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胆管死神 - 胆管细胞癌 上篇

 亚伟大帅 2019-02-21

== 胆管细胞癌 ==

胆管细胞癌,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原发恶性肿瘤,大多数为腺癌(90%)。其好发于老年男性,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峰值在70-80岁之间。

相比欧美人群,亚洲人群胆管细胞癌的发病率更高,其中泰国东北部为重灾区(每十万人中约130名胆管细胞癌患者),与该处流行的泰国肝吸虫病有很大关系。在欧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胆管细胞癌发病的高危因素,而在亚洲,反复发作的胆系感染以及胆管结石,是诱发胆管细胞癌的罪魁祸首。

胆管细胞癌从病理上可分为三型:硬化型、结节型和乳头状突起型,前两型往往同时出现,组合成最常见的亚型:结节硬化型胆管细胞癌

胆管细胞癌可发生于胆管的任何位置,一般按其累及部位分为肝内胆管细胞癌肝门部胆管细胞癌,以及肝外胆管细胞癌,三者发病率分别为10%、60%,以及30%肝左叶胆管细胞癌发生率要高于肝右叶,这可能与肝左胆管复杂的走行有关。

先说肝内胆管细胞癌

肝内胆管细胞癌,又称周围型胆管细胞癌(解:虽在肝内,但对于胆系来说,确为周围)。虽然仅占所有胆管细胞癌的10%,这并不妨碍它成为肝内恶性肿瘤的No.2,约占2.5-24%,而No.1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则大权在握,所占比例达76-97%。

在超声上,肝内胆管细胞癌常表现为肝内较大的实性占位,外形不规则,边界模糊欠清,内部多为中、低回声,内部血流稀疏或无血流。见下图。

图1:问题四格图1。(鸣谢小谭大夫)

图2:患者,女性,70岁。肝左叶中低回声实性占位,大小约7.3x6.0cm,外形不规则,部分边缘模糊,可见低回声晕,内部回声不均。(术后病理:肝内胆管细胞癌)

图3:CDFI:肝左叶占位内血流稀疏。

单从占位本身,肝内胆管细胞癌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鉴别有一定难度。但以下6点有助于我们区分二者:

①扩张的胆管:肝内胆管细胞癌虽胆管扩张表现不如肝门部胆管细胞癌显著,但仍有31%的肝内胆管细胞癌合并近端胆管扩张,而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则仅有2%引起胆管扩张。

②门静脉癌栓: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早期多经血行转移,出现门静脉癌栓几率大,而肝内胆管细胞癌则更热衷于经淋巴转移,合并门静脉癌栓者少。

③超声造影: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快进快出”耳熟能详,而胆管细胞癌则“慢进慢出”,两者风格迥异。

④乙型肝炎病毒HBV:国内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着莫大的联系,而胆管细胞癌则不。

⑤甲胎蛋白AFP:大多数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AFP显著升高,而胆管细胞癌则不。

⑥年龄:总体来说,胆管细胞癌的平均发病年龄(>60岁)要大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50岁,也可见于年轻人群),但不可单以此项区分二者。

==  未完待续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