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题材电视剧《老中医》要播出了,翁泉海的原型是哪位?牛逼到不得了!

 为什么73 2019-02-21

蛋蛋姐简直激动的连续两晚失眠

毕竟我们的电视台

已经N年没播出中医题材电视剧了

《大宅门》播出的时候

我们还小

《神医喜来乐》播出的时候

我觉得有种浓浓的LOW逼感觉

后来看到韩国拍的《许浚》

蛋蛋姐拍案疯狂——

这才是中医电视剧应有的模样

他生动的诠释了什么叫做“仁医”

什么叫做能成就大才的“心医”

蛋蛋姐一下子成了许浚大大的小迷妹

20年过去了

我们也长大了

《老中医》终于姗姗来迟

虽说这个电视剧名字依然LOW逼

可对电视剧内容我是很看好

因为这部剧

是以“孟河医派”为原型

里面许许多多案例

应该来说都能找到现实依据

电视剧创作贵在“真实”

真实到极致

才是最牛逼的煽情

那么问题来了

这部剧的主人公

名叫翁泉海

据说是孟河医派传人

孟河,是一个地名

是江苏省的一个小镇

但就是这个不能再小的小镇子

却连续诞生了轰动整个中医界的

四大天王

费马巢丁

费伯雄

马培之

巢崇山

丁甘仁

这四位中医大咖

一个比一个牛逼

一个比一个光辉

见过这四位

你才知道什么叫高潮迭起

什么叫一波更比一波骚

哦不,强

那么电视剧中

翁泉海究竟是以谁为原型呢?

蛋蛋姐凭借两个依据

可以一下子断定

他至少是有费马巢丁中的“丁”

——丁甘仁

因为根据电视剧介绍

主人公翁泉海

是孟河医派中闯荡上海滩的

而四大家中闯荡上海的

只有巢崇山和丁甘仁

而在20世纪20年代

以治疗传染病

——“烂喉丹痧”出名的

就只有一位丁甘仁

所以基本可以断定

这部剧中一定有丁甘仁的影子

那么,这位名动天下

生前让国家总统孙中山先生

题写“博施济众”匾额

死后

让国家总理唐绍仪

都亲自写下32字挽联的老中医

究竟干了哪些震撼中医行业的大事?

让我们从头看看这位人才的成长史吧

丁甘仁,字泽周

1866年出生在

江苏省武进县的孟河镇

这个镇子

以盛产地道的名老中医著称

其中费伯雄号称“是活国手”

马培之号称“江南第一名医”

大家别以为这是自封的

这都是给屡屡被招进宫廷

给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看病后

被国家公认的高手

这么多牛人聚集在一个小镇上

家门前停的都是劳斯莱斯幻影

兰博基尼法拉利

让还不会吃奶的丁甘仁就有了榜样

考什么科举?

我要做天下第一名医

科举

能比得上开医院来钱快吗?


当然,上面开医院赚钱的事

都是我瞎编的

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丁甘仁的爸爸叫丁惠初

丁惠初的祖上那可是大户人家

当时光良田就有一百多亩

店铺更有十几家

但可惜的是

到了咸丰年间家道中落了

尽管丁惠初还有“四品候选”的身份

但是奈何家里没钱了

没钱,就没法买官

四品候选就没着落

所以最后只能种地为生

6岁,丁甘仁开始读私塾

但家里估计实在太穷了

所以不到12岁

便因为家庭原因辍学了

父母想把他送去商铺学做生意

但丁甘仁很坚决:

我要当天下第一名医

做什么淘宝电商啊

父母没办法

只能四处问询

最后丁甘仁的母亲突然想起

自己娘家就有一位老头

他就是圩塘村的马仲清

当时老马都已经85岁了

在当地很有名气

去到后,老马说了:

我门人弟子已经多到数不清了

但真正让我相中的

还没有一个

令郎有此天分

但想真的想做行家里手

得吃不少苦头

甘仁能吃否?

小甘仁跪下口头:

能吃!

从此小甘仁就背《内经》

《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

但不幸的是

老马师父才教了他两年

突然就去世了

擦干泪水

小丁甘仁又没师傅了

后来丁甘仁找到了族兄丁松溪

丁松溪是费伯雄的弟子

而费伯雄

就是早已成名的孟河第一把交椅

给光绪皇帝治过“失音”

当时名声如太阳的光辉

一学又是3年

丁甘仁在学了6年中医后

觉得可以到外面闯荡一番了

于是他坐上船

来到了人生事业第一站:苏州

这个地方曾盛产过叶天士

薛生白等大佬

他们开创了天下第二大门派公司

温病派

但丁甘仁来到后丝毫不畏惧

他在心底发出怒吼

我要把你们一个一个超越

我先要达成“吴门第一”

的小目标


结果他的宏伟抱负还没施展

就被命运忽如其来的一拳

锤翻在地


事情是这样的

他在治疗一个孩子的时候

那个孩子突然死亡了

而这个孩子的父亲不是别人

而是有钱有势有关系

具有最强医闹基础的

苏州县令

病家带了乌压压的一大群人

一起喝骂丁甘仁“庸医害人”

丁甘仁第一次惨痛的悟到

能用钱解决的事情

真的都不叫事情啊


可以想象

丁甘仁被堵在屋子里

人家朝他拳脚相向的狼狈情形

嘴里还不时冒出许多

并不是恐吓的话

庸医啊

砍下他一条胳膊

砍他两条腿

留他在世上只会害人了

告他!!!

 (丁前辈,对不住了,把您糗事写出来

这叫欲扬先抑,啊,汗)

看到了吧

那时候的医闹一点不比今天逊色

丁甘仁遭遇此劫

当真万念俱灰

他想到了一个字


但他转念一想,此乃下下法


快跑

快快快跑

这才是上策啊

就这样

手脚瘫软的丁甘仁连药箱都没拿

诊费都没要

就一溜烟的冲出县令府衙

跑到大街上去了


后面壮丁一字排开

他们开展了一场中医史上

最狼狈的

逃亡威龙


一个薄雾昏昏的早晨

憔悴的丁甘仁回到了家乡孟河

父母妻子见他脸色淤青

问他发生了什么

他一言不发 两目垂泪

他被那句

庸医,你留在世界上只会害人

深深地刺痛了

多少个夜晚

他睡不着觉

他反复追问自己

究竟还要不要行医

一个月,两个月

他内心的恐惧一天天在放大


后来,他的师父来了

只留下两句话

解决失恋痛苦的方法只有一个

那就是再找一个

打消恐惧的办法也只有一个

那就是再勇敢一次


丁甘仁爬起床

朝着师父磕了三个头 

他将师父用毕生实践得来的理论

深深地铭记在心上 

再勇敢一次


在苏州肯定是待不下去了

他这次将目光转向了上海

这里号称“魔都”

号称“十里洋场”

在这里既有大神一样的人物

又有恶鬼一样的狠角色

但不管怎么样

这里适合冒险

适合想做一番惊天动地大事业的人

他对着苍天发誓

苏州

你夺走我的信心和名誉

在上海

我要十倍的夺回来

 于是他在郊区租了一个小屋

这个房东是卖鞋的

姓黄

因为丁甘仁给他治愈了一次急性病

所以两人成了好朋友

可这位黄先生是落魄秀才

家里也并没什么钱财和人脉

并不能帮上丁甘仁多少忙

但即便如此

他还是经常把长衫借给丁甘仁穿

这样

丁甘仁就能在出诊时

穿的光鲜亮丽一点

免得失去体面

由此你就知道

丁甘仁年轻那会混的是真不如意

连件子像样的正装都买不起

丁甘仁做了一面旗子

开始了长达4年的游医生涯

风中雨中

他坚持出摊

地球不爆炸

他也不放假

地球不重启

他也不休息

风里雨里节日里

他都守着自己的药摊子

城管来哄

他转向弄堂藏匿

节假日我们出去浪

他白天行医晚上读书

培养功力

总之,他那时的日子

一点不比我们强

可比我们努力一千倍

可就是这样

4年时间里

还是没有什么起色

每天清早出发

回来后在出租屋里

浑身疲惫

电视剧《老中医》中

那个走街串巷的小铃医

如其说是翁泉海的儿子

毋宁说就是丁甘仁的早期生活


终于,在一天出诊时

他遇到了一个孟河老乡

这个老乡也是行医的

但人家已经闯滩成功了

不但医名大振

而且开上了奔驰

光诊费就比他高一百倍

这个老乡就叫巢崇山

孟河四大名医排行第三

著作《玉壶仙馆医案》

《千金诊秘》

巢崇山看到丁甘仁一身寒酸

想起初来的自己也是这般

鼻子一酸

拉起丁甘仁到了自己豪宅里

然后做了满满一桌子饭

问他这些年过得咋样

读了些什么书

最后还把丁甘仁药方要过去

一看,不仅竖起大拇指

行,这药方开的很有水平啊

最后在巢崇山的保举下

丁甘仁终于在一家慈善医院

取得了一个坐诊的机会

这家医馆叫做“仁济善堂”

有了办公室

这也就意味着

从此以后

他不用再去摆摊了

不用再过朝不保夕的生活了

老子终于也有铁饭碗了


仁济善堂的老板

是杭州人,姓赵

当时年纪挺大

已经不再亲自坐诊

只靠一批弟子维持场面

说实话

老赵当时是看不上丁甘仁的

毕竟丁甘仁才20多岁

太年青

 作为中医行当

这个可不是优势

但是

偏偏就有牛逼人物

能把这种劣势

转变成优势

而一旦成功

便是年纪轻轻的“神医”

丁甘仁就属于这种

那天

店里来了一个黑道人物

名叫王贵

开着“香堂”

黑道人物

四处收保护费

老赵的弟子们

连续给他开了3次药

都没治好他的咳嗽、发烧

最后带着很多小弟来砸过一次店铺

这次王贵又来了

一群医生吓得瑟瑟发抖

老板看看叹了口气

最后看到了在角落里的丁甘仁

命丁甘仁出手

在人家的店里干活

那就得忠人之事

而且既然老板亲自托付

怎可因为病人是黑道人物而推辞

丁甘仁往手掌吐了一口唾沫

摩拳擦掌

一撸袖子

走到王贵弟兄面前

问道:兄弟,你怎么着?

诸位读者

千万莫以为这是要打架了

丁老爷子是医生

医生的天职是救人

丁甘仁问王贵

你怎么着了

是问他的病情如何!

王贵把病情重新说了一遍

丁甘仁辩证开方

两剂药

王贵居然真的不咳嗽了

发烧也退了

黑道人物说坏真坏

可说起仗义

那也是真仗义

王贵病好了后

派小弟举着牌子

四处传说

仁济善堂来了一位年轻的神医

神医啊神医

你没见过的神医

老百姓一听纷纷赶来

丁甘仁的局面一下子又扩张了

紧接着

就有一位当红梨园花旦

因为接连唱戏

嗓子突然说不出话来

这叫“失音”

光嘴能动,但就是没声音

几天后又有新的订场

别人都给定金了

这个可怎么办?

不得已

来请丁甘仁这位神医

其实医生名气大了

有好处也有坏处

丁甘仁想:

治好了自然锦上添花

可要是看不好

这可是砸牌子的事

砸了丁甘仁自己的牌子没事

可现在丁甘仁的命运

跟仁济善堂紧密相连

砸了人家赵老板的牌子

可就说不过去了

尽管有思想包袱

但丁甘仁还是去了

一两服药下去

花旦居然又能说话了

而且丝毫不受影响

几天后的清晨

仁济善堂门前锣鼓喧天

一干人陪护者病愈的花旦

抬着一块“国医圣手”的烫金匾额

前面端着一盘子银元

来找丁甘仁

前来致谢

致谢完了

还亲自唱了一段京剧名段

周围观众热烈喝彩

丁甘仁望着眼前的鲜花锣鼓

眼里流下泪来

没想到自己摆摊摆了那么多年

今天终于我也成主角了

天呐,心里好欢快,怎么办?

门诊量激增

丁甘仁的诊金如流水

其他店里的一些老板

见到丁甘仁是块金光闪闪的宝贝

都想着把他挖掘过去

甚至有的老板私下接洽丁甘仁

说你只要到我这里来

我就用你丁甘仁的名字

给你建诊所

让你自立门楣

行不行?

丁甘仁婉言谢绝

他说:

我刚进仁济善堂不久

举荐我的巢崇山信任我

赵老板和同仁也对我好

我岂能一露头角就忘恩负义

自立门派

和赵老板对着干

这种过河拆桥的事情我能干

就这样,丁甘仁在仁济善堂

又干了几年

他的医术越来越精良

他得到的诊金也越来越多

终于,在他31岁那年

赵老板死了

这家医馆

也被上海商界大亨王一亭收购

改成了慈善机构

从此不再业医

王一亭

丁甘仁抚摸着自己的诊室墙壁

盘桓良久

恋恋不舍

恰在这时

收购医馆的王一亭出现了

这位上海商业大佬

拥有诸多身份

他是上海商会主席

是中华银行董事

资助过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

反正所有标签上都清楚写着

我有钱

的确

王一亭拔一根汗毛

都比丁甘仁腰粗

王一亭走过来

拍着丁甘仁的肩膀说

小丁,我知道你日后必是人中龙凤

所以

我今天答应你

日后你要干大事

别的事我帮不上忙

想要钱

你尽管开口

我保证不会多问一句话

记着,有事就来找我

丁甘仁狠狠鞠了个躬

这位日后丁甘仁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离开仁济善堂后

他用这几年积攒下的资金

在四马路(今上海福州路)

租了一幢二层楼房

开启了独立业医的新生涯

晚上

酒桌上,丁甘仁想起治死过人

摆过摊

给人家打过工

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根据地

他仰起脖子

将一杯高度酒灌进胃里

岁月的辛酸闷进肚里

高兴地泪水划过脸庞


当他取得这些小成就的时候

他可能还想不到

不多久后

他就要像一颗

冉冉升起的太阳一样

在中医史上

留下雪亮的一道光芒


那是他成立诊所后的第一年冬

上海流行一种

名叫烂喉痧的传染病

患者喉咙肿胀 身上发斑

严重的就会死去

这种病在西医叫做猩红热

由于当时西医还没有

血清、抗生素

结果死者盈野

魔都变鬼都

每所西医大医院

每天都抬出上百具尸体

黄浦江边

随时可以见到漂流的骸骨

一时之间

人心惶惶

末日将临

 

那是1896年

丁甘仁门诊也来了烂喉痧病人

丁甘仁诊脉看病

仔细分析

小心处方

他治好一例

第二天

来了几百号病人

甚至许多都是门板抬着来的

门外乌压压全是人头

他撸起袖子

挨个治疗

三个月间

披星戴月

他救活了不下一万个病人

连西医的大医院都看傻了

一万个病人啊

我的菩萨啊


传染病扑灭后

丁甘仁的名字响彻了上海滩

仅仅三个月

他完成了人生的蜕变

空前的成功啊

街头巷尾 老幼妇孺

人人都在谈论丁甘仁

丁甘仁再次颤抖了

但不同于二十年前

这次他是激动地颤抖

他想起师父那句

再勇敢一次

不仅滴下滚烫的泪水

人生啊

究竟藏着多少磨难与惊喜


类似的烂喉痧

在1912年的上海

又爆发了一次

享有盛名的丁甘仁再次被推到第一线

然而

这次,细菌的菌株变异了

症状也与1896年的不同

面对困境

丁甘仁整夜守着病人仔细观察

最后确立了另一种治疗思路

这种治疗思路

正是温病派卫气营血辩证法:

重痧不重喉、痧透喉自愈

也就是说

在病人初期感染烂喉痧

身体肌表出痧时

要以辛凉发汗透痧为第一要务

热邪随着汗出来

便不会继续加重

病情就会逐步减轻并走向痊愈

只有到了中期

热毒入营分时

才用清营解毒的药物

运用这个思路

1912年的那场烂喉痧

又在丁甘仁手中被扑灭

丁甘仁的名声

终于实现了上海滩人人皆知

来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

丁甘仁的诊金堆积如山

1912年

在秘书的建议下

他出诊不再用马车

换上了海外舶来的轿车

这是上海滩第一家拥有私家轿车的中医

然而树大招风

丁甘仁终于迎来了对手

广慈医院(今上海瑞金医院)

成立仪式晚宴上

一个洋人大夫约翰故意挑衅

跟丁甘仁说

中医能治病吗?

“中医,不中意!”

语调歪歪扭扭

但字字带箭

丁甘仁此时早已成熟

若是个人恩怨

他绝不会反击

可当他听到一个外国人

守着一群洋人奚落中医时

他还是愤怒了

西医才几年功夫?

“西医是戏医”

丁甘仁立马回击

一个老外跟中国人玩文字游戏

丁甘仁随手反击一拳

说这句话的时候

他的手指用力指着圆桌

一字一顿 字字铿锵

这一下

几乎所有人都转过头来看他

丁甘仁也毫不示弱

抬起头来用眼光一个个迎接


约翰气急败坏

走到他面前

将脸庞凑到他鼻子前

咄咄逼人

“丁甘仁 我要跟你比赛

输了的滚出上海滩

你,敢不敢”

丁甘仁轻蔑一笑

悉听尊便

 

中西医第一场民间斗争

就此拉开帷幕

打擂地点就设在广慈医院

他和约翰每人抽取一名伤寒病人

限期20天

看谁率先治好病人

院长以上帝的名义起誓

保证裁判公正并全程监督


结果10天不到

丁甘仁的病人

已经爬起床在院门口迎接他了

嘴里喊道:谢谢你丁先生

而20天过去了

约翰的病人毫无起色

甚至比之前更差

最后一天

约翰连影子都没见到

他羞愧的不敢出席了

 这就叫

一招制敌


院长守着媒体

略带沮丧的说

这次,丁甘仁代表的中医获胜

鲜花和掌声虽然一起来到面前

可此时的丁甘仁已经感受不到快乐

他心里想的

是中医的未来

关于这点

他忧心忡忡

此刻

做一件轰轰烈烈大事的想法

开始在他脑海翻腾


他要建一所大学

一所专门培养中医的大学

只有有了大学

别人才不会蔑视中医!

他首先给北洋政府写信

请求办学

然而,教育总长的批复是:

中医不科学

我们决定废去中医

办学是可能的

丁甘仁得知后

气的拍桌子

几年后

北洋政府内阁换了一批人

丁甘仁再次写信请求办学

还把信送到大总统那里

信中写道:

抚今追昔,深为中医前途惧焉

中医之不振

非一日矣

今日而为尤甚

欧医东渐

国粹将亡

杞人之忧

曷其有极

!!!

大总统将信转交教育部办理

这次教育部回复:

殊足嘉许

应准备案

意思是

你这个想法我们很为很好

我们允许你们备案办学

但回复中还说:

你们可以办学

但我们不给你们经费

经费由你们自己筹备

尽管丁甘仁有不少资金

但是想办个学校

这可就得需要大笔资金了

这哪是他一个人能办到的?

自己几十年积蓄

在大理想面前

依旧显得杯水车薪

摆在面前的困难

堆积如山

他想到了王一亭

当年这位大咖拍着他的肩膀说

想要钱

就来找我

丁甘仁心动了

他想立马动身找王一亭筹款

但是转念一想

自己哪能这么随便就去别处找钱

还是先自己努力一番

等实在不够了再去筹备吧

于是

他将资金入股别的大药房

这样就可以享受定期的分红

另外

他还和别的药厂合作

研发了中药丸散膏丹

通过报纸杂志扩大售卖

这样就能在诊费外筹集更多钱

当时的上海

鸦片充斥

他认识到鸦片烟害人不浅

若能开发出戒烟产品

不但利国利民

更能筹集一份资金

于是研发出“戒烟丹”

既能造福社会

又能获取一部分回报

戒烟丹畅销了

然而这惹恼了黑心商人和青红帮

丁甘仁面临着随时实地的恐吓和骚扰

不得已

他向市政局请求保护

市政当局不敢怠慢

甚至一度调集警力

保护丁甘仁

压力重重

丁甘仁却矢志如初

丁甘仁办学保存国粹的行动

在上海被人津津乐道

最后王一亭也听闻此事

亲自出马为丁甘仁筹集大笔资金

他还鼓动当时上海另一位金融大亨

李平书也出马

这位李平书更不简单

他是江南制造局提调

兼任中国通商银行总董

轮船招商局董事

江苏铁路公司董事

创立过医学会

创设中西女子医学堂

创立南市上海医院

(今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开办过华成保险公司等

来帮忙的人还有很多

比如朱佩珍(字葆三)

1913年夏

他出任中华商业银行总董

1915年

任上海总商会总理

当时流行一句话

上海道台一颗印

比不上朱葆三一封信

听听这架势

你就知道来的人都是些什么人物了

有了各路大咖的联手帮忙

丁甘仁的学校上马了

那是1916年6月

一个可以载入中医史史册的日子

《申报》连续报道26天

将丁甘仁的招生启事发布出去

丁甘仁亲自题写了“精勤诚笃”的校训

要求学生:

学贵于精

勤奋治学

诚信待人

笃志不渝

办学,光有校舍、宿舍

那只是个硬件

而要培养具有真水平的学生

更需要具有真才实学的老师

于是

丁甘仁再度日夜奔忙

搜寻医界骨干

这些老师中

就是后来那些中医界大腕级人物

如夏应堂

当时人称“医界瑜亮”

如谢利恒

编纂过《中国医学大词典》

《辞海》

光看这些书名

你就知道他们学问有多大

再如曹颖甫

近现代经方界最具实力的人物

这些大行家

有的是义务出任学校领导

有的仅仅象征性拿点钱

丁甘仁为了给学生实习机会

他顺便办了两所中医院

沪南广益中医医院

沪北广益中医医院

两所中医院

均设有病房、药房和门诊

有人说

有了医院

应该能赚大批银元了吧

其实大家都想错了

丁甘仁的医院

取名“广益”

自打一开始就是公益性质

以服务贫民为宗旨

为了给上海穷人看病

他医院每年施舍药物

200000包(贰拾万)

自古及今

从没有哪一个医院敢施舍20万份中药

甚至为了培育人才

对于贫困学生

他分文不收,提供食宿

当时人称丁甘仁

为中医界“祭酒”

祭酒是国家教育最高领导

在中医界

这份赞誉

丁甘仁完全担得起

1925年

为了为女性争取权利

丁甘仁和谢利恒又建立女子中医学校

让女同胞们也能自力更生

实现人生价值

这些举动

在社会上造成巨大影响

后来

连不怎么相信中医的孙中山

都忍不住给丁甘仁题字:

博施济众

做中医能做到这个份上

简直是顶破天了

这个学校

培养了数不清的的中医大夫

光成名的就有

秦伯未、程门雪、章次公

黄文东、陈存仁、张赞臣

张伯臾、许半龙

等数十名

 现代的国医大师

有许多算起来

还是他的徒孙

正如丁甘仁所希望的那样:

今日之莘莘学子

明日之佼佼栋梁

鄙人之希望也


1926年8月6日

丁甘仁积劳成疾

仙逝上海

死后各界纷纷举行公祭

送葬队伍多达1000多人

其中就有孙中山亲自任命的

护法军政府财政总长

唐绍仪

他写道:

汤汤孟河

群医辈出

谁为拔萃

公其首屈

博施济众

仁心仁术

沪之名医

世之生佛

自孟河医派费伯雄、马培之

巢崇山之后

最耀眼的一颗医星划过天际

留给世人无限的哀悼

世之生佛

四字多么沉甸甸的重量

军阀孙传芳

国民政府参议院副议长陈陶遗

等军政名流

纷纷敬献挽联

一代画宗吴昌硕也哀悼说:

君能医

我癖画

我画痴

君医奇

呜呼

海上浮名尽如此

死而不忘乃无死

仙乎!仙乎!君传矣!

在短短60个春秋里

他开创了中医界许多先河

这个从底层爬起来的大师

用他一辈子

向世人展示奋斗的意义

向我们传递了仁医的本质

百年之下

谁能及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