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临朝听政的太后刘娥,怎么被定格在了一代奸妃的形象

 思明居士 2019-02-21

宋仁宗时期,皇太后刘娥去世后,仁宗的生身母亲之迷才大白于天下,成了朝野上下关注的奇案。到了元朝的时候,又一度废除了科举考试,不考诗词歌赋了,文人就开始以写戏曲话本谋生。而宋仁宗生母的故事就被改编成了民间戏曲,传唱不衰,成了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狸猫换太子。数百年来,各种版本不断演义,在加上其中有包青天和刘娥的终极对决,刘娥就被打上了一代奸妃的形象了。

北宋临朝听政的太后刘娥,怎么被定格在了一代奸妃的形象

那么真实的刘娥是个怎么样的人呢?首先看看她有什么作为吧!她从一个卖艺的孤女,到开封发展,走进了王府,成了皇后,可以说是一个励志的典型人物。做了皇后之后,逐渐掌握实权,在宋真宗死后,开创了宋朝女性穿龙袍坐龙椅处理政务的先河。但她在政治上还是有一番作为的,结束了党政,发行了交子,为了宋仁宗亲政后的宋朝繁荣打下了基础。但想做事,就得掌握权力,在权力斗争中,她虽然是胜利者,但也得罪大批人物,至死都不肯还政给宋仁宗;还有就是取李妃之子作自己孩子,使知情者都不敢言语,使得仁宗和生母至死都没有相认。这两点为后人所诟病,文人做戏曲诋毁她是“奸妃”也就不足为奇了。

北宋临朝听政的太后刘娥,怎么被定格在了一代奸妃的形象

1012年,刘娥被封为皇后,将后宫打理得有条有理,让宋真宗很满意。而且在宋真宗处理国家事物的时候,刘娥总是陪伴左右,直到深夜,逐渐她也参与到了朝政当中。她提出的建议严谨合理,多为真宗采纳,就越来越被信任,刘娥逐渐在朝中有了不少支持者。当宋真宗病重的时候,害怕宋朝也出现一个武则天式的人物,就密令寇准准备太子监国。可惜,事情败露,在刘娥等人的压力下,寇准被罢官,刘娥支持的丁谓当了宰相。之后又将寇准贬到了海南,而这些宋真宗都不知情,可见,刘娥势力已经不小了。

北宋临朝听政的太后刘娥,怎么被定格在了一代奸妃的形象

宋真宗死后,刘娥开始处理国事,跟宰相丁谓产生了权力斗争,矛盾逐渐不可调和。在宋真宗死后的那一年六月,刘娥在朝廷上,当众宣布了宰相丁谓的罪证,说他欺上瞒下,并勾结宦官。最终丁谓跟寇准一样,被贬到海南了。之后刘娥开始了穿龙袍坐龙椅的生涯,一直到死。又以谋反的罪名剪除了旧臣曹利用,不管事寇准还是丁谓、曹利用,他们都不是一个人,背后都有一群人在支持,刘娥将这些斗跨了,自然遭到了记恨,被后人以非议也在所难免。

北宋临朝听政的太后刘娥,怎么被定格在了一代奸妃的形象

另外,刘娥被人非议的事情,就是她喜爱穿着帝王服饰。1033年,虽然群臣反对,但刘娥还是穿着帝王的象征龙袍,在赵宋太庙举行了祭祀活动,拜祭了宋朝历代帝王。这些就是她成为“奸妃”的一个原因,说她大权独揽,喜穿龙袍,陷害忠良。

北宋临朝听政的太后刘娥,怎么被定格在了一代奸妃的形象

光争权夺利还不够,她还违背人伦,抢夺赵祯为自己的儿子,生母李宸妃被欺压不敢说话,其他知情者摄于刘娥的权威,都不敢告诉仁宗。等到她死后,抚养他的杨太妃才敢告诉仁宗真相,仁宗这才明白刘娥不是自己生母,生母到死都没有相认,他悲痛欲绝。事情大白于天下后,成了轰动天下的大事,他们逐渐的恩怨迅速被有心人推波助澜,传遍天下,特别是狸猫换太子使刘娥残害忠良、夺人子为己子的“奸妃”形象广为流传。

(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