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 我在书店买了一本《海子作品精选》。翻开书的扉页就看见海子的照片,一双清澈的眼睛,满含笑意,如同春天的早晨。下巴上留着胡子的一张脸颊,却掩饰不住孩子般的纯净和率真。 多年前,喜欢海子是因为他的诗: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芦花丛中/村庄是一只白色的船/我的妹妹叫芦花/我的妹妹很美丽。” 海子其实没有姐姐和妹妹,而他的姐妹们在他的诗歌里永生。 有人去海子的家乡看望他。海子的母亲和他走在田埂上,海子躺在故乡的松树林里,远处是荷塘、芦花、草地和庄稼,深秋的风狂野地吹着,可是却吹不干母亲眼里饱含的泪水。 他的母亲说,海子从小就很聪明,三岁时学着识字,而且过目不忘。天资聪慧的海子十五岁从家乡安徽庆阳考入北大,十九岁从北大毕业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海子的美学课很受学生欢迎,学生们经常要求他在下课前十分钟朗诵他的诗歌。 蹒跚走在查湾田埂上白发的母亲,竟然能随口吟诵他的诗句:“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看来,最懂得、最疼爱海子的人,大概就是他的母亲了。母亲说,这些年,时常有人不远千里来看望海子,他们询问海子的过去和童年,母亲的眼中就常常含着流不尽的泪水。他们叫他——诗人海子,只有母亲叫他海生,故乡的人们叫他海生。 他的诗歌《四姐妹》中:“荒凉的山岗上站着四姐妹/所有的风只向他们吹/所有的日子都为他们破碎。” 海子的姐妹也许是他爱过的女子,我想。可是,海子除了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普通人。在寒冷的尘世间,如果她能给他一点暖意,如果有一个人在等他,如果寒夜里有一盏灯火在等他,有一个美丽的女子依在窗前望穿秋水的盼着他,他就不会决绝地离去。这位天才的诗人,即使在沉沉的黑夜里他的灵魂也是醒着,所以他注定比平常人体会到更多的疼痛和苦难。一种花叫夕颜,俗语称牵牛花。它长在篱笆外,溪水边,它只开在清晨的露水中,太阳一出来就收起花瓣,枯萎了。就如同海子的生命,还没有完全盛开就凋零了。天才是否都是这样?脆弱,短暂,美好,命如夕颜。 海子走后,他的朋友去昌平他的住所看看。简陋的房屋,四壁空空。除了数不清的书籍,就看见墙上帖着一张凡高的油画。他的房间里没有电视机,甚至没有录音机和收音机。诗人是在一个清贫,孤苦,寂寞中继续他的写作,他不会跳舞,唱歌,打牌和其他的娱乐。现实生活中的海子没有一所房子,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在这里写下村庄,麦子,芦花,大海,姐妹,母亲。他写下遥远的故乡和土地。他写下爱。 如今,海子静静躺在查湾的泥土中,能看得见远处的一丛丛雪白的芦花,看得见芦花丛中的村庄和母亲。海子应该安心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