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入研究阴阳跷脉走形与睡眠的关系如何?

 深蓝lqw247s2j1 2019-02-22

阳蹻、阴蹻两脉,据《灵枢》和《难经》记载,都是起于足跟;阳蹻从足太阳(申脉)分出,沿外踝(经跗阳)上行;阴蹻从足少阴(照海)分出,沿内踝(经交信)上行,两脉均会合于目(睛明)。

对比关系如下所示:

深入研究阴阳跷脉走形与睡眠的关系如何?

《灵枢·寒热病》说:“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在项后两筋间(风府)入脑,乃别阴蹻、阳蹻,阴阳相交……交于目锐(应作“内”)眦。”这里说明“目一脑一项”前后相应,是“眼系”或称“目系”的所在。由此处分别出阴蹻、阳蹻两脉,各联系全身的阴经和阳经。阳蹻可说是足太阳的支络,沟通各阳经;阴蹻可说是足少阴的支络,沟通各阴经。李时珍《奇经八脉考》说:“阳蹻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蹻主一身左右之阴”,即此意。

深入研究阴阳跷脉走形与睡眠的关系如何?

深入研究阴阳跷脉走形与睡眠的关系如何?

两脉从目至足,或从足至目,对全身作纵向联系。其运行方向不应是单纯的从足至目,这可从卫气的运行得到说明卫气是人体中起防卫作用的气,又可称之为“人气”。卫气的运行,也可说是“人气”活动的规律。《灵枢》论述:卫气运行于阳分则“阳气满”和“阳蹻盛”,人表现为神清气爽,张目而不欲睡;运行于阴分则阴气满”和“阴蹻盛”,人表现为神识昏沉,闭目而欲睡。这就是所说的“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壮年人由于气血盛,营卫运行正常,故能“昼精而夜瞑”,白天活动时精神抖擞,夜里休息时睡眠很酣;老年人由于气血衰,营卫运行不利,故“昼不精,夜不瞑”,白天精神不足,夜里睡眠不酣(见《灵枢·营卫生会》)。可知卫气与阴阳蹻脉对睡眠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

阳蹻主动,阴蹻主静,即卫气通过阴阳蹻脉主持兴奋和抑制功能,人体与外界相适应就是出于卫气的作用。人们一般白天活动,夜晚睡眠,故说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阳分三阳,而阳蹻是从足太阳分出;阴分三阴,而阴蹻是从足少阴分出。这两经的共同点都联系到“肾”。卫气表现于外部为阳气,而它的根源则在于肾气。这也是卫气通行于阴阳蹻脉以“肾”为主要枢纽的理由。关于卫气的运行途径,按《灵枢·卫气行》记载,示意如下图

深入研究阴阳跷脉走形与睡眠的关系如何?

表中所示,卫气从目散布于手足阳经和阳蹻(从足太阳分出),其方向从头至足;再从足心,主要通过足少阴(手阳经则从掌中通过手阴经)和阴蹻(从足少阴分出)上升到头。说明阳气盛于上而衰于下,阴气盛于下而衰于上。

深入研究阴阳跷脉走形与睡眠的关系如何?

近人研究皮肤电流量变化,全身皮肤导电量就存在从四肢向头部增高的趋势。阳气的活动还有昼夜、早晚的不同。《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的:“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人气”的消长就是随着“四时”而变化,表现为“朝则人气始生”,“日中人气长”,“夕则人气始衰”,“夜半人气入藏(脏)。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人体内的内分泌、免疫以及循环等许多系统,均存在这种昼夜生理节律。如人体血液中ACTH和皮质激素水平,细胞中cAMP和cGMP两者浓度的变化等。“肾气”在卫气中的作用似乎可以从这方面去理解。在睡眠时,卫气被说成是“周于五藏”或说“行于五藏六府”,意指此时阳气潜藏,卫外功能处于最低状态;与清醒活动时的情况完全相反。这种从昼阳夜阴来说明人体生理现象还是很有实际意义的。假如卫气滞留于阳分不能入于阴,表现为心烦不眠、手足心发热,临床上称为五心烦热,也是属于心肾不交的证象。

因手三阳从掌心入阴,足三阳从足心入阴,其途径主要通过手足少阴。由于心肾不调,肾水不济而心火上炽,阳不能潜藏,随之出现咽干、舌燥、齿牙浮动、耳鸣、目赤、心烦不眠等症。这应当从手足少阴,也是从心肾和阴蹻论治,如取用神门、通里、太溪、复溜、交信、照海等。卫气从足心至肾,是循阴蹻和足少阴的通路;上行至目,则是循阴蹻和手少阴的通路。

深入研究阴阳跷脉走形与睡眠的关系如何?

因而阴蹻脉可以说是起了交通心肾的作用。阴阳蹻脉与卫气运行的关系,主要就在于表明人体生理病理中的各种阴阳消长现象。这既是一日分为小四时,一年分为大四时,还有一月之中“与月郭盈亏”相应的周期变化,这些无不关系到卫气。针刺的候气,既是候气的所在部位,还有候气的盛衰时间。候时而刺,成为后来的子午流注针法的基本思想。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欢迎留言评论一起探讨中医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