、卧、坐等,全身放松.顺乎自然。在练功过程中,要将“调神”、“调气”、“调身”有机配合起来,以意领气,以气贯形,形神兼备。

     还有,修练气功者,须知世界是物质性的,即物质第一,精神第二。不要被天命、鬼神等迷信说法迷惑。《内经》说:“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意思是说,对于迷信鬼神的人,就不要向他们讲解深奥的养生健身方法和防病治病的医学理论。《内经》中还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这种病因学说,不但驳斥了当时的鬼神可以致病的谬论,时至今日也还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和养生保健。

     气功对脾胃的保健及脾胃病的治疗是有意义的。脾胃在方位上居于中央,在天干配属上属戊己,在五行中属土,在五星中为镇,在五化中属化,在气候中属湿,在五味中甘入脾,在五色中属黄色,五音中为宫,在志为思,在变动为哕。脾胃主运化,土德凝重宽厚,像夏天的大地一样,运载着一切,育养着万物。《尚书·洪范》说:“土爰稼穑。”“爰”通“曰”;“稼”,即种植谷物;“穑”,即收获谷物。“稼穑”,就是种植和收获五谷的过程。可以看出,凡是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所以有“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和“土为万物之母”的说法。以此来比喻人体的脾胃具有消化吸收运输水谷精微,以滋养四肢百骸的功能,并形象地称之为“后天之本”是颇为恰当的。

     患有慢性脾胃疾患的气功修练者,在习练“自导引”中的动功时,要选择温暖舒适的环境(以照顾脾为阴土,胃为阳土的特性),要求空气清新,景色柔和,格调舒缓(以配土德),做一些凝重柔和,运动沉缓,以气贯形的动作(象征土德宽厚,化生万物)。既要以意领气,达于四肢,还要意守丹田,使腹部有一种温适的感觉。动作不要太快,也不宜太大,以免暗耗脾气,不利运化。还应舌抵上腭,引唾常咽,以保护阴津,帮助消化。

     如果是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大便泄泻,肢体消瘦,吃饭不好等症,可以采用以下2种方法修练气功。

     第一,平卧床上,全身放松,凝神定息,精神专注,调整呼吸,双手掌心朝下重叠放于脐部,并以意领气,将全身精气向双掌输送,使脐部有温热舒适的感觉。此外,练功者还要用意念,引导气机从左侧小腹部上行,到达左肋下后向右转到右肋下,最后引导气机从右肋下至右小腹再回到左小腹。此为顺应人体气机左升右降的生理现象,有和胃缝脾,升清降浊,帮助消化的作用。如果自己能感到气机的升降运动是一股温暖的无形气流在脐四旁环绕流动,而且腹内有明显的肠鸣音,是达到了最佳境界。坚持每日1次,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患者平卧床上,全身放松,凝神定息,全神贯注,早晨未起床时,双手掌心向下重叠放在胃脘部(剑突下),由上腹部向下腹部轻推50次。最后双手重叠在胃脘部,双手发气,至胃脘部有温热的感觉,并用意念引导胃气缓慢下行,气机下沉到小腹部以后,再重复以意领气,从上到下动作20次。此时如能听到活跃的肠鸣音和感到全身微微汗出,并且有排气的感觉,是已达到了最佳境界。坚持每日1次,能收到良好的疗效。

     如果是饮食积滞,消化不良,胃部胀满,呕吐酸水,打嗝有酸臭气味,就要求练功者身体站立,全身放松,精神集中,以左手抬举过头,掌心向上,右手下垂,掌心向下,双手向上、下相反的两个方向用力。此法可以加快胃的机械性消化运动,并增强肠蠕动功能,这就是习练气功者所说的“调整脾胃上下举”的做法。

2.音乐与脾胃保健

     两千年前的《内经》中就已提出“五音疗疾”的观点,可知音乐疗法早已被中医界采用。古人所谓的五种调式舌乐,与人体的五脏相应,与自然界中的五行相配,可以直接影响到人的情绪,也可以影响到气血的运行以及脏腑的生理功能。

     近些年来,音乐疗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并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但是,如何做到有针对性地选择音乐,使音乐疗法发挥更大的作用,一直是临床医疗和养生保健学者所探索的课题。

     “宫”调式音乐,具有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的格调,犹如自然界中的“土”一样,宽厚结实,默默无闻,养育万物,与五脏中的脾脏相通。

     “商”调式音乐,曲调高亢有力,铿锵雄伟,肃杀沉降,如秋风横扫万物,又似金戈铁马,犹如自然界中的“金”一样,能斩将夺关,与五脏中的肺脏相通。

     “角”调式音乐,曲调亲切爽朗,如春回大地,万物萌芽;似草木吐绿,春风拂柳,一派生机盎然。还像自然界中春天的树“木”一样,升发向上,与五脏中的肝脏相通。

     “徵”调式音乐,曲调轻松活泼,欢腾跳跃,似枫叶流丹,如木棉怒放,其性炎上。可使人心情振奋,情绪激昂,犹如自然界中“火”热的特性,与五脏中的心脏相通。

     “羽”调式音乐,风格凄切苍凉,像苍松翠柏于寒风中沉吟;清纯柔润,似风摆荷叶,雨打柳梢,如行云无阻,似流水无忧,具有自然界中“水”性流动不定的特性,与五脏中的肾脏相通。

     临床买践表明,当患者出现性情急躁,孤僻难处,悲哀欲绝,愤怒异常,忧思多虑,绝望厌世等恶劣情绪时,可根据五音配五脏,利用五行之间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以及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相生相克理论,来指导音乐疗法。

     平素性情暴躁,爱发脾气属于“火”的特性,这种人平时喜欢听“徵”调式音乐,以通心脏“火”热之气。如民族乐曲《金蛇狂舞》、《春节序曲》之类。其旋律欢畅激昂,节奏感强,使人心激动,奋发向上。但是,如果在情绪急躁时,听一些属“水”性的“羽”调式音乐,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小提琴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楼台相会之类,以壮水制火,则可缓和急躁情绪。设想如果能凝神闭目,静听一曲古典音乐,或听一段京剧中老生苍凉优美的唱段,仔细品味,会有心平气和,啖之如饴的感受。

     性格孤僻,难与他人相交,属“土”之性。这种人的性格多虑少断,多愁善感。受性格影响,其人多喜听“宫”调式音乐,如《二泉映月》、《高山流水》等。其实,从音乐疗疾角度讲,在受到打击挫折,有孤独感时,应该听一些“角”调式音乐,如《北国之春》、《可爱的中华》等乐曲,以温暖其心,淡化其情,使人如雪中得炭,他乡遇故人一样从孤独痛苦中解脱出来。

     情绪消沉,性格悲哀,悲悲戚戚,常以泪洗面者,属“金”之性。这种人的性格如秋风秋雨一样凄凄切切,喜欢听发泄郁闷,抒发悲哀情怀的“商”调式音乐。但是,当这些人悲哀欲绝,长泣不止时,应听一些欢畅激昂的“徵”调式音乐,以使“火”生“土”,使“火”暖“土”,以“火”克“金”。如民间唢呐曲《百乌朝凤》、笛子曲《扬鞭催马运粮忙》等“微”调乐曲,旋律欢快轻松,使人精神一振,以解脱悲哀的情绪。

     平素性格激动易怒,争强好胜者,属于“木’的特性。这种人性格豪爽,讲义气,讲交情,他们喜欢听一些“摇滚乐”和《英雄进行曲》等“角”调式音乐。但是,当其有怒意时,应听一些“商”调式曲子,如《大浪淘沙》、《沁园春‘雪》等,以清肃沉降,平定情绪。

     平素性格悲观易烦,看什么都不顺心的人,属于“水”的特性。这种人常因个人、家庭、社会等原因,产生悲观想法。他们平时喜欢听一些低遛委婉的“羽”调式乐曲,以惺惺相惜,不能自拔。其实,属于这类性格的人,应听既欢快活泼,节奏明朗,又朴实宽厚,孕育生机的“宫”调式乐曲。如萨克斯曲《归家》、民乐合奏《喜洋洋》等,以调节情志,坚定生活信念。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和谐的音乐,能使人精神振奋,大脑神经活动协调,可以通过音乐频率使身体发生同步共振,激发人体潜在机能,把人体各器官调节到最佳状态。能够消除不利因素对人体潜在的威胁,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如前所述,脾为土之脏,在志为思,在五音为“宫”。脾主运化,脾气以升为顺,德载万物,如长夏中湿润的大地,沉稳宽厚,默默奉献,化育万物。所以脾脏所喜欢的“宫”调音乐,曲调悠扬沉静,淳厚庄重,如大地一样凝重结实,覆载一切,奉献自己,哺育万物。此为脾脏之正音。

     但是,如若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腹部胀满,大便泄泻。就应该听一些“徵”调乐曲。此类曲调轻松活泼,欢腾跳跃,其性炎上,如火热蒸腾,具有入心的特性。取其火能暖土,火能生土之意,能将因脾胃虚弱,津液不归正化所导致的死阴邪水推动起来,激浊扬清,清者上升,浊者排出体外。

     如果土气壅滞,饮食不化,不思饮食,或脾胃火盛,口苦便干,腹胀目赤,则应听一些“角”调式音乐。此曲调的音乐,高亢爽朗,节奏感强-,像春回大地,冰封解冻一样。取其木能疏土,勿使土壅;木能克土,勿使过极之意。

3.书法与脾胃保健

     书法属中国传统5术之一。提出书法与脾胃养生的题目,是因为二者有内在的联系。

     自古以来,书法家大多是长寿的。唐代欧阳洵享年85岁,柳公权88岁,现代齐白石97岁。上海的苏局仙先生102岁时,人们向他请教长寿养生之道,他说:“惟书画而已。”《老老恒言·消遣篇》中说:“笔墨挥洒,最是乐事。”

     练字时专心致志,是谓静;运动手、腕、臂,舒筋活血,是谓动。凝神定气,呼吸深缓,集一身之力达于笔端,可起到静心养性的作用。练书法是动与静的结合。动为健,静为康,动以养形,静以养气,相辅相成。动而少静,则会形劳而不休,久则耗伤气血;静而少动,易于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甚则气血凝滞,久则损寿。只有动静结合,才能相互促进,精血两旺,神清气爽。经常练习书法,可使人精力充沛,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凡是专心致志,凝神定气的柔顺运动,都能使人类高级神经的兴奋性和抑制性得到平衡,各肌肉组织都可得到锻炼,各关节之间的关系也能得到理顺。此时的心律平稳,均匀和缓;呼吸平静,深沉顺畅;脾胃和畅,升降有序,体内五脏六腑的功能都能得到调整,使机体阴平阳秘,吐故纳新,抗病能力增强。

     练习书法的过程就如上所述是一种凝神定气的柔顺运动。练习者在习作过程中,或坐或站,悬腕运笔,凝神定息,绝无杂念。各肌群伸缩有序,各关节运动自如,大脑对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调节精确无误。

     如前所讲,脾具有运化水谷,运化水湿,升清统血等功能。脾与土相应,是德载一切,化育万物之脏。这与书法中的凝重沉厚,圆润灵活,或如屋之漏痕,丰满流利,或如细雨浓湿,滋润万物是相通的。

     脾胃居于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所以,调理脾胃的书法,总应浓墨巨笔,中锋铺毫,笔走圆滑灵活,结构庄重大方,笔笔老到,彼此相安,上下呼应,布局疏密适宜,厚买淳朴,不尚浮华。以顺应脾土化育万物,恩泽四方之意。

     患有慢性脾胃病的人,在练习书法时,也应平心静气,神情专注,笔运沉稳,布局凝重。不要像长江大河,一泻千里;也不要像苍龙出世,昆仑横空,以免耗伤脾胃之气。此外,患有慢性脾胃病的人,在练习书法时,每次时间不要太长,以免过劳伤脾;在欣赏书法时,宜多研读一些既宽厚淳朴,又欢腾跳跃,圆机灵活的S法,如夏日大地,一派氤氲,一片生机,以顺应脾土化育万物之意。

(六)运动健脾胃

     俗语说:“健身之道,运动为妙”。体育锻炼可活动筋骨,调节气血,静心宁神,畅达经络,和调五脏,达到增强体质祛病延年的目的。一个人的体质强弱,有先天禀赋因素和后天调养的因素。而后天调养起决定性作用。先天禀赋不足,可以通过后天调养、锻炼得以培补。故而讲“脾为后天之本”。运动使后天增强体质的同时,自然起到了健脾胃的作用,而脾胃健则可对饮食更好地消化吸收,新生出更充足的气血津液,充分营养全身各脏腑组织,呈现出良性循环。《吕氏春秋》讲“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就是这个道理。

1.运动与脾胃的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脾生肉”,《素问·太阴阳明论篇》说:“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素问·痿论》说:“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阳明指胃,意思是四肢的活动,依赖于胃中水谷之气。胃中的水谷之气不能直接运送到诸经脉,这需要脾的运化功能,变水谷为精微,才能营养四肢,脾胃虚弱了,那么肌肉无以濡养,四肢就不能随意运动了。这反应了脾胃与运动的生理联系和病理影响。脾胃功能正常,则肌肉丰满结实,四肢轻劲有力,反之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消化吸收障碍,必致肌肉瘦弱,四肢倦怠乏力。《素问·痿论》“脾主身之肌肉”,也是这个道理。

     动则生气,脾胃气血生化之源,所以适量运动可以使脾胃保持正常的运化、升清、统血的功能。

     若长期不从事体力劳动,又不进行体育锻炼会使人气血不畅,脾胃功能减弱,必影响其它脏器乃至全身。《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久坐伤肉”,“久卧伤气”,都说明了过于安逸伤及于脾胃。

     同时,因劳累、运动过度,得不到相应的恢复,日久也会损伤脾胃,影响脾胃的功能。《素问·举痛论》有“劳则气耗”之说,出现少气乏力,四肢困倦,懒于言语,精神疲惫,形体消瘦,唇面无华等一派脾胃虚弱之象。

     《灵枢·百病始生》说:“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这是说过劳后出现络脉损伤,皮肤七窍出血,二便带血等多种出血证候,实际上是过劳引起脾胃统血功能失调的表现。

2.运动健脾胃原理

     我们知道,脾胃能运化水谷。脾胃的运化水谷功能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常出现的消化系统疾病有胃炎、消化道溃疡、肝炎、肠炎等。

     脾能运化水液。脾的运化水液功能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的功能。常出现的疾病有肾脏系统疾病,肝硬化腹水,心功能不全出现的水肿等。

     脾能统血。脾统血实际上相当于控制各种造血系统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

     脾胃主升清,其功能失调在现代医学中指部分消化系统疾病、内脏下垂及慢性虚弱性疾病。

     脾主肌肉、四肢,胃主润宗筋。脾胃的这种功能异常在现代医学中相当于各种发育不良和肌肉病变。如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等。

     那么,运动健脾胃的原理何在呢?法国18世纪著名医生蒂索说过:“运动就其作用说,几乎可以代替任何药物,但是世界上的一切药物,并不能代替运动的作用。”下面我们从脾胃的生理、病理方面结合现代医学证明运动的健脾作用。

     (1)运动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像神经衰弱、精神病、胃溃疡、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主要是中枢神经的功能失调引起的。这些疾病与脾胃主运化水谷,主思虑功能失调关系密切。体育使肌肉发生一定形式运动,中枢神经系统相应地兴奋和抑制,长期锻炼下去,使大脑皮质功能增强,就可提高抗病力,达到健身祛病的目的,也相应地起到了中医所说的健脾胃作用。

     (2)运动能提高思维速度和智力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脾在志为思”。思,即思考问题。实际上是指现代医学中大脑的功能。运动能有效地增加大脑的重量和皮质的厚度,增加大脑皮质的沟回,使其表面积增大,机能增高。另外,大脑皮质左半球管理计算和语言,右半球管理空间和音乐,平时它们的神经细胞不全出来工作,有一部分处于休息状态,只有参加体育运动和思考问题时才出来工作。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把脑细胞调动起来,更好发挥它们的潜力。体育运动能使脑子里化学物质脑啡呔和内啡呔释放出来,参加代谢,可起到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的作用。运动健脑,也即提高了脾之思的功能。

     (3)运动能使肌肉、四肢更强健

     运动时,骨骼肌肉需要大量血液,而这些血液带有大量的氧气和养料,新陈代谢处于旺盛状态,使肌纤维变粗、变长,肌肉更富弹性。同时,骺软骨在运动中不断受到挤压和摩擦,细胞不断分裂,不断地骨化而使骨骼逐渐长粗、长长,骨骼更强壮。肌肉四肢强健了,反过来脾胃也更健康。

     (4)运动对泌尿系统的积极影响

     人体运动时,血液循环加快,流经肾脏的血液也比平常多,有利于将体内废物过滤出来,排出体外。运动时,由于出汗和呼吸加强的原因,使体内的水分损失较多,这时,脑垂体后叶分泌的血管加压素(也叫抗利尿激素)可以使肾脏多回收水分,减少体液流失,调节体内水分的平衡,脾的运化水液功能得以提高。

     (5)运动对消化系统的积极影响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人心情愉快,精神饱满,提高消化能力。体育运动增加了人体能量的消耗,人体为了使能量物质及时得到补充,消化系统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于是,胃肠蠕动加快,消化液分泌更旺盛,吸收功能也加强了。经常锻炼,还可以增加腹肌力量,由于呼吸加深,也使膈肌的活动量加大。这对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很多好处。特别是膈肌的运动,对胃、肠、肝、胆等起到类似按摩的作用,增强了消化器官的功能,还可以治疗某些消化道的.疾病。提高了脾胃运化水谷的功能。

     (6)运动对血液循环系统的积极影响

     运动可以改善微循环,促进毛细血管增生。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的沉积,防止动脉硬化,增加血管弹性。另外运动可增强机体的造血机能,增加血液中红、白红胞及血小板的含量。这就提高了脾胃统血的功能。

     适量的运动可以保护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不当或过量运动则损伤正气,引起疲劳。损害健康,故有“劳则耗气”,“过劳伤脾”之说。运动健脾胃的原则是根据个人体质的好坏、病情的轻重,一般以微微汗出,不觉疲劳为度,并应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3.运动的方法

     (1)运动的时间

     “早晨动一动,少闹一场病。”一般来说,体育锻炼在早晨起床后进行较好。因为经过一夜睡眠后,室内大部分氧气被人体吸收了,二氧化碳浓度相对增多,如果趁早晨外面空气新鲜时出去锻炼,可以使呼吸加深加快,吸入更多的氧气,排出蓄积的二氧化碳,促进新陈代谢。另外,早晨起床后,大脑皮质细胞仍处于抑制状态,运动可以使大脑皮质兴奋性增强,呼吸和血液循环加快,调动了人体各脏器的功能,精神振奋,体力充沛,为一天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还有,早晨到外边锻炼,呼吸道接触较凉的空气,可使抵抗力增强,能随时适应外面环境,不易发病。

     时间充裕的人,每天可安排两次运动,早晨一次,晚上一次。晚上运动量要小,如散步、放风筝,时间可稍长些。

     饭前饭后不宜做剧烈运动,饭前血中葡萄糖含量较低,运动时消耗大,易发生低血糖。饭后胃肠需要足量的血液以助消化,运动则使大部分血液流到四肢肌肉去,胃肠血液减少,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另外,饭后胃中盛满了食物,重量增加,运动使胃肠受到震荡,易发生胃下垂。

     临睡前不能大量运动,以免大脑皮质兴奋性增强,影响睡眠。

     (2)运动要持之以恒

     运动贵在坚持。因为锻炼一次,人体各器官功能就增强一次,这种状态能保持两天左右,每天锻炼,身体的良好变化就积累起来,增强了体质,起到了健身的作用。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神经系统、心肺功能、肌肉关节的力量就不能得到提高,且各脏器不适应这样反复的变化,原先的锻炼成绩不但不能保持,而且还会低落,对身体健康没好处。尤其是年老体弱的病人,还可能加重病情。

     (3)准备活动及整理活动不能马虎

     人体从安静状态过渡到剧烈活动,需要有一适应过程,特别是内脏器官,不能一下子就变得这样快。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提高运动水平。准备活动很简单,如走步、扭腰、摆臂、踢腿等。

     运动后要做好整理活动,因为运动时身体的变化并不能随着运动的停止而停止,而要经过一个逐渐恢复的过程。飞驰的汽车突然急刹车,容易造成零部件的损伤,而有准备地慢停,就不会出问题。整理活动宜轻松和缓,如做些轻微的体操及呼吸运动等。

     另外,运动前后可适当补充水液,以促进血液循环及物质代谢。

     (4)运动健脾胃的方式

     为了健身,宜选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那些以增强人体吸入、输送、使用氧气能力为目的的耐久性运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平衡,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改善各脏器的功能,如增加心肺功能.促进消化,增加骨骼密度,减少多余脂肪,改善心理状态等。

     选择有氧运动健身应考虑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简单易行,有兴趣,易于坚持,能使锻炼考在较长一段时间,乃至是终生从事的运动项目。

     第二,受条件限制较少,能在绝大多数场合和气候下进行的锻炼项目。

     第三,运动的量由小到大,动作由简单到复杂,可循序渐进开展的项目。

     (5)健脾胃运动的项目

     《素问·运动的方法异法方宜论篇》记载:“中央者……其民食杂而不劳……治宜导引按蹻。”汉代医家华佗编制了“五禽戏”,以后又有了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运动项目,都可疏筋活血,调和脏腑,达到健身目的。其中太极拳是一种经反复筛选、整理的优秀项目。可养神,益气,固肾,健脾,通经脉,养筋骨,具有很好的强身和防病价值。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它具有改善神经系统功能,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促进消化吸收,改进代偿能力,防止肌肉萎缩,增加关节灵活性和韧带柔韧性,防止骨质变性和畸形的功效。是传统健脾胃运动项目。

     除传统健脾胃项目外,还有许多简单易行的锻炼项目。下面是最常见的几种:

     ①散步:俗语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没事常走路,不用进药铺”。散步健身,对各种年龄的人都适合,尤其对年纪较大的脑力劳动者来说帮助更大。散步能在欣赏风景中调剂精神,改善血液循环和呼吸节律,使胃肠蠕动加快,对胃、肠、肝、脾有按摩作用,可促进消化。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健身运动。

     ②跑步:被称为“有氧代谢之王”,是周身的全面运动,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最大效果。除提高有氧代谢外,还能有效地防止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发生。宜根据个人体质选择慢跑、中速跑或快跑等。

     ③扭秧歌及健身操:深受妇女的欢迎。有音乐伴奏,给人以美感,而且是集体操练,对不习惯独自锻炼的人来说有特别吸引力。

     ④游泳:是一种全身运动,能提高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功能,促进骨骼肌肉的代谢,减轻关节与韧带的负担。

     除上述全身锻炼项目外,还有些局部锻炼项目可健脾胃。

     仰卧起坐:仰卧于床,两手抱在脑后,用腹肌的力量,使身体坐起,早晚各进行5~10次。

     仰卧挺胸:仰卧在床,以头和腿支撑,用力将胸腹挺起,一起一落,连续15~20下,每日2~3次。

     仰卧抬臀:仰卧于床,两腿屈曲,臀部尽力抬起,反复20次,早晚各练1次。

     仰卧做骑车动作:至腿疲劳为止,每日2次。

     仰卧抬腿:仰卧于床,两腿交替上抬20~40次,每日两次。

     负重转体:站立在地上两手举重物,身体向左右慢转90℃,连转20~30下。

     高抬腿原地走:站立在地上,两腿轮流抬高,膝关节屈曲,大腿与身体成直角,抬后放下,像原地踏步一样,每次走100步,每日2次

(七)按摩健脾养胃

     按摩,又称推拿,古称按蹻。是一种适应性十分广泛的物理疗法。它适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和伤科等疾病,属祖国医学外治法范畴。按摩除了有较好的治病效果,更具有保健强身,延年益寿之作用。由于按摩简便易行,无针药之痛苦与不便,又可自我操作,故受到养生爱好者的喜爱。

     按摩为什么能够养生保健呢?

     第一,按摩可以调整阴阳。中医认为人的一切组织结构既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又是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如体表为阳,体内为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背部为阳,腹部为阴;腑为阳,脏为阴;气为阳,血为阴等。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而疾病的产生及其病理过程,则是阴阳失调导致生理活动失调所致。阴阳失调可导致阴阳的偏盛,偏衰,关系到“正气”与“邪气”的相互关系。“正气”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和抗病,康复能力,亦指对内外环境的适应力。“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疾病的发生和变化,是邪正斗争的反映。根据辨证,通过按摩一定的部位及穴位,采取轻重缓急,刚柔不同的刺激手法,来调整和改变人体阴阳的不协调,不平衡状态,使“邪气”清除,“正气”得到恢复,从而达到治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第二,按摩可以调整气血。气血是构成人体的两大类基本物质,同时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血推动脏腑组织,生理功能运行,温煦全身脏腑经络活动,保护体表抵御外感致病因素,又作为物质基础营养全身。按摩脏腑在体表的穴位,可以起到调整和推动气血运行的作用,也就达到了养生治病,强身壮体的目的。

     第三,按摩可以调整脏腑。五脏六腑是构成人体的重要器官。各有其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具有各自的生理功能,它们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承担人体生命活动。脏腑虽然在人体内,但通过经络与体表相联,并且每一脏腑都有自己相对应的经脉和络脉,沿着一定的路线在体表循行,所以按摩体表的相应穴位,可以使内脏的功能活动得到调节。

1.常用的脾胃保健穴位

     (1)经络的概念及生理功能

     祖国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它分布于周身,内联五脏六腑,外联四肢、肌肤、五官,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联络网,起到联系人体内外各部分的作用。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含义,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以及附属在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有十五络,浮络:孙络等。

     ①十二经脉: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根据脏腑,手足,阴阳而定的。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都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根据阴阳学说予以不同名称。计有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在体表均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六条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其中上肢的内侧是手三阴经,下肢的内侧为足三阴经;六条阳经分布于四肢的外侧和头面、躯干,其中上肢的外侧是手三阳经,下肢的外侧是足三阳经。

     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脏与腑有表里相合的关系,阴经与阳经有表里属络关系。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是手三阴经从胸到手,手三阳经从手到头,足三阳经从头到足,足三阴经从足到腹(胸)。十二经脉的交接是阴经与阳经多在四肢部衔接。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相接。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因为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所以就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气血通过经脉,内到脏腑器官,外达肌表,营养全身。

     ②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奇经八脉交错地循行于十二经之间,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也对十二经气血起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督脉行于背正中,有调节全身诸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行于胸腹部正中,能总任一身之阴经,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具有调节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带脉围腰一周,具有约束诸脉之功能。阴维脉维系三阴经,起y-小腿内侧,沿腿-股内侧上行,至咽喉与任脉会合。阳维脉维系三阳经,起于足跗外侧,沿腿膝外侧上行,至项后与督脉会合。阴蹯脉主一身左右之阴,起于足跟内侧,随足太阴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蹻脉会合。阳蹻脉主一身左右之阳,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蹻脉会合。

     ③十二经别: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有加强内外联系,濡养脏腑的作用。

     ④十二经筋: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其主要作用是联络筋肉、骨骼,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

     ⑤十二皮部: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机能活动反应于体表的部位,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所以是机体的卫外屏障。

     ⑥十五络脉: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之脾之大络,共计15条。它们的作用是沟通各组表里的经脉,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循环传注。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它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因而在治疗上,根据辨证,通过按摩体表相应的穴位,可以疏通气血,恢复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保健养生的治疗目的。

     (2)穴位的概念及治疗作用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称“腧穴”,“节”,“会”,“骨孔”,“气穴”,“砭灸处”等。人体的穴位均分别归属于各经络,而经络又隶属于各脏腑,这样就使穴位一经络一脏腑相互联系成不可分割的关系。

     穴位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十四经穴简称“经穴”,即分布于十四经脉及任督二脉上的穴位。经穴具有主治本经病症的共同作用。奇穴既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位置,不属十四经系统,但有其特殊的治疗作用。阿是穴又称压痛点、不定穴,无固定位置,多位于病变附近。

     穴位的治疗作用可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近治作用。可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症。

     第二,远治作用。该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亦能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

     第三,特殊作用。即某些穴位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起双相的良性调整作用,如天枢穴,既能止泻,又能通便。

     (3)取穴和选穴方法

     因为人有高矮胖瘦之分,故临床上不能用固定的测量方法来定穴。下面介绍几种简便取穴定位方法。

     ①骨度分寸定位法:这是将人体的不同部位规定出一定的长度和宽度,折合成若干等份,每一份作为1寸(本书以下所说的“寸”并非可以精确换算成3.3厘米的度量单位,而仅是中医按摩针灸学上的定位标准,具有相对性。人长寸就长,人短寸就短)。

     前发际至后发际为12寸。

     耳后两乳突之间为9寸。

     锁骨上窝正中至胸剑联合为9寸。

     胸剑联合至脐中为8寸。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为5寸。

     两乳头之间为8寸。

     大椎以下至尾骶为21寸。

     两肩胛骨脊柱缘之间为6寸。

     腋前皱襞至肘横纹为9寸。

     肘横纹至腕横纹为12寸。

     腋以下至季肋为12寸。

     季肋(第11肋端)以下至股骨大转子为9寸。

     横骨上廉至股骨内髁上缘为18寸。

     胫骨内髁下缘至内踝高点为13寸。

     股骨大转子至膝中为19寸。

     臀横纹至膝中为14寸。

     膝中至外踝高点为16寸。

     外踝高点至足底为3寸。

     ②自然标志取穴法:人体的自然标志有两种,一种是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志,如五官、指(趾)甲、乳头、肛脐等,称作“固定标志”;另一种是需要采取相应的动作姿势才会出现的标志,包括皮肤的皱襞,肌肉部的凹陷,肌腱的显露以及某些关节间隙等,称为“活动标志”。

     ③中指同身寸取穴法: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可用于四肢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

     ④拇指同身寸取穴法: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⑤横指同身寸取穴法:是让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横量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

     ⑥简便取穴法:如垂手,于中指端取风市穴。

     临床治疗时选穴可以选用1个主穴,亦可以选用1个主穴和几个配穴,可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4)有益于脾胃的保健穴位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而且以经络为联系通道,在各脏腑、组织之间,相互传递着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于全身的情况下,形成一个非常协调的统一体。故凡具有能够通过调理其它脏腑的功能而最终达到健脾养胃作用的穴位均可选用。现将常用的有益于脾胃的保健穴位分述如下:

     ⒈百会穴:定位: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功效:升提固脱,苏厥开窍。

     主治:脱肛,久泻久痢,癫狂,失语。

     ⒉上脘:定位:脐上5寸。

     功效:调理中焦,健脾和胃。

     主治:胃痛,腹胀,呕吐。

     ⒊中脘:定位:脐上4寸。

     功效:调理中焦,健脾化湿,和胃降逆。

     主治:胃痛,呕吐,吞酸,腹胀,泄泻,黄疸。

     ⒋下脘:定位:脐上2寸。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化滞。

     主治:腹痛,腹胀,泄泻,呕吐,食谷不化(消化不良)。

     ⒌神阙:定位:脐的中间。

     功效:健运脾阳,和胃理肠,温阳救逆。

     主治:腹痛,胸鸣,泄泻,水肿,脱肛,虚脱。

     ⒍气海:定位:脐下1.5寸。

     功效:升阳补虚,调理脾胃。

     主治:腹痛,泄泻,便秘,月经不调,胃下垂,子宫脱垂。

     ⒎关元:定位:脐下3寸。

     功效:温肾壮阳,培补元气,调理冲任。

     主治:腹痛,泄泻,月经不调。

     ⒏章门:定位:第11肋端。

     功效:疏肝健脾,活血利湿。

     主治:腹胀,泄泻,胁痛,消化不良。

     ⒐期门:定位: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

     功效:疏肝调脾,理气和血。

     主治:腹胀,呕吐,胁痛。

     ⒑梁门:定位:脐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功效:调中和胃,消积化滞。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腹泻,食欲不振。

     ⒒天枢:定位;脐旁2寸。

     功效:调理肠胃,理气和营。

     主治:消化不良,便秘,腹痛,月经不调,肿块。

     ⒓肝腧:定位: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舒肝利胆。

     主治:黄疸,胁痛,吐血。

     ⒔胆腧:定位: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消胆热,利胸胁。

     主治:黄疸,口苦,胁痛。

     ⒕脾腧:定位: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健脾化湿。

     主治:腹胀,黄疸,呕吐,泄泻,痢疾。

     ⒖胃腧:定位: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健脾胃,消积滞。

     主治:胸胁痛,胃脘痛,呕吐,泄泻。

     ⒗大肠腧:定位: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调肠胃。

     主治:腹胀,泄泻,便秘。

     ⒘血海:定位:髌骨上缘上2寸。

     功效:理气调经。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

     ⒙阴陵泉:定位: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

     功效:健脾化湿。

     主治:腹胀,腹痛,泄泻,水肿,黄疸。

     ⒚三阴交:定位: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功效:补脾胃,助运化,调气血,通经络。

     主治:消化不良,月经不调。

     ⒛足三里:定位:髌骨外下缘凹陷处下3寸。

     功效:健脾和胃,消滞化湿,扶正培元。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泄泻,便秘,水肿,身体虚弱。

     21.上巨墟:定位:足三里穴下3寸。

     功效:理脾和胃,通腑化滞。

     主治:肠炎,痢疾,消化不良,食积。

     22.下巨墟:定位:足三里穴下6寸。

     功效:理脾和胃。

     主治:肠炎,痢疾,消化不良。

     23.公孙:定位:第1跖骨基底部前下缘,赤白肉际。

     功效:理脾和胃。

     主治:胃痛,呕吐,泄泻,痢疾。

     24.太白:定位:第1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处。

     功效:健脾和中。

     主治:胃痛,腹泻,便秘,痢疾。

     25.内关:定位:腕横纹正中上2寸。

     功效:和胃通络,宁心安神。

     主治:胃痛,呕吐,心悸,心痛。

2.常用的脾胃保健按摩法

     按摩操作要讲究技巧,并非力量越大越好,时间越长越好。按摩手法应使操作者具有舒适感,乐于接受。这就要求手法快慢有节律。压力均匀适中,切忌时快时慢,时轻时重,生硬古板。
从年龄上讲,年龄越小,反应越敏感,组织越稚嫩,力度和刺激量越要小。老年人身体亏虚,力量和刺激量也应小。从性别上讲,女子比男子力度和刺激量要小。从体型上讲,形体消瘦的人比肥胖健壮的人刺激量和力度要小。从病位上讲,病位浅的比病位深的刺激量和力度要小。

     按摩时间,应以每天1~2次,每次15~30分钟为宜。

     按摩手法的种类繁多,名称各异。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脾胃保健按摩法。

     (1)推法类

     用指或掌(包括肘部)着力于人体一定部位和穴位上,作单方向的直线(或弧形)移动。

     ①平推法:适应部位:全身各部。

     手法要领:用力均匀,必须直推,推进速度要缓慢。

     操作步骤:掌平推法:用手掌着力于施治部位,以掌根为重点向一定方向推进。一般通络5~10次。

     拳平推法:握拳,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指间关节突起处着力向一定方向推进。多用于腰背及四肢。操作次数同上。

     功效作用:疏经通络,消食导滞,解痉止痛。

     ②旋推法:适用部位:小儿全身各部及成人腹部。

     手法要领:持续均匀,以臂带腕,以腕带指,旋转推动。

     操作步骤:患者坐位或卧位,施术者用单手或双手拇指指腹螺纹面,吸定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旋转推动。

     功效作用:通经活络,调和气血,健脾消积。

     ③一指禅推法:适用部位:全身各部。

     手法要领:肩,肘,腕,掌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指实,掌虚,紧推慢移。蓄力于掌,发力于指。

     操作步骤:手握空拳,拇指自然伸直盖住拳眼,用大拇指指端,螺纹面或偏峰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运用腕部的摆动带动拇指关节的屈伸活动,使所产生的力轻重交替,持续作用于施治部位上。频率为每分钟140次左右。

     功效作用:行气活血,健脾和胃。

     (2)拿法类

     以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捏住施治部位,逐渐用力内收,并作持续的揉捏动作。

     ①捏脊法:适用部位:脊柱部位。

     手法要领:柔和深透,轻重有度,连续移动,轻巧敏捷。

     操作步骤:按摩者将两手食指屈曲,以拇指与食指中节相对分别捏起皮肤,随捏随提,双手交替捻动并向前推进。

     功效作用:调和气血,健脾和胃。

     ②拢法:适用部位:腹部。

     手法要领:两手掌用力均匀,柔和持续,勿要滑移。

     操作步骤:患者卧位,按摩者立于患者一侧,用双手掌内侧面相对夹住治疗部位的肌肉,一夹一放,反复操作。

     功效作用:健脾和胃,消积,导滞。

     (3)按法类

     用手指或手掌面着力在体表某一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下压。

     ①掌按法:适用部位:全身各部。

     手法要领:依部施力,持续深透,勿离部位。

     操作步骤:患者卧位,按摩者坐或立于其一侧,用单手或双手掌根、鱼际或合掌着力按压在施治部位。按压腰背部时,压力要贯足;按压腹部时,压力应柔缓,同时随着患者的呼吸而起伏。

     功效作用:温中散寒,调和气血。

     ②点法:适用部位:全身经穴。

     手法要领:力量深透,屏气自然,手法轻巧,轻重交替。

     操作步骤:一般用手指端,肘尖或屈指指间关节处施治,点而按之。

     功效作用:通经活络,消积破结,调和阴阳,消肿止痛。

     ③掐法:适用部位:全身各部,以经穴为主。

     手法要领:爪甲着力,持续稳重,由轻渐重,注意和缓。

     操作步骤:按摩者用指甲缘,将力贯注于指端,在施治部位上重按。

     功效作用:回阳救逆,温中散寒,温经通络。

     (4)摩法类

     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指面或手掌面附着在体表的一定部位上,作环形而有节奏的抚摩。

     ①指摩法:适用部位:全身各部。

     手法要领:肘关节微屈,腕部放松,手指自然伸直,指腹着力,旋转抚摩。

     操作步骤:一指摩法: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腹置于施治部位或穴位,以关节旋转带动指腹,协调连贯地盘旋转动。连续操作10分钟。

     四指摩法: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腹协同作用,进行环转抚摩。连续操作10分钟。

     功效作用:调和气血,消积导滞,和中健脾,祛瘀消肿。

     ②掌摩法:适用部位:腰背部,胸腹部。

     手法要领:肘部微屈,腕部放松,以臂带腕,手掌贴实,环转抚摩,着力和缓协调。

     操作步骤:患者坐位或卧位,按摩者肘关节微屈,腕关节放松,掌指自然伸直,用单手或双手掌贴实于施治部位,在腕关节及前臂的带动下,持续连贯,环形而有节奏地抚摩。一般操作10分钟左右。

     功效作用:调和气血,消积导滞,和中健脾,祛瘀消肿。

     (5)揉法类

     指用手或其它肢体紧贴在体表,相对位置不变的环形移动法。适用部位为全身各部。

     手法要领:轻柔缓和,环旋转动。

     ①掌揉法:患者坐位或卧位,按摩者屈肘悬腕,掌指面紧贴于施治部位,手腕放松,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小幅度的回旋活动。多用于胸腹及腰背部。

     ②指揉法:患者坐位或卧位,按摩者用拇指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指面轻按在施治部位或穴位上,作轻柔的小幅度的回旋揉动。

     ③揉捏法:按摩者以拇指或掌根为着力点。拇指外展,其余四指并拢,吸定在皮肤上,作环旋揉捏动作。边揉捏边螺旋形向前推进。

     以上功效作用:活血舒筋,化瘀消肿,通经止痛。

     (6)擦法类

     用指腹或掌指面紧贴皮肤,稍用力下压,作直线往返摩擦并产生一定的热量。

     ①掌擦法:适用部位:肩背、胸腹。

     手法要领:掌面着力,贴实皮肤,往返距离长,摩擦至热。

     操作步骤:患者坐位或卧位,按摩者上肢放松,手掌自然伸直,以掌面着力于施治部位,手掌面紧贴皮肤,作各个方向的直线往返摩擦,反复操作,以皮肤发热为止。

     功效作用:温经通络,解疼止痛,宽胸健脾,扶正祛邪。

     ②侧擦法:适用部位:脊柱两侧,腰骶及四肢。

     手法要领:手掌伸直,小鱼际着力,贴实皮肤,直线往返,切忌跳停。

     操作步骤:患者坐或卧位,按摩者肩部及上肢放松,手掌伸直,用小鱼际及手的内侧部位贴紧施治部位,作直线往返摩擦,如此反复,以透热为度。

     功效作用:温经祛寒,活血通络,温肾壮阳。

3.常见脾胃病按摩疗法

     (1)慢性胃炎

     这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中医认为多因脾胃虚弱,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病。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腹胀,食少,恶心呕吐,消化不良。

     按摩方法:医者运用摩腹法,揉按中脘,天枢,气海,点压足三里,三阴交,捏拿背部的肝腧,脾腧,胃腧,肾腧。病者也可在空腹时仰卧于床,自己手掌用力,两手交叠,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各摩腹100次。

     (2)消化性溃疡

     是指消化道与胃液接触部位的慢性溃疡。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腹胀,食欲不振,嗳气泛酸,消化不良等。中医属胃痛,嘈杂,吞酸范畴,多因脾胃功能失常所致。

     按摩方法:用一指禅推法推中脘、气海、天枢,然后摩腹10分钟,再在中脘、下脘、气海、天枢穴处按揉,接着推、按、揉、点背部的肝腧、脾腧、胃腧,最后按揉足三里、内关、合谷各1分钟。

     (3)慢性腹泻

     指腹泻起病较缓,或起病急而转为慢性,病程在2个月以上者。中医认为慢性腹泻多因脾胃虚弱,脾肾阳虚所致。

     按摩方法:双手重叠,掌揉胃脘部5分钟,右手掌根着力,逆时针方向揉脐部2分钟,接着揉脐两侧的天枢穴,各揉2分钟。然后用掌擦章门,期门,擦热为度。再用双手指揉足三里各1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再用双手按揉肝腧,脾腧,胃腧,大肠腧,肾腧各100次。最后双手掌擦腰部,擦热为止。

     (4)便秘

     指大便干燥,秘结不通,或大便次数减少,间隔时M延长等病症。中医认为多因脾胃功能失调,大肠传导失职所致。

     按摩方法:病人仰卧位,医者用一指禅推法推中脘,天枢,关元各1分钟,然后以顺时针方向摩腹约10分钟,再指揉中脘,天枢。然后嘱病人俯卧位,医者用一指禅推法推背部的肝腧,脾腧,胃腧,肾腧,大肠腧。

     自我按摩法:先用手指按揉足三里,两侧各50次,然后依顺时针方向旋转摩腹100次,每日2次。

     (5)胃下垂

     胃下垂是一种慢性疾病,以食后胀满,胃有下垂感为主症。多因脾胃不足,升举无力所致。

     按摩方法:病人取仰卧位,用一指禅推法先推腹部的中脘、气海、天枢,再用轻柔的手法分别给予揉、摩。时间约10分钟。然后嘱病人取俯卧位,医者分别按揉其背部的肝腧,脾腧及胃腧,时间约10分钟。

     按摩疗法也有禁忌症:严重的心、脑、肺疾病患者,有出血倾向和血液病患者,局部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患者,急性传染病患者,骨髓炎,骨肿瘤,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都在禁忌之列。另外,恶性肿瘤患者的局部,妊娠3个月以上孕妇的腹部、腰部均禁用按摩,因手法刺激可引起肿瘤扩散,孕妇流产。

(八)针灸调理脾胃

1.常用的针刺调理脾胃穴位

     (1)足阳明经主要穴位

     足阳明经有穴位45个,由于人体左右两侧各有一条经脉循行,所以左右穴位总和应当为90个,加上近期发现的新穴位可以算92个穴位。

     在介绍穴位时先说一下穴的经脉循行。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外缘中点,挟鼻上行,相交于鼻根部,入目到内眼角,相会于足太阳膀胱经之后,沿眼眶下缘,自眼中线下行,进入上齿,环绕口唇,沿下颌角上行,经过耳前,沿发际到前额。头部经脉分支从下颌部下行,沿喉咙进入锁骨窝,通过横膈,属于胃,联络脾。足阳明胃经直行经脉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从脐旁2寸处下行直达腹股沟处(气街穴)。

     从胃下口分出的一条支脉,沿腹部深层下行,到腹股沟部与循行在体表的经脉会合后,再下行,沿大腿前侧正中线至膝下行,沿胫骨外侧边缘下行至足背,至足第二趾外侧端。下肢经脉分支从膝眼下3寸,下行入中趾外侧端。

     足阳明经主要病疾:以经脉循行部位所见病为主。主要是头面、五官及胃肠病,如胃病,腹泻,胃肠炎,消化不良,痢疾,阑尾炎,头痛,口眼歪斜,各种眼病,鼻出血,咽部肿痛病以及各种热病和下肢痹证。

     ①梁门:取穴:脐上4寸,腹中线旁开2寸取穴。

     主治:胃痛,急性阑尾炎,恶心,呕吐,腹胀,腹泻。

     刺法:直刺0.5~1.2寸,肝脾肿大者不可深刺。

     ②天枢:取穴:脐旁2寸取穴。

     主治:急性、慢性肠炎,痢疾,阑尾炎,习惯性便秘,腹胀,腹泻。

     刺法:直刺0.5~1寸。

     ⑧梁丘:取穴:膑骨外上缘上2寸取穴。

     主治:膝关节肿痛,下肢不遂,胃脘痛,乳腺炎及增生,乳痈。

     刺法:直刺0.5~1.2寸。

     ④足三里:取穴:犊鼻下3寸,胫骨旁开一横指取穴。

     主治:为全身强壮穴,有强壮健身作用。主治胃肠道疾病,如胃痛,呕吐,泄泻,便秘,乳腺炎,以及高血压,下肢疼痛,半身不遂,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刺法:直刺1~2寸。

     ⑤阑尾穴:取穴:足三里下2寸(新发现穴)。

     主治:急慢性阑尾炎。

     刺法:在穴位附近找到压痛点,直刺1.5寸。

     ⑥上巨虚:取穴:足三里穴直下3寸。

     主治:急慢性肠炎、急慢性腹痛,腹泻,便秘,痢疾,阑尾炎,下肢痹痛,瘫痪。

     刺法:直刺1~2寸。

     ⑦内庭:取穴:足脊第二、三趾间缝纹端。

     主治:头面部痛,牙痛,头疼,中风面瘫,腹痛肠鸣,泻痢,足背肿痛,脚气病。

     刺法:直刺0.5寸。

     (2)足太阴脾经穴位

     脾经经脉有21个穴,由于人体左右各有一条经脉,所以左右经穴的总和为42个,今介绍其中常用穴位7个。在介绍穴位之前,先介绍足太阴脾经的经脉循行路线。

     T-~~内侧端(隐白穴)处,沿足背内侧赤白肉际上行,经过内踝(核骨)的前缘上行,经胫骨内侧后方上行,在内踝(核骨)上8寸处交叉足厥阴经脉之前上行,行大腿内侧前面,进入腹部,行至腹哀穴处入腹。属脾脏,络胃。

     腹部分支:从腹哀穴处分出,向外上行至腋,再折向后方至腋下大包穴,再折向上前方经中府入胸中,再上行,挟食道两旁到经舌根,散布于舌下。

     胸腹部分支:络胃的分支经脉,从胃直上过胸膈,注入心中,交会于手少阴心经。

     足太阴脾经主要病候: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为主:如胃溃疡,消化不良,肠炎腹泻,痢疾。也能治疗生殖、泌尿系统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尿潴留,遗尿,及经脉循行部位病证。如下肢内侧肿痛或厥冷,足大趾运动障碍,舌体僵硬。

     ①隐白:取穴:足大趾内侧,距趾甲角后0.1寸处。

     主治:足大趾运动障碍,消化不良,腹痛,月经不调。

     刺法:毫针浅刺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②公孙:取穴:第一跖骨基底部前缘凹陷处,赤白肉际处取穴。

     主治:胃脘疼,腹疼泻痢,足跟疼。一说刺公孙穴可以使胃蠕动明显减弱。

     刺法:直刺0.5~1.5寸,可透涌泉穴。

     ③商丘:取穴:在足内踝(俗称核桃骨)前下方取穴。

     主治:肠鸣,腹泻,脘腹胀满、疼痛,湿热黄疸,足跟关节不利。

     刺法:直刺0.2~0.5寸。

     ④三阴交:取穴:内踝上3寸,在胫骨内侧后缘取穴。

     主治:腹痛腹泻,消化不良,月经病如痛经,闭经,难产,胞衣不下,遗尿,阳痿,遗精,神经衰弱,高血压病,中风下肢不遂。

     刺法:直刺0.5~1.5寸,孕妇禁针。

     ⑤阴陵泉:取穴:在膝、胫骨内侧的凹陷处取穴。

     主治:尿道炎,膀胱炎,小便不通,遗尿,腹痛,腹泻,肠炎,痢疾。

     刺法:直刺0.5~1.5寸。

     ⑥大横:取穴:脐旁4寸。

     主治:腹痛肠炎,痢疾。

     刺法:直刺0.5~1.2寸。

     ⑦腹哀:取穴:大横穴上3寸,腹中线旁开4寸。

     主治:腹痛,消化不良,胃肠炎,痢疾。

     刺法:直刺0.5~1.5寸。

2.针刺调理脾胃法

     针刺方法,是指用金属制成的各种不同形状的针具刺入人体的一种方法。通过穴位,经络的感应,达到输通经络,畅活气血,调整阴阳,祛病健身的目的。穴位又称腧穴,其保健原理与取穴方法请参见“按摩健脾”一节。

     (1)常用针具

     针是针刺的工具。古时有九针之不同,用法各异。针有金针、银针之说。现代用的针具是从古代九针中发展而来的,在用材和制针X-艺方面有较大进步。目前多用不锈钢或合金材料制成,常用的有毫针、三棱针、梅花针(又称皮肤针)、皮下针等。

     (2)练针方法

     毫针是平时常用的针具,针身长度有0.5寸、1寸、1.5寸直到6寸。针身粗细有24号,26号至31号等多种。其中针根是实施针术的着力点,容易发生折断,所以在针刺时必须将针根露出皮肤1厘米以上。针刺需要有一定的指力和操作技术,因此需要练针。可以在纸垫上练习,也可以在棉花团上练习,练到一定程度,可以在自己身上练针。要求做到进针迅速,提插自如,捻转灵活。在自己身上练习时还能体会到针刺时的各种感觉,做到得心应手。这样才好给病人做针刺治疗。

     (3)刺前准备

     针刺前病人要适当休息,稳定心情,消除紧张,排清大小便。具体准备如下:

     ①选好针具:凡针体有伤痕,弯曲,生锈或针尖有钩都不能使用。

     ②安排体位:宜尽量采取卧位(卧位一般不会造成弯针)。如针刺人体前面的穴位取仰卧位,针侧面穴用侧卧位,针背穴采取俯卧位。如病人体质较好,又利于取穴.也可采用坐姿。针刺取穴原则是以有利于取穴,便于针灸,又可较长时间留针而不致疲劳为准。

     ③做好消毒:针刺前消毒包括针具、穴位和术者的手指。针具要高压锅消毒,穴位用络合碘消毒,术者的手指用75%酒精消毒。必须指出的是在实施针刺术时必须一穴一针,用后消毒。传染病人用过的针具要单独存放.严格消毒。

     (4)刺入方法

     ①短针进针法:适用于长度为1.5寸以下的毫针。用右手拇指与食指持针柄。中指与无名指分别抵住针身的上下端,将针置放在所要针刺的穴位上,但不要接触皮肤。并用左手拇、食二指与右手无名指共同固定针身,然后左手略加压力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右手趁机向下一插,将针迅速刺入皮肤1~2分后(1寸分为10分),再缓慢刺至应有深度。

     ②长针进针法:适用于长度在2寸以上的毫针。用右手拇、食两指提住针身的针尖部位,露出针尖2~3分,对准穴位,像注射打针那样、准确快速将针刺入皮肤,然后再插至所需深度。

     (5)针刺角度

     针刺角度有三种:一是直刺,二是斜刺,三是沿皮刺。直刺是针身与皮肤呈90度垂直刺入,适用于肌肉丰厚部位。斜刺是指针身与皮肤呈45度左右倾斜刺入,适用于肌肉较薄部位。沿皮刺是针身与皮肤呈20度角以下,适用于肌肉或皮下组织极浅薄处。

     (6)针刺深度

     针刺的深浅与下列条件有关。

     ①部位:头面部,背部和皮薄肉少处的腧穴浅刺或平刺。四肢、腹部、臀部及肌肉丰厚处要刺的深一些。

     ②体质:体强而肥者可深刺,体弱而瘦者须浅刺。

     老幼宜浅,青壮年宜深。

     特殊穴位必须深针,如环跳不深刺则无针感。有的穴位还可以透穴。

     (7)行针与针感

     行针:针刺到预期深度后,采取一定的手法,叫做行针。

     得气:得气即针感,就是针下感应。针感是由经气效应产生的。“针感”在术者感觉是针下沉紧,患者自觉到所针穴位有酸、麻、沉、胀等感觉,并且这种感觉沿一定方向传导。得气与否与针刺疗效有较大关系,现介绍常用行针法。

     ①提插法:用右手拇、食二指捏住针柄,右手中指挟持针身,将针反复上提下插。提插幅度要求相等,指力均匀,防止针身弯曲。本法痛感小,但易伤血管。

     ②捻转法:这是行针时使用的较多的方法。以右手拇指与中指食指共持针柄,前后左右来回转动。本法的优点是不易损伤血管。缺点是易造成肌纤维缠绕针身,产生疼痛,如遇这种情况,可将针提插几次就可解决。

     ③震颤法: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用极小幅度、极快频率作提插捻转动作,使针产生轻微震颤。

     ④弹柄法:针刺到深度后,用手指轻弹针柄,可促经气运行。

     ⑤刮柄法:用一手扶住针柄,用手指甲由下而上频频刮动针柄,促使得气。

     行针是为了使针刺后得到得气效果。上述各种行针方法可单用,也可混用,所用强度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而定。

     (8)针刺补泻法

     ①提插补泻:针刺得气后,做提插手法,先浅后深,快插慢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为补法,反之则为泻法。

     ②捻转补泻:针刺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为补法,反之为泻法。

     ③徐疾补泻:进针时慢慢刺入,少捻动,出针时疾速省力为补法,反之则为泻法。

     ④迎随补泻:针尖向着经脉循行方向刺入者为补法,逆之为泻法。

     ⑤呼吸补泻: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反之为泻法。

     ⑥开合补泻:出针时迅速按住针眼为补法,不按针眼为泻法。

     ⑦平补平泻法:进针得气后,作均匀提插。

     (9)留针与出针

     ①留针:进针后将针留在人体穴位内一段时间叫留针。治疗一般疾病,在“行针”达到一定针感得气后;即可将针拔出,不需留针。不需要留针的病证有:实热证,精神病,不配合者,体位不适者。需要留针的如急性阑尾炎、破伤风、重性顽固性疼痛或痉挛性病,留针时可长些,以持续针感,巩固疗效。

     ②出针:是指把针具拔出人体穴位。出针时先用左手轻按针旁皮肤,右手持针柄后轻轻捻动,慢慢拔出,且用干棉球按住针眼,以防出血,尚应清点针数,防止遗漏。

     (10)异外情况及处理

     ①晕针:多由于初次针灸,情绪太紧张;过度劳累,或汗出较多;或由于体质太差,而手法又过强;或由于体位不好,都可造成晕针。晕针之机理为短时间的脑缺血,表现为心悸,出冷汗,头晕眼花,可有血压下降。重的可有突然晕倒,呼吸微弱,脉弱或无,大汗淋漓。发现晕针时,一方面要安慰患者,同时将针取出,使患者平卧,轻者给温开水喝,休息片刻即可恢复,重者可针人中、足三里穴等,并灸气海、关元,促其苏醒。

     ②滞针:是指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针下涩滞,捻转提插起针困难。病者感针部疼痛。遇到这种情况,要根据不同原因处理,属于肌肉紧张的,可以按摩局部,或在所针穴位附近再刺1~2针,肌肉紧张状况缓解后,即可将针取出。如因捻转强度太大,或只向一个方向捻转造成针身被肌纤维缠绕的,可向相反方向捻动,使肌纤维松开即可。

     ③弯针:用力不匀,或病者体位改变,可造成弯针。发现针弯曲以后,不要再行针,要马上将针顺弯势拔出。

     ④折针:由于手法过强或针的材质不好造成折针。针折在穴位内,术者要沉着冷静,嘱患者不要移动体位。如针身尚留在皮肤外的要立即拔出。如针身微露于皮肤,可用手按压针周围皮肤,用镊子取出。如断针全部没入肌肤,应手术取出。

     ⑤血肿:是指针刺处出现的皮下出血造成的疼痛和青肿现象,多是由于刺伤血管引起,如出针后针眼处仅有小红点是正常.现象,不必处理。如出针后见血液流出,应压迫止血。如有血肿,可用冷敷,24小时后再热敷,促进出血吸收,为了防止出血,在血管多的穴位针刺时不要做提插行针法。

     ⑥刺伤脑和脊髓:在针刺项部上端穴位时,如方向和深度不当,可能刺伤延髓,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在第一腰椎以上棘突的针刺可能刺中脊髓,较轻时有如触电感,较重时可以引起运动障碍。

     ⑦损伤肺脏:凡在脊部胸部针刺时如方向不当或过深,可能损伤肺脏,造成气胸。轻者有胸闷,气短;重者呼吸困难,甚至体克。

     ⑧刺伤心脏脾肾:在针刺心、肝、脾、肾,相对应的体表部位的腧穴时,针刺得过深,就可能刺伤内脏。刺伤心脏时,严重者可立即死亡。刺伤肝脾时,肝脾剧疼,如出血可造成腹痛,严重出血可引起休克。刺伤肾脏时可产生腰疼,肾区打击疼及血尿。

     凡刺伤内脏者,都应及时救治。

     (11)针刺禁忌

     ①饥饿过度和过度紧张者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身弱气血亏虚的人,针刺手法宜轻,尽可能采用卧位。

     ②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部禁针。

     ③常有不明原因出血的人,不宜针。

     ④局部有感染、伤疤及肿瘤部位不宜针。

     ⑤胸肋部,腰脊部,颈部上端不宜直针或深针及大幅度捻转提插。

     ⑥尿潴留者针刺下腹部要浅,以免刺伤膀胱。

     孕妇腹部禁刺,禁针三阴交、合谷、至阴等穴。

     (12)与脾胃有关的其它经腧穴

     ①内关:手厥阴心包经穴。

     取穴:腕横纹中点上2寸,两筋间。

     主治:心悸心痛、胸闷、胃脘痛,恶心呕吐、眩晕头痛,上肢痹病。

     刺法:直刺l~1.5寸。

     ②中脘:任脉穴。

     取穴:脐上4寸。

     主治:胃脘痛,腹胀泻痢,黄疸。

     刺法:直刺1~1.5寸。

     ③关元:任脉穴。

     取穴:脐下3寸。

     主治:小便不利,夜尿多,遗尿,遗精,虚寒性腹泻,月经不调,身体虚弱。本穴有强壮作用。

     ④气海:任脉穴。

     取穴:脐下1.5寸。

     主治:腹疼,腹泻,痢疾,遗精,月经不调,虚脱。为强壮穴,有保健作用。

     刺法:直刺1~2寸。

3.辨证治脾胃

     脾在腹中,居在胁处,与胃以膜相连。经脉与胃相互络属,脾胃对饮食有消化、吸收的功能,脾主运化,以上升为顺;胃主受纳,以下行为和,二者共同完成升清降浊的功能。

     如脾气受损,运化失常,则见腹胀呕吐,食欲不振,大便溏泻,面色无华,四肢无力,少气懒言。甚则四肢不温.下肢浮肿,完谷不化。舌淡苔白,脉濡或沉迟无力。治疗取脾与胃经穴,中脘,梁门,天枢,足三里和三阴交。针用补法。并可加灸。

     如湿热互结,中焦受阻,可见脘腹痞满,疼痛,肢体困重无力,大便溏而不爽(不爽指便后腹部仍感不适,似有便意,又无大便),或面色萎黄,小便赤。舌苔腻,脉滑数。针刺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内庭。毫针刺。用泻法。

     如果脾阳不足,可见腹中冷痛,四肢不温,纳差,水湿不化,小便清长,泻泄水样大便,或五更泻下。或见月经不调,寒湿带下,便血等脾不统血证候。舌淡苔白,脉沉迟。可针足三里,中脘,气海,关元,三阴交。针用补法。可施灸。

     如风寒湿邪侵袭经脉,可见经脉循行部位处肿痛,四肢活动不利,麻木不仁。或舌强不语,半身不遂。可针刺隐白,三阴交,梁丘,犊鼻,足三里,地仓,下关等穴。针直刺。用泻法。如寒湿盛可加灸。

     食滞中脘,消化不良可见食少纳差,脘腹部胀满或疼痛,呃逆,呕吐。舌苔黄,脉弦滑。可针刺内关,天枢,足三里,中脘,气海。

     如果热入阳明,邪犯胃腑,可见身热恶热,口渴喜饮,谵言妄语,或疯或狂,弃衣而走,登高而歌,力过于常,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洪大有力。可针刺天枢,上巨虚,足三里,阴陵泉,血海,合谷等穴,用泻法。

     如果寒邪侵袭胃腑,中阳不足,则见胃脘冷痛,纳食不佳,呕吐清水,胃痛得温则痛减。舌淡苔白,水滑,脉迟。刺中脘,梁门,足三里,公孙,关元。可加灸。胃热针刺用泻法,胃虚针刺用补法。

4.常用的调理脾胃的灸法穴位

     常用的灸法调理脾胃穴位与针刺调理脾胃穴位相同,请参看前文。

5.灸法调理脾胃

     灸法是用火的热力作用于人体穴位,达到防病治疗目的一种方法。

     (1)灸用原材料

     可用作灸的原料很多,但多以艾为主。艾是一种中草药,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均有生长,中药店作为常品出售。其气味辛温有香气,有散寒温中作用。用于作艾灸,能散寒止痛,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散结消肿回阳救逆,强身健体。灸用艾多制成艾柱或艾卷。

     ①艾柱:取一小团艾绒手捏成上尖下平的圆锥体,叫艾柱。小的如米粒,中等的如枣核,大的如拇指。

     ②艾卷,又称艾条:将艾绒平铺于纸上,卷紧使之成卷烟状,长约20厘米,直径2厘米,叫艾卷。

     (2)常用灸法

     ①艾卷灸:是将艾卷点燃,在所选定的灸穴上方2~5厘米处灸,使局部感到温热或轻灼热,但不烧伤皮肤,一般的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②艾柱灸:把艾柱放在应灸的穴位上,用火点燃上端,待到患者感觉烧烫时,去掉点燃的艾柱,再换新的艾柱点燃。每烧一支艾柱,习惯上叫“一壮”。一般每个穴位可灸2~7壮不等,也可灸更多。在穴位上放置姜片、蒜片、食盐等物,再把艾柱放在上面,叫做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

     ⑧温针:也是灸法之一,是在留针时,将艾绒捏缠于针柄上燃烧,使热力通过针身而透入穴位。由于此种灸法易造成艾团脱落烫伤肌肤,烧着衣物,所以常用艾条点燃后烤针柄。这是一种改良的温针法,简便易行,易于掌握。

     (3)适应证

     灸法是一种温热疗法,总起来说适用于寒证和虚证。凡脾胃阴亏所见的贫血,慢性腹泻,久痢,凡寒湿造成的背腰酸疼,以及虚脱,休克等可以用灸法治疗。

     (4)注意事项

     实热证、阴亏证不宜用灸法治疗。

     高血压患者属阳亢的不灸头部。

     眼球周边部位,表浅有大血管部位不灸。

     孕妇的腹腰部不灸。

     灸时需防止艾柱翻滚及火星落下,烫伤皮肤,烧坏衣物。

     如有烫伤应注意保护,防止感染,一般涂紫药水即可。

     (5)灸法调理脾胃

     灸是一种温热疗法,艾绒作为一种灸用材料,有散寒止痛,温通经络,强身健体作用,故凡脾亏胃弱,症见四肢无力,面色咣白,纳食减少,失眠多梦,月经过多等证均可灸中脘、梁门、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治疗。

     如脾胃虚寒症见胃脘冷痛,腹胀痛,泻痢,甚至五更泻等证可灸中极,关元,中脘,足三里。

     对于年老体弱者,经常灸足三里与三阴交,可以调整阴阳,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

(九)环境与脾胃保健

     人类生活的环境,具体来讲,有居住环境、工作学习环境等。人与自然息息相通,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无时无刻不对人体产生影响,而人体对外界自然环境也必然会做出适应性反应。这就构成了人与外在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中医学有“天人相应”,的观点。人本身也是一种自然现象。人发乎自然,长乎自然,自然界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备的条件——阳光、空气、水分、食物。因而有必要谈一谈作为后天之本的脾胃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对脾胃的影响

     生命本身是自然界演化过程中的自然产物,从组织结构到功能活动的形成和演变,都必须以适应自然环境为其前提。《灵枢·岁露论》中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参,有适合的意思。人体只有能对自然界天地变化,日月运行,随时作出适应性的反应,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由此看来,人体必须适应自然环境,并努力创造周边良好的小环境,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

     (1)居住环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也在逐渐改善,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我国康居工程的建设,很多人的生活居住环境已有改善。但仍有大量居住环境问题存在。一些人居住面积狭小,几代人同堂,一些居住地潮湿,通风、采光不利,一些住所设施简陋、落后等等。而脾在志为思,首先说假如日常居所问题不得解决,终日困扰,想起来就发愁,脾胃也是难得其健的。而从人体来讲,脾胃的功能又是主消化水谷食物,而脾是喜燥恶湿,脾胃功能失调时则消化力减退,水湿停滞,则进一步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可出现食欲下降,胃脘部不适,胀满,恶心呕吐等湿浊内停的症状。在自然界中湿邪对脾胃的影响是很常见的,如长夏季节,即每年的雨季,由于空气中湿度较大,气候潮湿,人们普遍感到食欲下降、倦怠乏力,这就是湿邪困脾的表现。同样,居处地潮湿,也容易弓I起上述症状,引起脾胃功能失调。因此居处环境的改善与否对脾胃的影响是不小的。

     (2)地域环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远距离迁徙将变得较容易,而随旅游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交往的增多,人们外出交流的机会普遍增多。那么也应当知道,地域环境对脾胃也是有影响的。我国地大,南方如四川一带气候潮湿,多黄梅天气,久居其地的居民为了战胜潮湿,大多喜食辣椒,故川菜以辣出名。而我国北方居民则不能适应这种饮食,过食川菜后则口舌生疮,大便干燥。我国内蒙古一带,以吃肉食为多,并喝大量砖茶,而吃蔬菜较少,其人多高大慓悍。但如果南方人改吃肉类为主,则会发生消化不良,胃脘部胀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的也是这种长期适应能力。当地居民适应了那种当地环境,而“外乡人”则需要很长时l司才能适应。这在我们研究脾胃养生时也应引起注意。

     (3)工作学习环境

     工作学习环境同样可影响脾胃。当今社会,竞争激列,优胜劣汰。在各种工作及学习环境中,都要求人们确竞争的意识,然而竞争就有成功和失败,方法正确,环境适宜,所干的工作就得心应手,就可能成功。反之,则不会成功。然而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环境都各有不同,要学会适应各种环境。艰苦的环境能锻炼人,也能改造人,可使人成材。当然环境舒适,工作顺利,心情愉快,有助于脾胃功能正常。人们在适应工作学习环境的同时,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较好的环境。如果适应不了新的环境,又无力改变环境,忧心忡忡,思虑过度,心情郁闷,就可能忧思伤脾,脾胃气虚,日渐食欲不振,消瘦。因此说,学会适应各种工作学习环境,对脾胃保健也至关重要。

     (4)四季气候环境

     自然界的气候是多变的,有风雨雷电霜雪。从四季蛮化的特点看,春天多风,夏天多雨,秋天多燥,冬天多寒。从自然气候来讲,正常的气候变化,对人类是必不可少的,如春天的风,可促使草木发芽,植物生长;夏天的雨,可以灌溉庄稼与树木森林;秋天的干燥,可以促使谷物成熟坚买;冬天的雪,可以净化空气,消灭病毒。这是对人的积极影响。但另一方面,如果人们正气亏虚,又缺少保健知识.则可能不适应自然环境,乃至发生病变。就四季气候而百,夏季的湿雨对脾胃的影响较为突出。《素问·气交变大论》说:“中央生湿,湿生土,其德溽蒸,其化丰备,其政安静,其令湿,其变骤注,其灾霖溃。”意思是说中央是大地所在,能产生湿气,使过于干燥的空气保持一定的湿度,所以它能使土气旺盛,一年中的长夏(六月)便是湿气最重的季节,其德“溽”蒸之“溽”同濡,即湿润。蒸,即热蒸。全句意为湿气的美好特性,是湿润热蒸。因为长夏气候炎热,雨水较多,所以有湿热熏蒸的现象。其化丰备,“丰”丰富,“备”完备,意为湿气的生化作用,是使植物充实丰满。“其政安静”是说湿气的正常职能,是使万物生长稳定。“其令湿’’它所主的气候是湿,“其变骤注”,“骤注”即像雨如注。意为湿气的异常变化是急骤的暴雨。“其灾霖溃”,“霖”,久雨。“溃”崩决。全句意为湿气太胜所造成的灾害,是久雨不过,引起洪水泛滥,堤防崩决。这里明确说明了空气之中湿气的生成以及正常反常气候的特点,强调了湿气的生化作用是使植物充实丰满,而过多就会发生灾害。而人体的脾胃如同大地一样,化生万物以滋养人体。而脾胃的功能失调当产生湿邪停留,且夏季雨水较多,湿气为重,而脾胃主时于夏季,故湿气与脾胃关系密切。这里实际上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脾胃与长夏湿气作用有相似之处,都有滋养生化作用;另一方面,太过会发生灾害,自然界为多雨洪水泛滥,在人体为湿浊内停。因此,在长夏季节里更应注意湿邪,对于人体,特别是脾虚之人易受外邪侵袭,包括淋雨,涉水,居处潮湿,都能引起脾胃功能失调。因此说夏季多雨环境对脾胃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故此时尤应选择适宜脾胃的环境,以保健脾胃。

2.不同环境下的脾胃保健方法

     (1)居处环境与保健

     房屋整洁干净,无潮湿之弊,则可使脾胃功能强健。在可能的条件下,要注意改善环境卫生,开窗通风,勤晒被褥。特别是在长夏的雨季,必要时,可用电褥子烘干被褥。不穿潮湿衣服。运动及劳动后出汗较多,要及时洗浴,勤换衣服,以免潮湿之邪影响脾胃功能。

     (2)地域环境与保健

     外出工作学习或旅游,首先要对当地的环境有所了解,包括饮食,居处,生活,社会习惯等。脾胃虚弱之人.夏季不宜去气候潮湿的地方旅游,以免湿气太重伤害脾胃。出行前为防止出现水土不服,可以适当带一些食物以调剂。如方便面、方便粥,香肠,肉罐头,奶粉,豆粉,少量熟鸡蛋、鸭蛋及矿泉水、可乐、雪碧等,冬季应少饮瓶装饮料,以免寒凉伤胃。外出时适当带一些水果,如苹果、桃子、梨等,可以补充蔬菜之不足,有利于生津止渴。如属较长时间在另一地域学习工作,那么饮食生活可循序渐进,逐步适应新的环境。

     (3)工作学习环境与保健

     随着社会发展,一个人一生固定工作在一个单位的情况将很少见,因此,应该有能力不断适应新的工作学习环境,调节好自己的精神情志。《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谈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的就是精神方面的调节。“恬淡”即思想安闲,“虚无”是指没有杂念,只有这样,人体的正气,才能在体内正常运行,精神守于内,又怎么能生病呢?这里实际上是强调了思想清静,少私寡欲,也就是说要保持正常精神情志来适应环境。

     (4)自然环境下的脾冒保健

     长夏季节要注意脾胃功能的保健,此时可适当吃一些健脾胃的食品和药膳,如莲子粥、山药粥、薏米粥。具体方法是莲子50克加大米100克,或山药、薏米各50克,加大米100克,熬粥。并可适当吃一些苦瓜,苦瓜用其味苦,以燥湿去火。应适时躲避风雨,所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也就是对病邪适时躲避。平素脾胃虚弱的人,不宜冒雨涉水,不宜在水湿环境下劳动。如淋雨后觉头痛身重,食欲不振,应及时吃藿香正气胶囊以祛湿散寒。

     冬季气候寒冷,脾胃虚寒之人,容易出现胃寒的证候,如胃脘不适,大便溏泄,故在冬季里此类患者要少吃生冷油腻之品,以免进一步伤脾胃。可选用羊肉100克,生姜50克,熬汤常服以暖胃散寒。并应适时增加衣服。在运动出汗后要及时擦干,注意保暖。

(十)脾胃与性保健

1.性生活与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消化水谷,化生气血津液,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灵枢·海论篇》将胃的功能概括为“胃者,水谷之海。”《灵枢·五味篇》也说:“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也。”海者,“聚汇”之意,上面两段经文的意思是说,胃是饮食水谷“汇聚”的场所,饮食经口入胃,经过胃的消化腐熟,小肠的泌别清浊,其精华之气输送到全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禀者,接受之意,也就是全身各个脏腑组织都要从脾胃来获取营养,故而把脾胃称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之中的肾,是性生活的主宰,主藏精,主生殖发育,古人把肾称之为“先天之本”,肾所藏的生殖之精来源于父母,《灵枢·本神篇》说:“故生之来(者)谓之精”,这里的精就是指肾所藏之精,肾所藏之精又分为水谷之精和生殖之精。水谷之精不断补充滋养生殖之精。古人认为男子二八肾气盛精气溢泄,阴阳交合故有子,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也就是说男女到了性成熟期,就有了生育能力。但肾所藏生殖之精是需要脾胃之精不断补充的,而脾胃的正常消化功能也依靠肾阳的蒸化温煦作用,就好像锅里有米,还需要加柴烧一下饭才能做熟,所以临床上肾阳虚的病人,由于温煦力弱,脾胃消化不良可发生鸡鸣泄,俗称五更泄,即每天天亮即感腹痛,旋即腹泻,伴有腰酸肢冷,形体倦怠诸症,治疗时主要是温肾健脾。由此看来,脾胃与肾是后天之本与先天之本的关系,脾胃与性生活、性保健息息相关。

     (1)脾胃之精华是性生活的物质基础

     脾胃强健,运化力强,精气充足,即可随时补充肾之精,使肾精充足,则性机能旺盛,就好比源泉不竭则水流不止。如果脾胃虚弱,运化力差,不能补充先天之精,肾精亏虚,则会影响到性能力。常见脾胃疾病,如胃痛、呕吐、泄泻等症,导致脾胃消化功能不好,患者感乏力,精神不振,气短心慌、劳动及活动后上述症状则加重,此时脾胃气虚症状明显,患者感到明显体力不支,哪里还谈得上性生活呢?即使勉强为之,则气虚之症更甚且容易出现虚脱之症。

     从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的角度来说,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生一个聪明伶俐、体魄健全的孩子,是每一个家长的希望。试想脾胃虚弱,身体弱不禁风,必定导致肾虚精亏,所育之子,先天不足,出生之后,体弱多病,于国于己均是百害而无一利。

     (2)脾胃受损可导致性功能障碍

     饮食失调,过量饮酒,及大病久病之后,脾胃虚弱,常可导致性功能障碍。特别是大量饮用烈性酒导致阳痿者屡见不鲜。

     酒乃辛热之物,其性酷烈,它本是喜庆家宴助兴之物、佐餐佳品,又可做为药用。然饮酒终究要有度。《药性歌括四百味》中对酒的描述是:“酒通血脉,消愁遣兴,少饮壮神,过多损命”。这个量,没有固定标准,依个人情况而定。有的人沾酒即面红耳赤,头晕目眩,有的人豪饮海量,一瓶白酒不在话下。但狂喝滥饮,一醉为快者,首先是损伤脾胃,湿热内生,长此以往,必然影响性功能,生育的子女也会出现智力低下问题。早在东汉时期,中国房室养生专家就认识到酒精对后代的危害。《汉书·马勒传》记载:“醉以入房,神思皆乱,虽得子亦不慧。”现代医学已发现酒精对性腺的损害。嗜酒者的后代较多智力低下或痴呆者。晋代诗人陶渊明晚年悔恨地叹道:“后代之鲁钝,盖缘于杯中物贻害”,也认识到自己的后代粗鲁蠢笨是由于自己过量饮酒所致,但为时已晚,真是自酿苦酒自己喝。

     过量饮酒引起性功能障碍,表现为阳痿或阴茎举而不坚。这是因为脾胃受损,消化功能减退,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反生痰浊。这里的痰不是现代医学所说的痰,现代医学的痰是指呼吸系统的分泌物,而中医的痰是一种致病因素。它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广义讲是指一种病理产生物。痰浊就是指过量饮酒脾胃有火所导致的湿热痰浊之邪影响到肾功能,日久可发生阳痿。清著名医冢叶天士在《临证指南》中曾指出“阳明虚,则宗筋纵。盖胃为水谷之海,纳食不旺,精气必虚,况男子外肾,其名为‘势’,若谷气不足,欲求其‘势’之雄壮坚举,不亦难乎?治唯通补阳明为主”。意思是说脾胃所生的精气,不断补充先天之本肾的精气,肾精充足,性生活圆满,如果肾精不足则性生活阳事不举。临床曾遇多例阳痿患者,多方求医,屡用补肾壮阳之药,均无功而返。来诊时均伴有食欲不振,小便黄,大便泄,舌苔白厚腻或黄腻,脉弦滑而数。询问病史,均有大量饮白酒史,且每饮半瓶以上。通过分析,辨证为嗜酒无度,痰浊内生,阳明被困,宗筋失养。治疗予以化痰通络法。处方用陈皮10克,半夏12克,云苓15克,甘草10克,竹茹10克,枳壳10克,佩兰10克,白术20克,淫羊藿10克,枸杞子10克并嘱患者服药期间忌饮酒,忌食辛辣,连服20余剂,均获较好疗效。其中一例患者,病愈后又大量饮酒,终致旧病复发,阳痿一症又作,夫妻不睦,后又服上方加减而愈。

     (3)调理脾胃补充后备之资

     综上所述,既然脾胃与肾关系密切,并与性生活及生殖有关,怎样做才能有利于脾胃以使肾精之后备不乏呢?按中医理论脾胃属土,应在夏季,也就是说与夏季相适应,脾胃保健在夏季就尤为必要,其保健不外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把好饮食关。

     夏暑酷烈炎热难耐,部分人特别贪凉饮冷。大量饮冷,席地而眠,长此以往,必使脾胃之阳气受伤,运化受阻,消化功能障碍,导致气血不足,致肾气虚弱。故在夏季贪凉饮冷应适度,防止疾病发生。

     第二,平衡膳食。

     如今,人们的饮食结构比过去有较大改变。从过去粗粮为主,细粮为辅,少量肉食,大量白菜萝卜,转变为现在的细粮为主,肉类满足,青菜品种增多但摄入量不足。有人在饮食中还发生偏嗜,如过食肉类,偏爱山珍海味,但其脾胃功能反而下降,消化力弱,气血生化乏源,精气亏虚。曾有一位患者长期腹泻,屡次用药多处求医,均告失败,且每食肉食后加重,查各项体征无异常,嘱其停食一切肉类,以素食为主,不过半月,疾病痊愈,多年痼疾尽除。实践表明,国人饮食结构仍应以粮食为主。适量肉食,多食青菜,辅以水果,适量粗粮,确有好处。饮食过精反而为害。

     第三,饮食有节。

     节制饮食也是养脾健肾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孙思邈曾经指出:“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饮食过多则结聚多,汤饮过多则成痰游。”“是以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则难消也,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耳。”重点强调了饮食宜适量,少量多餐的道理。《内经》也曾提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的告诫。在任何情况下,不要暴饮暴食,免伤脾胃,殃及肾精。

     第四,注意饮食卫生。

     孙思邈说:“人子养老之道……以食啖鲜肴,若得肉必须新鲜,似有气息,则不宜食,烂脏损气,切需慎之戒之。”明确指出人所需的是新鲜清洁的食物,而腐败变质不洁之物伤人脏气,甚至毁人性命,为养生之大戒。生吃瓜果蔬菜必须洗净,因蔬菜水果表面可残留农药。勿食隔夜饭,若食之,必判定其并未变质,且须加热。勿食过期变质食物。冰箱存物不宜超期。认真对待饮食卫生,方可无忧。

     第五,劳而不过度。

     脾胃主肌肉四肢,过于繁重的劳动,可使脾胃之气受损,而正常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有利于身心健康。善用脑者,神情专注,长寿者不乏其人。生命在于运动,适度的体力劳动及体育锻炼可使经脉流通,生机旺盛。《内经》曾指出:“不妄作劳”。即不宜过分劳累。三国时期名医华佗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适当活动,有助于饮食的消化,气血的流通。

2.脾胃不健者的性生活

     (1)具体分析,生活适度

     脾胃有病之人是否可以过性生活,应根据实际情况,即病情的轻重程度,年龄体质的具体情况来灵活掌握。脾胃疾病临床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如恶心呕吐,呃逆,胃痛腹泻,中气下陷者还可见脱肛、子宫脱垂。如若脾胃虚弱,湿浊内停还可影响多个系统,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脾虚引起气不摄血的呕血、便血、崩漏等症,则宜清心静养,不宜心情激动,故此类患者在疾病急性期不宜过性生活。在恢复期病情稳定的情况下也需适度,不可过于频繁,导致因过性生活劳累而旧疾复发。

     至于有慢性胃病者,病情徐缓,身体尚可,适度享受性生活当然是可以的。可调节情志精神,满足心理需要。

     在夏季,尤其是长夏阴雨连绵的季节里,湿气太重,脾胃易受外邪侵袭,消化力弱。相对而言,中气偏虚,此时对于患有胃病者,尤须注意节房事,少过性生活。

     性生活对人来讲是生理的需要也是人的本能。究竟以多少次为最佳,必须根据自身情况调节,原则是不可恣其情欲,漫无节制。唐代名医孙思邈说:“善摄生者,凡觉阳事辄盛必谨而折之,不可纵心竭意以自贼也。”“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三十日泄,六十者闭精勿泄。若体力犹壮者,一月一泄。”本书前面章节引用过此语。须知,这还是指体健之人而言。如若脾胃虚惫,肾气衰弱,性功能减退,性生活必然应适度减少。当然孙思邈也提出了“但凡人气力自有强过人者,亦不可抑忍,久而不泄,致生痈疽。”所以从养生保健的观点来讲,脾胃有病的人也可适当过性生活。

     (2)药膳补脾益肾

     脾胃气虚之人,平素常有不想吃东西,乏力,精神不振,面色黄而无光泽,四肢无力,大便泻,舌质淡体胖、边有齿痕现象。此类患者过性生活时阴茎举而不坚,交则精易外泄,行房之后,汗出,乏力,气短,或见小腹部隐隐不适。此类患者在性生活之后可适当吃一些补肾壮阳的食物,如羊肉汤、羊肾、麻雀、狗肉、核桃等,这些食物分别具有补肾壮阳之效。但如果是脾胃湿热患者口中粘腻,或口干而苦,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者不应服。以免助阳化燥,使湿浊之邪更盛。而应该服一些清利脾胃湿热的中药,如藿香正气丸、香砂养胃丸、肠胃康冲剂等以清利脾胃湿热。还可以服用一些对于脾胃有帮助的中药以益气健脾。如莲子、薏米、山药、元肉、苦瓜等。苦瓜人称君子菜,它虽苦,但不把苦味传到别的菜上。与它菜相炒,苦者只有苦瓜自己。更具清热燥湿之效。夏季脾胃易生湿热,口干便秘者宜多食苦瓜。

     上述几味中药既是药物,也是食物,可以单味煎汤,也可以配合熬药粥,具有健脾安神养血之效,可做为脾胃气虚的药补,又可做为食补,既能健脾胃又不伤正气。

     此外,夏季应少吃冷饮。脾胃功能较差的人,可自制二豆汤以防暑,用红小豆、绿小豆熬汤,加少量冰糖放置干净容器内频频服之,既解渴去暑,又不伤脾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