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四看历史 我国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先祖们在这片幅员极为辽阔的土地上,先后创造出了大量令人无比惊叹的古老华夏文明。在我国各省的众多博物馆之中,往往收藏着许多奇珍异宝,每个博物馆都有所谓的“镇馆之宝”,那些被评为镇馆之宝的文物,自然有着它独到的一面。但是出于对文物保护的观点,许多文物都只是展出了仿品,而并没有展出真品。但虽说是仿品,但也是文物工作者运用成熟的现代技术复制而成的,可以说与真品并没有任何的差别。 如果你去湖北省博物馆参观,想看镇馆之宝的话,是绝对不会看到复制品的,这些文物是什么呢?他就是出土于战国时期的曾侯乙青铜尊盘,这件文物十分的精美,该文物出土于上世纪70年代,包括各种仿制品、复制品在内,世界至今没有第二件。 这件精美的藏品,是1978年在湖北省随州市的曾侯乙墓中被发掘出来,在这个古墓中,出土了各种青铜器、竹简、漆器和陶器等上万件文物,其中不少还是考古史上的孤品,比如青铜冰鉴、全套编钟、龙凤玉佩以及青铜尊盘等。其中,青铜尊盘格外引发了考古专家们的注目。 这件文物的精美结构全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即便是现代的高精密机床也无法制作出来。人们对这件文物的好奇心已越来越重,想法探求制作这件文物的技术。在这件十分精美的青铜器中,找不到任何嫁接或焊接的痕迹,按照当时的技术,无非就是焊接与失蜡两种方法,焊接我们大家都十分的熟悉,此处无需多言。所谓的失蜡法,就是先用蜡制成要制作物品的形状,然后用耐高温的填充物淋在在其表面上,加热后等待里面蜡融化,然后注入青铜溶液,这样就可以制作成所想要的东西了。 然而考古学家利用了众多方法,也未能完成一件精美的复制品,至今成为镇馆之宝的曾侯乙尊盘,依旧仅有唯一一件真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