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画】聚焦当代艺术名家——武千嶂

 泊木沐 2019-02-22

武千嶂,1989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国画专业)。199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1992年10月,应上海美术馆邀请,举办《武千嶂书画》个展。1996年再应上海美术馆邀请,举办《武千嶂醉写花脸书画》个展。1997年应北京徐悲鸿纪念馆邀请,举办《武千嶂艺术作品》个人画展。2001年应温州美术馆邀请,举办《武千嶂现代书画》个展。2013年在上海城市规划馆举办《武千嶂没骨水墨山水画》个展。

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任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副主任,美术教研室主任。上海徐悲鸿研究会创作部主任。中国保值堂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张大千大风堂艺术中心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秦古美术馆艺术顾问。

武千嶂作品赏析

没骨水墨立格局 取法乎上新贤风

——记著名画家武千嶂

山水画经由历代圣者贤家的打造,已经是有峰在先,难得超越的高度。难得超越,并不能阻止后世大才进取的勇气和实践。著名画家武千嶂凭借功成十乘的专业底色,再加上富有灵感的艺术才情,在山水创作领域师古生新,攀巅峰立大顶,取得了没骨水墨山水的独创新形态,为山水画的传承和发展迎风竖旗,功建灼目,一派新风!

他的山水画是墨与彩融构的新精彩。唐人喜重彩,以求山水悦目。宋人喜淡墨,以求山水入禅宗。但是无论唐之山水还是宋之山水,都有偏求一门的艺术走向,悦目者易生俗,入禅者易偏心,唐画与宋画与当下的审美意识情态都不能完全合拍,这也是现在山水画走失于大众艺术视野的一种潜因。武千嶂画山水,最知时人心需,对当下大众的审美倾向了如指掌,所以能够把笔墨紧紧依贴现在的审美框架去构制山水形态和神韵,一举克中大众心怀,成为时代艺术的精彩绝伦。仰赏其绘,美不胜收,新韵拥怀,这就是武千嶂自觉实践艺术当随时代的情怀显露和担当功成。

武千嶂作品赏析

没骨画法多用于花鸟,武千嶂把此功迁转于山水而得成功和成就,显然有非常艰辛的探索和试错过程,当然还需有要立高可观阔远的胆识。没骨绘山水是破旧规立格局的艺术突破。他的突破才能,一是源于对山水画的师古所得,二是源于他有油画专业的坚实底子,有油画的造型技巧,也有传统画法的造意功力,两相结合,合属性而得新形态,没骨山水脱俗而生,奇美如是!没骨非无骨,不见中锋勒大线,也不显折笔显突锐,线不在画面里,却是会隐没于心中和山水间,山的走势和立势,皆因隐笔没线而有骨得精神,只是少了明线的束缚,更显卓绝与神逸,飘然乎东南山,没骨神逸成奇观。

武千嶂作品赏析

武千嶂深刻源知山水画的本质是“意”,神态为胜是为最佳,而山水画的意质,主要是通过水、墨、彩的调度中和而生成的一种心意反馈。他有着非常独到的画理画道,所以施墨设彩,尽是奇妙,师古亦师今,把山水的意象二千年精华一并汲取,又师宗张大千的泼法,有纵泼之胆,又有细致收拾的精益求精,墨彩泼出显生自然,再经艺术收拾而成精致提炼,在墨彩的湮浸形态中,注入心质与心绪的流动,笔墨合以心意,正是师自然也师自家之意识的倾情达韵。用墨设色之法,功成最佳。

武千嶂作品赏析

没骨水墨立格局,取法乎上新贤风。武千嶂山水,把水、墨、彩、纸、心五位归一统,全面考量综合而度,形成了达成神韵的墨彩质韵,山水构制能驾驭此功,已然是达成了师法贤圣得贤功的崇高境界。所以观其没骨水墨山水,总是有一种取法乎上,亦是贤风涌动的美度和气度!

著名书画评论家 史峰 

武千嶂作品赏析

武千嶂作品赏析

武千嶂作品赏析

武千嶂作品赏析

武千嶂作品赏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