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改 背 景 学生:我喜欢听故事、读故事,但我不喜欢语文课…… 教师:我苦口婆心的讲解为什么他们就不领情,就学不会…… 家长:都快要上初中了,我真担心孩子的语文成绩,老是不理想,我该怎么办呢? 社会:语文教学费时最多,收效最少,总是不满意,已到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教 育 现 状 我们国家进入阅读时间晚,阅读量小,阅读能力弱。关键在三个指标: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差、对文本作出解释的能力差、对文本作出评价的能力差。后两项严重不足。 前几年,我国对五年级进行过语文能力测试,给出一篇很短的短文——《种一棵爬山虎》,请学生概括第二段(五句话)的段意,有10%的学生概括不准,总体上说:阅读进入的晚,阅读量少,阅读能力差。 存 在 问 题 1.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内容的不确定——教什么说不清楚 教学过程和方法的盲目性——怎么教说不清楚 忽视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效果怎样说不清楚 2.单一的教学方式,繁琐的讲解分析,机械的重复训练,过度的人文阐释,不当的媒介使用。 思 考 与 对 策 一、构筑学生课堂的理论思考 1.课程改革催生课堂新理念: 2.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 3.观课的理念 今天重审“好课”(感受):多见教师教得好,少见学生学得好,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配合教师和…… 4.今天期待的好课(观学生):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5.学生课堂思考的三个问题: 二、构筑学生课堂的实践研究 课堂教学的研究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课标学段目标与课时教学任务的研究 第一学段重点目标(一、二年级) 1.抓好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细微处、反复抓、课内外) 2.抓好生字、新词的学习(字音、字形、字义、记字法) 3.抓好对学生良好阅读兴趣的培养。(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 4.抓好对学生基本读书方法的指导。(技巧、学习默读、学习交流) 5.抓好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积累。 第一学段主要任务(一、二年级) 第一课时:(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全文)。 (2)学习生字:两类生字不可混淆学习,识记生字不必复杂烦琐,书写生字要将指导、描红、仿写、融通,步步到位,最多写三个。) 第二课时:(1)读懂课文(初步理解,学习读出感情,强化积累)。 举例:《英英学古诗》突出随文识字实录(寿安里 一、激情导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一个叫英英的小朋友在家给奶奶背古诗的故事,请抬起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板书: yīnɡ yinɡ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课题旁这幅小图,图上画了谁?她俩在干什么? 生:图上画的是英英和奶奶,她俩在说话,(师)你说一句,我应一句,这叫对话。前面练习一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对话的形式和朗读的方法。英英和奶奶究竟在说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俩的对话。 二、民主导学 师:请大家借助汉语拼音,自由朗读课文,并用你喜欢的不同的符号圈画出绿线条里的生字和田字格里的生字以及生字组成的词语,遇到难读的生字、词语、句子要多读几次。(学生自由朗读) 1、集中认识二类生字。 师:现在我们开火车比试比试谁认识了绿线条里的生字朋友,看看哪列火车已经准备好了。(找一小组开火车识记) (1)生字带拼音带词语抽读。 (2)生字去拼音带词语抽读。 师:生字朋友把拼音帽子藏起来了,你还认识他吗?(再找一小组开火车识记) 背给你听 2.检测朗读,随文学习一类生字。 师:英英学了哪首古诗呢? 3、回归整体,强化识记。 4、字回课文,强化朗读 5、回顾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6、小结延伸,形成积累 7、指导写字 三、检测导结 课标学段目标与课时教学任务 第二学段重点目标(三、四年级): 第二学段主要任务(三、四年级) 第一课时:(1)学习预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课时:(1)读懂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积淀语言),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抓住关键词句、动情点、主要细节和场景引导学生读进去,记得住,用得出。) 课例:三年级《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学习任务: 任务一:樟树的特点是什么? 学习策略:自由读课文第四段,画出文中描写樟树外形和生长特点的词句,批注你的理解和感受,先在组内交流。勾画樟树外形和生长特点的句子,并批注。(利用课例材料,教会学生如何勾画批注) 任务二:樟树的可贵之处是什么? 学习策略: 默读课文第五段,勾画出描写樟树可贵之处的词句,批注你的理解和感受,先和组内同学交流。 课标学段目标与课时教学任务 第三学段重点目标:(第二学段基础上增加) 1、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表达顺序,领悟表达方法。 3、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第三学段重要任务(五、六年级) 第一课时: (1)学会预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请文章的条理,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1)读懂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积淀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课例:六年级《水》(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晋华小学 康慧丽)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引导学生对人们洗雨水澡时的“痛快”;四兄弟勺水冲凉时的“喜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进而激发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情感。 3、通过体会由有水时的快乐反衬出缺水的苦涩,让学生领悟课文反衬的表达方法。 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 任务一:水为什么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1.自由读“一场雨洗澡”部分,用自己习惯的符号画出相关词句,批注你的理解和体会,再用一个词来概括人们在洗澡时的感受。 2、并在组内进行交流,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受,做好展示交流的准备。 任务二:水为什么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第二部分:过程设计 三步九要素: 一、激情导课(2——3分钟) 三个要素: 课例: 《普罗米修斯盗火》第一板块(教研室 王建萍) 一、激情导课(侧重教学设计) 2、明确目标:由“盗”提问“为什么盗?怎么盗的?结果怎样?” ②根据问题和学生一起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指明同学说说,读通课文;学会生字新词;理清脉络,了解大意。 3、预期效果: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有办法找到问题的答案,能完成目标的同学请举手,好,快快进入课文。相信通过学习,你们一定能解决问题的。 课例:《徐悲鸿励志学画》第一板块(窑上小学 闫俊美) 课例:《普罗米修斯盗火》(第二板块) (1).普罗米修斯躲在太阳车所要经过的路上。当太阳神阿波罗驾驶着太阳车轰隆隆从天空中驶过的时候,普罗米修斯悄悄地将茴香树的枝条插进太阳车的烈焰中,偷取了火种。(教师特别评价红字部分) (2).主神宙斯站在奥林匹斯圣山上,发现人间烟火袅袅,立刻追查是谁盗走了天火。当他得知是普罗米修斯触犯了天规,便大发雷霆,决定要狠狠惩罚他。 ①.学习生字“惩罚”,强调读音和写法。(对犯错误或犯罪的人加以惩治。)②、理解“烟火袅袅”“ 大发雷霆”③、袅袅:形容烟气缭绕升腾(想象烟雾的样子来理解)④、大发雷霆:“霆”极响的雷,比喻震怒。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⑤、近义词: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怒形于色、怒不可遏⑥、反义词:平心静气、心平气和、和颜悦色⑦、与“烟火袅袅”结构类似的词“小心翼翼”⑧、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3).宙斯派天神用沉重的铁链把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绝壁上,让他经受烈日暴雨的折磨。 (4).不知过去了多少年,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壮举感动了希腊大英雄赫刺克勒斯,他不远万里来到了高加索山的悬崖下,张弓搭箭,射死了凶残的鹫鹰,把普罗米修斯救了下来。学习生字:“腊”,比较“蜡” 2.任务二。理清脉络,了解大意。 策略:再读课文,①根据开课提出的问题标出对应段落。②试着写写段落的意思。③再把段落的意思用两个字概括。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开课提出的问题学习) 展示交流。(对应段落,概述意思,浓缩标题) 为什么盗?-----第一自然段,写人类没有火种生活非常困苦。(无火) 怎么盗火?-----第二至四自然段,写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勇敢地盗取了火种,为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智慧。(盗火) 结果如何?-----第五、六自然段,写普罗米修斯因触犯了天规而受到惩罚。(受罚) 追问:最终如何----第七、八自然段,写普罗米修斯获救。(获救) (强调生字“获”) 课例:《徐悲鸿励志学画》(四年级一课时起步阶段) 任务一:读通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策略:①自由读课文,关注勾画的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认清字形。②在组内交流易错的音,易混的字,课后词及意思。③小对子读课文,互相纠正。④组长组织组员做好展示的准备。 任务二:理清脉络,了解大意。 ※根据课题,生成问题;根据问题,理清脉络;根据段落,读出信息;根据信息,概括段意;根据段意,概括文意。 综上所述: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①整体略读归纳法:直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②重点归纳法:抓文章中关键词语或重点句、重点段的段意,略加补充③审题归纳法:从题目入手,将题目的意思具体化④提问归纳法:根据文章后的提示问题。 ⑤要素归纳法:按照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来归纳 ⑥摘句归纳法:从文章中提取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来归纳。 理解句子的方法 (1)抓住关键词理解全句意思:先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甚至是标点符号,单独理解,然后结合语境弄懂全句的意思。(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3)从比喻、象征意义中理解句子。(4)联系背景理解句子。(5)联系文章的中心理解句子。(6)抓住句式特点理解句子。(7)注意句子的作用理解句子。(8)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 教给学生方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 三、检测导结(5——8分钟) 目的:督促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反思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要素 目标检测:针对性、难度不要大、题量不易多,留有足够的时间,强调独立完成。 结果反馈:1、要有教师的示范与指导。2、合作批改。 3、给做错的纠正。(分别打分) 反思总结:根据检测做反思,谈收获。 课例:《普罗米修斯盗火》第三板块 课例:《李时珍夜宿古寺》(寿安里 第二课时检测导结: 选择一种情境补充完整,试着运用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的品质。 1.一座险峻的大山耸立在他们的面前,只见 2.突然,李时珍发现悬崖边长着一株珍贵的草药,他 3.弟子庞宪看到李时珍要尝鸡肠草,他赶忙上前拦住 “ 中高年级的二课时检测工具,一定将由读学写挤进课堂,学以致用。 第三部分 辅助设计 结束语:构筑学生课堂的三重境界 |
|