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象派画家的怪癖,他们迷恋的东西你想象不到

 书虫游世界 2020-11-28

上一篇:这国也曾自诩为“厉害国”,还出了一对画坛冤家

18号展室是我们在苏格兰国家美术馆参观的最后一个展室,这里充满了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作品。首先看到的是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1873年创作的《港口里的船》。有没有感到水面在晃动?莫奈用一种非常独特的技法来表现光影下的水波,当观众与画作保持一定距离欣赏时,会有一种非常真实的感受,贴近细看才会发现那些水波纹只不过是简单的几笔粗粗的线条。

1878年莫奈与妻子搬到巴黎郊外的维特尼生活,并在那里创作了大量当地风景画。这幅《维特尼教堂》是莫奈初到维特尼时创作的。他想突出的并不是这座13世纪教堂的古老或宏伟,也不是罗曼式建筑的壮丽,他最为迷恋的是光影效果所呈现出的独特的色彩感受。

这幅《农民妇女的头像》是荷兰画家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1885年的作品,是为他的另一幅名画《吃土豆者》做准备的习作。梵高在绘画创作中始终处于一个探索的过程,通过自己的摸索逐渐改进。

与印象派强调对光与色的自然描绘不同,后印象派画的不是眼睛看到的,而是内心感到的东西。梵高在生命的最后两三年里才逐渐找到了自己的风格。这幅《橄榄树》创作于1889年,他用前所未有的的盘绕性笔法和夸张的色彩构成一种梦幻般的感觉。这种令人眩晕的感觉其实也体现出梵高在那一时期里内心的焦虑状态。1888年梵高搬到阿尔勒后,邀请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前来与其一同作画,但二者也逐渐产生矛盾。在一次激烈的争吵后,梵高竟割掉了自己的部分左耳。此后,他住进精神病院。1890年,梵高离开位于圣雷米修道院的医院前往巴黎附近的小城瓦兹河畔的奥维尔继续治疗。谁也没想到,7月27日傍晚,梵高在那里开枪自杀。

在普通人心目中,高更也是个怪人。梵高死后,他独自来到遥远的南太平洋小岛大溪地,开始了属于他自己的极具个性的特色创作。这幅《三个大溪地人》有一种浓重的原始色彩,是他第二次前往大溪地并在当地定居后的作品,完成于1899年。画面中间背对观众的男子似乎在面对某种抉择,左边手持芒果的女子代表欢愉和放纵,右边手戴戒指的女子象征传统和美德。

这个画面让人想起一段古希腊神话故事《十字路口的赫拉克勒斯》:独居的赫拉克勒斯有一天在树下遇到两个女人,其中一个叫卡吉娅,肌体丰盈柔软、打扮得性感富贵;另一个叫阿蕾特,仪态谦和端庄、表现得质朴恬静。卡吉娅对他说:如果你跟我走,你将尝到各种欢乐的滋味,一辈子不会经历任何辛苦,直接畅享幸福。阿蕾特也过来跟他说:神明所赐的一切美好,没有一样是不需要辛苦努力就可以获得的,若想使自己的身体强健,你必须让身体成为心灵的仆人,我带给你的生活虽然沉重,最终却很美好,因为通过努力所获得的幸福与不劳而获的幸福是完全不同的体验。赫拉克勒斯感到自己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这两个女人意味着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尽管两条路的名字都叫幸福。这是一个经典的故事,我相信不管嘴上的回答是什么,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做出选择。

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被称为“后印象主义之父”,我们在伦敦国家美术馆看过他的经典名作《大泳客》。这里有他的一幅《圣维克多山》,是他最钟爱的主题之一。

每位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画家似乎都有一些自己的怪癖,他们迷恋的东西各不相同,莫奈喜欢睡莲、高更钟情于大溪地的土著、塞尚喜欢维克多山,而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则对芭蕾舞演员有种近乎病态的着迷。据统计,德加一生一共绘制了超过1500幅以芭蕾舞演员为主题的画作。这幅《演出前》绘制于1890年代,那个时期他画了大量芭蕾舞演员排练、休息、候场和演出时的场景。这幅作品色彩浓烈,是他后期创作中的典型笔法。

另外一幅叫《一群舞者》,颜色较上一幅更夸张,大面积地使用绿色,只在排练厅的镜框和舞者头上的丝带使用少许红色。色彩对于他来说并不意味着现场的真实反映,而是他个人的内心体验。此画绘制于1898年,德加已经64岁,开始步入老年阶段,他在绘画技术上更趋于粗犷,不仅使用更粗的画笔,还喜欢直接用手在画布上涂抹。这幅画上甚至留下了他的指印。

我们在伦敦国家美术馆看到的德加的作品也基本都是芭蕾舞演员,但这并不是说他就不会画别的了,这里就有一幅男性的肖像画,名叫《迭戈·马尔代利画像》。马尔代利(Diego Martelli,1839-1896)是一位佛罗伦萨作家和艺术评论家,与意大利的先锋派艺术家关系密切。他也是最早一批支持法国印象派的意大利艺术评论家。这幅画非常独特的地方是画中人物不那么正式的姿势和画家所处的从高处俯视的视角。

最后要说的一幅作品是个美国人画的,它被作为整个美术馆导览图的封面,说明其不同寻常的艺术地位。这位画家叫约翰·辛格尓·萨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1856-1925),我们在伦敦的泰特英国美术馆看到过他画的《康乃馨、百合、百合、玫瑰》,当时那幅画也是被馆方制作成宣传画的。萨金特出生在佛罗伦萨,18岁考入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后随父母加入美国国籍,28岁到伦敦发展,起初默默无闻,直到37岁才凭在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展出的一幅肖像画一鸣惊人,那幅成名作就是我们眼前的《阿格纽夫人》。当时的评论家惊叹道:“这是幅肖像,亦是幅装饰画,同时也是一幅被精心设计的印象派油画。”在萨金特的时代,肖像画基本无人能出其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