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威街道名称的由来

 安之若素藏书阁 2019-02-21


1.
达府街


因明代“边将之冠”达云在此设府邸,驻中林军一支,故名。

清代道光成丰年间,武威名人李铭汉购买旧址居住,光绪间李铭汉之子李于锴考中进士,入翰林院,达府街一度易名翰林街。

乾隆版武威地图上显示,此街明清历来是武威官宦富贾居住处。现在的武威一中是李于锴旧址,原甘肃三监是达云镇林中军营。

以后找土豪就去这条街呗。


2
和平巷

和平巷,历史最为显赫,为五凉国灵渊池所在地,国家皇城中心,约在今天的和平街小学处,此处诞生过前凉国7个国王,北凉国一个国王。

钟鼓楼以北、以西、以东各二里,为武威城王气所在地。

可不要小看和平巷,这可是出国王的地方呢!


3
杨府街

杨府街,为明末甘肃西军首领杨嘉谟府第。

明代杨嘉谟家族世代出武将,至杨嘉谟时荤赫之极,街上没有演武厅、下马石、武牌坊等。杨氏在清代、民国行武兼经商,固有杨府街一名,今为杨府巷。

既能文武又能经商,厉害了我的街(gai)。


4
署东巷

署东巷,为清代甘凉道署所在地,故名。汉设,由大书法家张芝所刻“澄华井”石碣及井址。

历史名人左宗棠、林则徐皆在巷东官驿下塌。

小小巷子文化深。


5
仓巷


仓巷,是清代武营屯粮处,故名。

清代武威进士张兆衡、张澍,皆在此居住,可谓武威文脉都非常钟爱这个地方。

名人住过的地方,多去沾沾文气。

武威各街道取名其实有诸多含义


1
以老城大什字为中的方位命名法

凉州古城是一个“田”字型的结构,中心点为大什字城隍庙,既今文化广场,区内轴线只有纵横两轴两条大马路,明清时期叫南大街、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建国后,古城主干道遵从了明清以来武威老城的习惯性方位命名法。


南北纵轴线:老城内大什字至南门为南大街;老城外南门至312线为南关中路;老城内大什字至北关什字叫北大街;北关什字至雷台二环路叫北关中路。


东西横轴线:老城内大什字至东关叫东大街;老城外东关至二环路叫复兴路。大什字向西至古城西门叫西大街(现改为步行一条街),依此顺延,步行街西口至西郊公园叫西大街,西郊公园至二环西路因西郊公园而命名公园路。


田字一环路:南北以中轴线为分界,南叫南关东路、南关西路,北叫北关东路、北关西路,分别向外延伸与东西二环路相接。东西以横轴线为分界,东叫市民路(俗名东关南路)、兴胜路(俗名东关北路),西叫西关南路、西关北路(原西凉市场)。


新拓二环路:依城而绕,分别叫:二环东路,二环南路,二环西路,二环北路。


其特点是:在道路的通用名上,纵横轴线老城内叫“街”,出了老城叫“路”。而一环路与二环路通用名的区别是:一环路叫“关”,二环路叫“环”。在道路规模上,“街”应该比“路”窄,“路”应该比“街”宽,但实际上,出了老城后拓展的纵横轴线,也与老城内马路一样宽窄。但在人文内涵上,留下了武威旧城改造困难,旧街道难以拓宽的窘境与文化信息。也留下了道路通用名命名不严格,街、路不分的现状。


2
以地域文化特色为主的传统命名法

民国十七年大地震,使武威古城建筑毁坏殁尽,但城区次干道、支路、街巷等古老的街、巷名称,仍然保留着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原始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信息。比如,以老城区纵横划分:


东南片区:区内有中国第三大孔庙—文庙、西夏博物馆。路、街、巷有文昌路、文庙路(俗称东小南街),崇文街,明清一条街、会馆巷、学习巷、民建巷、民兴巷、民富巷、劳动巷、模范巷、发展巷、致富巷、文庙广场等,留下了“不夜书城”崇尚文化,勤劳致富,向往民兴、民富的深厚历史文化积甸。


东北片区:是过去的县衙、现在市政府、区政府办公所在地,区内有文化名胜大云寺,钟鼓楼,有消失并正在规划恢复的海子湖等。街巷有钟楼路、和平路(俗称东小北街),杨府街、署东巷、县府巷、土城巷、光明巷、三道巷等,也留下了与历史名胜、文化相符的街巷地名。


西北片区:内有名胜古迹罗什寺,共和街,打井巷、沙井巷、踏码巷(解放巷)、西巷子、自觉巷、粮食巷、雨亭巷等。


西南片区:有凤凰台遗址。街路巷有达府街、靶场路、靶场东路、勤俭巷、青年巷、前进巷、新青年巷等。

这些道路皆非城市主干道,而是次干道、支路、街巷,但从命名上看,也存在道路通用名叫法混乱的问题,严格意义上说,路、街不分,街、巷不分。随着城市改造升级,道路拓宽,没有及时将巷上为“街”,将“街”提升为路。


3
伴随旧城改造的经济文化命名法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伴随着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撤地设市,凉州古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城市基础设施、道路建设迅速发展。首先改建、扩建、硬化、亮化的第一条纵轴线,南始火车站,北至海藏寺北二环路。这也是武威古城最长的一条经线,建设初期有把它做为城市中轴线的想法。自南向北分别命名为建设路、凤凰路、天马路、海藏路。一条马路,因先后建设的时间不同、思考不同,留下了经济、文化、地域三种命名信息和一路多名的现状。


从这条路建设与命名看,城市道路的命名是与城市发展同步的,从民族街改凤凰路、胜利街改名天马路、向北延续段新命名海藏路的实际看,政府对城市道路的命名虽然没有统一规划,没有走先规划、后命名的路子,建设一段,命名一段,但已经对城市道路的命名有了理性思考,说明武威人对城市道路命名的认识在逐步提升,最终向地域的、历史的、文化的、民俗的特色回归。这是武威历史文化的延续,也是对凉州古城路、街、巷命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撤地设市后,按照这个命名思路,新拓展命名的道路还有雷台路、雷海路等。

雷台路:又分雷台东路,雷台西路:因为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由雷台出土而得名,使这条道路名副其实,得到了市民的喜爱。


雷海路:东起雷台,西至海藏路,因为连接两大文化名胜古迹雷台与去海藏寺的道路而得名,路出有名,也具有较高的文化含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