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出锋‘’是评价米芾书法的一个惯用术语。这句话起自何时,出自何人之口,已无考。大约与米芾书论有类似的说法有关。 ‘’八面俱全‘’的“八”,象李白的‘’白发三千丈‘’一样,是个夸饰比喻,而非实指。 ‘’八面出锋‘’的说法,有许多似是而非的,不能服人的臆测解读。有人解以八卦,有人解以八个方位,甚至画出方位图以示人。 非要以‘’八‘’说‘’八‘’,‘’快乐书法营‘’以为,不是钻牛角尖,就是糊涂虫。 网上有人举出米芾的单字为例,标示出笔的方向。‘’快乐书法营‘’也表示不解。不但是米芾,古代名家的字,几乎每一笔的入笔,收笔的角度,方向都不同,那么一笔一笔的具体标示出来,是一个天文数字的量,不用说参考学习,数都能数到少年数笔到头白,还是一本糊涂账。 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八面‘’到底说的啥,从米芾的书论里面,应该能探究出一些消息。 米芾《海岳名言》 ‘’字之八面,大小各有分。智永有八面,已少钟法。丁道护,欧,虞笔始匀,古法亡矣‘’。 ‘’智永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具备‘’ ‘’欧,虞,褚,柳,颜,皆一笔书也‘’。‘’一笔书‘’在这里是指字的笔画粗细一律少变化,而不是所谓的从头至尾,笔不离纸连续书写。 联系米芾一贯强调的‘’书以体势为佳‘’的书学思想,以及他对唐人的讥评,把唐人和米芾的书法作一比较,能进一步接近答案。 颜真卿《祭侄文稿》局部 欧阳询《卜商帖》 米芾《紫金研帖》 ‘’书以体势为佳‘’似乎寻常一句话,但其深意絕不寻常。 ‘’体势‘’既体现在独立的单字上,更体现在字的一点一画上。起笔收笔多角度,点画粗细不等均,字形左摇右摆幅度大,既是体势的表现,也是字有八面的表现。即字的势态呈放射性,而不是从头至尾,整齐排列,纵贯而下。 晋唐人书法,即使雄强大气如颜真卿,与米芾比较,尚且显得沉着平稳有余,其余诸名家,更显中规中矩,不越二王雷池。米芾“以体势为佳”的学术思想,影响至今。 答案来了: ‘’八面俱全‘’是指笔画的起,行,收笔,即毛笔入纸的角度,提按转折的力度的变化丰富,不象唐人书法一样,笔画虽然有变化,但变化幅度不大。这一点,以唐人诸名家和米芾比较,非常明显。 如上文所说,要一笔一笔说清楚怎么个‘’八面出锋‘’,恐怕是徒劳的。只有基本理解其本质含义,才不会被一些缘木求鱼的伪理论的圈圈套住。 听说圈圈里面无线网的信号不好。 一家之言,欢迎拍砖 关注“快乐书法营”,快快乐乐玩书法 |
|
来自: 昵称51072331 > 《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