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治疗感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刘雁辉 2019-02-21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感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中药材为原料制成的中成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感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感冒是人类常发的疾病之一,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和痛苦。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理论,感冒主要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和暑湿感冒三大类。其中暑湿感冒的临床表现有别于一般感冒,且缠绵难愈,治疗更为棘手。目前对于暑湿感冒的治疗,西医西药多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治标不治本。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主体思想的中医中药治疗该类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可用于治疗暑湿感冒的中成药品种有霍香正气胶囊、霍香正气水、午时茶颗粒、银翘解毒丸、十滴水、六一散、云香精、四正丸、六合定中丸、天中茶、甘露茶、甘和茶等。其中霍香正气制剂、十滴水等较为常用,疗效也不错。但这些品种普遍存在制剂工艺落后,服用量大,服用不方便及效果不够理想等缺点。临床上常用的与本方相近的汤剂有香薷散、新加香薷饮等,由于其来自古方或由古方加减运用,具有一定疗效,在临床上使用也较普遍。但这些处方大多未开发成中成药品种,存在患者使用不方便的问题,应用范围也受到了限制。
目前由于我国医药工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新技术和新工艺由于观念和客观条件等原因难以推广普及,以中药材为原料制备治疗感冒的药物,主要是采用水煎煮法和水提醇沉法提取原料中的活性成分,然后将得到的药液直接使用或加工成所需剂型。原料药的活性成分中易挥发部位或水溶性部位很难保留,也就是说原料中的活性成分难以最大程度的提取和保留。
中药复方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毒性小、能综合缓解各种症状、疗效稳定等,尤其适于病因复杂且反复发作的疾病。历代中医药在感冒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留下了经典的名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有治疗感冒的如下处方香薷9g和白扁豆、厚朴各6g,功用祛暑解表,化湿和中,主治阴暑证。本方所治征乃夏月乘凉饮冷,外感风寒,内伤于湿所致。夏月感寒,邪滞肌表,故见恶寒发热,无汗,身痛头重,脉浮等风寒表症。本发明者临床实践发现该方对于夏天感受寒湿之邪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但对于感受暑湿之邪导致感冒所表现的暑湿并重或热大于湿的征候治疗针对性差,从中医基础理论角度分析,是因为方中缺少对抗暑热之邪的清热类药物的原因,并且临床多将其采用水煎剂的方式服用,且由于未将该方与现代制剂相结合开发成适宜的中成药品种,造成患者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治疗感冒的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治疗感冒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所述药物在制备治疗感冒药物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制备治疗暑湿型感冒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所述治疗感冒药物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产品,其原料由发汗解表、和中利湿的中药香薷,清虚热、凉血、解暑、截疟的中药青蒿,温中、下气、燥湿、消痰的中药厚朴,和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中药黄芩组成。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感冒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香薷3~25 青蒿3~20厚朴3~25 黄芩3~20其优选重量份原料制备配比为香薷6~20 青蒿6~18厚朴3~15 黄芩3~15其最佳重量份原料制备配比为香薷15 青蒿12厚朴6 黄芩6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感冒的药物的制备方法由下列步骤组成(1)将香薷断成1~2cm的小段,青蒿、厚朴、黄芩粉碎成细粉;(2)原料提取物的制备a、香薷挥发油的制备取香薷小段,加水8~12倍,浸泡时间2~4小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时间6~10小时即得;b、青蒿提取物的制备取青蒿粉,在温度为35~45℃、压力18~22mPa条件下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3.5~4.5小时即得;c、厚朴提取物的制备取厚朴粉,在温度为35~45℃、压力为22~28mPa条件下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5.5~6.5小时即得;d、黄芩提取物的制备取黄芩粉,加水8~10倍,提取次数2~3次,每次0.5~1.5小时;将水提取液浓缩至每ml相当于原药材0.5~4g,用盐酸调节PH值至1.0~2.0,80℃保温20~90分钟,静置8~36小时,滤除溶剂;沉淀物加2倍量水搅匀,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加等量乙醇,搅拌溶解,滤除残渣;滤液用盐酸调节PH值至1.0~2.0,60℃保温20~90分钟,静置8~36小时,滤除溶剂;沉淀物依次用10倍量水以及20%、40%、60%的乙醇洗涤至PH值至7.0,挥尽乙醇,减压干燥即得。
(3)将步骤(2)所得到的香薷挥发油以及青蒿、厚朴、黄芩提取物混合即得。
上述方法所制备的药物中含香薷总酚1%~20%,厚朴总酚1%~30%,青蒿素1%~30%,黄芩苷5%~60%。所述的香薷总酚包括百里香酚和香荆芥酚;所述的厚朴总酚包括和厚朴酚与厚朴酚。
本发明所述的水提工艺中,介质水与被提原料的比例采用本领域的习惯做法,即水的用量单位为体积单位,被提原料的用量单位为重量单位。
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的药物在制备治疗感冒的药物中的应用,特别是涉及在制备治疗暑湿型感冒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应用是由香薷挥发油以及青蒿、厚朴、黄芩提取物与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的药物组合物。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是一种软胶囊制剂,该软胶囊制剂由香薷挥发油以及青蒿、厚朴、黄芩提取物与适量植物油、3%~5%的蜂蜡及少量润湿剂组成。其制备方法是,先将香薷挥发油以及青蒿、厚朴、黄芩提取物的混合物与辅料的混合物按1∶2.3的比例混合,再上扎囊机压制而成。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是一种滴丸制剂,该滴丸制剂由香薷挥发油以及青蒿、厚朴、黄芩提取物与PEG4000及PEG6000混合组成。其制备方法是,先将香薷挥发油以及青蒿、厚朴、黄芩提取物的混合物与PEG4000及PEG6000按1∶0.5∶2.5的比例混合,再熔融,滴入冷却剂甲基硅油中制成。
本发明的药物去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组方中的白扁豆,加入清热药青蒿和黄芩。本组方选用辛温之香薷以发汗解表,和中利湿为方中之君药。本发明的药物采用香薷发汗治疗目的在于退热,而暑湿证因湿与热胶着蕴结,热很难因汗出而解,反易变生它证,湿热证发汗的直接目的主要是驱逐湿郁,伸展表阳,调畅气机,使气化湿亦化,湿祛热孤则易消解,此乃“启上闸”之理。厚朴辛苦性温,入脾胃二经,功能行气燥湿,消积除满,以助香薷化湿醒脾,和胃止呕之力,是为臣药用之。针对暑热偏盛的特点,加入黄芩、青蒿清暑泄热,并配合香薷、厚朴清暑化湿,既为臣药,又为佐药。黄芩苦燥性寒,清热燥湿,厚肠止泻,一者取其性苦燥湿之力以助君臣化湿醒脾之效;二者取其善清中焦湿热之功除防湿滞蕴久化热之嫌。另外,青蒿和黄芩配伍,透解湿中郁热,取青蒿既可走表,又可入少阳走气分,还可入营血分,能入能出,能清能透之性;黄芩既清气热,又能除脾胃湿热,而湿邪终归中焦脾胃。所以两者配伍,能透解上中下三焦湿中之郁热。
本发明的药物具有抗炎、退热、止痛、止泻、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可以综合缓解感冒尤其是暑湿感冒的各种症状。
本发明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提取方法分别提取青蒿、厚朴的亲脂性有效活性成分(挥发油),提取效率高,无溶剂残留毒性,天然活性成分热敏成分不易分解破坏,能最大限度的保持提取物天然特征。
本发明针对香薷中的有效成分挥发油类成分具有易挥发性,能随水蒸汽蒸馏出来的特点,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香薷药材,提取工艺简单、合理,提取效率高;根据黄芩中活性成分黄芩苷具有水溶性的特点,先采用水煎煮法将其提取出来,后加酸在一定温度下保温还原黄芩苷分子。然后静置使黄芩苷沉淀,接着将沉淀用碱液调至中性后,再加酸处理一次,通过两次加酸沉淀最后得到黄芩苷粗品,经过水提酸碱处理,最大限度的提取出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去掉杂质性成分。
本发明的药物的组分少,制备工艺十分简单。配方以传统名方为依托,结合中医药理论及多年的临床经验,组方更为科学合理,治疗针对性强,疗效显著。
以下通过具体实验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实验一本发明药物的体外抑菌作用药材混合提取物以营养肉汤配制成每ml含生药量0.1g、0.05g、0.025g……0.0015g,0.00075共八个药物浓度,每管总量1ml,蒸汽灭菌。对链球菌的试验尚需在灭菌药液中添加1%葡萄糖,对肺炎链球菌则加10%灭活兔血清,对白色念珠菌的试验则应用沙保氏培养液配制药液。
对照菌种对照为不含药物的培养基加试验菌;药物对照为不加试验菌的药液;阳性对照药用清热消炎宁。
每排药液的各个浓度管及菌种对照管分别加入1∶2000的试验菌液(8小时培养物)0.1ml,37℃培养18小时观察结果。对白色念珠菌的试验则用24小时培养物,药液加菌液后28℃培养48小时观察结果。以浊度为指标肉眼观测各管有无菌生长。
判定最小抑菌浓度(MIC)。MIC是指完全抑制试验菌种生长所含的最小药物浓度。实验结果见表1。
表1提取物体外抑菌作用实验

注菌种对照各菌生长正常;药物对照无菌生长。
药材混合提取物所试菌种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对各菌的MIC介于0.00125g/ml~0.05g/ml之间,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作用较强。
实验二本发明药物对酵母致大鼠发热的影响大鼠雌雄各半,体重180~220g,在大鼠安静状态下测量基础体温,然后按照基础体温随机分组。每组大鼠分两次给药,第一次灌胃给一半剂量后,每只大鼠腹部皮下注射9%酵母混悬液,造模4h后,第二次灌胃给另一半剂量。于造模后4h、6h、8h、10h时,分别测大鼠肛温一次,以造模后各时间点的肛温减去基础体温,作为退热效果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
表2药物对酵母致大鼠发热的影响实验

上表结果表明,大中小剂量组在10h时大鼠肛温相对于空白组下降较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该药物对酵母所致大鼠发热有一定的解热作用。
实验三本发明药物的镇痛作用小鼠冰乙酸致痛扭体实验——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组,分别灌胃给药(吗啡组腹腔注射),1小时后(吗啡半小时后),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6%冰乙酸0.2mL,记录注射后20分钟内小鼠因疼痛扭体的次数。结果见表3。
表3药物对小鼠热板实验镇痛作用的影响

上表结果表明,大剂量组在30min,60min时,小剂量组在60min时,小鼠舔后足次数少于空白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该药物对小鼠热板实验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小鼠热板镇痛实验——雌性小鼠,体重18-22g。实验时将水浴箱调节恒温55±1℃,放一大烧杯于水中,将小鼠投入烧杯,记录小鼠从投入烧杯至受热疼痛舔后足的时间,作为该鼠的痛阈值。筛选痛阈值在10-30秒的小鼠,按痛阈值分层随机分组,分别灌药,记录各组给药后30、60、90和120分钟时的痛阈值。结果见表4。
表4药物对冰乙酸致小鼠疼痛扭体影响的实验

上表表结果表明,大中小剂量组小鼠扭体次数都少于空白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进一步提示该药对冰乙酸所致的小鼠疼痛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实验四本发明药物的止泻作用药物止泻实验,采用番泻叶致小鼠腹泻模型。小鼠雌性,体重18-22g,按体重分层随机分组。灌胃给受试药1小时后,每只小鼠灌胃10%番泻叶(30mL/kg体重)。观察给番泻叶后4小时小鼠排稀便次数。结果见表5。
表5药物对番泻叶所致小鼠腹泻实验的影响

上表结果表明,大剂量组小鼠排稀便次数少于空白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药物对番泻叶所致小鼠腹泻有止泻作用。
实验五本发明药物的止呕作用药物止呕实验,采用硫酸铜致家鸽呕吐模型。家鸽体重300-400g,禁食不禁水16小时,随机分组。空白组灌胃蒸馏水,阳性药组灌胃复安,中药组灌本发明药物。1小时后每只家鸽按0.4g/kg灌服硫酸铜溶液。记录灌硫酸铜后1.5小时内家鸽呕吐的次数。药物止呕实验,采用硫酸铜致家鸽呕吐模型,结果见下表6。
表6药物对硫酸铜致家鸽呕吐的影响

上表结果表明,大剂量组家鸽呕吐次数少于空白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该药物对硫酸铜所致家鸽呕吐有止呕作用。
实验六本发明药物的抗炎作用药物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组,灌胃给药3天(地塞米松组灌蒸馏水,于第三天灌胃地塞米松),末次给药1小时后,将50μL的二甲苯均匀涂于小鼠右耳两面致炎,左耳做对照,20分钟后处死小鼠,用直径6mm的打孔器将双耳同部位等面积切下,用电子天平分别称重,以左右耳片重量之差为肿胀程度。结果见表7。
表7药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影响的实验

上表结果表明,大剂量组小鼠肿胀程度小于空白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该药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急性炎症有抗急性炎症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这些实施例的范围之内。以下实施例中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所用的装置均为汉维(HANDWAY)公司制造的型号为100ml-SPE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装置。所用原料香薷购自江西分宜县药材公司,产于江西;厚朴、青蒿黄芩药材购自广州清平药材市场,质量均符合2005版中国药典中的规定,其中厚朴产于四川;青蒿产地山东;黄芩产于河北。
实施例一组方香薷2500g、青蒿2000g、厚朴1000g、黄芩1000g。用清水清洗干净,然后分别在46℃下烘干。
将烘干后的香薷切成1~2cm小段,青蒿、厚朴粉碎成40目细粉,黄芩粉碎至40目细粉。
对香薷药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浸泡时间3.8小时,加水8倍量,提取时间9.5小时。
粉碎后的青蒿粉、厚朴粉分别采用汉维(HANDWAY)公司制造的型号为100ml-SPE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装置提取有效活性物质,其中青蒿粉的萃取温度为43℃,萃取压力20mPa,萃取时间为4.4小时;厚朴粉的萃取温度为36℃,萃取压力27mPa,萃取时间为5.2小时。
黄芩粉末用水煎煮法提取并进一步酸碱处理精制,加水量8倍量,提取次数2次,每次0.6小时。将水提取液浓缩至每ml相当于原药材1g,用盐酸调节PH值至1.0,80℃保温30分钟,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物加2倍量水搅匀,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盐酸调节PH值至1.0,60℃保温30分钟,静置33小时,滤除溶剂,沉淀依次用10倍量水及20%、40%、60%的乙醇洗至PH值至7.0,挥尽乙醇,减压干燥即得。
将香薷挥发油以及青蒿、厚朴、黄芩提取物混合,其中主要有效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香薷总酚1.5%,厚朴总酚29%,青蒿素1.2%,黄芩苷58%。所述的香薷总酚包括百里香酚和香荆芥酚;所述的厚朴总酚包括和厚朴酚与厚朴酚。
将各药材提取物与275g花生油混合,加入23g蜂蜡及2.5g吐温-80,再用旋转式扎囊机压制成1000粒软胶囊(0.5g/粒)。
该制剂的用量为每天两次,每次4粒,口服。
实施例二取香薷600g、青蒿2800g、厚朴600g、黄芩2800g洗净,然后在42℃下烘干。烘干后的香薷剪成1~2cm小段,青蒿、厚朴、黄芩均粉碎成40目细粉。
香薷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提取,浸泡时间4小时,加水量8倍量,提取时间10小时;对粉碎后的青蒿粉、厚朴粉分别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其中青蒿粉的萃取温度为37℃,萃取压力19mPa,萃取时间为3.5小时,厚朴粉的萃取温度为44℃,萃取压力26mPa,萃取时间为5.5小时;黄芩粉末用水煎煮法提取并进一步酸碱处理精制。加水量8倍量,提取次数3次,每次1.2小时。将水提取液浓缩至每ml相当于原药材1.2g,用盐酸调节PH值至2.0,80℃保温30分钟,静置32小时,滤过,沉淀物加2倍量水搅匀,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盐酸调节PH值至2.0,60℃保温40分钟,静置16小时,滤过,沉淀依次用10倍量水及20%、40%、60%的乙醇洗至PH值至7.0,挥尽乙醇,减压干燥。
将各药材提取物与大豆油283g混合,加入15g蜂蜡及2.5g吐温-80,再用旋转式扎囊机压制成1000粒软胶囊(0.5g/粒)。
该制剂的用量为每天两次,每次4粒,口服。
实施例三取香薷3800g、青蒿700g、厚朴1500g、黄芩600g洗净,在50℃下烘干。然后将香薷制成1~2cm小段,青蒿、厚朴、黄芩粉碎至40目细粉。
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对香薷提取,浸泡时间2小时,加水量8倍量,提取时间7小时;对粉碎后的青蒿粉、厚朴粉分别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青蒿粉的萃取温度为38℃,萃取压力20mPa,萃取时间为3.8小时,厚朴粉的萃取温度为41℃,萃取压力26mPa,萃取时间为6小时;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提取黄芩粉末,加水量9倍量,提取次数2次,每次1.2小时。将水提取液浓缩至每ml相当于原药材1.4g,用盐酸调节PH值至1.5,80℃保温50分钟,静置14小时,滤过,沉淀物加2倍量水搅匀,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盐酸调节PH值至1.5,60℃保温50分钟,静置14小时,滤过,沉淀依次用10倍量水及20%、40%、60%的乙醇洗至PH值至7.0,挥尽乙醇,减压干燥。
将各药材提取物与278g花生油混合,加入20g蜂蜡及2.5g吐温-80,再用旋转式扎囊机压制成1000粒软胶囊(0.5g/粒)。
该制剂的用量为每天两次,每次4粒,口服。
实施例四香薷2200g、青蒿1500g、厚朴2100g、黄芩2000g,洗净,55℃下烘干。然后按实施例一将原料切断和粉碎。
将香薷药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浸泡时间3小时,加水量8倍量,提取时间7小时;对粉碎后的青蒿粉、厚朴粉分别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其中青蒿粉的萃取温度为40℃,萃取压力22mPa,萃取时间为3.5小时,厚朴粉的萃取温度为45℃,萃取压力25mPa,萃取时间为6.5小时;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提取黄芩粉末,加水量10倍量,提取次数3次,每次0.5小时。提取液浓缩至每ml相当于原药材1.6g,用盐酸调节PH值至1.6,80℃保温80分钟,静置24小时,滤过,沉淀物加2倍量水搅匀,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盐酸调节PH值至1.6,60℃保温80分钟,静置30小时,滤过,沉淀依次用10倍量水及20%、40%、60%的乙醇洗至PH值至7.0,挥尽乙醇,减压干燥。
将香薷挥发油以及青蒿、厚朴、黄芩提取物混合,其中主要有效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香薷总酚10%,厚朴总酚1.5%,青蒿素15%,黄芩苷35%。所述的香薷总酚包括百里香酚和香荆芥酚;所述的厚朴总酚包括和厚朴酚与厚朴酚。
将药材提取物与100gPEG4000及500gPEG6000混合,熔融,滴入冷却剂甲基硅油中即得(50mg/粒)。
该制剂的用量为每天两次,每次2.5g,口服。
实施例五香薷1800g、青蒿1800g、厚朴800g、黄芩900g洗净,52℃下烘干。按实施例一将原料切断和粉碎。
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对香薷进行提取,浸泡时间3.5小时,加水量10倍量,提取时间8小时;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对青蒿粉和厚朴粉进行萃取,其中青蒿粉的萃取温度为42℃,萃取压力22mPa,萃取时间为4小时,厚朴粉的萃取温度为42℃,萃取压力26mPa,萃取时间为6小时;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对黄芩粉进行提取,加水量9倍量,提取次数3次,每次1小时。将水提取液浓缩至每ml相当于原药材1.8g,用盐酸调节PH值至1.4,80℃保温90分钟,静置36小时,滤过,沉淀物加2倍量水搅匀,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盐酸调节PH值至1.4,60℃保温90分钟,静置36小时,滤过,沉淀依次用10倍量水及20%、40%、60%的乙醇洗至PH值至7.0,挥尽乙醇,减压干燥即得。
将药材提取物与100gPEG4000及500gPEG6000混合,熔融,滴入冷却剂甲基硅油中即得(50mg/粒)。
该制剂的用量为每天两次,每次2.5g,口服。
实施例六取香薷2600g、青蒿2200g、厚朴2500g、黄芩1500g洗净,58℃下烘干。
按实施例一将原料切断和粉碎。
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对香薷进行提取,浸泡时间2.1小时,加水量11倍量,提取时间6小时;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对青蒿粉和厚朴粉进行萃取,其中青蒿粉的萃取温度为44℃,萃取压力18mPa,萃取时间为4.4小时,厚朴粉的萃取温度为45℃,萃取压力20mPa,萃取时间为6.5小时;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对黄芩粉进行提取,加水量9.5倍量,提取次数2次,每次0.6小时。将水提取液浓缩至每ml相当于原药材2.0g,用盐酸调节PH值至1.8,80℃保温70分钟,静置20小时,滤过,沉淀物加2倍量水搅匀,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盐酸调节PH值至1.8,60℃保温70分钟,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依次用10倍量水及20%、40%、60%的乙醇洗至PH值至7.0,挥尽乙醇,减压干燥。
将药材提取物与100gPEG4000及500gPEG6000混合,熔融,滴入冷却剂甲基硅油中即得(50mg/粒)。
该制剂的用量为每天两次,每次2.5g,口服。
实施例七香薷3500g、青蒿2900g、厚朴3800g、黄芩3000g洗净,并在60℃下烘干。
按实施例一将原料切断和粉碎。
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对香薷进行提取,浸泡时间3小时,加水量11倍量,提取时间6.5小时;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对青蒿粉和厚朴粉进行萃取,其中青蒿粉的萃取温度为45℃,萃取压力19mPa,萃取时间为3.7小时,厚朴粉的萃取温度为37℃,萃取压力23mPa,萃取时间为6.3小时;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对黄芩粉进行提取,加水量10倍量,提取次数2次,每次1.4小时。将水提取液浓缩至每ml相当于原药材2.3g,用盐酸调节PH值至1.2,80℃保温60分钟,静置21小时,滤过,沉淀物加2倍量水搅匀,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盐酸调节PH值至1.2,60℃保温40分钟,静置28小时,滤过,沉淀依次用10倍量水及20%、40%、60%的乙醇洗至PH值至7.0,挥尽乙醇,减压干燥。
将药材提取物与100gPEG4000及500gPEG6000混合,熔融,滴入冷却剂甲基硅油中即得(50mg/粒)。
该制剂的用量为每天两次,每次2.5g,口服。
实施例八香薷600g、青蒿2600g、厚朴3600g、黄芩2300g洗净,42℃下烘干,然后按实施例一将原料切断或者粉碎。
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对香薷进行提取,浸泡时间4小时,加水量12倍量,提取时间6小时;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对青蒿粉和厚朴粉进行萃取,其中青蒿粉的萃取温度为35℃,萃取压力20mPa,萃取时间为3.9小时,厚朴粉的萃取温度为41℃,萃取压力23mPa,萃取时间为5.7小时;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对黄芩粉进行提取,加水量9.5倍量,提取次数2次,每次1.3小时。将水提取液浓缩至每ml相当于原药材2.6g,用盐酸调节PH值至1.7,80℃保温50分钟,静置36小时,滤过,沉淀物加2倍量水搅匀,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盐酸调节PH值至1.7,60℃保温85分钟,静置28小时,滤过,沉淀依次用10倍量水及20%、40%、60%的乙醇洗至PH值至7.0,挥尽乙醇,减压干燥。
将药材提取物与100gPEG4000及500gPEG6000混合,熔融,滴入冷却剂甲基硅油中即得(50mg/粒)。
该制剂的用量为每天两次,每次2.5g,口服。
实施例九香薷800g、青蒿2500g、厚朴3000g、黄芩2500g洗净,46℃下烘干,然后按实施例一将原料切断或者粉碎。
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对香薷进行提取,浸泡时间4小时,加水量12倍量,提取时间6小时;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对青蒿粉和厚朴粉进行萃取,其中青蒿粉的萃取温度为35℃,萃取压力20mPa,萃取时间为3.9小时,厚朴粉的萃取温度为41℃,萃取压力23mPa,萃取时间为5.7小时;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对黄芩粉进行提取,加水量9.5倍量,提取次数2次,每次1.3小时。将水提取液浓缩至每ml相当于原药材2.8g,用盐酸调节PH值至1.1,80℃保温50分钟,静置36小时,滤过,沉淀物加2倍量水搅匀,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盐酸调节PH值至1.1,60℃保温85分钟,静置28小时,滤过,沉淀依次用10倍量水及20%、40%、60%的乙醇洗至PH值至7.0,挥尽乙醇,减压干燥。
将香薷、青蒿、厚朴提取物分别用1.5倍量的β-环糊精包合,包合物再与黄芩提取物混合,加入150g淀粉,混合,再过80目筛2次,置搅拌机中,加入蒸馏水适量,搅拌10分钟,制软材,过16目筛制粒,湿粒于60℃鼓风干燥箱中干燥,干粒过16目筛整粒。加入羧甲基淀粉钠25g及硬脂酸镁5g,混合均匀,压片,包薄膜衣,即得。
该制剂的用量为每天三次,每次2片,口服。
实施例十香薷3000g、青蒿1500g、厚朴3500g、黄芩1800g洗净,并在50℃下烘干。
按实施例一将原料切断和粉碎。
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对香薷进行提取,浸泡时间3小时,加水量11倍量,提取时间6.5小时;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对青蒿粉和厚朴粉进行萃取,其中青蒿粉的萃取温度为45℃,萃取压力19mPa,萃取时间为3.7小时,厚朴粉的萃取温度为37℃,萃取压力23mPa,萃取时间为6.3小时;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对黄芩粉进行提取,加水量10倍量,提取次数2次,每次1.4小时。将水提取液浓缩至每ml相当于原药材3.0g,用盐酸调节PH值至1.9,80℃保温60分钟,静置21小时,滤过,沉淀物加2倍量水搅匀,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盐酸调节PH值至1.9,60℃保温40分钟,静置28小时,滤过,沉淀依次用10倍量水及20%、40%、60%的乙醇洗至PH值至7.0,挥尽乙醇,减压干燥。
将香薷、青蒿、厚朴提取物分别用1.5倍量的β-环糊精包合,包合物再与黄芩提取物混合,加入150g淀粉,混合,再过80目筛2次,置搅拌机中,加入蒸馏水适量,搅拌10分钟,制软材,过16目筛制粒,湿粒于60℃鼓风干燥箱中干燥,干粒过16目筛整粒。加入羧甲基淀粉钠25g及硬脂酸镁5g,混合均匀,压片,包薄膜衣,即得。
该制剂的用量为每天三次,每次2片,口服。
实施例十一取香薷1700g、青蒿2800g、厚朴1300g、黄芩1600g洗净,47℃下烘干。
按实施例一将原料切断和粉碎。
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对香薷进行提取,浸泡时间2.1小时,加水量11倍量,提取时间6小时;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对青蒿粉和厚朴粉进行萃取,其中青蒿粉的萃取温度为44℃,萃取压力18mPa,萃取时间为4.4小时,厚朴粉的萃取温度为45℃,萃取压力20mPa,萃取时间为6.5小时;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对黄芩粉进行提取,加水量9.5倍量,提取次数2次,每次0.6小时。将水提取液浓缩至每ml相当于原药材3.8g,用盐酸调节PH值至1.3,80℃保温70分钟,静置20小时,滤过,沉淀物加2倍量水搅匀,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盐酸调节PH值至1.3,60℃保温70分钟,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依次用10倍量水及20%、40%、60%的乙醇洗至PH值至7.0,挥尽乙醇,减压干燥。
将香薷、青蒿、厚朴提取物分别用2量的β-环糊精包合,包合物再与黄芩提取物混合,加入100g淀粉,混合,再过80目筛2次,置搅拌机中,加入蒸馏水适量,搅拌10分钟,制软材,过16目筛制粒,湿粒于60℃鼓风干燥箱中干燥,干粒过16目筛整粒,分包装,即得颗粒剂。
该制剂的用量为每天2次,每次1袋(2g),温水冲服。
实施例十二香薷1500g、青蒿900g、厚朴1700g、黄芩2100洗净,57℃下烘干。然后按实施例一将原料切断和粉碎。
将香薷药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浸泡时间3小时,加水量8倍量,提取时间7小时;对粉碎后的青蒿粉、厚朴粉分别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其中青蒿粉的萃取温度为40℃,萃取压力22mPa,萃取时间为3.5小时,厚朴粉的萃取温度为45℃,萃取压力25mPa,萃取时间为6.5小时;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提取黄芩粉末,加水量10倍量,提取次数3次,每次0.5小时。将水提取液浓缩至每ml相当于原药材3.5g,用盐酸调节PH值至1.5,80℃保温70分钟,静置24小时,滤过,沉淀物加2倍量水搅匀,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盐酸调节PH值至1.5,60℃保温80分钟,静置30小时,滤过,沉淀依次用10倍量水及20%、40%、60%的乙醇洗至PH值至7.0,挥尽乙醇,减压干燥。
上述各提取物混合后,主要有效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香薷总酚18%,厚朴总酚15%,青蒿素29%,黄芩苷6%。所述的香薷总酚包括百里香酚和香荆芥酚;所述的厚朴总酚包括和厚朴酚与厚朴酚。
将香薷、青蒿、厚朴提取物分别用2量的β-环糊精包合,包合物再与黄芩提取物混合,加入100g淀粉,混合,再过80目筛2次,置搅拌机中,加入蒸馏水适量,搅拌10分钟,制软材,过16目筛制粒,湿粒于60℃鼓风干燥箱中干燥,干粒过16目筛整粒。装入胶囊壳中即得硬胶囊剂。
该制剂的用量为每天3次,每次2粒,口服。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感冒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香薷3~25青蒿3~20厚朴3~25黄芩3~20。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感冒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香薷6~20青蒿6~18厚朴3~15黄芩3~15。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感冒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香薷15 青蒿12厚朴6黄芩6。
4.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治疗感冒药物的制备方法由下列步骤组成(1)将香薷断成1~2cm的小段,青蒿、厚朴、黄芩粉碎成细粉;(2)原料提取物的制备a、香薷挥发油的制备取香薷小段,加水8~12倍,浸泡时间2~4小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时间6~10小时即得;b、青蒿提取物的制备取青蒿粉,在温度为35~45℃、压力18~22mPa条件下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3.5~4.5小时即得;c、厚朴提取物的制备取厚朴粉,在温度为35~45℃、压力为22~28mPa条件下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5.5~6.5小时即得;d、黄芩提取物的制备取黄芩粉,加水8~10倍,提取次数2~3次,每次0.5~1.5小时;将水提取液浓缩至每ml相当于原药材0.5~4g,用盐酸调节PH值至1.0~2.0,80℃保温20~90分钟,静置8~36小时,滤除溶剂;沉淀物加2倍量水搅匀,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加等量乙醇,搅拌溶解,滤除残渣;滤液用盐酸调节PH值至1.0~2.0,60℃保温20~90分钟,静置8~36小时,滤除溶剂;沉淀物依次用10倍量水及20%、40%、60%的乙醇洗涤至PH值至7.0,挥尽乙醇,减压干燥即得。(3)将步骤(2)所得到的香薷挥发油以及青蒿、厚朴、黄芩提取物混合制得。
5.权利要求1、2或3所述药物在制备治疗感冒的药物中的应用。
6.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药物在制备治疗暑湿型感冒的药物中的应用。
7.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由香薷挥发油以及青蒿、厚朴、黄芩提取物与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的药物组合物。
8.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是含有香薷挥发油以及青蒿、厚朴、黄芩提取物的胶囊制剂。
9.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是含有香薷挥发油以及青蒿、厚朴、黄芩提取物的滴丸制剂。
10.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是含有香薷挥发油以及青蒿、厚朴、黄芩提取物的颗粒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治疗感冒的药物,该药物是以香薷、青蒿、厚朴、黄芩为原料,将它们切断或者粉碎,根据每味中药的不同特性,分别采用水蒸汽蒸馏、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水煎煮的方法提取它们的有效成分,然后与其它医药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合,可制成胶囊剂、滴丸制剂以及医药上常用的其它剂型。本发明配方独特,制备方法先进,保留了药物活性成分的天然特征,对治疗感冒尤其是暑湿型感冒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A61P31/00GK1879701SQ20061003536
公开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8日
发明者赖小平, 高英 申请人:广州中医药大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