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开学季!作为家长的你,是否还在焦虑?孩子一年级的时候就要提前学习二年级的课程,二年级的时候要学三年级的课程,以此类推,这样孩子上课才能跟得上......然而,这不是一个学生家长的想法,而是绝大多数学生家长的共识。 对于语文来说,孩子只要提前一年学了课本上的新篇目就能万事大吉了吗?靠提前学习得到的高分和领先真的能伴随孩子一生吗?答案我想每个家长都心知肚明,而这种追赶式预习的方法也终将到达无计可施的尽头。春风文艺出版社的这一套“大作家的语文课”系列就是给学生家长这种焦虑的应对之策。 瞄准考纲要求·延伸课外阅读 小学是孩子学习知识的起步阶段,学习小学语文的目的不仅仅是应付考试,更注重孩子性格的塑造、品德品质的养成、兴趣爱好的培养。就语文这门学科来说,课本中的容量对孩子哪怕只是对付考试都是远远不够的,课本之外的阅读滋养越来越受到重视。 “大作家的语文课”选择教育部新版统编教材里涉及到的名家,要么是教材里推荐的必读书目,要么是教材里选取的课文及这位作家的相关作品一起集结成册,保证文本的质量,不仅满足学生熟悉教材课文的应试需求,更能通过阅读名家的相关作品,全面提升课外阅读效率,拓展知识储备,提高文学素养。如王一梅的《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收录多篇获奖佳作如第五届全国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作品《书本里的蚂蚁》、冰心儿童图书奖作品《第十二只枯叶蝶》《住在阁楼上的猫》……这套图书作为教育部新编教材的延展阅读图书,出发点是弥补小学语文教材容量小、学生阅读不充分的不足,同时解决孩子和家长在茫茫书海中无法甄别文学品质好坏的困窘。 拒绝无脑爽文·着力提升文笔 如今图书市场上,快节奏的好莱坞式类型爽文很多。有些作者一个月就能生产一本作品,写作中堆砌了大量刺激的情节,小朋友们读完以后觉得有趣爽快,写作文笔却看不到任何提高,其实只是白白地浪费了时间而已。 有些孩子爱看漫画,没有画就看不进去文字,仿佛天生的阅读障碍;有些孩子看惯了网络文学一般的无脑爽文,看其他美文就再也静不下心去体会文字之美。这些小时候造成的阅读能力缺失不仅会影响孩子初中高中的语文学习,甚至会是伴随孩子的一生缺憾。 “大作家的语文课”系列第一辑注音版七本,第二辑文字版六本,现已全部上市。第一辑结合教育部新编小学语文一二年级教材,出版了《七色花》《愿望的实现》,孙幼军《小柳树和小枣树》,任溶溶《一支乱七八糟的歌》,张秋生《称赞》,洪汛涛《神笔马良》,冰波《大象的耳朵》。第二辑结合教育部新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出版王一梅《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叶永烈《小灵通漫游未来》,郭风《搭船的鸟》,张秋生《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印度作家泰戈尔《花的学校》,流火《那一定会很好》。“大作家的语文课”为了满足不同小读者的需求,更精心配上彩色美绘,文字美加上视觉享受,也让看惯了图画书的低年级孩子更容易接受。 告别写作套路·培养阅读习惯 对语文来说,快不是捷径,慢慢读才是。大作家的语文课,拒绝快速度、拒绝低质量、拒绝写作套路。精选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的名篇佳作,孩子慢慢静下心来,品读系列中的每一本书就是一堂名家语文课,让孩子沉浸在文学精品的课堂中受文学精华的滋养,才能真正提高阅读水平,进而提高写作能力,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受益终身。比如郭风的《搭船的鸟》,是作家郭风的散文集,收录了作家多年来为少年儿童写的散文。其中,《搭船的鸟》入选教育部最新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课文,《枫树上的喜鹊》入选教育部最新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课文,《孙悟空在我们村里》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是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必读书。《松坊溪的冬天》被选入小学六年级义务教育小学课本上册。选入的作品都是作家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大作家的语文课,不仅是为了写作文,也不仅是为了考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孩子看到这些又好看又好玩的故事,让孩子纯粹的喜欢,让孩子真正体味阅读的快乐,家长才能真正摆脱语文的焦虑。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